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综述[文献]

曹朋园,孙德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61030日;录用日期:20161120日;发布日期:20161123

摘 要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电脑、手机逐步进入大众的生活和工作,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Open Access

* 通讯作者。曹朋园,孙德利

133

针灸在治疗颈椎病方面取得良好疗效,颈夹脊穴取穴方便,疗效确切,应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

颈椎病,颈夹脊穴,治疗

1. 引言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

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中医称其为“痹症”“痿症”“项强”“眩晕”[1],随

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电脑和手机的广泛应用,低头伏案工作生活和学习的人群越来越多,颈椎

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了颈椎病所带来的头痛、头晕、颈痛、手臂麻木等痛苦,针灸

在治疗颈椎病方面取得良好疗效,其中颈夹脊穴因其取穴方便,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诸多

医家对其进行了临床研究,现综述如下:

2. 颈夹脊穴的定位

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针灸学,颈夹脊穴为第一颈椎至第七颈椎棘突下两

侧,后正中线旁开 0.5 寸,一侧 7穴,左右共 14穴。颈夹脊三侧线的划分:Ⅰ线距脊柱正中线旁开0.5

寸,相当于颈华佗夹脊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Ⅱ线位于斜方肌外侧缘,相当于足少阳胆经、手少阳

三焦经循行路线;Ⅲ线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相当于手太阳小肠经循行路线[2]。颈夹脊穴定位明确,取

穴方便。

3. 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3.1. 针刺(电针)颈夹脊穴

针刺颈夹脊穴一般根据患者的症状及病变部位,多选取颈 135 双侧夹脊穴或颈 246 双侧夹

脊穴,一般多采用直刺的方法,针刺得气后留针 20~30min 治疗(得气古称“气至”,针刺得气时患者的

针刺部位多有酸胀、麻重等自觉感觉,医者的刺手多有有针下沉紧、涩滞的感觉),电针治疗则是在针刺

颈夹脊得气的基础上接电针仪,用连续波,频率为每秒 50100次,从零逐渐加大电流强度,加至以患

者承受为度,使患者局部肌肉有节律性的收缩,以达到治疗目的。如叶发权[3]采用颈部夹脊穴治疗颈椎

150 例,临床痊愈 97例,占 64.6%。孙爱娟[4]采用针刺颈夹脊 3~7为主穴,配伍肩井、外关、合谷治

200 例颈椎病,总有效率达 94.5%。胥海斌[5]运用输穴结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75例与运用

坐式枕颌吊带牵引法治疗的 50 例进行对比,输穴结合颈夹脊穴治疗后症状积分及疗效优于坐式枕颌吊带

牵引法。徐明[6]采用强刺激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6例与常规推拿治疗的 16例进行对比,强刺激

颈夹脊治疗组患者颈椎病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推拿治疗组。王锋[7]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 96例,总

有效率达 95.83%。刘剑[8]采用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30例,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50%90%。王颖等[9]采用颈夹脊穴速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65例,总有效率 100%。谢建谋等[2]针刺

颈夹脊三侧线为主治疗颈椎病 150 例与口服颈复康颗粒治疗颈椎病 150例进行对比,结果针刺组的改善

程度优于药物组(P < 0.01);针刺组的愈显率为 90.7%(136/150),优于药物组的66.0% (99/150, P < 0.01)

王清莲[10]针刺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 45例,总有效率高达 95.6%。李信明等[11]采用银质针针刺颈夹脊

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42 例与采用物理康复治疗的 42例进行对比,结果为银质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组曹朋园,孙德利

134

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物理康复治疗组。刘进成[12]采用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32

与口服氟桂利嗪和曲克芦丁疗法治疗的 32 例进行对比,结果针刺颈夹脊穴为主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口

服氟桂利嗪和曲克芦丁治疗的对照组(P <0.01)。程宇祥[13]采用深刺颈夹脊穴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病与单纯牵引治疗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有变化,深刺颈夹脊穴合牵引治疗组优于单

纯牵引治疗组。陈晖阳等[14]采用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32例与运用牵引治疗的 32例进行对

比,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组的症状、体征改善优于运用牵引治疗组。针刺(电针)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取得较

好疗效。

3.2. 温灸()颈夹脊穴

温针灸一般将灸用艾条剪为 2 cm 左右的艾炷,每次交替选取颈夹脊穴左右各两穴进行温针灸,将毫

针针刺得气后,将艾条套置在每个针柄尾部,针旁铺纸片以防艾火脱落灼伤皮肤。如钱伟华[15]等采用了

温针灸颈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与生理盐水 250ml 加香丹注射液 30ml 静脉滴注,氟桂利嗪(西

比灵) 5 mg,配合颈椎牵引的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温针灸颈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较优。胡军[16]观察温灸颈夹脊穴治

疗颈椎病 60 例与口服扶他林片 22例进行对比。温灸颈夹脊穴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中医临床证候评

分、SF-36 合并 NDI 评分、Greene 评分优于口服扶他林片治疗组,江进忠[17]采用温针颈夹脊穴治疗颈

椎病 108 例,总有效率有 89.8%。陈仲新[18]采用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42例,总有效率

95.2%;张继红[19]采用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 55例,总有效率达到 96.4%

3.3. 药物注射颈夹脊穴

药物注射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多选取颈夹脊穴一侧或两侧的一到两个穴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

右手持注射器对准颈夹脊穴或颈夹脊穴部位的阳性反应点,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缓慢推进,直刺入

穴位一定深度,当患者酸胀得气时,回抽无血后,再将药物注入,每穴注入 0.5~1ml 药物,药物多选取

单纯中药(当归注射液等)及复合中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等)、单纯西药(维生素 B族等)及中西药合用(

方当归注射液与维生素 B12 合用等)。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注射时要掌握进针角度与深度,以

防伤及脊髓[20]。药物注射颈夹脊穴多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多在针刺(电针)治疗颈椎病结束后进行。如周

[21]等用复方当归注射液(雅安) 1 ml 加入 5%葡萄糖溶液 3ml 注入 C5C6 夹脊穴,结果患者治疗后总

积分优于治疗前。张锦[20]采用 5%当归注射液 4ml,维生素 B12500 Lg,针尖偏向中线 10˚左右刺入穴

位,注入两侧华佗夹脊穴(肌肉紧张,或条索状硬结,同时患者自觉有疼痛感的穴位),每周 2次,10

1 疗程,疗程间隔 1周。结果治疗 86例,总有效率 96.5%。沈岩[22]采用药物注射华佗夹脊穴治疗颈

椎病 90 例,取双侧颈 2~6华佗夹脊穴及风池穴,椎动脉型则配以百会、合谷、大椎等穴;神经根型则配

以肩井、肩贞、手三里等穴;颈型则配以肩井、天宗等穴,隔日 1次,10天为 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

98.89%

3.4. 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则是将上述方法结合在一起,如童艾云[23]采用电针配合温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 90例,痊

38 例。严兵辉[24]采用收治的神经根颈椎病患者 6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

规推拿牵引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以颈夹脊穴为主针刺推拿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颈椎病

临床评分(CASCS)各维度分值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

高。曹朋园,孙德利

135

4. 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原理

颈夹脊穴可以通调督脉之气,改善椎动脉的血流循环,温针灸颈夹脊穴可使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增加,

增加脑部供血量,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15]。安光辉等[25]认为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主要有经

络腧穴理论依据,改善椎动脉的血流循环,缓解疼痛症状等。邵萍[26]等认为针刺颈部夹脊穴能直接作用

于病变部位以通调督脉之气。史江[27]认为针刺华佗夹脊穴,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行气消肿,使缺血

受损的椎体得以修复,瘀血水肿得以吸收,疼痛自然缓解,可起到调节神经,使肩部肌肉放松,减轻椎

间盘压力,校正小关节错位的作用。谭吉林[28]等认为针刺夹脊穴能够改善颈部椎枕肌群的紧张状态,减

轻颈椎退变对血管的机械压迫和对颈神经根的刺激,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

度,从而改善脑干中的网状结构、前庭神经核区和内耳的缺血,达到平眩止晕的目的。冉小青[29]等认为

电针颈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椎动脉的供血,纠正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具有双向调节

机体组织的功能。

5. 预防及调护

长期伏案及低头工作者,可进行颈部保健,工作一段时间后活动颈部,自我按摩颈部,放松局部肌

肉。平时还应改良睡眠姿势,以仰卧位为主,辅以左右侧卧位,不用过高或过低的枕头。建议在仰卧时,

在颈部凹陷处放置一卷叠起的小毛巾卷,利于颈椎生理曲度改善和复原[30]。侧卧时应保持脊柱正直,使

枕头与肩同宽。同时加强功能锻炼,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可坚持自身锻炼,即每日起

床后颈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各 50 次,活动幅度宜大,速度宜慢。可进行体操、太极拳、健美操、气

功等运动。气功可选练站桩功、铜钟功,每天 1~3次。生活中应避免和减少急性损伤,如避免抬重物、

紧急刹车等[31]。还应注意颈部保暖,防止受凉等。

6. 小结

颈夹脊穴取穴方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夹脊穴治疗颈

椎病的方法多样,可有电针,普通针刺,温针灸,药物注射等方法,均取得良好疗效,颈夹脊穴治疗颈

椎病的应用中根据颈椎病的西医分型和中医的辩证论治,结合选取相应的穴位,可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临床研究中以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居多,颈夹脊治颈椎病的其他方法可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原理应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基金项目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2012L031A);上海市科委科研项目(13401903300);上海市卫生局海派

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项目(ZY3-CCCX-1-1007)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刘亚敏, 潘永清. 针刺颈夹脊加颈痛穴治疗混合型颈椎病 1 [J]. 吉林中医药.2013, 33(7): 740-741.

[2] 谢建谋, 陈志强, 郭伟, 陈庆辉, 林小晓, 阙秀琴, 虞露长, 苏泽剑. 针刺颈夹脊三侧线为主治疗颈椎病疗效观

[J]. 中国针灸, 2014,34(9): 863-866.

[3] 叶发权. 颈部夹脊穴治疗颈椎病 150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界(学术版), 2015.

[4] 孙爱娟. 针刺夹脊穴治疗颈椎病 200[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 10(1): 61-62.

[5] 胥海斌. 输穴结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 28(8): 1155-1156.

[6] 徐明. 强刺激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长春大学学报,2014, 24(12): 1681-1684.

[7] 王锋.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 96[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 27(2): 261. 曹朋园,孙德利

136

[8] 刘剑.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30例疗效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24(5): 742-743.

[9] 王颖, 岳宝安, 蔡艳. 颈夹脊穴速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65[J].陕西中医,2014, 35(4): 481-482.

[10] 王清莲. 针刺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 35(4): 67.

[11] 李信明, 任正强, 冯庆奎. 银质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5, 28(42):

95-96.

[12] 刘进成.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2, 28(7): 19-20.

[13] 程宇祥. 深刺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 2011,2(10): 207.

[14] 陈晖阳, 谢怡琳, 杨小芬. 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5, 30(10): 2180-2182.

[15] 钱伟华, 白杨, 陈新. 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40[J].上海针灸杂志,2002, 21(4): 22-23.

[16] 胡军. 温灸夹脊穴治疗颈椎病 60例疗效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 35(2): 143-145.

[17] 江进忠. 温针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 108[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22(2): 148-149.

[18] 陈仲新. 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42[J].山西中医,2003, 19(5): 40.

[19] 张继红. 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 55例报告[J].中医正骨,2003, 15(5): 52.

[20] 张锦. 颈夹脊穴药物注射法治疗颈椎病 80[J].中医外治杂志,1997, 6(2): 9.

[21] 周利, 郑会芬, 邹燃, 张红星. 颈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

23(3):232-234.

[22] 沈岩. 药物注射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3, 30(4): 69-70.

[23] 童艾云. 电针配合温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 90[J].内蒙古中医药,2006, 25(3): 47-48.

[24] 严兵辉. 以颈夹脊穴为主针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旬刊,2014, 8(4): 348.

[25] 安光辉, 赵毅, 孙鹏. 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理论与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6, 10(31): 129-131.

[26] 邵萍, 裘敏蕾, 忻志平, . 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4, 12(4): 24-

26.

[27] 史江. 华佗夹脊针刺法治疗颈椎病 100[J].吉林中医药,2008, 28(10): 754.

[28] 谭吉林, 何希俊, 郭瑞兰, . 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2, 22(6): 371-

374.

[29] 冉小青, 吴松, 叶丹屏, 周涵. 电针颈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13,

35(9): 71-72.

[30] 徐正莉. 青少年颈椎病及预防调护措施[J].中国民间疗法,2015, 23(3): 87-88.

[31] 窦花园. 颈椎病患者 90例的中医护理[J].中国临床研究,2013, 26(2): 197-198.

期刊投稿者将享受如下服务:

1. 投稿前咨询服务 (QQ、微信、邮箱皆可)

2. 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期刊

3. 24 小时以内解答您的所有疑问

4. 友好的在线投稿界面

5. 专业的同行评审

6. 知网检索

7. 全网络覆盖式推广您的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颈椎病针灸治疗进展
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综述
八脉交会穴临床研究现状1612194036
颈夹脊穴在治疗颈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百会穴临床应用概况
针灸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