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心医联体系统(介绍)
行心医联体系统以“医养云数据中心”为理念,采用“统一规范、统一接口、统一运行”的方式,以医疗协同,分级诊疗为指导的思想,集中部署,分级享用的方式,建设医联体云数据平台,区域HIS系统,电子病历(EMR)系统、实验室(LIS)系统,影像数据中心(PACS)、远程诊疗等区域系统。实现集中部署一套云平台,解决区域数据中心、区域电子病历集中管理、医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分级诊疗等功能。实现与医养联合体云平台的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切实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服务。
医联体系统产品覆盖全科诊所、专科连锁、医院、卫健委局、养老机构、健康机构、大众人群。帮助政府、医疗健康养老机构、医生、居民解决问题。面向的医联体包括政府主导的、大医院主导的、民营医院主导的、医生集团主导的医联体。医联体系统提供了医联体平台和各种终端应用,所有以上医联体系统的产品都可以在医联体下面跑,既可以独立运行又可以联动结合,无缝连接。
行心医联体系统产品特色
1、医联体系统实现全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信息系统(软件)统一,实现县、乡(镇和社区)、村(站)三级统一管理,乡(镇和社区)、村(站)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服务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站,实现家庭医生、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一体化管理,为分级诊疗提供业务支撑。
2、医联体系统建设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医院信息系统中临床服务、医疗管理、运营管理三大业务应用中的功能或子系统基本齐全,基本覆盖医院全部业务,医院日常业务基本达到无纸化(或半无纸化)运营和管理。
3、完成区卫健委信息数据中心(全员人口计生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和居民健康档案主索引建设,全区所有县级医院均能按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标准,稳定持续地向数据中心传送数据,并可双向交互共享,对采集数据全过程、数据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并能以多种方式展现和发布。
4、实现与医保结算、法定统计、疾病控制(传染病和专病报送)、计划生育、妇幼卫生、卫生执法、突发公共事件等国家或省外部或条块信息系统对接,互联互通,自动报送数据或实时协同完成跨系统业务。
5、建成综合远程(区域)业务协同平台。实现集区域PACS、区域LIS、区域心电、双向转诊等于一体的综合远程(区域)业务协同服务;并能与国家、省和市远程会诊中心(基联体)协同工作,动态展示远程(区域)业务协同状态。
6、建成基于卫健委信息平台的互联网健康便民服务和互联网卫生计生行政监管系统,为居民提供预约服务、查询服务、个人档案、在线咨询(医生和病友)、健康知识、紧急呼救等便民服务。
7、建成卫健委信息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提供集统计技术、数据仓库和BI于一体的卫健委信息档案、电子病历和人口计生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为卫生计生机构的精细化管理、为全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行政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8、实现医联体信息平台与市卫健委信息平台对接、与上级各类条块业务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自动报送,实现大区域内数据共享。
9、建设医联体统一的标准编码库,以此为基础搭建
面向单病种管理的临床知识库以及管理监控体系,例如临床路径知识库以及单病种管理系统。对医联体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注入强大的支持。
行心医联体系统产品介绍
医联体平台分云端和终端两部分,上级大医院在云端,终端是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药店)。
1、以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标准编码库
标准化建设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和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的基本前提,确保医联体内各级各类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与协同办公,同时也能使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医联体项目应同时注重标准规范与项目建设的有效结合,促进业务领域内信息化规范建设和领域间数据交换与共享。同时,加强医联体信息化建设各个环节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的审查,坚持与国家和卫生部标准技术的统一。
2.建设医联体云计算医疗信息平台
为实现医联体各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的共享,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检查、检验的集中诊断、质控和结果互认,建立医联体云的云计算医疗信息平台。
采用云计算技术,集中建设为区域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服务的云平台,各医疗机构使用医联体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和网络资源,可以实现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的全面管理和信息共享。各医疗机构不需投资建设硬件和软件系统,可以节约建设机房、服务器系统的资金,同时利用原有服务器及硬件设备进行系统存储及备份建设。
3.建设基层机构的全科信息系统
在云计算平台上建设一体化的全科信息管理应用软件系统,为基础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软件和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病人信息管理、电子病历、医生工作站、收费、药房、医院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还提供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诊疗能力的临床决策支持BP、云端专家指导、全科能力培训Learning、医疗质量评价系统等系统。并通过医疗信息专网与医疗云服务中心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形成便捷、高效、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信息体系。
4.建设医联体一体化的医院信息系统
在云计算平台上建设一体化的医疗信息管理应用软件系统,为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软件和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一卡通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EMR、PACS、LIS、手术麻醉管理系统、输血管理系统)、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合理用药系统、合理输液系统、医院运营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并通过医疗信息专网与医疗云服务中心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形成便捷、高效、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信息体系。
5.建设医联体一体化的临床信息系统,实现电子病历共享
电子病历是由各医疗机构以电子化方式创建、保存和使用的,重点针对门诊、住院患者临床诊疗等信息的数据集成系统,是居民个人在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过程中产生和记录的完整、详细的临床信息资源。通过在医联体云计算中心平台上建立一体化的临床信息系统,集中对电子病历等临床信息管理,实现电子病历采集、存储、检索、质控、科研、交换的统一管理管理,按照《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和《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统一数据交换格式,实现电子病历跨医疗机构共享。
6.建立统一的检验、检查中心,实现医技资源共享
医联体内部,检验、医学影像诊断资源有限,为了使医联体云内的检验资源能够合理分配、检验过程更加科学规范、检验相关业务更加清晰透明、检验结果更加可信和在医联体云内共享程度更高,通过云计算平台,建立医联体检验、医学影像中心,实现在管理体制、业务流程、资源分配等变革和优化的同时对整个检查、检验过程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医联网范围内病人检验单、检查报告的共享,实现医学影像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内共享和结果互认。
7.建设双向转诊通道,实现双向转诊服务
通过云计算平台,建立医联体成员医院及所辖社区医疗机构之间的病人上转、转回恢复的通道,提供患者身份验证、社区中心和医院间签约关系验证、转诊各方的电子病历等诊疗共享信息,便于社区了解已转诊病人诊断治疗情况、进行跟踪服务,转诊医院也可了解已转回下级医院或社区的患者的情况,此外还实现患者在转诊医院可优先排队等优质服务。
在省级大医院完成诊断和治疗的病人可以下转到县级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其他跨地域的乡村病源也可以介绍转诊到本地区的大医院进行诊治或康复治疗。
8.给当地居民提供便民APP应用
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联体系统还提供APP微信服务,包括便民的缴费、预约挂号、查看报告、在线咨询、健康资讯、健康管理、宣传示教等系统,是面向居民服务的软件系统。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就可以得到众多便利的健康医疗服务,给病人和健康人群带来极大的便利。除此之外,也给政府、医院、医生带来高效率、低成本,有社会效益的服务。
9.建设远程会诊平台系统
远程医疗统一视频服务平台(简称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实时和延时服务,是一个包括数据、视频、语音、影像和体征等服务交换的统一平台。平台下所有众多资源均可统一存储、统一调度。可覆盖到二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诊所,覆盖到家庭;支持省内多部门协作互通互联的现代化远程医疗平台;并可以与其它远程会诊平台互通互联。
10.建设医养结合平台
行心医养结合平台是在云计算平台上建设一体化的医疗与养老信息管理应用软件系统,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提供软件和信息服务。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化设备,整合地区的养老机构,可跨部门间的有效协作对、解决紧急情况、提高养老机构日常运营效率。
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系统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和上门服务功能,支持平板电脑的应用,可移动办公、上门登记、评估、采集病历数据。医联体中心的上级医院通过医联体系统把出院病人下转给终端的基层医疗机构,由医院的主诊医生和基层医生共同对病人进行院外管理。
12.多点执业医生系统
基于云存储的多点执业医生系统结合了多点执业医疗机构管理系统、多点执业医生医生、设备通信运营商,通过信息化手段精简病人预约挂号,缩短排队候诊时间,优化医生诊疗流程,医生只要过来出诊即可,当有患者有面诊的诉求时,可在线上提前预约,安排在多点执业就诊,减少病人看病成本。系统在诊疗过程中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数据,有利于构建医师执业全过程、动态化和高效能的管理模式,提高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水平,包括医生工作量报表、执业机构工作量报表等。
12.1 一键诊疗
系统为医生们提供实用的一键诊疗服务,让医生们不用限制于各个医疗机构不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医疗数据局限性,直接登录系统点击自己已挂号病人,即可快捷查看我的病人,诊疗看病,远程回访,预约挂号等。
12.2 上门服务
除了诊疗服务,病人通过系统预约医生上门服务,包括家庭医生签约、健康评估(量表)、满意度调查。还为医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医学资讯,包括医疗界热点新闻和各科室专业资讯。
12.3 报表查看
系统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精简病人预约挂号,缩短排队候诊时间,优化医生诊疗流程,有效提高医生多点执业工作效率,减少病人看病成本;另一方面在诊疗过程中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数据,有利于构建医师执业全过程、动态化和高效能的管理模式,提高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水平,包括医生工作量报表、执业机构工作量报表等。
12.4 远程会诊及培训
利用系统医生可对患者进行远程会诊,在医患沟通时打开科普视频,告诉病人病原起因、预防与康复知识,高效沟通;同时,可直接指导和监督管理下级医生团队,开展远程培训。
13.政府卫健委监管与决策中心
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不仅满足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同时又是卫生宏观管理和监督的工具。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采集各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汇总成统一标准格式发送到卫生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管理,进行统计查询与分析,采用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技术,对医疗卫生行业进行宏观管理辅助决策和监督提供支持。
只有建立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整合医疗卫生行业的各种业务系统,将各种信息进行集成,在基层卫生部门和卫生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之间建立起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才能为及时地应对卫生紧急事件,为卫生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应急事件的监测和指挥调度工具,从而保证整个卫生资源得到统一指挥调度和充分的利用,以达到避免或减少各种卫生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行心医联体系统产品优势与价值
(一)解决政府的问题
1. 政府的痛点是监管难,如何“强基层”。卫健委和医院领导都需要一个数据平台和决策分析工具。
2. 医联体系统可帮助建立标准统一的数据中心,提供统一的管理平台解决这个问题。
(二)解决医生的问题
1. 医联体系统帮助医生快速提高诊疗能力,减少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
2. 临床辅助决策系统,这个工具从症状出发,以循证医学的方法,提示和帮助医生证实诊断,然后给医生提供多种治疗方案,包括西药处方、中成药推荐、中药治疗。
3. 如果这个BP知识库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医生的疑难问题,我们提供了远程医疗的工具,让医生与远程专家面对面沟通。
4. 如果还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则使用转诊的功能。
(三)解决医院的问题
1. 医院(医联体系统面向公立医院、民营医院、集团医院)面临的问题是效率低,成本高,HIS就是为了这个而生的。
2. 医联体HIS系统功能涵盖门诊、住院、临床、财务、药房药库、体检检验影像、OA、移动设备等四十多个子系统,涵盖了医院信息化方方面面,服务医院所有科室,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四)解决健康管理机构的问题
1. 健康管理机构各种连锁性专科门诊,包括口腔、眼科、中医等专科连锁诊所、健康管理中心、药房等,医联体系统为不同客户预先设计、按需配置。
2. 医联体系统包括机构内部管理系统、临床辅助决策系统(慢性病单病种管理)、体检与健康管理系统、CRM会员管理系统等模块。
(五)解决养老机构的问题
1. 医联体系统服务养老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家老人。
2. 首先是居家养老系统,打开后右边呼叫的老人和所有管辖的社区老人,配备居家身体测量设备或智能化可穿戴设备,社区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及时的派工上门、生活服务、通知家属、健康管理等服务。
3. 机构养老管理系统帮助高端的养老机构进行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这个系统的特色是医养结合、管理精细、自动化程度高。
(六)解决居民的问题
1. 居民问题就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 我们提供的手机应用包括挂号预约、缴费、查报告、健康管理方案、健康科普咨询等功能。
(七)解决医联体的问题
1. 平台功能包括数据分析、上下转诊、远程医疗、健康档案、多点执业管理等模块。平台既帮助医联体管理层解决数据统一监管的问题,又帮助医院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
2. 可以预见,未来医联体必然会发展到医养结合体,联合不同机构,互联互通,多个系统,一体化管理,共同发展。
行心医联体系统系统界面演示
临床知识库账号信息医联体管理平台
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多点执业全院KPI指标监控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疗信息化行业报告总起篇:水大鱼大,精彩无限
帮助朝阳医院医生随时随地管理患者,这款云病历上线半年用户已破4万
智慧医院建设行业分析
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
深耕医疗信息化十余年,嘉和美康今日科创板IPO
行业动态丨看看这几年,县级医院信息化发展状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