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雀石的鉴定与优化处理方法——王建泉
userphoto

2023.05.03 重庆

关注

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开采了孔雀石,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而得名。孔雀石致密细腻、颜色鲜艳、纹带清晰、用于制作佩戴的首饰和装饰品。块度较大的被制作成观赏石、盆景石等,碎屑用于冶炼青铜,孔雀石在古代就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利用。近年来,因其美丽外观和特色的条纹,荣为智利国石美誉。

传说埃及人在儿童的摇篮上挂一小块孔雀石,可以将一切邪恶的灵魂驱散,使儿童睡得安宁和酣畅。德国人认为佩戴孔雀石可以防止死亡的威胁和灾难的发生。如果在一块孔雀石上刻上太阳,这块孔雀石就有使人摆脱邪恶灵魂和隐患的威力。人们把孔雀石磨成三角形,用银镶嵌,当护身符贴身佩戴。

孔雀石在中国被开发利用的年代也较早,在云南楚雄的万家坝出土过春秋战国时期孔雀石工艺品。

01、孔雀石的基本性质

01-1、矿物组成

组成矿物为孔雀石。

01-2、化学组成

孔雀石是含铜的碳酸盐矿物,化学式为Cu₂CO₃(OH)₂。

01-3、晶系及结晶习性

孔雀石有部分单斜晶系,单晶体多呈细长柱状、针状,十分稀少。

孔雀石多为纤维状集合体,通常为具条纹状、放射状、同心环带状的块状、钟乳状、皮壳状、结核状、葡萄状、肾状等。

01-4、光学性质

01-4-1、颜色

颜色为微蓝绿、浅绿、艳绿、深绿和墨绿,常有杂色条纹。

01-4-2、光泽及透明度

玻璃光泽-丝绢光泽;单晶多为半透明、多晶集合体呈微透明-不透明。

01-4-3、折射率和双折射率

折射率为1.655-1.909;双折射率为0.254,集合体不可测。

01-4-4、光性

二轴晶,负光性。非均质集合体。

01-4-5、多色性

无。

01-4-6、发光性

紫外线下荧光惰性。

01-4-7、特征光谱

无特征吸收谱。

01-5、力学性质

01-5-1、解理

通常不见解理。集合体具参差状断口。

01-5-2、硬度

摩氏硬度为3.5-4。

01-5-3、密度

密度为3.95(+0.15,-0.70)g/cm³。

01-6、放大检查

集合体呈典型的纹层状、放射状、同心环状构造。

01-7、其他性质

孔雀石具可溶性,遇盐酸起泡,并且易溶解。

02、孔雀石的品种

孔雀石按其形态、物质构成、特殊光学效应及用途分为五个品种。

02-1、晶体孔雀石

具有一定晶形的透明至半透明的孔雀石,非常罕见。单晶个体小,刻面宝石仅重0.5ct,最大也超不过2ct。

02-2、块状孔雀石

具块状、葡萄状、同心层状、放射状和带状等多种形态的致密块体。块体大小不等,大者可达上百吨。多用于制作玉雕和各种首饰的材料。

02-3、青孔雀石

又称杂蓝银孔雀石。孔雀石和蓝铜矿紧密结合,构成致密块状,使绿色与深蓝色相映成趣,成为名贵的玉雕材料。

02-4、孔雀石猫眼

具有平行排列的纤维状结构的孔雀石,垂直纤维琢磨成弧面型宝石,可呈现猫眼效应。

02-5、孔雀石观赏石

指天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孔雀石,无须人工雕刻,以其天然造型即可作为艺术品。通常可直接用做盆景,或用于观赏,故又名盆景石、观赏石。

03、孔雀石的主要鉴定特征

03-1、原石鉴定

孔雀石原石以其特有的孔雀绿色,典型的条带、同心环带构造,遇盐酸起泡等特征即可识别。

03-2、成品鉴定

03-2-1、肉眼识别

孔雀石具有特征的孔雀绿色、美丽的花纹和条带,一般不与其他珠宝相混,非常好识别。

03-2-2、仪器检测

孔雀石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密度和较低的硬度等特征不难将其鉴别。

04、孔雀石与相似玉石的鉴别

孔雀石一般不容易与相似玉石相混淆,但是与绿松石、硅孔雀石近似,较易混淆。

04-1、硅孔雀石

硅孔雀石硬度小,为2-4;密度小,为2.0-2.4g/cm³;折射率低,为1.461-1.570,点测法1.50左右。易于鉴别。

04-1、绿松石

绿松石硬度大,为5-6;密度小,2.4-2.9g/cm³;折射率小,为1.61左右。就以颜色而论,标准的孔雀石呈孔雀绿色,而绿松石呈天蓝色,二者易区别。另外孔雀石往往有花纹、特别是同心带状花纹,而绿松石则没有。

05、孔雀石的优化处理

05-1、浸蜡

孔雀石的浸蜡是将蜡从表面浸入以掩盖小裂缝。放大检查可见光泽有差别,热针可使蜡熔化。

05-2、充填处理

用塑料或树脂充填以利于抛光和掩盖小裂缝,改善其耐久性。热针可熔化塑料或树脂并伴有辛辣气味,放大检查可见充填物。

06、合成孔雀石及其鉴别

合成孔雀石是1982年首先由原苏联试制成功的。合成孔雀石由众多的致密的小球粒团块组成,其产生和生长由结晶条件控制,合成的样品小至0.5kg,大至几千克。

06-1、合成孔雀石类型

合成孔雀石按纹理可分为带状、丝状和胞状三种类型。

06-1-1、带状合成孔雀石

是由针状或板状孔雀石晶体和球粒状孔雀石集合而成的,颜色由淡蓝至深绿甚至黑色。条带宽从零点几毫米至3-4毫米不等,呈直线、微弯曲或复杂的曲线状,其外观与扎伊尔孔雀石相似。

06-1-2、丝状合成孔雀石

是由厚0.01-0.1mm、长几十毫米的单晶体构成的丝状集合体,平行于晶体延伸方向切割琢磨成弧面宝石,可呈现猫眼现象。然而在垂直晶体延伸方向切割时,截面几乎呈黑色,所以丝状合成孔雀石做玉石不很理想。

06-1-3、胞状合成孔雀石

有放射状和中心带状两种形式。放射状孔雀石是胞体从相对于球粒核心中央作散射状排列,胞状球体的颜色,在中央几乎是黑色,逐渐由核心向边沿散射而变成淡绿色。而中心带状孔雀石,每个带是由粒度约0.01-3mm的球粒组成的,颜色从浅绿到深绿色。胞状孔雀石是最高级的合成孔雀石,几乎与著名的乌拉尔孔雀石相同。

06-2、合成孔雀石鉴别

合成孔雀石的化学成分、颜色、密度、硬度、光学性质及X射线衍射谱线等方面与天然孔雀石相似,仅在热谱图中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所以,差热分析是鉴别天然孔雀石与合成孔雀石唯一有效的方法。然而,这种分析属破坏性鉴定,在鉴定中应慎用。

07、孔雀石的品质评价

孔雀石的品质评价从颜色、花纹、质地三方面进行。

07-1、颜色

要求颜色鲜艳,以孔雀绿色为最佳,且花纹要清晰、美观。

07-2、质地

要求结构致密,质地细腻,无孔洞,且硬度和密度要大。

07-3、块度

要求越大越好。不过,孔雀石可用做首饰、玉雕和图章料,大小均可,且价格随着重量的增加而增加。

08、孔雀石的产地

世界上孔雀石的产地有中国、俄罗斯、纳米比亚、埃及、赞比亚、津巴布韦、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乍得、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智利、尼加拉瓜、法国、英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

孔雀石在中国广东、湖北、江西、内蒙古、甘肃、西藏、云南等地有分布。广东的孔雀石资源主要分布于阳春石菽,其探明储量居中国前列。湖北的孔雀石分布于大冶、阳新一带的铜的硫化矿藏氧化带。江西的孔雀石分布于瑞昌的铜锌硫化矿藏氧化带,其原生铜矿体则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与石炭二叠纪石灰岩的接触带,与矽卡岩体共存。甘肃的孔雀石分布于白银至兰州一带的黄铁矿型铜矿藏的氧化带,其它如临潭至两当一带也有发现。西藏的孔雀石发现于班戈县、丁青县一带的风化壳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台湾蓝玉髓(台湾蓝宝)介绍及都兰山矿区
绿松石仿品和相似品鉴定方法详解
荆州石
细密若瓷——绿松石
[转载]古今玉石种类大全详述
玉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