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洪武青花瓷有何特点?缠枝纹成为一大要素,关于美的研究正在展开
userphoto

2023.10.26 重庆

关注

2.1洪武青花瓷的历史地位与特征

洪武青花瓷是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至1398年)所制的青花瓷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其特点是胎体轻薄、釉面清润、色调柔和、图案精美,被誉为中国瓷器中的珍品之一。

2.1.1洪武青花瓷的历史地位

明洪武青花瓷作为明代官窑瓷器中的精品,采用了新的工艺技术,代表了当时中国陶瓷制作工艺的高峰之一,对中国陶瓷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洪武青花瓷也因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而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

就工艺技术而言,洪武青花瓷采用了高温烧制技术,瓷器胎体坚实、质地细腻,因而更加耐用和精美。在制作过程中,洪武青花瓷采用了多种新的技术手段,如“坯绣”、“掐絮”等,进一步拓宽了瓷器的制作范畴,并为后来的瓷器生产打下了基础。

在设计风格上,洪武青花瓷兼收并蓄,融合了传统和创新元素。同时,洪武青花瓷还与当时的文化、政治和宗教信仰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地位。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作用。

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而且洪武青花瓷也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代表着皇权、财富、尊荣等等。总之,洪武青花瓷因其在工艺技术和设计风格上的创新,成为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对后来的瓷器制作和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瓷器的发展和壮大。同时,洪武青花瓷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珍贵遗产。

2.1.2洪武青花瓷的特征

明洪武上承元代,制瓷技艺也基本沿袭元代,我们在许多方面都能发现明洪武官窑青花瓷器对元青花的继承。但是,明洪武时期官窑烧造因受官方严格管控,因而在胎体、釉面、发色、纹饰等方面呈现出自身独有的特征。

就胎体而言,洪武青花瓷器的胎体不如元青花厚重,将洪武青花瓷与元代同类器型相比较,明显看出洪武瓷胎要轻薄得多,而且有的器成坯已达形制和比例所允许的极限厚薄度。洪武青花瓷釉面清润。

近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洪武官窑瓷器的品种可以分为颜色釉和彩瓷两大类。颜色釉主要有白釉、酱釉、黑釉等。白釉出土共184件,大部分釉面比枢府釉略白,釉中含有斑点和杂质,不够光润清洁;小部分白釉细腻肥润。

器形主要有盘、碗、壶等,其中白瓷盘数量最多。酱釉表里全釉,通体棕红色,施釉均匀,底内白釉。酱釉碗出土于南京明故宫,其形制为敞口、撇沿、弧壁、深腹、敛足。黑釉内外施黑釉,釉色不匀,釉面浅淡处呈酱褐色。

其中黑釉盘出土于珠山东麓。彩瓷是指带彩绘装饰的瓷器,近年来出土的洪武官窑瓷器中的彩瓷可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大类。釉下彩是指用色料在成型的瓷坯上进行绘饰后,再施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

可分为青花和釉里红两大类,其中以青花数量最多。釉上彩是在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用彩料进行绘饰,再经低温烧结而成的瓷器。近年来出土的洪武官窑釉上彩瓷器可以分为釉上红彩和红绿彩两大类。釉上红彩共出土2件。

器形主要是盘和梅瓶。洪武官窑青花瓷器发色普遍较为灰暗,按青花色调可细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为清新的淡蓝色调,沉稳典雅,这类器物有20cm左右的折沿盘、菱花口盏托、20cm左右的小碗及玉壶春瓶、执壶等。

第二类则青花发色较浅淡,常常可见深色星点散布其中,此类器物主要是碗类;第三类青花色调灰黑,纹饰中有黑色凝聚斑,下凹胎骨且有“锡光”,此类器物有碗、菱花口折沿大盘、玉壶春瓶和瓜棱形大罐。

总体看来,洪武官窑青花瓷不及元青花鲜艳、浓翠。主题纹饰以四季花卉为主,有缠枝或折枝花卉,如牡丹、莲花、菊花、茶花等,绘画工整而缺少变化,有些已形成固定的图案样式。此外,还有松竹梅、树石庭院、芭蕉园景等......从纹饰布局上看。

洪武青花瓷器一改元青花构图繁缛的多层次画面,构图疏朗、简练,留白较多,力求做到主题明确突出、层次分明。洪武瓷片的相继出土,为广大研究者研究洪武官窑瓷提供了标本。洪武时期瓷器品种繁多。

有青花、釉里红、高温红釉、白釉、酱釉、蓝釉、绿釉,还有外酱里蓝、外红里蓝、外白里黑的高温两色釉以及白地红彩、白地红绿彩的釉上彩等。

2.2洪武青花瓷缠枝纹的缘起、演变与类型

洪武青花瓷缠枝纹是洪武青花瓷器上的一种常见纹饰,通常由藤蔓、花卉、枝叶等元素组成,形成缠绕、交错的图案。这种纹饰造型流畅、线条柔美,色彩鲜艳而不失典雅,是洪武青花瓷器上的经典设计之一。

2.2.1洪武青花瓷缠枝纹源起与演变

洪武青花瓷缠枝纹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壁画和织锦上,而在宋朝时期,这种纹饰开始出现在青花瓷器上,并在明朝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洪武青花瓷缠枝纹的设计受到了元代蒙古族文化的影响,呈现出精细、华丽的特点。

洪武青花瓷缠枝纹是明洪武时期以花卉、枝叶和藤蔓为主要元素,形成连续流畅纹路的青花瓷器表面纹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纹饰逐渐演变为更加复杂多样的图案,如“云龙纹”、“四神兽纹”等。

在技术上越来越精湛,釉面更加细腻、通透,呈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洪武青花瓷缠枝纹的形成是云气纹、忍冬纹、卷草纹、缠枝纹一脉相承的结果。云气纹田自秉曾说:“缠枝纹源自汉代的云气纹。

《说文解字》曰:“云,山川气也。”云与气很早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意味着云与气在内蕴上也具有密切关系。云气纹呈现漩涡形曲线,以一个中心为基点,旋转360度一圈或多圈,有单旋、双旋之分。

线条特征明显,出现云尾并进行拉长,同时注重与其他纹饰相组合。云气纹注重以“形”为内部张力,以线条的曲线走势为动力,彰显外在的感官感受。洪武青花瓷缠枝纹呈现图案缠绕、二次方连续延申的“S”形框架,线条轻快流畅,注重内部张力。

忍冬纹忍冬是一种药草名,因其寒冬不凋,故被称为忍冬,又叫金银花,有坚韧不拔、健康长寿、因果轮回等诸多寓意。忍冬纹种类繁多,主要有单体忍冬纹、二方连续波状骨架忍冬纹、集群阵列忍冬纹。

忍冬纹无论是单独出现还是与其他纹样组合出现,都给人以飞扬灵动之感。忍冬纹“为中国唐代卷草纹样和宋元缠枝纹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孙弋、张毅等认为忍冬纹“为中国唐代卷草纹样和宋元缠枝纹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忍冬纹在不同文化中呈现具有不同特色,“造型上与先秦时期云气纹相结合,演变成了独具中国审美特色的“唐草”纹样,更能够体现当时思想文化的艺术特征。”魏晋时期,在佛教东渐的过程中,忍冬纹经由丝绸之路传入。

逐渐与我国本土文化相结合,随后在宋元明文化的影响之下,传统忍冬纹的特征逐渐弱化,我国本土文化特色日益彰显。因此,洪武时期青花瓷缠枝纹除了具备忍冬纹的基本特色之外,还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色。

卷草纹卷草纹是在波状组织中以单片花叶、双片花叶或三片花叶对称排列在主干两侧形成的连续流畅的带状花纹。经处理后卷草纹往往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朱利锋认为“卷草纹是在中国独立发展起来的传统纹样。

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图案、商周时期的云雷纹、战国的云纹、汉代的波状线组织、南北朝的忍冬纹直到隋唐的卷草纹,连成中国卷草纹的发展脉络。”关有惠认为“卷草纹是云气纹和忍冬纹演化而来的一种植物纹。”

孙弋认为“卷草纹是忍冬纹与唐代审美特征融合的结果。”总之,卷草纹属于中国传统纹样,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多被用于装饰符号、壁画、传统建筑、现代景观、文创作品、服饰的表面,既具有古代风格,又具有现代气息。

田自秉先生在《中国纹样史》一书中提到:“如从纹样发展演变来分,汉代可称之为卷云纹,魏晋南北朝称之为忍冬纹,唐代称之为卷草纹(唐草纹),近代则称之为香草纹,名称各异,但大体呈波浪形枝蔓骨架,配以叶片;配以花朵的,又称缠枝花。”

卷云纹、忍冬纹、卷草纹、缠枝纹形态各异,却又极其相似,是文化上相互交流,纹饰上一脉相承的结果。缠枝纹缠枝纹“又名'唐草’和'藤蔓纹’,且其演变是从一种叫藤蔓卷草的纹样中得到启发,经过艺术加工和提炼变化形成的。

形态具有较强动感,委婉多姿且充满活力。”洪武缠枝纹在波状组织中排列在主干两侧,大体上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曲线呈现漩涡状回旋,自成一团,装饰在器物腹部,螺旋环绕呈“C”字形,圈足外墙绘回纹或“S”形纹饰,具有卷曲、缠绕、盘旋的特点。

洪武青花瓷缠枝纹以线条、形状、构图等为构成要素,以圆圈形、S形为骨架结构,花、茎、叶结合成一个整体而形成的二方连续式缠绕纹样。洪武青花瓷缠枝纹是明朝初期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纹样,它是在前代纹样的基础上。

在明代文化的浸染下,延续极具特色的传统构图样式,加入丰富多样的构成要素演绎出来的经典纹样。洪武青花瓷缠枝纹可以与简单的动植物纹样相互组合,有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组织形式。

2.2.2洪武青花瓷缠枝纹类型

洪武青花瓷缠枝纹类型多样,其中比较常见的有菊花缠枝纹、莲花缠枝纹、牡丹缠枝纹等。菊花缠枝纹菊花缠枝纹是以菊花为主要元素,周围缠绕着枝条和叶子的纹样。扁菊是洪武青花瓷缠枝纹的主要题材。“扁菊花纹尤为多见。

这是洪武时期釉里红和青花瓷器的共同特点之一。”洪武青花缠枝菊纹执壶,菊纹花大叶小,花瓣里外各一层,内部花蕊全部留白,外边花瓣部分留白。

叶形疏密有致;花心多为双勾线的椭圆形,椭圆形内部以网格填充,线条粗细不一,粗线条描绘花朵,细线条描绘花蕊,前后左右的缠枝纹和花朵均两两对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洪武青花双龙云焰扁菊纹罐
明代各时期的青花瓷特征(上:明代早期)
瓷器收藏常识(26)明朝时期永乐窑瓷器概述以及青花瓷深度详解
明初民窑青花瓷的艺术特征
明代瓷器各个种类简介绍
明清瓷器鉴定与收藏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