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柳州奇石节系列访谈 “把高端作品发展到极致” 对话上海徐文强

第十届柳州奇石节系列访谈

“把真正的高端作品发展到极致”

——对话上海徐文强

主持人:温碧琳(以下简称温)

嘉 宾:徐文强(以下简称徐)

徐文强

中国观赏石协会 副会长

原上海市观赏石协会 会长

上海古玩经营协会 名誉会长

上海市收藏协会 副会长

中国观赏石协会赏石产业研究专委会 主任

打开连尚头条,看更多新鲜猛料

温:此次柳州奇石节,您作为柳州的老朋友、也是组委会邀请的嘉宾,有什么感受?

徐:整个柳州奇石节,我们来过很多次,我感觉这一次宣传力度和关注程度比以往要好,而且动用了各种资源,包括政府、协会、企业家……这种共同推动对于整个奇石界是一个好事,让人们看到柳州作为一个石都,市领导又重视了这个事情。这几天,我也走了一些地方,从柳州马鹿山奇石馆到八桂奇石馆,再到石尚1966百万名石展,确实看到了不同的展馆形式、展馆风格。

我在柳州奇石馆看到的是比较传统的风格,但是也确实有很多全国各地的精品,可以说是一个好石头聚集的地方。那么在八桂奇石馆里看到的是我们柳州当地的藏家所拥有的藏品,我看到了一些从未露面的好石头,这就说明组委会下了很大的力气。这说明石都柳州确实留下了一部分很经典的石头。这让我们对柳州有了一次重新的认识。在石尚1966我看到的是一种百花齐放、一种新的潮流,它将当代比较热门的小品石进行了一个比较好的展示,柳州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石种,而且组团的人们也拿来了很多好石头。

总体说,我们看到了柳州作为石都的新作为。

温:高景隆那里您去了吗?对于这个现象您怎么看?

徐:高景隆回柳州,走到最后,人都是这样,会回到培养他的土壤。

温:您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您认为目前的石市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徐:今年我几乎参加了百分之八十的展会,现在这个市场,看上去很风光,但是总体感觉石农的压力在增加,过去他可以坐在家里,有老板愿意来买。那个时候是老板来求他。所以只要守着东西,就有人来。那么随着资源的越来越少,原有的老板吃货已经饱和了,对石头的理解也更丰富了,在这种状态下,他要走出去寻找更多的老板,于是有了跑展。

现在的情况是,跑展(几个老的城市,比如阿拉善、石家庄……)已经很累了,还需要去新的城市去跑展。这个层面的变化,其实这两年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去新的城市,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接纳,一种是慢慢的品味,再理解、接纳。我们听到一些很不舒服的反馈,石农很累,但是付出了未必有收获。在煎熬中默默守望。

我作为中国观赏石协会赏石产业研究专委会主任,我更关心的是整个产业的变化。站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如何为石界做更多的实事?原始奇石作为一种产业,特别是一种高端的产品作为产业,其实是很难的,它有一个提升的过程,一般的人未必马上达到这个高度,而理解的人已经拥有资源,他未必愿意分享,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观赏石协会赏石产业研究专委会就是让更多人了解观赏石产业整个的状态,所以我们会有对阿拉善玉的深化认识问题,做一些全面的铺垫;我们对红水河沿线出水的石头,如何走进千家万户,我们会做更大的推进。过去我们认为石头有破损,不能玩,这一类石头有跟靠近玉的方向,可以进行巧雕,在这方面我们会更多的关注,甚至投入,或者说引导,把它变成一种产业。再有就是对于新石种的推广。

温:玩收藏,很矛盾的地方在于,金钱有限,可天下美物又这么多。

该怎么平衡?

徐:是这样,过去我收藏,是受周边的影响。我收藏的一个原则,尽快选择收藏的方向,就是说收藏一定要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不是说耳根软,同时也要走正道。在收藏这个领域,你最最重要的是在练眼光的同时要善于总结。你自己不懂,又不善于总结,老是自以为是,明明已经走偏了,还不肯回头,苦头有得你吃。在收藏,集大成者一定是虚心接受人家意见,同时对各类艺术有一种全局的认知。

石头,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三十年走过的历程,可以说把我们古人的玩石方法进行了很好的归纳与继承,同时也有了我们重新的选择和发展,我们媒体应该跟老百姓做更多的宣传,现在很多人没有会走,就想跑。

石界现在最麻烦的一个问题就是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比如,看一朵花,有文化的人和没有文化的人,要求是不一样的。你看到这一朵花是一朵花,那么没文化的人也慢慢的感觉这是一朵花,他不讲这朵花的韵味,不讲这朵花美不美,以及这朵花在这个画面上的位置好不好,他哪怕是一块很大的石头,他也把这块石头题名为某某某花,但是我们懂的人就不会这样去看,因为它旁边还有很多条纹,我们不会把这块石头定义为花,我们要么会认为这块画面太乱,要么就定义为其它的东西。这就是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

温:石界真正需要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徐:把真正的高端作品发展到极致,让真正的收藏家满足这四个需求——

有传承,

艺术性,

价格体系明了,

稀缺性,拥有即代表地位。

当这一批好石头达到这个高度后,我们老百姓就会对这个感兴趣。我们不能把坏的说成好的,这样只是在做低级的重复。

温:目前很多人感到迷惘,不知道方向。

徐:纯粹从生意角度去看,是比较残酷的,百分之二十的是在盈利,百分之六十的人在做平平的生意、维持生计,还有百分之二十的人一定是亏损。

温:那天看了一个报道,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7年。

徐:对啊,三年不到。这个是做生意的自然规律,假如把赏石作为生意,有人淘汰,有人进来,这是自然的。做生意的投入,是有最初始的投入,在刚进来的时候,投入是很少的,我们看到的是满屋子的人在盈利,随着资源的减少,那么淘汰率要高,比起其它商业。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怎么办,自然物品如何演变成产业,对自然物品的收藏,不是刚需的收藏,如何变为家庭的一种点缀物,这是我们现在需要做更多关注和深入探讨的,假如我们把这些做好了,我们的普品就会进去家居装饰物。

温: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分两路走,高端的给收藏家,另外的一些中低端的给更多的老百姓。

徐:对,走进寻常百姓家,这将成为一种新的收藏。一般人会觉得奇石是高端的收藏,我们现在要把它变成一种时尚。你就是玩一个点缀物。

温:就像您今天去花店买了一束花,回家插花瓶。

徐:对的。我布局之后,就要摆这样一件石头,显示我的高雅、品味。这个怎么去定位,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它不是刚需,但是千万记得,不是什么石头都朝上拔高。同一个石种,价位可以上千万倍的差别,要有这样一种阶梯的概念,把它两极分化。现在老是有人在创造标准,这个作为自己个人的玩赏心得无可厚非,但是不能作为主流媒体推崇的对象。

温:对于新进石市的人,您有什么忠告?

徐:唯一性,不是最要关注的方面。同石种当中比较而产生的稀缺这是我们需要追求的,对于形、质、色、纹、韵的四个自然状态,需要有追求目标,你对这个认知走得越好,你玩石之路走得越好,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另外一个,收藏,一定是有一个全过程,所以今天你偶然得到一块好石头,不代表你有水平,你长久的在这个行业里边滚打出来的,你吃过药的、上过当的……提炼出来的鉴赏水平,才是每个石友应该追求的。

温:每一步都要走。

徐:是,你缺了哪一步都不行,最后都要付出惨痛代价。

温:没有捷径可走,该干嘛干嘛。

徐:对,一点儿不错。但是呢,最后一点,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这个观赏石产业还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60)石都印象——第九届柳州国际奇石节
柳州奇石馆,奇、怪、美的石头,又让我在最后一刻被清场出去!
拭笔都
[转载]柳州奇石节上的“阴阳石”(组图)
准备好了吗?柳州精品展海量美石来了!
捡石头:柳州奇石市场随逛(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