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灭亡前,其实还有一计可用,若能成功,明朝则暂时不会亡国

崇祯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十七年来,他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最终,城破自缢。

这里要注意崇祯皇帝最大的性格特征:刚愎自用,独断多疑。并且,要正确认识崇祯,必须要了解他执政时期所面对的主要敌人:其一,明末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其二,为崛起的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满清,其三,则为农民起义军。

明朝末年,崇祯朝就陷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危局之中,不得已之下,皇帝也是抱着“若攘外先安内”的打算,索性跟兵部尚书陈新甲商量与清军和谈,还派了一名密使前往沈阳表达和意。

不久,使臣将双方和谈的资料带回京城,送到陈新甲家中。未曾想,陈家书童一时疏忽竟将这张纸当成了文章送到朝廷报社去了。第二天《邸报》就出现了崇祯帝与满人的和谈细节,一时间人尽皆知,满朝文武皆窃窃私语。崇祯皇帝火冒三丈,当即命人将陈新甲拉出去斩首示众。

明清交替期间,双方曾在和谈上费了很大功夫。那么,双方是处于什么考虑议和,明清议和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未能达成呢?我们不妨以后来者的眼光来看待此事,明清之间势同水火,双方和谈的可能性有多大?崇祯与皇太极这两名统治者对于议和又是怎么看的呢?

所谓“兵者诡道”,皇太极用实际行动向我们阐述这一道理:满人入关前后,皇太极始终打着“和谈”的幌子,与大明朝反复周旋。在皇太极眼里,“战”于“和”其实,没什么分别,完全是根据当前形势的考虑。

为了在更恰当的时机发动战争,所以,必须议和;而为了双方达成议和,又必须通过战争手段使对方妥协,所以说:“战战和和,虚虚实实罢了。”虽然皇太极在大部分时间中提出的议和都是出自兵不厌诈的“诡道”,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时间节点中,他的议和还是有些诚心的。

努尔哈赤想要的只是一个“王”号,只要大明朝能封努尔哈赤为“王”,他就有号召东北各少数民族的权力。与父亲相比,皇太极的实力翻了几番,即便如此,皇太极仍希望与明朝缔结友好的关系,双方仍然保持贸易往来。在满人连战连捷时,皇太极仍尊明朝正统。甚至,在公文中称崇祯为皇帝,在和谈未达成前,不写满人的天聪年号,仅写干支以示尊重。

皇太极始终保留着双方进行贸易的文书,也就是:明朝颁发给女真部的贸易许可。这说明,皇太极从未放弃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的打算。从这一点看来,明清之间,起初的确存在着和谈成功的可能性。然而“可能”并不代表“事实”,双方和谈,明朝要付出大量的代价:必须认可后金王朝的合法性,将东北划给皇太极作为封地,将其封为藩王等等。

虽说,这些条件无异于降低了明朝统治的威望,但是,却能让双方止戈,东北地区重归和平,明朝则有余力对付各地起义势力,保持大国地位不变。

其实,明朝此前并不是没有“封王止戈”的先例。

早在嘉靖年间,蒙古俺答汗不断骚扰中蒙边境,挑起战乱,导致京城几度戒严。俺答汗提出的要求就是:恢复中蒙贸易,否则,双方就要一直打下去。明军在与蒙古人的战斗中死伤无数,双方都没在战争中占到便宜。之后,吃了大亏的明朝统治者终于幡然悔悟,隆庆五年将俺答汗封为顺义王,连俺答汗麾下的各部首领也受到封赏。

自此,明朝与蒙古之间长达四十年的战乱终于结束,后来的几十年里,中蒙边境一片和平气象。这便是“封王止戈”的先例,崇祯完全可以如法炮制,与后金讲和。

兵部侍郎杨嗣昌在奏章中表达了“封王止戈”这一想法,并表示:“这跟当年俺答汗侵犯边境时的情况与现在如出一辙,俺答汗被封为顺义王后,中蒙边境恢复男耕女织的和平生活,百姓安宁祥和... ...”杨嗣昌觉得,目前大明朝的首要任务就是安抚后金,这样才是维护国土安全的长久之计。可惜,文武百官里很少有人有这种见识,即便有,也不敢像杨嗣昌这样说出来。

皇太极的思维太活跃,使他的政治思想高出后金群臣一筹,也更比明朝的官员高明得多。

皇太极意识到:当前,后金政治形势动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将明朝树立为满人的“第一大敌”,一旦双方化敌为友,后金政权中的不安定因素定会土崩瓦解。所以,想要维持统治,必须对政治场予以整顿,使周边势力为之臣服。

处于对明清局势的分析,尽管崇祯皇帝言辞欠妥态度嚣张的“议和信”让皇太极心下不悦,但他还是热情接待了明朝使臣,给他们丰厚的奖赏。双方经过十多天的谈判后,当明朝使臣启程之际,皇太极安排官员将他们送到盛京十里外,设宴款待后又命士兵将使臣送到边界。

并且,皇太极给崇祯写了封信,委托使臣交给明朝皇帝。在这封信中,皇太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是,回忆了后金与明朝之间交战的历史因素,随后,又分析了双方目前的境遇,甚至,表示尽管满人已稳操胜券,但是,仍愿与明朝缔结友好关系。

这封信被收录进《清太宗实录》中,从这封信的字里行间中,我们不难看出皇太极谦恭的态度,在一番不失礼的客套后,皇太极提了四项并不苛刻的要求。我们唯一能从信中看出皇太极的强势,就是那句:“倘若明朝不愿与我军讲和,那么,就别再派遣使臣或写信了,倘若九月我们仍没收到回复,那么,后金将会出兵... ...”

可见,全信中之所以仅出现这一句通牒,则完全是因为皇太极对崇祯的诚意缺乏信心罢了。

密使回京后,首先,来到陈新甲家中,将与皇太极的和谈材料交到上司手中。这时,正赶上崇祯召见陈新甲,陈新甲便将这份材料放在桌上匆匆出门了。陈家的书童想着今天的“塘报”还没送,而陈新甲此时不在家中,于是,便自作主张将桌上的材料抄了一份,送到报社中发了出来。和谈本是朝廷最大的秘密,一夜间人尽皆知,满朝文武议论纷纷。

此时,更有甚者上疏密折弹劾陈新甲,说他:“苟且偷生、私通敌国。”

崇祯听后更是火冒三丈,起初,他只想将这件事压下来,并未追究陈新甲的疏忽,希望能不了了之。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朝官对这件事的非议越来越多,舆论使崇祯一改初衷。

原本想要中兴明朝的皇帝,此时,他思想来了三百六十度大转弯,他不想成为舆论中的“罪人”,成为向满人低头的“昏庸皇帝”。崇祯越发觉得议和是“国家之耻”,于是,索性将罪责全部归咎于陈新甲,下旨命陈新甲回家悔悟。此时的崇祯并不想为难陈新甲,只是希望陈新甲能替自己背起黑锅,平息朝野上下的舆论风波罢了。

事已至此,虽说议和已告一段落,但是,陈新甲若能体会到崇祯的“良苦用心”,还不至于丢了官职和小命。可惜,陈新甲没想明白,他仍觉得从头到尾议和都是崇祯的打算,自己只是听从圣意照章办事罢了,于是,便想着替自己鸣冤,还将皇帝写给自己的密诏公诸于众。陈新甲的举动终于让崇祯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将这个不识抬举的陈新甲砍头游街。”

陈新甲一死,议和大事告吹,明朝再次陷入与后金的战争中。

最终,直到1642年,崇祯才意识到“策辽事者,不宜战而宜和也”,可此时的明朝,早已万劫不复了,崇祯的念头也成了“马后炮”,于事无补。

在明清双方的军事对垒中,崇祯并非没看到议和的好处,也曾几番派出使者与皇太极协商,但是,最终均被自己人破坏了,换来后金更加猛烈的进攻。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朝走向覆灭似乎是最不可能发生的结局,可是,偏偏在许多莫名其妙的因素影响下发生了。

究其原因,首先,便是大明百官缺乏对议和的认知,满朝文武没有与后金议和的打算。自始至终,在双方的和谈中明朝缺乏主动性,每次皇帝都未召集百官商讨议和事宜,也没纠正朝中对于议和的错误认知。

朝臣们大多抱有“天朝大国不容侵犯”的思想,坚持认为后金是“国贼”,必须铲除扫荡。

在这种大环境中,主张议和的官员均凄惨收场。袁崇焕被扣上“通敌叛国”的罪名被处死,支持袁崇焕的钱龙锡也因“密谋主款”被发配边疆,前文说道的杨嗣昌因力主议和被同僚群起而攻之,陈新甲更是成了众矢之的... ...

总而言之,明朝的政治家们放不下“天朝大国”的架子,因固守自封的想法失去了对事实的判断。他们普遍认为:“议和”就是“乞和”,这是明朝在向他人服软。明朝唯一的出路就是与对方死战不休,逼着后金就范。

遥想当初,明朝首次与后金和谈时,袁崇焕看到后金的使臣态度谦和,三步一磕头,便陶醉于此,错误的认为:这是后金国力空虚、乞求停战的表现,于是,便有了“而制其死命,俾不得再逞,以休息天下”的想法。因此,在袁崇焕给皇太极写信时,“命令”皇太极撤出城还全部官生男妇。

其实,这种要求在皇太极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拿成千上万满人的性命换来的人口和疆域,凭什么你袁崇焕一句话我就要拱手让人?皇太极觉得“两国和好宜先议定疆界”,而你们今天的态度“是尔有意激怒我,愿事争战矣。”... ...

参考资料:

【《明史》、《明清“和谈”始末》、《清太宗实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与清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崇祯皇帝为何坚决不同意?
皇太极都打算与明朝议和了,为何谈好条件后崇祯帝出尔反尔?
【古今中外】陈新甲是谁?崇祯皇帝究竟为什么要杀他?
一封信件,左右了大明王朝的命运
陈新甲:否决洪承畴战略大败,又因和谈泄密被杀,他到底是不是汉奸?
一个下人的失误,葬送了一个王朝最后的喘息之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