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殷商古国——蔺国,“完璧归赵”的蔺相如来自这里,赵国造币重地

蔺,卜辞中作“焛(lìn)”,商代焛国主要出现在三期卜辞中,商王经常去焛地祭祀,或进行田猎。焛国在商王畿的西北部,离王畿较远,具体地理位置在吕梁山西麓,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柳林县一带。这个地方曾是(上工下口)方的控制区域,自(上工下口)方被武丁征服后,周边一众小国也陆续归入商王管辖。焛地作为商王的田猎地,支撑着商王朝农业和畜牧业的产出。春秋时这里是秦晋两国交汇地界,以黄河为界线,从秦国以北的吴堡县过黄河便可抵达晋国的蔺邑,是秦晋黄河两岸通商往来的中枢之地,自古商业繁荣,经济发达。战国时秦国和赵国为蔺邑的归属之争长达一个世纪。

关于“焛”的来历,罗琨先生认为,“焛”跟古代十二星次之一“鹑火”有关,是作为殷商时期的一种祭祀对象。远古时代有一种普遍的祭祀仪式叫燎祭,即用木柴燃火,上面放上祭祀用品,用以祭天,许多不同形式的祭祀都会有这一过程,卜辞中非常多见。而且商王要选择一个地方用以燎祭,不是随便哪里都行的,得取决于当地的风水。所以一般而言,商王用来祭祀的地方都是风水宝地。可以想象燎祭时的状态,熊熊烈火如同振翅欲翔的大型火鸟,即为“鹑火”。“鹑”是一种神鸟,古籍中说:“赤凤谓之鹑。”赤凤就是火鸟,焛通蔺,隹,即为鸟。卜辞中有“焛燎,惟小(宀+羊)”的记载,(宀+羊),相当于“牢”,祭祀用语,意思是圈养起来的牛,这里是用圈养的羊作为牺牲来举行燎祭。早期焛地的由来也许跟这种祭祀形式有关。

焛的甲骨文

商代焛国的记载较少,卜辞显示商王经常在焛地进行燎祭,并记录了举行燎祭时的天气情况,比如“弜燎于焛,亡雨。”亡雨,是没有雨,不知是不是为了祈雨?卜辞:“惟焛燎(酉+彡),有雨。”在焛地进行(酉+彡)祭。卜辞:“戊王其射焛狐,湄日亡灾,擒,吉。”这是商王去往焛地进行田猎,卜辞中多有这种“其射+地名或方位+猎物”的格式,应该是某人去某地猎捕某物的写法,比如“王其射右豕”、“王射右鹿”等等,这里“右”为方位词,“狐”应该是焛地的一种常见动物。卜辞可知,商王擒到了狐,大吉大利。“其呼射焛狐,擒,吉。”商王还呼令同行者一起猎狐,获得了猎物。

战国赵国“蔺”字小直刀

商代焛国后期缺载,何时亡国不得而知,西周时期情况如何也是个谜,春秋时成为晋国的蔺邑,战国时作为赵国西鄙重镇,蔺地的峥嵘岁月大多集中在这段时期。进入战国后,秦赵两国曾长期对峙,拉踞战不断,蔺邑的归属地也在秦赵之间不断更替刷新。公元前351年,秦国曾趁赵魏两国在漳水之滨盟誓之际进攻蔺邑。蔺邑地处秦赵边界,只隔了条黄河,秦军北出渡河即可。但这一次秦军并没有得呈,直到二十三年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疵与秦战,败,秦杀疵河西,取我蔺、离石。”说得是,公元前328年,赵国派赵疵率军与秦军作战,在河西之地败亡被杀,之后秦军夺取赵国的蔺邑和离石两地。可能有界河的阻挡,管理起来不方便,不久蔺邑和离石重新回到赵国。十五年后,即公元前313年,秦赵边界又发生了一场大战,秦军俘虏了赵将赵庄后,蔺邑又落到了秦军的手中。后来又被赵国夺回,曾短暂归属魏国,《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公元前261年,秦昭王再次攻占了蔺邑,蔺邑正式成为秦地。

战国赵国蔺地货币

由于近代在商代蔺国故地出土不少带“蔺”战国货币,可以推测战国时蔺地是赵国重要城市,政治、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目前发现的“蔺币”币型品类较多,有方足布、圆足布、尖足布、刀币等,数量可观,足见古蔺地商业、冶炼的繁荣和成熟,秦赵之间长达百年的蔺邑争夺战也就不足为奇了。

文/堰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钱币史将为张立地先生的骨币藏品而改写
战国第一名将白起,居然也打过一次败仗,得知对手是谁就不奇怪了
战国策讲的居然是舌头的重要性?
读先秦布币 ▏圆足布和三孔布
战国系列121:狭路相逢勇者胜
苏厉曾劝阻白起出兵,后来销声匿迹,所以名气不如苏秦苏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