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凯锋:决定战争走向的是两条线,一条利益线一条力量线

纵观古今中外的战争规律,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两条线决定战争走向:是战到底?还是谈和?还是投降妥协?这两条线是利益线和力量线。

所谓利益线,分为三个层级。一是赢,即打仗赢了获得的利益。二是不赢不亏,即双方付出损失相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一条止损线。再打下去,或许赢,也或许输。三是输,也就是完全失败。随着战争双方的投入和战争进程的深入,每一场战争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和抉择,是打到底?还是打到止损线后谈判谋和?

所谓力量线,也分为三个层级。一是力量充足,在战争初期,敌我双方都会感到自己兵力充足、粮草完备,都充满了战胜的信心和对战胜对方的欲望。二是力量顶点。战争打到一定时候,敌我双方不分胜负的情况下,各自力量消耗到了顶点,都有重新选择战略目标的节点。继续打下去,可能赢,可能输。三是力量衰弱。打到后期,敌我双方力量都会衰弱,此时风险最大,作为决策者不但担心坚持不下去而被战败的风险,也面临着其他国家加入战争的风险。

从利益线和力量线的综合看,战争走向的关键取决于利益线的止损线和力量线的顶点时。敌我双方在利益线的止损线时,都会重新考虑战争决心。对于侵略者来说,担心战争亏本,所以会犹豫不决。对于被侵略者来说,其止损线比侵略者的止损线低得多,只是求生存,所以被迫决心坚持打下去,一直打到侵略者妥协,放弃战争为止。当然,到达力量线的顶点时,作为侵略者来说,也会重新考虑战争决心,是继续打下去?还是妥协?因为侵略者考虑的不只是被侵略者的抵抗,也会考虑来自其他国家的反击。对于被侵略者来说,随着被侵略者的深入,其国内的力量会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就是人民的力量被激发出来的结果。

以历史上的两场战争为例,一场是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一场是中美之间的朝鲜战争。

长平之战中,秦赵两国可以说是生死之战,两国出动了国内所有能出动的兵力。战争初期,赵国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双方是拼耐心和拼消耗。秦国作为进攻方,要想突破赵国的止损线和力量顶点,最大的阻碍是赵国的坚守战略的制定者廉颇。所以要想赢,必须使赵国改变战略,换掉廉颇。有廉颇在,秦国和赵国会保持和局,谁也灭不了谁。而这也是赵国的战略,就是保持和局,不求胜,但求和。在秦国实施反间计之后,赵王撤换了廉颇,而用赵括为帅。赵括最大的失败,是战略的失败。赵括和赵王重新制定的战略不是以战求和,而是以战求胜。至于后面赵括被白起围困,是因为赵括在新的求胜战略下,发起进攻而误入伏击圈的结果。

从长平之战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秦赵两国之间战略制定规律。赵王在弱的情况下,却制定了不切实际的求胜战略,使赵括主动出击,才是赵括全军覆没的关键因素。秦王从一开始就是求胜战略,为了打破赵王的求和战略,实施反间计而使赵王撤换廉颇,使用赵括。所以,长平之败,赵王战略目标和决心的错误,才是赵括失败的根源。

在回头看朝鲜战争,毛主席从一开始就是以战求和战略,也就是说我们的战略目标,就是以战逼迫美国求和,而不是追求完全战胜美国。完全战胜美国,从实力上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我划不来的,因为这将极大的消耗我国国力和牺牲更多的英雄的志愿军。我们之所以积极战斗,是通过战争进程,使美国的力量线达到顶点和利益线达到止损线,才好谈判。对战争全局发展的哲学思考和规律认知,毛主席是全球第一人。早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文章中,毛主席深刻指出了战争的规律性,作为被侵略方要经历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战略防御阶段在利益线上,是敌方想赢,我方不想败的阶段;在力量线上,是敌方力量强,我方力量弱的阶段。所以决定了战争这个阶段,我方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在利益线上,敌方进入止损线,决心会动摇。在力量线上,敌方处于顶点阶段,所有力量和手段都用尽了,决心开始动摇。战略反攻阶段在利益线上,敌方打下去会亏损越大,胜利无望;在力量线上,敌人力量逐步衰落,我方力量逐步增长。所以,战争的过程,也是敌我力量、利益此消彼长的过程,这个转化的规律,才是战争中的深刻规律,也是战略指导艺术的精髓。

用利益线和力量线来看美伊的冲突,让我们更深刻理解美伊冲突的走向。从利益线看,美国在中东已经控制并殖民了沙特和海合会国家,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战争中处于止损线上;从力量线看,美国在叙利亚战争中,其力量已经达到顶点,因为美国用所有力量和技巧,都无法在叙利亚达成战略目标。所以,美国的利益线的止损点和力量线的顶点阶段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就已经达到了,再和伊朗耗,就处于必败的态势。关键是伊朗后面还有两个休养生息、待机而动的强大的中国和俄罗斯,这就让美国不得不妥协和求和。所以,刺杀苏莱曼尼将军,恰恰是美军想通过战术进攻求和的无能表现,而不是拉开对伊朗大战的序幕。

好了,今天关于战争规律的思考,就到这里,本人先做初略的思考,下一步将就本认知做深入的思考并运用。这也是本人一家之见,权当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闪电战
战斗、战略概念在交易中的运用
美国军队为什么到处打仗?(白虎堂的回答,161赞)
美国正在接近“一个小时打遍全球”的计划!
大战略论
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