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与姜维多次北伐,所进攻的上邽在哪里?

    说到汉末三国的上邽,大家都非常熟悉,这里是三国期间诸葛亮北伐的主要战场。在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当中,有两次的主战场就在上邽地区。姜维后来发动的北伐中,上邽也多次爆发激战。

    由此可见,上邽在西北地区具有独特的军事价值。那么,上邽是何时得名、具体位置又在哪里呢?笔者在本文中结合相关史料记载,对汉末三国时期的上邽做一个简单介绍。

    上邽是古代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域,最早出现在史料中时称之为“邽”。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武公十年(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年),秦武公率部平定了少数民族聚集的邽戎与冀戎后,为了方便管理地方,设置了两个县域“邽”与“冀”。这即是“邽县”出现在史料中的最早记载。

    关于“邽”字的由来,史料中解释为:少数民族聚集于“邽山”之下,以山为名称“邽戎”。所以秦武公平定邽戎之后,设置县域时,以“邽”为县名。

    而“上邽”的出现,则可以追溯到秦末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载,西汉时期的京兆郡有一县域称“下邽”,陇西郡有一县域称“上邽”。东汉时期的学者应劭,在对《地理志》进行注解时特别标注,称秦武公平定邽戎后设置县域为“上邽”,西汉朝廷在京兆郡设置县域时,在邽县前加上了一个“下”字。清代学者顾祖禹在编撰《读史方舆纪要》时,引用了东汉学者应劭的观点并解释称,下邽城是为了与陇西的上邽进行区别而置。

    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载,周勃在跟随刘邦平定陕南、陕北、关中等三秦势力时,曾率部“攻上邽”。另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的考古工作者在天水地区的秦墓中发现的“墓主记”及秦始皇陵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碎片中,同时可见“邽”、“上邽”、“下邽”等字眼。

    通过以上史料记载及文物可以得知,“上邽”与“下邽”应该是同时出现的两个县域,并且最晚也应该出现在秦末时期。

    近代以来,相关学者们对汉末三国时期的“上邽县”进行了大量的考证与实地考察,对于上邽县的由来及出现时间,基本上达成了一致意见。

    不过,对于上邽县的位置所在,却出现了非常大的争议。其中较为主流的说法有两种:即“清水说”与“天水说”。

    首先是“清水说”。

    部分学者认为,上邽县应该在如今的甘肃省天水市渭水之北的清水县境内,具体位置在县城以北的邽山之南,与牛头河的北岸之间。据宋代的《太平寰宇记》载,上邽县自秦国设置以来,后期经过多次历史转变,起初属于陇西郡,后又归属汉阳郡,晋代划归天水郡。

    到了北魏时期,朝廷为了避讳太武帝的字号,将“上邽”更名为“上封”。至隋朝时期,又改回了“上邽”一名。到了唐代时期,上邽曾被吐蕃占据,唐宣宗时期又收回为镇。其中还明确指出,上邽县的治所就在清水县。

    据清代的《直隶秦州新志》载,清水县本是秦穆公平定邽戎后设置的上邽县。新莽时期,陇右地区的豪强隗嚣割据自立,王莽为了抵御隗嚣的侵扰,命清水县分置东西两城,东城为“上邽”,西城则名为“西城”。

    清康熙年间的《巩昌府志》中,不仅延续了《秦州新志》中的说法,并且还特别指出,清水县东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名曰“邽山”,光武帝刘秀统兵征讨隗嚣时曾屯驻于邽山。

    此外,清代的《清水县志》、《甘肃新通志》、《嘉庆重修一统志》等史料中,都明确指出邽山及古上邽县,就在清水县内。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如今的清水县城北二里处,仍有古城的残壁断垣留存,当地人都称此处便是古上邽县城的遗址。有部分学者曾亲自实地考察,并认为汉末三国时期的“上邽县”就在清水县内。这即是清水说的由来。

    其次是“天水说”。

    大部分的学者则认为,上邽县的位置,应该在如今的甘肃省天水市境内。据《水经注》载,渭水流经冀县(即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之北后继续向东,穿过岑峡,流经上邽县境内。而且还明确指出,邽山就在渭水南岸。

    另外,该书在记述洋水及邽水的时候,也明确的指出了秦武公平讨的冀戎,就散居在甘谷县的渭河一带,而邽戎就生活在天水的藉河与渭河沿岸,冀戎与邽戎是共同生活在渭河沿岸、紧邻的两个部落。由此可以得知,古冀县与上邽县,也应当是沿古渭水紧邻的两个县。这一说法与《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完全一致。

    北宋学者编撰的《元丰九域志》中,也支持了《水经注》中的观点。该书在描述秦州各县的辖境时,清水县所辖的地域当中,并没有上邽或邽山等字眼出现,而上邽与邽山皆在如今的天水市境内。

    另外,据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西山经》载,邽山往西走两百二十多里有一处鸟鼠山。经相关学者们的考证,鸟鼠山的位置在如今的甘肃省安定市渭源县,自鸟鼠山至如今天水市的凤凰山,里程正好是两百多公里,而从鸟鼠山到清水县则超过了五百公里。

    由此可以得知,邽山并不在清水县,而如今的天水市凤凰山,就是古代史料中所记载的邽山。《山海经》又是所有史料中最早的史籍,所以其中的说法也最为权威。

    综上所述,上邽县在如今甘肃省天水市的说法较为确定,这一观点也受到了大部分学者们的普遍认可。

    不过,上邽县在天水市的确切位置,迄今为止还是一个争议较大的话题。有“秦州区”、“麦积区”等多种说法,所以上邽古城的具体位置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在三国期间,上邽的地理位置究竟有多重要呢?简而言之,此地是曹魏集团在西北战场最为重要的战略要点之一。该地位于天水郡东部,与天水郡治冀县毗邻,而是通往广魏郡的交通要道。一旦控制上邽,不但可以向东进入广魏郡,向西可以进攻冀县,从而占领天水全郡。

    因此,无论是蜀汉集团和曹魏集团都对该地非常重视,曹魏更是在此地囤积重兵。而蜀汉集团也非常了解该地的重要性。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都曾对上邽发动多次进攻,由此也足见上邽的战略价值。

参考书籍:《史记》、《汉书》、《水经注》、《山海经》、《读史方舆纪要》、《太平寰宇记》、《清水县志》、《嘉庆重修一统志》、《元丰九域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肃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地处甘肃、陕西的交界处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五百五十七卷
“天水”之名来源小考究
张家川网上展览馆之二
你知道三国演义里提及的古地名,现在在哪里吗?(十二)
上邽的三国时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