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驳壳枪枪套:林林总总、各式各样

所谓“三把盒子”“二把盒子”“头把盒子”,说的都是驳壳枪,都是旧中国民间、行伍间的俗称。所谓“头把”“二把”'三把'中的”把“字,通”号“,是”一把手“”二把手“的”把“。因而”头把“”二把“”三把“盒子也俗称作”一号“”二号“”三号“盒子。

三把盒子就是短枪管、小握把的盒子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因为战败的德国不允许生产枪管长度超过100毫米的手枪,所以无奈地将原型毛瑟手枪的140毫米枪管,改短至99毫米,对外称作警用手枪。该型手枪进入到中国后,被俗称作“三把盒子”或“三号驳壳枪”。朱德南昌起义时使用的驳壳枪,就是一支三把盒子。二把盒子(上)与三把盒子(下)的对比,显见三把盒子的枪管比二把盒子短了很大一戴子。

这是头把盒子。所有以上德国造、西班牙造180毫米枪管的驳壳枪,便都是青年军所称的“头把盒子”。国民党青年军编写于民国35年的训练教材《兵器教练 阵勤实施 战斗教练》,关于自来德手枪一章中,有这样的分类。

这是较常见的标准皮质枪套。枪套上有两个弹包。这种皮质枪套,特征是套子护盖有两个按扣,枪套右侧附两个子弹包。

这是一个比较不常见的皮质枪套,很特别,如果不是像印反了,那这就是专门为左撇子设计的。这还不算,这种枪套皮盖上的按扣只有一个,与战时流行的两个按扣不同。它要么是战后的复制品,要么是战时的生产厂家不同,总之这种皮枪套不多见。

这是三把盒子枪套,因三把盒子枪管短,与二把盒子枪套的区别亦只是枪套的枪管部分长短不同而已。

背挂着皮制三把盒子枪套的战士。这张图上的战士背挂的,就是一只牛皮枪套的三把盒子。

这张图上的两只皮质枪套,与标准型都有不同。标准型牛皮枪套装入驳壳枪后,枪柄会有一截外露,而这两款牛皮枪套,将枪柄也包裹在其中了。

这款式的牛皮枪套比前面的变化更大,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护盖较大,包裹住了两个弹包差不多二分之一,很有点王八盒子的派头。

这是枪套上没有弹夹包的牛皮枪套正面。这只牛皮枪套就很怪异,皮枪套上的弹包取消了,皮护盖的固定方式也与前面介绍的几款不同。

这是一个没有弹夹包的牛皮枪套背面

这是驳壳枪简易皮枪套之一。这是简易皮枪套的其中一款,枪身大半外露,枪管则全部藏入套内。

这是简易皮枪套的又一款,不仅枪身外露,枪管也外露。

这张图右下方那只驳壳枪,使用的又是另一款式的简易枪套。

又一款简易枪套,这款牛皮枪套对牛皮更是节约。简易牛皮制枪套,也叫快拔枪套,意为可以快速抽枪。这和今天的定义完全一样。各种简易牛皮制枪套民国时期较为常见,老电影《林海雪原》中由王润身扮演的杨子荣打入匪窟之前携带的二十响大肚匣子,就是用的简易枪套。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一场,杨子荣用的也是简易枪套。

上图这名战士背挂的驳壳枪,使用的就是简易牛皮枪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驳壳枪和冲锋枪,哪个更好?
欣赏一支固定瞄具的120毫米枪管的驳壳枪
中国抗战名枪盒子炮
我的毛瑟驳壳枪,见证百年沧桑(转)
二战兵器系列之---糟糕透顶的南部14年式手枪(王八盒子)
旁开门盒子炮是怎样的一支手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