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洛阳为何一直得到帝王的青睐,其中暗藏了洛阳的帝王风水

黄河水,浩浩荡荡向东而去,历史在这座大河的南面凝结成一座闻名于世的大都会——洛阳。在激越的黄河水声中,这座城池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平庸到繁华的历程,经隋、唐两世而繁华,盛唐时则成为万国来朝的著名都城。

洛阳地处中原,是具有厚重历史的十三朝古都。这里山川纵横,四周被群山环绕,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洛阳,这个字里行间透露着雍容华贵的名字,过往的历史印证了她昔日的国色天香、绝世芳华。

洛阳古称“神都”,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世界“四大圣城”之一,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

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其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

洛阳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动植物资源丰富。洛阳的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之首,是“世界三大钼矿”之一。

初现曙光,展开文明画卷

洛阳城自古以来就以“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的地理优势为历代帝王所青睐。

“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13个王朝定都于此,105位帝王在此挥斥方遒。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尚有一些史学家认为,在洛阳建都的王朝并不止为公众所知的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13个王朝,尚有战国韩、西汉、武周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所以,洛阳也有“十五朝古都”、“十七朝古都”、“二十二朝古都”的说法,是毫无争议的“八大古都”之首。

洛阳作为河洛地区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历朝诸侯必争之地。早在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期,洛阳就已经进入繁荣的母系氏族社会。在5000年前的父系氏族时代,洛阳已经成为人口稠密的聚集地。

商朝定鼎中原时,洛阳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武王伐纣,商王朝被推翻,西周初建,周公旦将象征国家政权的九鼎移至洛阳,洛阳成为西周的陪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迁至洛阳,开启东周时代,至东周末年,洛阳已经成了一座“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大“都市”。

繁华的洛阳城,其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河洛文化的滥觞之作“河图洛书”出于洛阳;周公于此制礼作乐;老子著文声动天下始于洛阳;孔子入周问礼从洛阳启程……华夏古老文明的绝世光华在这里初现光芒。

两汉时代,开启洛阳新篇

两汉时期,洛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西汉时期,初设河南郡,洛阳成为河南的中心。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刘秀定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此时的洛阳城,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汉王朝在这里建立了最高学府——太学;用于观测天文的灵台、明堂和辟雍也建于此时;以洛阳学生读书之音为标准的中原雅音成了古河南的标准话。

洛阳的文化艺术在两汉时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班固、班昭编修《汉书》;王充著《论衡》;许慎编撰出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司马相如写出著名的《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鸿生巨儒、翰墨精英在此间犹如繁星一般散发出熠熠光辉。

佛教在汉明帝时被正式引入中国,中国的第一座佛塔齐云塔和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便在此时建造。与此同时,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华佗发明了最早的麻药——麻沸散;张衡制作了浑天仪和地动仪;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马钧发明了翻车

东汉时的洛阳,已经成长为世界一流的大都市。汉明帝派遣使臣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重新开启,并延伸到欧洲的罗马帝国。此后,罗马使者奉命回访大汉,丝绸之路将世界两大都市重新连接在一起,直至隋唐时期。洛阳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对中国古代的外交和贸易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虽然经历了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洛阳故宫被烧毁等一系列变故。但是,其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文化政治中心的地位,却没有发生变化。尤其在曹丕称帝之后,洛阳再次成为魏国的都城。司马炎灭魏立晋,依然将都城设在洛阳。

495年,北魏统一北方,并将“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这一时期的佛教备受推崇,著名的龙门石窟就在此时修建完成,《水经注》、《洛阳伽蓝记》以及著名的书法作品“龙门十二品”也是在北魏时期完成的。在长达300多年的魏晋时期,洛阳一直是中国最重要、最著名的城市,所以后人又将洛阳称作汉魏故都。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建安七子”、蔡邕、蔡文姬等诗文大家,潘安、石崇、刘琨、陆机、陆云等“金谷二十四友”的作品和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左思的《三都赋》更使得“洛阳纸贵”,而“汉魏文章半洛阳”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隋唐盛世,洛阳冠绝天下

隋文帝定都长安,但是隋炀帝却将都城迁往洛阳,并大兴土木,修建了气势恢宏的洛阳城。不料好景不长,隋朝很快走到了尽头。此后,魏公李密、郑王王世充也在洛阳称帝。

唐王李渊虽定都长安,却称洛阳为东都,高宗、武则天、中宗、玄宗、昭宗等都长居洛阳,武则天在称帝之时更将洛阳定为都城。此时的洛阳城,经过长期的发展,早已成为人口多达一百万的国际性大都会,而五代十国时又有数位君主在洛阳称帝,直至后晋王朝将都城迁至开封,洛阳的京都生涯才正式画上了句号。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高峰期,也是洛阳最繁盛的时期。当时的日本人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将中国的建筑风格和着装风格悉数学去,并仿照洛阳和长安的布局将当时的日本京都重新规划,而盛唐服装对日本的影响更是深远,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日本和服还遗留着盛唐时的服饰风格。

象征富贵的牡丹花,也是在唐朝时闻名天下。“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些广为流传的诗词也显示出文人骚客对牡丹由衷的喜爱。影响深远的唐诗文化更与洛阳息息相关。杜甫、李贺、刘禹锡等人,生于洛阳,而“诗仙”李白、白居易等人也是在洛阳生活时达到了创作的巅峰。“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宋代司马光的这句诗,将洛阳当时的地位清晰地展示出来。

宋代都城为开封,但是宋君主依然将洛阳作为西京,宋代最高学府国子监就设在洛阳。在这里,欧阳修编撰了《新唐书》、《集古录》;司马光编撰了《资治通鉴》;理学大家程颐、程颢开创了理学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洛阳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正如一位大家所说:“道学源于洛,经学兴于洛,佛学传于洛,理学成于洛。”古人的辛勤耕耘、历史的遗风遗址,就是现代洛阳人最宝贵的遗产。

如今的洛阳城是一座集现代文化与古代文明于一体的大都会,河图洛书、二里头遗址、白马寺、关林、龙门石窟、牡丹等已经成为洛阳在世界文化中独特的代表符号。

洛阳,在悄然间获得新生,正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傲立于世界名城之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都长安,东都洛阳”:隋朝时期的都城洛阳,到底有多繁华?
洛阳是由夏至今历史链条较为完整的城市,有每个朝代的历史古迹佐证,国内还有没有这样的城市?
中国八大古都,洛阳为啥排第一(原创首发)
古城遗风,不当忘却 | 浮生
十三朝古都洛阳都有哪13朝,可别再说不知道了!
感怀古都洛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