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禁城冬奥会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国文化基金会





北京冬奥会已开幕数日,期间滑雪、速滑、冰球风驰电掣最燃最酷,花样滑冰、滑雪空中技巧旋转跳跃优美动人……不少人认为这些运动都由国外传来,其实我国早就有了冰上体育运动。

没错,我又来蹭热点了!

我国古代的冬季运动,先出现滑雪,后出现滑冰,滑冰是由滑雪发展而来的。我国古代北方渔猎民族称冬季使用的滑雪工具为“木马”。木马分为两种,一种可以在雪地上滑行,叫“踏板”,后来发展为滑雪板;另一种可以在冰上滑行,又叫“乌拉划子”,后来发展为滑冰鞋。

在阿尔泰山南的新疆阿勒泰市敦德布拉克河谷东侧坡面巨石洞穴里,发现呈滑雪状的多个人物进行狩猎的独特彩绘岩画,被称为滑雪狩猎彩绘岩画。据研究显示,它的绘制时间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一两万年或更早。


敦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

新疆阿勒泰汗德尕特乡

一组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的狩猎人形象

我国有关滑雪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大禹时期。《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的时候四处奔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檋,就是上山穿的钉鞋或者是上山坐的滑竿一类的乘具。橇,根据《史记正义》解释,“橇形状如船而短小,两头略微翘起,人曲一脚,在泥上行进。”后人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把它改造成在冰雪上行走的工具,就成了雪橇。

宋代时我国就有了滑冰运动,那时滑冰被称为“冰嬉”。《宋史·礼志》称:“幸后苑观花作冰嬉。”

冰上运动元明以后得到广泛发展。到了清代,冰嬉大典更是我国古代冰雪运动文化发展的巅峰,每年冬至以后,清廷均在太液池举行盛大的冰上体育活动。




冰戏图

清  金廷标 纸本设色 121cmx64.8cm北京故宫藏
冬季寒风萧瑟,景物单调,但是对于活泼好动的孩童来说依然不乏游戏项目。宫廷画家金廷标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十个小伙伴来到结冰的池塘边,胆大的几个先下到了冰面上,可是太滑了,一不小心就摔了个仰面朝天,想再站起来也不容易,只能勉力支撑着。而岸上的同伴则嬉笑着,跃跃欲试。
金廷标是清乾隆时期最著名的宫廷画家之一,以人物画见长。他笔下的风俗人物朴实自然,贴近生活,情态生动,令观者心生亲切之感


1745年,乾隆在观看冰嬉之后写作《冰嬉赋》,并令汪由敦、钱陈群、蒋溥及张若霭等人分别写作同题《冰嬉赋》。
自此,冰嬉在乾隆朝的历史舞台上开始登场,隆重发展直至顶峰。与此同时,沈源奉敕绘制的《冰嬉图》。《冰嬉图》是历史上第一幅纪实记录冰嬉活动的宫廷绘画。


冰嬉到明朝时被列为宫廷体育活动。明万历年间,刘若愚在《明宫史》中记载说:“阳德门外,冬至冰冻,可拉拖床,以木作平板,上加床或藁荐(草垫子),一人在前引绳,可拉二三人,行冰上如飞。”“明世宗嘉靖三年正月十六,皇太子自宫中往见,即绝河冰坐拖床而过。”明宫词中也有关于冰嬉的描述:“琉璃新结御河水,一片光明镜面菱。西苑雪晴来往便,胡床稳坐快云腾。”

明代时,京城人常在什刹海坐冰床赏雪豪饮,明朝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雪后,集十余床,垆分尊合,月在雪,雪在冰”,就描写了人们在雪夜冰湖上游玩、畅饮之情景。

冰嬉图

清 姚文瀚、张为邦合画 绢本设色 36.5cmx563cm 北京故宫藏




冰嬉图,转载自微博“这个小姐姐姓孔哦”


据金梁所辑《满洲老档秘录》记载,1625年正月初二,东北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举行了中国有文献记载的第一次冰上运动会。努尔哈赤亲自主持了跑冰鞋的比赛。这天清早,宫内众人随着努尔哈赤来到浑河冰场,观赏冰上竞技。冰上比赛项目有冰上射箭、冰上武术等,其中有一种“双飞舞”,两人在冰上舞蹈,表演出各种姿势,舞姿优美轻盈,极为好看,形似今天的花样滑冰。冰上武术花样繁多,有叠罗汉、耍刀等等。

参加冰上比赛的不仅有士兵和侍卫,也有贝勒夫人和兵丁的妻小。努尔哈赤常常高兴地以金银重赏参赛的人,他还在冰上设宴款待众人,直到黄昏才乘兴回宫。这是中国有文献记载的第一次冰上运动会。

清代时,北京一入冬季便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古都内外十里冰封,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城内的太液池、什刹海、御河等湖泊河流,城外的长河、通惠河、护城河等河道,都会结上很厚的冰层。




每年的农历十月,清朝王室都要在北京的北海冰面上检阅八旗冰鞋营的滑冰技术,作为训练部队的内容之一。朝廷以包括北海在内的御苑三海作为场地,特意为“八旗冰鞋营”设计了一个冰上竞技军事体育项目,叫做“大阅冰鞋”。《日下旧闻考》中记载:“太液池冬月表演冰嬉,习劳行赏,以阅武事,而修国俗。”


西华门

大内带刀侍卫

我说,这冰马上要裂了,咱们是在这儿等着填坑吗?

你早上吃得多,是你把冰压裂的吧。

八旗子弟等待参加“革戏”项目的第四参赛方阵



清代历任皇帝对此都非常重视,每年还要举行大典,亲临检阅“大阅冰鞋”。皇帝“大阅冰鞋”的地点,根据每年湖面冰冻程度的不同,具体地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全都在西苑三海之内,如北海漪澜堂、五龙亭,中南海的瀛台,都曾是皇帝“大阅冰鞋”的地点。

冰嬉的场面十分盛大,仅表演者就多达1600人。这一千余人被分为八组,代表满清八旗,每四组又被编成两队。表演开始时,穿着黄马褂和红马褂的队长领先,各旗队员身后插上小旗代表所属旗主。两队队员在冰面上变换队形,最终排列成“如意卷云”的样子。具体到队列中的每一个队员还要做出高难度动作,有大蝎子、金鸡独立、哪吒闹海、双飞燕、千斤坠等。可以说清代的冰嬉运动就是现代花样滑冰的前身。

后来这种军事活动逐步演变成为一年一度的太液池冰嬉。清代乾隆年间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翰所绘的《冰嬉图》,是一幅极为珍贵的文物,画面描绘了花样滑冰和冰上杂技。花样滑冰的动作有大蝎子、金鸡独立、哪吒闹海、双飞燕等,杂技滑冰有射箭、爬竿、翻杠子、飞叉、耍刀、使棒、弄幡等。

八旗子弟等待参加“革戏”项目的三参赛方阵

八旗子弟等待参加“革戏”项目的第二方阵

八旗子弟等待参加“革戏”项目的第一参赛方阵



太液池表演冰上运动,根据表演的难度论功行赏。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查士兵在冬天的操练成果,不忘清朝江山社稷是骑马打仗得来的。太液池位于现在的北海公园,园中水面开阔,结冰以后适合开展冰上项目。在康乾盛世时期,每年入冬都挑选善于冰上运动的高手入宫排练,到了最严寒的三九天开始正式表演。表演当天,皇帝皇后、文武百官、宗室子弟等都会围观欣赏。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末,慈禧太后也在这里欣赏过冰嬉。

据记载,乾隆皇帝十分喜爱滑冰,使得这一时期冰嬉运动达到了鼎盛。1745年他写下《御制冰嬉赋有序》,首次把冰上运动称为“冰嬉”,定期由内务府冰鞵处招募善于滑冰的八旗兵弁组成冰嬉表演队进行演练,每年冬至之后开始集训,腊八前后举行正式的比赛和表演,整个乾隆时期从未间断,一直流行到光绪年间。

它不只是八旗兵弁的表演,同时还有外国使节进行观摩;它不仅是一种军队的表演,同时还是一种比赛,也是跟国外进行冰上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

八旗兵所穿的冰刀,在木板下镶钢条或钢片,绑在鞋下即成。清代冰嬉活动使用的冰刀虽然简易,但包括了多种现代冰上运动的雏形,如速滑、花样滑冰和冰球等等,还有许多清宫独创的冰上杂技节目,难度极高。

林正英:这么多僵尸,这可怎么打?

乾隆皇帝的黄幄冰床

太液池上冰面平滑如镜,岸边1000多名经过严格挑选的官兵身着戎装,整装待发。只见86岁高龄的乾隆皇帝身穿厚厚貂裘大衣,在文武百官陪同下前往观看冰嬉活动——这场比赛上每一位溜冰运动员的动作与神态,都被清代画家记录了下来,这就是《冰嬉图》。通过这幅画卷就可探究古人到底是如何玩转冰上运动的。




《冰嬉图》是一幅描绘冰上运动的中国古画长卷,由清代宫廷画师张为邦、姚文翰历经两个月共同绘制而成,它以院体画的形式完整记录了清乾隆时期在北京皇城太液池举行的一场“冰嬉盛典”。

重头戏“转龙射球”

转龙射球,走队时,按八旗之色,以一人执小旗前导,二人执弓矢随于后。凡执旗者一二百人,执弓矢者倍之,盘旋曲折行冰上,远望之蜿蜒如龙。将近御座处设旌门,上悬一球,曰'天球’,下置一球,曰'地球’。转龙之队疾趋至,一射天球,一射地球。(谨按:宣宗御制观冰嬉应制诗云:彩毬连命中,羽笴叠相鸣。又云:鸟翔旗色初分队,鱼贯髇声每应弦。盖所射骲箭也。)中者赏。复折而出,由原路盘曲而归其队。其最后执旗者一幼童,若以为龙尾也。

此图绘寒冬时节,驻京的八旗将士和内务府上三旗官兵中的“善走冰”者在西苑太液池(即今北京南海、中海和北海,统称三海)的中海冰面上表演转龙射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滑射等竞技活动的场景。场景宏大的画面上,竞速项目、花样表演、冰上抢球等内容精彩纷呈,金鸡独立、双飞燕等动作,技巧与难度几乎可以和现代花样滑冰相媲美。

画面右侧,众人簇拥的是皇帝华丽的冰床。冰场上,旗手和射手们间隔排列,盘旋滑行于冰上,队伍蜿蜒如龙形。在冰面上设有旌门,上悬一球,称天球。队伍滑至此处时,分别转身向天球射箭,中者有赏。滑行队伍中还有倒立、舞刀、叠罗汉、舞中幡、托鹰鹞等杂技表演。

虽然全卷人物众多,并且被分成若干个活动群体,但是,作者巧妙地通过人物之间的体态呼应、眼神的顾盼或者彼此举止间的关联互动,将他们联结成为一个外散内紧的有机整体,从而明确地表达了冰嬉的主题,为研究乾隆朝冰嬉活动提供了最真实的形象资料。

我要是憋不住了,就让你体验一下屎到淋头~

看来印度阅兵式上的奇葩造型是有师承的~

冰嬉项目设置大致分为速度滑冰、冰上技巧、冰上蹴球。画面最左侧是参加“抢等”的队伍。“抢等”其实就是现在的速度滑冰,参加抢等的健儿,脚穿冰鞋,在距离皇帝御座冰床一公里多之外竖立着一面大旗,那里就是比赛起点,皇帝御座则是比赛终点。起点处,众健儿列队站好,鸣爆竹发令后,八旗健儿飞驰着滑向皇帝御座。

御前侍卫站在终点处拦截,避免他们冲撞圣驾,也作为裁判判定名次。不同的名次,赏赐自然也不相同。


事实上,故宫所藏《冰嬉图》有两幅,两幅都是手卷,一幅是张为邦、姚文瀚所画,而另一幅为金昆、程志道、福隆安所画。两幅都曾被《石渠宝笈续编》收录,前者曾被存放在皇帝的寝宫——养心殿内,而后者则存放在皇帝读书的御书房。虽然存放位置不同,画家也不同,但两幅画的内容却是极其相似的。


冰嬉图

清 金昆、程志道、福隆安 合绘 绢本设色 35cmx578.8cm 北京故宫藏




金昆、程志道、福隆安所画此图中描绘的冰嬉地点应该是金鳌玉蝀桥(即今北海桥)之南的水面,表演的是转龙射球项目。画面上右侧众人簇拥的就是皇帝华丽的冰床。冰场上,旗手和射手们间隔排列,盘旋曲折滑行于冰上,远望之,蜿蜒如龙形。在将近御座处,设一旌门,上悬一球,称天球。转龙队伍滑至此处时,分别射矢,中者有赏。另外在滑行队伍中还有各项杂技表演,如舞刀、叠罗汉及花样滑等。表演者的各种姿态让凛冽的寒冬充满生机。


大量的诗词文字记载了冰嬉活动在民间的流行。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曾记载乾隆年间:“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而其中的“抢等”,与现今的“速度滑冰”极为类似。《北京竹枝词》中,则有一首描写初学滑冰摔倒的诗,读来颇具生趣:“往来冰上走如风,鞋底钢条制造工,跌倒人前成一笑,头南脚北手西东。”语虽嘲谑,却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学习滑冰的热情。



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关键字或留言 冰嬉图 获取此画的下载链接。

PS:公众号改版后推送经常被淹没,记得点“在看”把它捞上来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乾隆推崇的冰上运动——冰嬉
古代中国人的冰雪运动
冰嬉在清代是怎样的冰上项目,为何能被提到国家大典的高度?
如何在下雪天玩得像一个皇帝?丨壹读百科
古人也开冬奥会,十八般武艺好精彩!
中国各大城市室内冰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