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文化 | 李维明:二里头遗址祭祀陶文初识

       2000 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考古工作者在二里头遗址Ⅲ区二里头文化层中发掘出土一块不规则形残陶片(2000ⅢT4⑩:40),定为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遗物。笔者仔细观察这块陶片后认为,这不是一块普通的陶片,因为在这块陶片表面存有多个字痕。对于探寻二里头文化文字来说,这是一个 重要的考古发现。陶片特征为夹砂灰陶,素面磨光,陶胎较厚。表面显示字痕似 不少于4个字。

二里头遗址祭祀陶文(照片)(采自《二里头 1999~2006》,文物出版社,2014年)

二里头遗址祭祀陶文(临摹)

     

此字残。残存字形结构像 □内有一个生长植物的土丘。联系二里头遗址发现有围垣、土墩状祭祀遗迹,推测此字意表示具有围垣的祭祀场所,可能与文献记载的“社”有关。笔者暂将此字隶定为带有围垣的“土”(社)。


      

,此字为六道平行短划,似有计数之意。笔者暂将此字隶定为“六”。


     

,字形像长体动物,尖吻、方首、长尾。因狭长字形与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蛇纹、镶嵌绿松石龙有相似之处,笔者暂将此字隶定为“蛇”(龙)。

二里头遗址祭祀陶文中蛇(龙)字与镶嵌绿松石龙造型比较

    

,此字形像口发声。字体结构与殷墟卜辞中“ ”(告,乙六九○四)近似,殷墟卜辞中“告”有祭祀意并多用牛牲(有用九牛例)、也用羊、犬、豕牲,祭祀对象有祖先、河等。据此,笔者暂将此 字隶定为“告”,作祭祀意。


      参照郑州二里冈出土商代早期牛肋骨刻辞“又乇土羊”和 殷墟商代晚期卜辞“……在南土……告事”(合集 20576 正)辞例,试将四个字排序成文:


     文句试读,“土(社)六蛇(龙)告”。按殷墟卜辞中告祭辞例, 告也可以前置,试读为“,告土(社)六蛇(龙)”。

      文句记事,在土(社)用蛇(龙)六(数量或次数)举行告祭。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地层出土祭祀陶文,对探讨二里头文化(夏文化)文字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首先,这块存有祭祀陶文的陶片曾断为两块,经粘对修复后显示其上陶文字数至少有四个字。这一现象启示,以往有些二里头文化残陶片上所存单个或残缺字,存在因陶器破碎导致文辞分离的可能性。 

      其次,陶文简要记述地点、用牲、数量、祭祀等叙事内容。从而证明二里头文化有记事文字,按照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的学说, 夏文化有文字的学术判断因此得以证实。 

      最后,上述陶文与郑州二里冈早商文化牛骨刻辞,殷墟晚商文化甲骨卜辞文句结 构近似,显示二里头文化文字与商文化文字具有传承关系,确认二里头文化(夏文化)文字是商文化文字之源。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辑:张小筑

审核:李   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一个字中隐藏的王朝都城历史 演讲人:李维明
线的艺术之甲骨文
观迹定书:考古学视野下夏商文字的传承与发展
文献记载中有关夏代教育的传说
为什么会有人说夏朝不存在?“量子态”的夏朝了解一下
举国之力找不到完整夏朝,为何?网友的神预言正在被考古证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