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哪些冷门却又很有韵味和内涵的诗词句?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三百年前,清代诗人袁枚漫步山林间,无意中发现树根、石壁的阴影处长出来些许的青苔,于是袁枚随口说出一首简单的小诗:《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小米,亦学牡丹开。

三百年时间过去了,绝大部分读书人提到诗必定是唐诗三百首,以唐为尊,清代袁枚的这首小诗可以说埋没于故纸堆里久矣。

知道2018年央视推出了一档诗词文化类栏目《经典咏流传》,来自大山里的支教老师梁俊带着第一次走出大山的学生们在央视舞台上唱响袁枚的这首《苔》。


梁俊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满怀深情的朗诵着这首默默无闻的小诗,正如在大山里默默无闻的老师和如同青苔一样的学生。

袁枚当年做此诗的时候可以说是随口就来,感叹苔藓一般人都没有关注到,但它依然在开花在茁壮成长。但是经过梁俊老师和同学们的演绎,又给这首诗注入了新的内涵。

梁俊说,自己从《苔》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中得到了人生和价值的共鸣,他和学生们都是从山里出来的,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就像潮湿的角落里那些青苔,人们看不见,但是它们如果被显微镜放大出来,也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找到一些生命的价值,比我们的外表重要。”

虽然苔花小的几乎不起眼,但在开花的时候却不因为自己小、不起眼,也要跟牡丹一样努力绽放自己的美丽。

也正是这种精神的打动之下,这首《苔》借助现代媒体的传播一下子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这首诗歌。


节目的评委康震说:

“袁枚的《苔》孤独清冷了三百多年,但是因为梁老师和孩子们,因为《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它的传播量可能超过过去三百年来的总和,也因此可以唱给更多的孩子和平凡的人们,滋养他们的心田。它所传播的不仅是知识,是歌声,更是真、善、美的梦想种子。”

这首诗可以说是非常冷门,冷到三百年来无人知。但是在新的机缘巧合之下,却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得以被人传唱,可以说是诗歌之幸、作者之幸、读者之幸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苔》这首诗为什么会沉寂几百年呢?
袁枚有这样两句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经典咏流传: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致新年:我们拼命努力,只是为了不向这个世界妥协
音乐笔记 | 苔花小如米,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沉寂200多年,却因诗词节目一夜爆红,有潜质成为千古名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