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核心公式
现金流量表直接法编制的核心公式推导

  实际财务和审计工作中,大多直接利用资产负债表、利润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两张主表和其他相关会计帐簿数据来编制现金流量表。因此掌握掌握三张报表之间存在的基本逻辑关系对准确编制现金流量表至关重要,下面介绍“现金流量表直接法”编制的基本原理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一、基本原理公式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所得税)+扣除货币资金后资产(期初—期末)—负债(期初—期末)—股本(期初—期末)—资本公积(期初—期末)

  二、公式推导

  公式1、期初净资产+本期增加净资产=期末净资产

  公式2、资产负债表(资产期初—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期初)+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资产期末—负债期末—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期末)

  以下假设货币资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公式3、货币资金(期末—期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所得税+期初未分配利润+其他转入-提盈余公积-提应付福利费-提应付股利-转增股本)+资产(扣除货币资金)(期初—期末)—负债(期初—期末)—股本(期初—期末)—资本公积(期初—期末)—赢余公积(期初—期末)—期初未分配利润

  公式4、货币资金(期末—期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所得税)+资产(扣除货币资金)(期初—期末)—负债(期初—期末)—股本(期初—期末)—资本公积(期初—期末)—盈余公积(期初—期末)—期初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其他转入-提盈余公积-提应付福利费-提应付股利-转增股本

  公式5、假设本期无其他转入(A)、无外资企业负债性基金计提(B)、无应付股利计提(C)、无资本转增(D)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补亏(E),公式4可简化为: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所得税)+扣除货币资金后资产(期初—期末)—负债(期初—期末)—股本(期初—期末)—资本公积(期初—期末)

  在存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货币资金口径不一致或上述A、B、C、D、E或事项时,要考虑对相关科目数据的影响。

  三、公式运用

  1、要考虑公式使用的限定条件;

  2、利用公式编制时,可做报表数据正负方向的判定依据;

  3、现金流量表编制不平时,可做为查找数据差错(重复计算、漏项等)的工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其中1个勾稽关系只要是会计就要掌握
【读年报系列8】三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地产三张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股市韭菜进阶系列》财报解读之“三大报表之间关联”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与货币资金不等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