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造原子弹荒原大漠隐姓埋名是光荣,为什么知青下乡就是伤痕呢

央视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又引发了伤痕文学的争论。

伤痕文学的是与非

“伤痕文学”主要是改革开放后,描写在十年中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遭遇,作为百花齐放的文学大花园里的几个仙人掌,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人世间》这部剧,一直写到2016年,时间跨度50年,显然不仅仅表现那十年下乡的苦难磨练和后来的一二十年城里下岗待业等生活不堪,而是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一家人生活角度,描绘社会变化发展。

支持伤痕文学的理由主要是,说那个年代就是那样的,他们经历的,他们听说的,比电视剧表现得穷多了,严重多了。那个年代的那个政策,让很多有知识的青年人在农村吃苦受累,遭遇磨难,这对那些城市孩子来说,造成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很多伤害。

这种伤害的伤痕,是一种历史错误,不能被忘记,应该反思,以免将来重蹈覆辙。

反对的,也有很多理由。

没有经历过那段生活,也没有心理伤痕的,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感觉伤痕文学很“矫情”,是对那个年代的成就视而不见,选择性记忆,夸大了当年的苦难,抹黑前三十年的建设成就,抹黑了那个火热的年代。电视剧号称是一部让后代致敬父辈的作品,然而却没有表达出前辈的艰辛和奉献,反而只是看到了社会对高官的不公正待遇和反复。

如果是电视剧表现的是伤痕,那也不是只有下乡青年。“酱油厂六君子”的国庆、赶超,没有去农村,城市生活的变迁给他们的伤痕更致命。

越往后看,越发现,整部剧充斥着自私和乱情,从老到少,毫无例外,让人觉得,看得很憋屈,很郁闷。

生活本来就是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文学最能够调动人情绪的情节就是人的苦难和遭遇。

花好月圆人人喜欢,但是却不如天崩地裂的悲剧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这可能也是“伤痕文学”受人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里的贫民,伤痕比下乡差么?

《人世间》的恢宏大戏,全境展现了一个大时代的变迁中,实在太渺小的个人命运变化发展。

知青下乡,家里的优秀孩子周秉义和很多青年去了边远的。

这些知青的经历和感悟,也是“伤痕文学”承载的主体。

对省级高官女儿郝冬梅和其他很多娇女儿来说,这样的艰苦生活无异于炼狱。

然而,留在城里的就过得好么?他们没有伤痕么?

黄晓蕾饰演的二十岁的黄花大姑娘乔春燕,没心没肺地上赶着追求木讷胆小的邻居发小周秉昆。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乔春燕长得漂亮,性格开朗,分配到国营单位,不光有编制,工作还出色,靠修脚在单位干得“说话管用”。

然而,这样一个黄花大姑娘,整天捧着大老爷们的臭脚丫子,还常常被被“吃豆腐”,除了在贫民窟里能守着爹妈,还有啥好处?

周秉昆学习不行,干活不行,哪哪都不行。无论在家,还是在单位,在社会,除了善良、热心,处处碰壁,一事无成。

他的几个小伙伴,包括媳妇、妹妹,原来的木材厂,酱油厂,都相继倒闭,上无片瓦,下无立锥,衣食无着。国庆一大家人挤在贫民窟的一间小房子里,以至于父亲冻死在取暖房的煤堆里。

一个时代剪影,一个阶层的命运

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国际上,美苏争霸,敌对中国。国内从1959年开始,连年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几乎崩溃,全国人民物质生活严重匮乏。

另一方面,城市经济运营出现严重问题,大批待业青年在城市里无所事事,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1968年12月,中央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展开。

从五十年代消除城乡差距的“三项差别”,到1978年,历时25年的“上山下乡”运动,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二千多万人。城市人口一成多在乡村生活,不少人在农村和当地农民结婚生子,也有不少人选择不再回城。

这二千万知识青年里,有很多才华横溢的文学爱好者,在物质贫乏的农村,一本书或者还能记得的一两首诗,也许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返城后,这段知青经历和很多的传说故事,也催生了一个时代的“伤痕文学”。

对这二千万人说,伤痕难以忘却,各种成败得失,值得纪念,值得反思。

无论哪个朝代,无论哪个时代,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总有一部分人春风得意,也就有一部分人落魄悲惨。

《人世间》用并不明显的篇幅,表现出了肖国庆、吴倩两口子几乎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

下乡知识青年是二千万,而在改革大潮中,像国庆这样的企业下岗职工足足有三千万人。

《人世间》又用大量篇幅表现了“强jian犯”和投机倒把分子骆士宾敢想敢干,顺应潮流,发了大财,然后用他的财力,继续他的为所欲为,最后恶有恶报,把自己作死。

时代大潮,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然而在电视剧里,却不尽然。

好人周秉昆受尽磨难。

坏人骆士宾呼风唤雨。

这就是人世间。

亿万农民和城市产业工人建国几十年还很穷,是因为懒么?

《人世间》一开局,在知识青年下乡的同时,就表现了工人周志刚,响应国家号召,远离家园到大三线建设工地去,一直到退休。

1949年,中国4.5亿人口,80%是文盲。连年战争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工业,更不要说工业体系。

新中国在几千年落后的农业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是依靠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技术和贷款援助,建设了156个大型工业项目(实际完成150个)。

这么巨额的资金,钱从哪里来?

这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农业集体化的高积累,强力转移,和城市工人的低工资、低消费。

也就是用高价的城市产品,低价格的农业产品,利用城乡“剪刀差”,支持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到1970年,中国初步完成国家工业化的原始资本积累。

换句话说,到七十年代年,改革开放的基础,国家的经济基础,包括大型工业企业,厂矿、水利设施,成渝铁路这样的遍布全国的交通干线,都是亿万农民和城市工人“集体化”的整体牺牲和奉献换来的。

他们的贫穷,不是因为他们懒,也不是因为他们没干活没产出。

而是因为“政策”没有让他们享受到他们创造的同等的价值。

这遍布全国,高达亿万的一两代农民和城市产业工人,他们的“伤痕”,有没有比周秉毅、郝冬梅他们那二千万到农村接受再教育的知识青年严重?

造原子弹的大漠荒原隐姓埋名,遭受核辐射,身上的伤痕不如到农村?

六十年代国家不仅国内经济环境恶化,还表现在国家安全形势严峻到要全国老百姓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恐怕是当前的很多年轻人不能理解的,也是公知们选择性忽悠的重要话题。

美苏全球争霸,中国时刻都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威胁之中。

中国常常要遭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军事侵略的危险。

这就使得中国不能把并不强大的国力集中到经济建设,而必须要拿出巨额资金,研究“两弹一星”,建设大三线国防工业,在极易遭受到攻击的东部沿海被攻击破坏后国家还能依靠战略纵深予以反击并争取胜利。

老工人周志刚在三线工地的篇幅并不长,但也可以从一个角度,看出当年国家为了整体安全和区域发展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面对朝鲜战争后美国杜鲁门对中国威胁使用原子弹,中国1959年上马了“596”工程。

在粮食极为短缺的情况下,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忍饥挨饿,在西北内陆大漠荒原里,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核污染的伤害危险,1964年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由于保密的需要,很多科研人员承受着和家人多年不联系的痛苦和长期隔阂,他们的心理伤痕,不如知识青年到农村?

老一辈的“大公无私”和新一代的“精致利己主义”

对应老工人周志刚“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精神的,就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周蓉这样的“精致利己主义”。

老工人周志刚从一开头就去三线工地,好容易有了探亲假,又被工地上突然出现的紧急事件耽误了。

工作了一辈子,培养出了两个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其中一个还成了厅级高官。

然而他一辈子都没离开那低矮破旧的“光字片”,直到死去。

他没有儿子周秉义那张嘴就来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女婿冯化成张口闭口诗一般的语言,他的眼里只有儿子孙子和街坊四邻。

电视剧极力想把大儿子周秉义塑造成一个事业心强烈、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形象,但是他的表现却不能让观众满意。

在他北大哲学系毕业,年纪轻轻成了省委厅级干部,和正厅级军工厂党委书记、大城市副市长后,他作出了很多成绩。

但是,唯独对他的家人,包括爸爸妈妈,表现得薄情寡义。

奉献了一辈子的爸爸妈妈,能靠没啥出息的小儿子花1700元钱买个房子改善生活,却不能靠有出息的大儿子换个大点的房子,这如果说那个年代,房子都是计划经济,没法卖,没法租,似乎也不能让人信服。从剧情看,同在一个城市里,当了副市长的周秉义过年回家看妈妈,妈妈都很陌生,这是因为妈妈老糊涂了。也没有任何交待,说是这个有出息的高官儿子给家里到底做了哪怕任何一点点的贡献。

反而是没出息的弟弟,连累了他,要让他时时刻刻避嫌,别影响了他的官声和仕途。

这样的人物,刻画得很现实,但是这种骨子里是为了自己的“清正廉洁”,缺少了老一辈的“大公无私”。

肖国庆、吴倩两口子利己主义,看了让人如鲠在喉。

生活所迫,无需掩饰。

然而,同样是北大毕业的大学教授,除了孩子常年在弟弟家里寄养和给家里带来的灾难,从没看见能为生她养她的家里和父母做点啥贡献。

为了爱情不管不顾跑到贵州嫁给落难诗人。爸爸:任性的你心里只有你自己。

为了自己的名声不愿帮助诗人的事业。出轨离开的冯化成:你心里只有自己。

想给越走越远的女儿经验教育。女儿:你是为自己。

为了女儿去和郑娟谈判,洗衣服的郑娟冷静地告诉她:你是为了你自己。

这个周蓉真是把“精致利己主义”表达得淋漓尽致。

用伤痕文学文风来写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看看

反映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的片子很多。

里面的很多人物,不仅有的伤痕累累,还有很多人奉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然而,这样的文艺作品,吸引人、感染人、鼓动人的不是那场战争的残酷给人的震撼和反思,也不是人受命参加那些战争给自己带来的灾难和伤痕,而是他们表现出的那种为国为民牺牲奉献的精神,这曾经是我们国家一个年代几代人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支撑着我们这个国家一穷二白,到建设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到“两弹一星”,到改革开放,到现在到能过上好日子。

放眼全球,利己主义无处不在。

但是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无私奉献还是主流。

前有为国戍边牺牲、负伤的战斗英雄,后有前赴后继的抗疫模范,身边时刻都有逆火而行的消防员、人民警察,他们的奉献,不是伤痕,他们的伤痕,是闪亮的光荣。

我们有了原子弹,核威胁不复存在。

但是战争并没有随着和平发展消失,随改革开放而来的,是几十年的“和平演变”。

当年的超级大国苏联轰然崩塌,也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精致利己主义”在中国十四亿人的社会群体里占的比例并不大,但在知识分子里面占的比例比较大。

“伤痕文学”这个词汇的发明人是美国的媒体美联社,这个词汇也是美国和平演变的一部分。

如果用这种文体来写上甘岭、长津湖,还能有向我开炮的英雄儿女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痕文学应该休矣(3)
人世间:伤痕文学走向末路,周家三兄妹故事代表大多数?知青镀金
《人世间》及“伤痕文学”的是是非非|杭州市
文学寻葩|文坛|浅谈伤痕文学
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伤痕文学”这个流...
伤痕文学中的韩少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