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防疫一线白衣天使们的日记

昨天武汉下了一场大雪,在我们下班走在路上时,我们看到有一辆车,上面写着“武汉加油”,前几天路上光秃秃的树枝上披上银妆,显出一种独特的美,只可惜我们去不了晴川阁、也看不到黄鹤楼,不知雪天的武汉风景是怎么样的美。

今天清晨,已化作冰雪世界的武汉,阳光努力刺透云朵,将光和热洒向人间,带给人温暖和希望。从统计数字来看,新增病例数已经较前有明显下降,也许拐点就快来了吧。

我们奔赴武汉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中有很多人文笔很好,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记录着这场疫情中的所见所闻,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有的令人感动,有的发人深省,今天就摘录几篇给大家分享(文章不分先后)。

第一篇

 夜班下,太累了。

     躺在松软的被窝里是多么惬意,洗完澡很快就睡着了,根本不用手机催眠。         

      现在吃过中饭,来谈谈我昨晚的病人。

      首先来的新病人是位60多的女性病人,身材略胖,面罩吸氧指氧71%,查了血气PO2只有55,因为她言语有些含糊而且武汉话,病史问了半天,最后还是打电话给他儿子。原来她已经确诊NCP,在酒店隔离已经1周了,没有接受任何治疗;她的丈夫也是确诊NCP,也今天刚刚住院,住在哪个医院也搞不清楚。这么低的指氧能撑到现在也是生命力顽强,面罩给氧氧合上不去,马上改了highflow,可以上到90%了。过会来看她,她已经睡着了,可以想象她已经被病魔折磨的多么疲惫不堪。

        第二位是85岁老大爷,听力重度下降,根本听不到我在说什么,幸亏女儿在身边,也是咳嗽发热1周余,四天前来院查CT两肺磨玻璃影,核酸结果阳性,在家隔离了四天,居然四天没有进食!要不是今天通知来住院后果不堪设想….。她女儿说妈妈是跛子,行走不便,现在和她住一起,还好都没有感染。量了体温仍有发热近39度,面罩吸氧指氧总算可以在88-90。虽然听不到我在说什么,大爷只是不断地伸手来握住我的手表示感谢,女儿临走前也是不停的哭不停向我们鞠躬,哎,几个护士妹妹都陪着哭…

       不幸的是在后半夜,前天收住的原来本病区的保洁阿姨,入院即告病危,各种方法指氧升不上去,最好也只有85,还有房颤心衰,转院没有床位。凌晨2点,终于支撑不住,心跳呼吸下降,心肺复苏失败….

        接下来凌晨5点,已经住院半月一直处于生命边缘的那位患者,之前一直是highflow和间歇无创,氧饱和度时好时坏。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指氧很快就降到了30几,肢端开始发凉,瞳孔开始扩大,即刻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积极抢救10几分钟后总算心跳恢复,指氧90左右。虽然抢救成功,但病人仍然随时会发生意外,那眼角的泪痕是他对世界的留恋吗?其实他已做好准备,在他心跳呼吸骤停前4小时,也就是凌晨1时左右,他向我们要来纸笔,无力的手颤巍巍地写下了几个字:我的遗体捐给国家!当时我还对他说:你的身体病毒太多没人要,你要活下去!

       虽然病魔痛苦缠身,还不忘给社会做一些贡献。我不知道他是否能够撑下去,是否能够看见武汉的春天。

上图   武汉东湖的冬天

第二篇

       早上被手机振动惊醒,是队里一个护士,她刚前两天因为工作需要调派去了武汉人民医院,到李兰娟院士团队从事人工肝治疗工作,虽然舍不得离开大部队,但仍然服从组织工作需要,在接到通知当晚就赶到了人民医院驻地。那里都是危重症,是ICU病房,是气管插管病人,可想而知工作量和强度会高许多。电话里急促的声音“队长,我发烧了!37.3度”

     我一惊立马坐了起来,但马上吸口气用缓缓的声音说“你是感冒了吧,前两天是不是受凉了?先请假休息。”

      “不知道,本来今天要上班的,我已经请假了,而且准备让我隔离了”

      “好的,你休息,让他们安排核酸检测,随时联系。”然后我将情况通过钉钉汇报了省领队曹主任。

        睡意全无,我望着床旁的台灯,讨厌烟味的我居然想抽烟,感觉思绪一下子有点浆糊了。说实话,要来武汉,心里肯定是考虑过生死的,出发当天凌晨1时许我还给熟睡的儿子写了封信,告诉他爸爸不在要照顾好妈妈 …,脑海里也呈现出那个追着殡仪馆车奔跑喊着妈妈的女孩、那个跪地大喊妈妈的中年男子、那个用力大喊我爱你的丈夫、还有那些采访中突然就流泪的医生…..

        作为从医多年的医生,早已看惯了生老病死,但疫情之下,太多的家庭瞬间分离,任何的刺激都会搅起心底莫大的伤痛,因为这些本不该啊… 

        经常有病重患者家属电话来询问亲人的病情,作为医生有时候真的无法回答,只能说现在氧合还马马虎虎,但还是气急,可能还会加重。甚至狠心地最后加上一句:你们要有心理准备。挂完电话都是一声叹息。

       那些平淡的日子,相隔很远的爱人,更加深了思念。昨晚儿子微信转发了我的随笔,我忽然有种欣慰,至少在儿子眼里爸爸还算个英雄。

        疫情之下,希望大家能记住这种感受。感激每日身边陪着、爱着你的人!

        希望只是虚惊一场!🙏

上图  武汉梅园的梅花


第三篇

        今天休息可以睡个懒觉。中午收到院党办的节日问候才知道今天是元宵节了,感谢领导的挂念和问候!不知不觉到武汉已经15天,从出发前的紧张忐忑,到达武汉的不安凝重,期间的焦虑悲痛,到现今充满期望……

        湖北省外的疫情持续在好转,接下来的复工是否会让疫情再度扩散是个问题,但不生产也是个大问题。而疫区中心的武汉及其周边,依然形势严峻,而且向农村向社区输入增多,因此对确诊病人的隔离和治疗十分迫切!昨晚还接到紧急通知,要求加快床位周转。

       由于疫情的持续,网上的各种信息如雪花般飘飘洒洒,有专业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的态度和学术之争、有官方的报道、有一线自媒体和医务人员的采访、有大义凛然如判官的审视…..,真的实在是太多太乱太烦,其中多数是重复的赘述、有的是马后炮、有的是当自己预言家、更有的捏造事实制造恐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还可以做出一些判断,但是普通老百姓就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只会往坏处着想。以前说可以信一半,现在只能信三分之一了。

        武汉还需要国家再大力的支援!只要病人能住院能隔离,控制疫情就不难;而王贺胜任湖北省常委就是一个好消息,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做!3.国家卫健委提出建立16个省对口支持武汉外的湖北地级市,加强了整个湖北的疫情控制,国家层面统一调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越性得到体现。因此,我们应该有信心打赢这场战争!

        写稿过程不断收到朋友和家人的问候,真的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我们不要多难兴邦,我们需要平静家园,全国人民的支持让武汉及支援武汉的同胞倍增信心!

上图  武汉大学的樱花


第四篇

      夜班长夜漫漫,还是写点什么吧。武汉的夜晚很美丽很安静,最热闹的地方竟是医院,时不时有救护车的声音划过,最近每天晚上都会有紧急通知,忙了一天的病区主任每每夜晚还得来医院加班。我每个整点去窗口望一望,看一下武汉凌晨零点、一点、两点、三点…的夜景,接四点班的美小护们三点十分就到医院了,整理好衣物头发换上防护服进入隔离区接班,她们说要保证前一个班的姐妹们四点能下班,一群女孩子银铃般的笑语声给这个死寂的夜晚带来一点生机,工作还得继续,需要乐观和勇气。

      我不喜欢成人的世界里把医务人员称作英雄,英雄大多是要牺牲的,医务人员的牺牲是可以避免的,救人和救火毕竟不一样。人都是怕死的,有些人太怕死也不好,把医务人员当成瘟疫,拒绝他们进小区,歧视他们的孩子,甚至要求接触过医务人员的要上报,这不是玩笑,就发生在我们引以为豪的文明城市。我也不喜欢看到医务人员和孩子相见不能相拥,相隔相泣的情景。我会永远在孩子面前保持微笑,也希望英雄只存在孩子的世界里,让我们的孩子为他们的爸爸妈妈自豪,即使受到歧视,也要知道爸爸妈妈是打败病魔的超级英雄,因为在孩子的眼睛里,英雄是没有牺牲只有胜利的!是永远能够保护他们的!


昨天我介绍大家看一本关于医院感染书籍,书名是《医院感染》由上海中山医院感染科的胡必杰主译,大家可以根据下面的链接购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物专访】童朝晖: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一切都在加速,“每天都在增加病房,收治新病人”
武汉84岁老人被女儿传染后离世,女儿:我无法接受
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拜年、致敬!
【寒假见闻】钱志豪|致敬最美逆行者
白衣天使扶死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