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有未知传染病直报系统,真的有作用吗?

最近国内疫情形势已经明显好转,国内的新增病例数已下降至两位数,武汉所有的方舱医院也已关闭,我们即将迎来抗疫斗争的最后胜利。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回过头来在讨论疫情直报系统的可行性和未来发挥作用的可能。最近在呼吸界公众号上有一篇文章采访曾光院士直播精华︱曾光:新冠病毒肺炎防控新进展——阻击新冠 权威在线(16),我认真通读了,觉得收获很多。根据曾光院士所提供的材料和我的亲身体会是,目前我国的传染病上报的制度对于已知的传染病是通畅的。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关于我国常见的传染病分成三类,甲类只有鼠疫和霍乱两种疾病,必须在确诊后2个小时内上报;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共26种,在确诊后24小时内上报。丙类11种: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丙类传染病通常是在48小时内上报。今年乙类又增加了新冠病毒感染,按甲类管理。

对于以上传染病,每个医院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通常是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如果你漏报或者忘记了,基本在当天或者第二天就会接到预保科的电话,先是询问情况,其次就是督促你上报。原本这样的制度应付日常工作没有丝毫问题,但是如果我们遇到一个还未知的传染性疾病,没有对应的疾病名称,那应该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低,我相信很多同道都没有遇到过,但很不幸,这次在武汉发生的疫情却恰恰又是一个当初未知的烈性传染病。

首先,虽然临床医生可能不知道是什么病原体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但是我们有最基本的和可靠的判断,例如武汉的同道告诉我们,在去年12月底和今年一月初时,他们就发现很奇怪的现象--全家人在短时间内接连发生肺炎住院,而且不是一家两家,是每天都能接诊这样的病例。我们同行就算不知道是新冠病毒,也能知道这是异常情况。因此当时武汉几乎所有医院都有医生向本单位报告这种情况,以及不少医院向武汉卫健委报告这些异常情况。这已经是临床医生们能尽到了他们自己的责任了,但是非常可惜的是,他们的声音被埋没了。

其次,曾光教授担心如果将不明原因肺炎的直报系统放开到医院,那么会不会导致大量的信息拥堵CDC系统,加重工作负担。我可以非常直白地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先不说平时医生工作状态,除了书写病历各种签字谈话、各种操作已经让医生们疲于奔命,我们还要很多杂事要做。例如现在我们每个月都要上报几个规定病种的信息上报,呼吸科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每一个病例都有很多信息要输入,而且必须到信息科输入。从我们科到信息科要走个10分钟左右,每个病例填写通常也要十分钟,那么就算上午查房,下午才有时间填写,从1点半到4点半(因为下午还要再查房)三个小时只能填写18个病例。我们一个月出院的病人200个,算一半的病例要填写,也需要五个下午。

我们假设不明原因肺炎的信息要填写,是不是什么可疑的我们都会填写呢?不可能!因为你要有证据是目前新出现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那么你填写的信息里就必须有患者接触者中是否有类似的感染病人,患者发病前可能接触过类似的病人,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难以用既往的经验来推断、因此高度疑似新的传染病,等等非常多的信息。然后医院有专门的专家要进行会诊,甚至全院的讨论,只有在证据相对充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进行上报。

临床医生不是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如果患者接触者生病不是在同一家医院而是去了其他医院,我怎么可能满世界地去找病人呢?况且这也不是临床医生的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假设患者接触者--例如家属也出现类似症状住到同一家医院,你高度怀疑这是传染病,那么你还要填写这些病人的大量信息,包括各种化验结果和影像资料,这些在大多数医院都是要医生手工电脑输入的,请问花不花时间?特别是要直报你还必须到信息科进入专门的系统,而要拿到这些系统的账号密码必须通过医院专门的机构,折腾来折腾去非常耗时耗精力。

第三,传染病信息的甄别工作到底应该谁来做?武汉这次疫情,其实临床医生早已通过先进的二代测序技术找到了冠状病毒序列,那么以后我们还能不能继续利用这项技术查找可疑病原体呢?或者我们要不要上报这样的病例呢?CDC到底应该做什么?当全国这些信息上传后,CDC是完全有能力通过算法来分析是否存在传染病高风险的情况的,也可以请专家先通过远程会诊了解情况。特别是临床医生上报系统后一定还会被要求将病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情况上报,并继续报告是否存在密切接触者被感染的情况。因此CDC不是应该怕信息太多,忙得焦头烂额,而是应该考虑信息给的太少,错过了防疫最佳时机。

第四,上报系统的奖惩制度如何?我们国家的医院管理常常是惩罚为主,奖励偏少。例如近年来,我们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开始普及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但据我观察,各家医院上报的数据差别非常大,同一级别医院(包括门诊量、住院床位数、出院人数)相当的医院,差别可以在十倍以上。问题除了奖励制度有无和奖励多少以外,更主要是大家担心上报会受到直接或者间接的惩罚。那么如果有这样一个可疑传染病的直报系统,会如何对上报人员进行奖励或者处罚呢?说实话,作为临床医生,我们绝大多数人上报绝对不是冲着钱的,就像这一次武汉那么多医生上报谁去考虑要拿奖励?我们都是出于对于患者负责、对于同事负责、对于人民负责的态度去做这样一件事。但是上报过程中可能由于我们知识有限、能力有限,存在错误,那么会不会因为一些错误受到惩罚呢?这才是广大医生担心的事情,这个事情处理不好,那么即使有直报系统,也是个摆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数科技:研发智能化传染病疾病监测解决方案,杜绝95%以上迟报漏报事件
桂辽人禽流感曲折
传染病知识培训-PPT课件
性感染有可能因为新冠而传播得更广,这是怎么回事?
区块链能否挑起抗击疫情的大梁?当年埃博拉病毒防控是这么做的
“弹出框”预警苗子事件 魔都医院里的“黑科技”让病毒无处可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