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 “ 大 嗓 唱 小 生 ”

【按】今天,本公众号编辑推送的是发表于1960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关于“大嗓唱小生”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了,但60多年前的这篇文章,从艺术评论的角度娓娓道来,既中肯地谈看法,又不盲目的去捧谁或打击谁,在今天看来,这种文风还是值得肯定、赞扬以及学习的。

“ 大 嗓 唱 小 生 ”

 

我国赴拉丁美洲及加拿大访问演出艺术团回国后,在北京举行了汇报出,演出的京剧中有了新的尝试,那就是在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等同志合演《白蛇传》中李少春同志饰许仙作小生扮,却不用小生惯用的小嗓唱法而用老生的唱法演唱。这样唱法,使人听来,觉得表情自如,圆厚悦耳并没有什么别扭之感。所以我想,这不仅是适应外国观众的欣赏趣味,我们中国的观众又何尝不欢迎!讲起来,这应该说是他们勇于发展、勇于革新京剧艺术的一种尝试。这样的尝试,是有积极意义的。

杜近芳、李少春《白蛇传》剧照

当然,并不是说要以它去代替小生惯用的小嗓唱法,不过是把它看作对于小生唱法的一种丰富,使小生应工戏在演唱上又多了一种表现方法。多一种唱法似比少一种唱法强;多出来这样一种唱法,就使观众更加有了选择的余地,不是你爱听就去听,不爱听就甭去听;而是你爱听哪一种去听哪一种,听一种还不满足的话,就有两种可听了。因此,我们得感谢他们所作的努力

肯定这样唱法更不意味着要取消行当。因为我们都知道

第一,中国戏曲之有生、旦、净、丑等行当之分不仅限于京剧其它各种地方戏曲也这样;只是名目大同小异,行当有多有少。

第二,行当的形成,由来已久,早在元杂剧中,就有“正末、冲末、小末外、正旦、老旦、外旦、搽旦、净丑、杂 ⋯⋯”等分别。尽管今天的行当与那时的不同,但也可以看到它渊源之深远。

第三,戏曲之所以形成行当,大概是由于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它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又经过了提炼加工,与生活的自然形态不尽相同,因此,塑造人物,刻划性格,就须把既要反映现实生活、而又与生活的自然形态不同这两者统一起来。于是,历代的戏曲艺术家们遂根据众多角色的身份、年龄、性格、气质等条件和特征,对人物形象加以概括集中,作了大体的分类,创造出了各类人物造型,称作:生、旦、净、丑 ⋯ ⋯。几百年来,这生、旦、净、丑等各种人物造型,在戏曲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表演、歌唱和化妆艺术。这些,用来表现现代生活,虽然还存在若干矛盾需要解决,但一般说来,对于表现剧本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特征,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四行当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表明我国戏曲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技术高超,非常丰富。 一个演员即使是毕生勤学苦练,也不可能完全掌握各种行当的表演技巧,只能是在幼年练习基本功时,打好一个基础 ,在那基础之上,再专精一行或两行

从上述种种可见,行当的形成与发展,在戏曲中是普遍的,久远的,并有其客观原因的,无论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和演员掌握表演技巧的实际可能,以及人民群众的欣赏习惯 ,都是需要行当存在的。 以“小生行”而论,也许有些观众对于小嗓唱法不太习惯,甚至感到别扭,但它在塑造人物形象,却有其独特之处 。其它各种行当,自然也都独具特长。所以我们不仅不要求取消这个行当 ,而且坚决反对对行当采取一概取消的态度,主张对于这部分艺术遗产要认真地加以研究,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但是,历代的杰出的表演艺大师,都是精通行当,又不拘泥于行当,他们总是既掌握了某一行当的最熟练的表演技巧,又能博采众长,突破成见,有所创造和发展,在当代独树一帜,自成一派。李少春同志的这一点尝试,当然还谈不到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但是,我们若是从他所饰演的各种角色、创造的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如《将相和》中的蔺相如、《野猪林》中的林冲、《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白毛女》中的杨白劳等等来看,他的演技 ,真可谓“文武昆乱不挡 ”。这就可以看出,李少春同志的艺术发展前途,实在宽广得很。因此我们对于他所做的这种尝试,乃至任何人的任何新尝试,新发展 ,哪怕是一点点儿,都应该表示热情欢迎,积极支持。

饰演小生,不用小嗓唱,其实早已有之。在某些地方戏 ,既不乏先例,即在京剧方面,也不算是破题儿第一遭。田汉同志在他的《战斗的表演艺术家——周信芳》一文中这样说:“周先生不但善于跟兄弟剧种学习,也善于向本行以外的行当学习。他自己除文武老生之外也常演大嗓小生。如苏秦、张良、韩信等。” 但是,周信芳同志在解放前,用大嗓唱小生,却没有能够得到更多的热情的支持,据说,当时有人赞成,却也有人反对。可见在艺术实践中要想作一点大胆的尝试,确实并不容易。

那么,给实践者以鼓励和支持,使他们鼓起勇气,建立信心,能够不断地进行各种创造性的尝试,就愈发显得重要可贵了。说到支持,必须一提的,是导演和同台演员们与李少春同志的合作。这是最实际、最有力的支持,也是大家勇于革新的志同道合的表现。

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尝试带有集体创造的性。这样的相互合作,彼此支持,是最关重要的。我们在对这次演出表示感谢的时候,更感激我们党和毛主席所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方针政策。在这个方针政策的指示下,谁能猜想得到,艺术家们将创造出多少什么样的又新又美的艺术让你看!但是,必然会不断地涌现出更多的这样那样的又新又美的艺术产品、艺术样式,则是可以料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戏曲用嗓——真声与假声
率真挺秀自然天成——谈谈李慧芳的演唱艺术
京剧流派补谈
【京戏那点事】邓小秋:“大嗓小生”纵横谈
大年初四|听听好友关肃霜口中的李少春
俞振飞与昆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