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逼得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秦始皇修长城?此游牧民族却被汉武帝打趴了

祖国大漠南北的辽阔原野,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的天然居所,也是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冲突的场所。



据《史记》记载,黄帝时曾北逐荤粥,夏代,荤粥又与夏为邻,殷商时,鬼方强盛,商王武丁三年征战,才击溃鬼方。西周时,猃狁又崛起,不断内侵。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著有《鬼方昆夷猃狁考》,认为商、周之际的鬼方、混夷、鬻,宗周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后的胡都与匈奴同种,实为一族。梁启超亦如此说。











关于匈奴的族源和族属问题,众说纷纭。匈奴的族源有夏人说、西羌说、东胡说、突厥说;匈奴的族属有蒙古族、突厥族、芬族和斯拉夫族四种。



匈奴同汉族一样,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匈奴”之名最早见于《逸周书》、《山海经》等先秦典籍。司马迁著《史记》,单辟著《匈奴列传》,追溯了匈奴的早期历史,从此,这个影响过中国、影响过世界的民族,就以“匈奴”的名称留传于后世。



匈奴族为夏后氏后裔,始祖叫淳维,殷时称荤粥,周代称猃狁,秦时称匈奴。



匈奴自建立到秦的一千多年间里,一直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匈奴单于头曼通过战争,统一了匈奴各部,设置了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等。头曼把这一广大地区分为左、中、右三部,自己居中,左、右两部由左右贤王分领。











汉景帝时的晁错这样描写匈奴:“匈奴的技艺与中原不同。上下山坡,出入溪涧,中原的马不及他们;在陡峭倾斜的险道一边飞驰,一边射箭,中原的骑兵也不及他们;栉风淋雨,忍饥挨饿,不知疲倦,中原人又不如他们。”



不稳定的、没有保证的生活,突出了青壮年在匈奴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年轻力壮的吃美味佳肴,等待老弱病残的只有残羹冷炙。



匈奴人的婚俗,体现着游牧民族的共性,父亲死了,以后母为妻;兄弟死了,以寡嫂为妻。



这些原始遗风对于中原大地的礼仪之邦而言,都是骇人听闻的咄咄怪事,因为在那个时候,汉人还在争论如果嫂嫂不慎落水,小叔子能不能援手相救。



至于老人,则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世代务农,安居乐业,生产经验靠老年人的言传身教,代代相传。











孟子说:“天下有三种至尊的资本:官位、年龄、德行。朝廷莫如官位,乡居莫如年龄,辅世安民莫如德行。”



在农业社会中,年龄、白发、皱纹是智慧的象征,“乡居莫如年龄”,是对农业文明特点的精辟总结,这与匈奴轻视老人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如果把农耕民族比作缓缓涌动的大河,润物无声的细雨,步履蹒跚的老人,那么,马背民族则是怒涛汹涌的大海,雷电交加的风暴,火暴刚烈的男儿。



就是这样一个占地不到中原一个地区的民族,就逼得赵武灵王不得不“胡服骑射”;逼得秦始皇不得不修万里长城。



匈奴从崛起之日,就对中原地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成群结队,南下劫掠。“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燕、赵、秦)边于匈奴”,这三个国家除了逐鹿中原,还得穷于应付匈奴。











提起万里长城,人们总会想到秦始皇,其实,长城并不是秦始皇的发明。赵国在赵肃侯时始筑长城,中经赵武灵王增修,从阴山东段南麓向西,绵延两千余里。赵孝成王时,名将李牧驻守代郡、雁门一带,匈奴不敢窥边。



与荆轲一起刺秦王的秦舞阳的爷爷秦开,曾为质入胡,回国后率军出击,使匈奴退却千余里,燕人在北境和新占之地上也筑有长城。


秦在秦昭王时,也开始修筑长城。




秦始皇横扫六合,统一全国之后,为了巩固北部边防,将原先赵、燕、秦的长城连接起来,重新修缮,并东扩西展,形成了一条长达五千多里的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并且派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迫使匈奴北却七百余里。



从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直到楚汉相争时,匈奴才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冒顿单于一统大漠,骏马待发,仰天长嘶,三十余万“控弦之士”跃跃欲试。











根据《史记》记载,前后历时约一千多年,匈奴的部落联盟渐趋稳定,进入了第一个单于——头曼单于时代,这时出现了匈奴民族历史上的一个杰出领袖冒顿单于。



冒顿单于时期,是匈奴发展的黄金时代。它先后征服了许多邻族。东破东胡,西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北服浑庾、屈射、丁令、鬲昆、薪犁........



冒顿单于时期,“汉匈合亲”,能够 说是西汉政府部门对匈奴人最关键对策,但匈奴人南进侵入却沒有停止。



公元166年至前162年里,匈奴阵营逐渐强劲,每一年侵入汉边境线,屠戮老百姓畜产甚多,云上、辽东最甚,至代郡亿人。



可以说,在匈奴人强劲的武力威胁下,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事实上是屈辱“合亲”,每年赠予单于很多金钱、日常生活用品供其享有,以获得临时的边境线平静。



因而,汉代各代朝臣对匈奴的侵犯是深恶痛疾的,应对匈奴的污辱与欺侮,有 着切肤之痛,最主要的還是匈奴对中原的威协。











到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继位,终于开始反击。武帝出兵数次与匈奴对战,在其中较为有代表的三次战争:河南对决、河西对决和漠北之战。



最终让匈奴远离汉区,有了“漠南无王庭”一说。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汉昭帝以后,汉匈出现了和平的局面,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汉元帝把王昭君嫁与呼韩邪单于,告一段落百余年的汉匈矛盾。



自此约半世纪,北边边境线出現了“边城晏闲,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塞上古城
这就很离谱,原本善于骑射的匈奴,为何碰到霍去病就不会打仗了?
史上最强帝国150年建立,一战将匈奴打到漠南,汉武帝自愧不如
马背上的战争:汉武帝曾以十条人命换一匹马
剖析胡汉杂糅到“以汉为主”,从突骑的演变看秦汉军事实力的强化
三晋春秋史(四):三晋即为华夏,游牧民族战争影响了世界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