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合律的诗就合格吗?谈谈杲杲湖山的一首七绝新作|格律|平仄|词句|飞雪


今天偶尔看到一个叫杲杲湖山的网友写的一首七绝新作,特意标了格律的平仄,用韵,强调如果要写起承转合的诗他的就是范例,自我感觉不错。下面与诗友们探讨一下他的这首七绝诗《日出飞雪》:

新作数日前,岭日三杆,零细雪花淅沥,感赋此诗。

寒树霏微迸岭霞。
曈曈日下百人家。
三边古邑丝绸路,
物象岚烟飞雪花。

这首诗不谈格律,主要谈作者的用词、用意和起承转合。我不是反格律者,但我更看重的是诗的意境和整个诗的音韵和句式的流畅性。作者诗的题目是《日出飞雪》,飞雪的景象好像没有看到,看到的是霏微的雾气和瞳瞳的阳光,有些诗不对题。


下面我就作者的每一句诗来与诗友们探讨分析:

寒树霏微迸岭霞

第一句诗映入我眼帘的“迸”字让我感觉很刺眼,觉得用词过猛,力度太大了,我们形容暴风骤雨,风起云涌,用“迸”还合适,形容雾气就有些“大炮打麻雀”,“杀鸡用牛刀”的感觉,“霏微”看起来似乎有些文雅,但“迸”就俗不可耐,这句就不伦不类。作者这个词显然用的不恰当,一般都说雾气弥漫,用“漫”字更符合景色的自然属性。如果“岭霞”是一个地方不难理解,如果是“山岭的霞光”那就匪夷所思,既然雾气都要浓烈喷涨,哪来的霞光?


曈曈日下百人家

第二句是说光亮的太阳照耀下是几百人的村庄。“瞳瞳”是指光亮的日照,这句诗没有语法修辞问题,但问题是它承的是哪一句?不是与上一句自相矛盾吗?第一句是雾气浓烈得要喷射出来,第二句突然就阳光灿烂,难道是电影蒙太奇手法中的分镜头?转换得太突然吧。即使是有太阳也不会是“瞳瞳”,浓烈雾气中的太阳应该是微弱稀薄的状态,“瞳瞳”又是一个夸张的词语,说明作者观察景色或者生活体验不足,有些闭门造车。

三边古邑丝绸路

第三句应该是转,说的这一带是过去的丝绸之路,“古邑”是指古代城市聚居的地方,是一个合成词,但作者并没有转好,上面是百人家,周围却是城市聚居之地,难道百余人家的村庄是城中村?

物象岚烟飞雪花

这句有些突兀,好像天外飞雪,不知所云,是“岚烟”像雪花,还是雪花像“岚烟”?它们怎么糅合在一起?第四句本来是合,回应第一句,做一个总结,但作者没有转合的任何痕迹,上面是霏微,中间是瞳瞳,而下面是雪花,起承转合在何处?有些莫名其妙。而且这句读起来也不通,“物像”是指景色,“岚烟”是雾一样的烟气,如:

宋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颍 行,物象颇所览。

清朝周亮工《粤客过延津将往秣陵》诗:“五载岚烟迷越岭,六朝草色醉吴江。

这句如果解释一下就是雾一样的烟气景色像飞舞的雪花,这是写雪吗?分明是再次强调雾的浓烈,题目是《日出飞雪》,不仅没有突出飞雪,倒是把雾气写得轰轰烈烈,大有喧宾夺主,主次不分的离题万里,不如叫《日出飞雾》更合适。如果是作文打分估计难于及格。一首好的绝句不仅仅是形式上要符合格律,内容上也要通顺,用词也要得体,不说意境很好,起码应该让人看得舒服,而不是景色混乱,用词不当。


有人说我掌握了格律我就写好了诗,其实平仄用韵是死东西,花点时间和精力,多练习也容易掌握,关键是诗的内容和质量。我们大多数人看诗不会首先看别人的平仄用韵,而是看诗的思想内容和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不是词语用的别扭?是不是读起来拗口?是不是前言不搭后语?就像这首简单的七绝,作者用了夸张不符合自然景象的词句,还有文不对题的内容,起承转合章法上的混乱,都让人觉得这首诗是徒有绝律之名,没有绝律之实的一首好大喜功的诗。这首诗也反应了作者生活阅历,知识涵养还不深,所以会写出这样浅薄的诗来。但作者还不自知,认为是反格律者对他无端指责,未免就浮躁了一些。诗好不好不是自己说了算,应该考虑一下诗友的看法和建议。也许会有所收获和提高。学无止境,即使是简单的七绝也要在炼字提意上下功夫,否则只能是徒有躯壳的花架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绝的平仄格律
写格律诗三十八句基本口诀
怎样记住格律诗的格律表?
七言格律诗谱及配诗㈠
七绝《乘兴》
《格律诗创作快速入门》第十三节——七绝的第三种句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