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过了“转、束”这一关,就算王羲之父子也奈何不了你
userphoto

2023.08.06 河北

关注

前几天写书法的基本功“立锋”,引用了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论用笔》中的句子,“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

由于文章的需要,没有对“转、束”二字做过多的解释。评论区和私信有多位朋友问起“转、束”二字是什么意思。所以搜集资料查找证据准备了几天,今天就来说说这个被董其昌所称作“过此关,即右军父子亦无奈何也”的妙诀——转、束。

董其昌放欧阳询千文册

首先说说“信笔”,信在此是放任,随便的意思。和信马由缰、闲庭信步里的信一个意思。可能有人不解,马和人,你不去控制他,他会自己到处走。但是笔不是这样的,你不去控制笔,它是不能自己走动的,怎么能叫信笔?

你别忘了,毛笔的笔毫是软的,董其昌说它会“自偃”。你用小一点的力,笔头就倒下去小一点,你用大一点的力,笔头就倒下去多一点。但是传达给纸的力却没有增加,直到把笔头的弹性都挤压没了,才能感觉到力度的增减。

董其昌白羽扇赋局部

你想过没有,这时的毛笔已经失去它的软弹的本性,相当于一个墩布。如果这样用笔是正确的,干脆用木棍绑一些棉麻岂不是便利的多?为什么古人非要受累不讨好地在这种软弹的毛笔呢?不就是要用它的软弹之性变幻出无穷的效果吗?

用笔之难就难在笔画的遒劲有力上,而遒劲有力也不是压死了笔得到的这种死力。那么怎样让毛笔即不压死又能用上力呢?董香光三番五次地告诫,“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作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

黄庭坚 七言绝句 局部

那么怎么叫“提得笔起”呢?不知道你听没听过王羲之观察白鹅拨水而悟出笔法的故事,还有黄庭坚看见船工乘船而悟到笔法的故事,更有张旭看见公主担夫挣路而悟到笔法的故事。这几种现象用力的共同点就是对抗平衡。

笔就是鹅掌、船桨、公主或担夫,纸就是水。不控制用力鹅和船就不能行驶,所以要想让笔能写出优质线条,就要让笔顶住纸,才能把手上的力传达给纸。

董其昌吕仙诗卷局部

说了这么多,都好像与“转、束”无关,其实不然,上面的不信笔就是“转、束”。转是运转;束是控制。转、束就是控制毛笔的运转,之所以让人感觉“不明觉厉”,就是董香光用了一下“转(zhuǎi)文”术而已。我这里也“转文”了呢,故意用“转文”这种一般人看不懂的字词!

控笔能力是书法不同于写字的最基本的能力,要能控笔先要正确执笔,执笔的核心是指实掌虚。掌虚,才能使五指有活动空间,以便调遣毛笔听从指挥。指实,才能使毛笔不疏于命令,时刻接受指令。

兰亭集序

能做到指实掌虚的执笔方法非五指执笔法莫属,拇指与食指对面用力,中指与无名指对面用力,从四个方位上把笔执稳,同时小指虚托在无名指下面,辅助中指和无名指用力。同时尽可能悬腕,这样,就能使笔听从于手和臂的指挥,手臂听从于心和脑的指挥了。

下一步就是“立笔”,怎样使笔锋立得住脚,建议在中锋行笔中找到这种力的对抗平衡。董其昌自己也是这么说,“吾所云须悬腕、须正锋者,皆为破信笔之病也”。这也是为什么连王羲之教导子孙学书法要先“穷研篆籀”的真正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 第01-10课
董其昌悟得高超笔法“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学会王羲之父子也羡慕
书法中五执笔、九用及王羲之用笔解析
王羲之王献之用的毛笔到底什么样?有人还真的考证出来了
第126期| 妄谈笔法(下)——毛笔笔法两相遂
毛笔没有“毛”会怎样?丨罕见的“无毛之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