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末散文五人行|沈俊峰|钟书先生的“空话”一直温暖我|作家吴泰昌与文学前辈

  周末散文五人行与你同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钟书先生的“空话”一直温暖我

——作家吴泰昌与文学前辈

   文|沈俊峰

       “文坛前辈吴泰昌先生,不仅以文章名世,更与诸多大家密切往还,亲历和见证了当代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种种韵事胜景。吴泰昌文学馆亦应成为一处胜景,保存文化记忆,传播文学精神。” 2019年11月10日,吴泰昌文学馆开馆,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题词给予文学馆极高评价并寄予厚望。

       吴泰昌与中国当代文学同行六十多年,他的写作和亲历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存照。

       11月10日,吴泰昌文学馆开馆,红光满面、满头银发、身穿大红毛衣的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吴泰昌精神矍铄地向来宾介绍着一件件展品。那天,81岁的泰昌老和他的家乡——诗圣李白的终归之地安徽当涂,一并成为中国文学界瞩目的亮点。

      这是重量级的文学馆,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亲笔为文学馆寄语祝贺;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题写馆名;当今众多文学名家王蒙、蒋子龙、梁晓声、张抗抗、谢冕、熊召政、季宇等为文学馆题词。“文章朴简透学养,眼界宏阔见修为。”文学馆大门上,镌刻着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的题联;进门右手,泰昌老的半身雕塑头像栩栩如生。展馆由“故乡岁月”、“北大求学”、“在《文艺报》的日子里”、“青春长驻”、“与大家同行”五部分组成,数百幅珍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书籍、信件等实物,清晰地呈现了吴泰昌的文学旅程,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在吴泰昌与钱钟书、杨绛夫妇的合影前驻足,吴泰昌眼前又浮现了1977年初次见到钱钟书、杨绛夫妇的情景。第一次与他们合影是在1980年,最后一次合影是1994年2月4日下午。四个月后,钱钟书住院,再没有回到三里河家里。吴泰昌说,初见钱先生之后一年多里与他们没有联系,没想到体衰多病的钟书先生还惦记着他这个晚辈朋友。1978年12月,自己突然接到钟书先生的来信:“去秋承惠过快晤,后来,听说您身体不好,极念。我年老多病,渐渐体会到生病的味道,不像年轻时缺乏切身境界,对朋友健康不甚关心。奉劝注意劳逸结合,虽然是句空话,心情是郑重的。”钱先生的这句“空话”,沉甸甸地流入他的心底。虽然读到信时自己已经康愈,但这迟到的问候却给了他持久的温暖。

       吴泰昌文学馆面积五百多平方米。步入图书馆三楼,远远就能看见文学馆大门侧墙上的七个大字:“亲历文坛六十年。”这或许可以视作文学馆独特的镇馆之宝。

       图案中间,是吴泰昌先生的相片(见下图),四周印着众多现当代著名作家的彩色相片和名字:刘白羽、艾青、郭小川、周立波、杨绛、周扬、沈从文、叶圣陶、柯灵、吴组缃、孙犁、唐弢、张光年、陈白尘、陈学昭、钱钟书、任继愈、臧克家、赵朴初、王任叔、郭沫若、张天翼、冰心、曹禺、阳翰笙、冯牧、茅盾、夏衍、杨晦、姚雪垠、王瑶、陈荒煤、李一氓、阿英、李健吾、巴金、田间、张恨水、朱光潜、严文井。

       这张文学“联络图”穿越时光,让人一目了然,吴泰昌与这些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有着深入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张抗抗给文学馆的题词成为这幅图案的最好诠释:“吴泰昌先生是前辈作家与当代作家之间的桥梁,文学批评及文学史研究兼得,可谓当代文学的文字地图。他重情重义,善待文学友人。于我而言,他是老师,更像兄长。”难怪吴泰昌先生有着“当代文学活化石”之美誉。

       吴泰昌说:“文学馆内的图书和资料,是我与中国当代文学同行六十多年来,读书、写作和交往的缩影与见证,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存照。能够将这些图片、图书和资料妥善藏放并让更多的人见到读到,我感到无比欣慰和心安。此时此刻,我分外怀念那些远去的时光和文坛前辈。”

      泰昌老将珍藏多年的照片、手稿、著作、各种资料等悉数捐出。这么多资料,泰昌老是如何从那些堆积如山的资料中翻拣出来的?耗费了多少时间、精力和心血?别人也许无法想象,而我却是明白的。每次去泰昌老的家,从进门就得小心翼翼抬脚拣空,偌大的屋子已经快被书籍报刊淹没。他就像生活在一个偌大的资料库里。

       吴泰昌1938年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1964年北大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文艺报刊编辑工作,1984年至1998年任《文艺报》副总编、第一副总编,编审,后为报社顾问。已出版散文、评论集30余部,代表作品有《艺文轶话》《文苑随笔》《有星和无星的夜》《梦里沧桑》等。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7-2000年)散文卷》等多种图书。从工作岗位退下后,坚持“亲历大家”系列写作,近年陆续出版了《我亲历的巴金往事》《我认识的朱光潜》《我知道的冰心》《我了解的叶圣陶》《我认识的钱锺书》。

       吴泰昌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誉。孙犁说:“我很喜欢读泰昌的这类文章,短小精悍,文字流畅,考订详明,耐人寻味。”钱锺书赞誉他:“你是'文学世家’又有轻灵的手笔,所以兼有史料价值和轶事笔记的趣味。”吴组缃说:“我把《论语》《孟子》都看做散文。泰昌的散文,正是这样一路的散文。我喜欢这样的散文,它们的特色,是随随便便、毫不作态的称心而道,注重日常生活和人情事理的描述,读来非常亲切、明白,又非常自然而有意味。”

     早在十几年前,吴泰昌就将自己多年精心收藏的近万册图书捐给了马鞍山市图书馆,其中五六千册是茅盾、巴金、冰心、叶圣陶、夏衍、朱光潜等当代文豪以及现当代老中青三代中有重要影响作家的签名著作。

       我一直想收藏吴泰昌早年获奖的散文集《艺文轶话》,可喜且巧的是,安徽文艺出版社近日出版发行了吴泰昌文集三卷:《艺文轶话》《亲历文坛》《心如朗月》。泰昌老在第一时间签名题赠,令我感动。随手翻开厚重的《亲历文坛》,便看见巴金在茅盾逝世当天写给吴泰昌的手迹:“火不灭,心不死,永不搁笔。”

       巴金的赠言,是对吴泰昌的勉励,也成了泰昌老的追求。他会继续书写,永不搁笔,书写时代的文学辉煌。

发表于2019.12.19 《北京晚报》



12



董国政

      资深新闻工作者,诗人,现居北京。近年诗歌散作发表于《诗刊》《星星》《扬子江诗刊》等刊物,有作品入选《新时代诗歌百人读本》、《中国新诗百年精选》。

       以一个文坛大家的掌故为摹本,画出关乎文人的三重影像,乃俊峰之功力也。第一幅是吴泰昌精神之像。作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吴泰昌的成功与钱老关于“空话”的隐喻有着紧密的关联,而在文末更是点出了巴金的手迹,以资佐证和解码。正因为有此精神向度,数十年笔耕不辍,著述等身,方有今吴泰昌文学馆之面世。文中画出的第二幅乃现当代中国文坛薪火相传之气象。吴老与数十位现当代著名作家的“联络图”“点将录”,加之“亲历大家”系列写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地图提供了一个样本存照。第三幅隐藏的是作者的心象。作为一个孜孜不倦的散文家,俊峰致敬吴泰昌,与他一起感悟钱老的“空话”,实则欲与其文心相契合,而自言“每次去泰昌老的家,从进门就得小心翼翼抬脚拣空”,则透露出作者受“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学观浸润之深厚,并秉之以为文学营造之道。

沈俊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第29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纪检监察报》原副刊编辑

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第五届中国报人散文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银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编辑一等奖。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多万字,作品散见于《新华文摘》《中国作家》《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散文》《美文》《红豆》《散文百家》《安徽文学》《四川文学》《天津文学》《芒种》《阳光》《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多家报刊。作品入选《中国年度散文》《爱国奋斗精神读本》《民生散文选》《语文课外学习》等几十种选本。出版散文集《在城里放羊》《在时光中流浪》,报告文学《生命的红舞鞋》《正义的温暖》等。





      爱过、

      奋斗过、

      享受过,

      生命无憾

          —沈俊峰

       点击下方

       延伸阅读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我和迪兄的“约定”

周末散文五人行|华静|洪水中,他们以背为船

周末散文五人行|冻凤秋|在时间的无涯荒野里

周末散文五人行|剑钧|香格里拉的从容

周末散文五人行|沈俊峰|愿灯一盏    照亮迪老西行路






周末散文有约





剑钧|香格里拉的偶然  

刘永良|嘉宾有言

2020·8·14(星期五)




“嘉宾有言”名录(以文字发布时间为序)

冯秋子    刘秀娟    梁衡   凸凹    穆涛    

张凡     杜卫东  史建军  王剑冰   乔叶 

 张庆和   施亮    王也丹 刘琼 郝朝帅  

李林栋  罗雪村  尹世霖   李迪  何向阳  

梅洁    古耜   徐忠志   王小朋    彭程    

王谨   陈先义  侯军   高洪波   裘山山  

徐迅  李硕儒  单占生  沉石   林立公    

王彥     刘虔   李静宜   俞胜   马淑琴  

梅小璈  陈喜儒    范昕   简以宁  刘齐   

陈丹玲   何频   宁新路   王道生  宋长征 

任彥芳  颜华    阿紫     陈桥生   纪从周 

刘丙钧   阚则思  刘玉琴 胡健    任蒙

吕高排  祝欣     程步涛  戴荣里  雨瑞 

冯敏飞     周璐  徐庆群   张策   苏北  

何弘  王贤根  朱竞   李迪  鲍尔吉·原野 

 范党辉  赵李红刘湘如  蒋建伟  魏华莹  

胡玥   马誉炜  韦法明 任启亮     冯杰  

毛梦溪  董岩   吴光辉   王彬    孔会侠

艾 英   李青松  张国领   叶竹钧  碎碎

王子君 王克臣  欧阳青  郑润良   章平

林遥   江南    陈戎      张刃  周华诚

江耀进  刘笑伟   周敏  王巨才 高众

杨勤良 孙书柱 卢盘卿  陈先平 孙现富

苏湲   沉石   施亮   刘红  雷健  李明新

孙晓青  董国政  刘永良

鸣谢报刊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自“周末散文五人行”2018年3月问世以来,承蒙诸多报刊杂志厚爱,对五人行公众平台发表的散文加以刊发或转载,特刊登此名录,以鸣深深谢意。

报纸: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学习时报、工人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作家文摘、检察日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建材报、中国测绘报、中国环境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贵州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山西晚报

期刊:

海内与海外、海外文摘、散文选刊、天津文学、中国老年、民主、国酒文萃、厦门文学、红豆  安徽省文联



    每周一书

 神秘古丝帛     

    剑钧  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20年4月版

       长篇悬疑情感小说,将谜一样的爱情贯穿小说的始终,描写了祖孙三代契丹后裔的奇异而浪漫的爱情。全书充满了惊险的情节、悬念的布局、传奇的故事和浓郁的恋情,既可以领略到久远年代先辈那会儿单纯而朴实的恋情,又可以领略到当代年轻人浪漫而变幻的情感。

(京东、当当网有售)



同步上线  支持媒体

《北京日报·名家夜话》公众平台

《今日头条》媒体平台

《天天快报》媒体平台

《腾讯新闻》媒体平台

制作  剑钧

周末散文五人行信箱

zmswwrx@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现当代文学展)
【散文相比】——梦旅 —秦汉文学馆之行
煌煌巨著——中国现代文学馆
之江轩丨浙江为何需要一座文学馆凤凰网浙江
上海文学馆昨日开工!沪上再添文化新地标
重温少年文学梦的圆梦之旅—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记/游记 徐景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