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末散文五人行|华静|想起家乡 就会想起你

周末散文五人行与你同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想起家乡

就会想起你

文|华静

       十几年前,当我在法国看到央视4台播出的《聊城-江北水城》的展示片时,立时感到自己变得高大起来。

     没有谁能体会我当时的激动心情,那天,我把自己和家乡聊城,全部写在了法国南部海岸的一间民居里。

       家乡,在那一刻,是所有的心情和笑脸。

      江北水城,因水而兴。一个“水”字,复活了多少记忆中的故事。

                     一

       聊城,曾是我诗句中的布衣姑娘,纯朴,秀美。

       聊城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百余里外,是属于黄河水系的奔腾的黄河,金堤河。还有属于海河流域纵贯全境的徒骇河、马颊河和从边境流过的卫河以及京杭大运河。

       从西部携水浸润了冀鲁豫的卫河,从东南到西北甩出弧线一样弯道的古运河,环绕古城四周碧波荡漾的东昌湖,充满了暖色系的河畔,光岳楼西曾经被路人踩光滑了的石板路......我的家乡是运河古都,江北水韵城,是明清时期运河沿线九大商埠之一、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的东昌府......

       清楚地记得,19岁时的我在一个春季去济南山师大拜访一位历史老师,她一听我是从聊城来的,竟然激情地脱口而出:“大运河穿过长江过黄河来到你的家乡......”然后,对我说,别看我不是你们聊城人,但我对她的关注肯定比你都多。

       指着墙上的地图,她说:“找找你的家。在中国大运河的京杭大运河的中间位置。看到了吗?”

       她的确比我更了解聊城。第一本关于家乡历史记载的书,就是她给我的。

       始建于春秋时期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那些陈旧的、时代久远的往事,总会被时光淹没,但历史学家们会梳理清楚,每一朝代的记录都有一座小城和运河说不明白的情感纠缠。只是,谁也不会否认,运河,在聊城的漕运史上书写下的那页精彩。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也是古代会通河的一部分。说到运河许多人会知道,但说到会通河,总有人要问:为什么要开凿会通河?开始我说不清楚。在后来落地聊城的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里,我也把这个问题也梳理清楚了。

       1271年,元朝定都北京。之后,为缩短南粮北运的距离,同时为了解决水陆更替的繁重,决定将隋唐运河截弯取直,开凿会通河。截弯取直后的运河,比以往绕道洛阳省了900多公里的路。元世祖忽必烈赐名“通会河”。1290年,会通河开始使用。

       有报道说:“京杭大运河是一部流淌着的历史,它见证着明清时期聊城“舟楫如云,帆樯蔽日“的繁荣盛景,也记录着聊城自水路衰落后的困顿和沉寂。同时,地处黄河流域的聊城也曾饱受黄河决口带来的灾害。如今,聊城境内黄河两岸绿树葱茏,绵延一百余里的黄河休闲旅游带初绽芳容。”

       “水是从哪里来的?又流向哪里?”悠悠长长古运河,深情款款古运河。其实,有很多老人陪伴了运河一辈子,都没有考究过运河的水怎么来到家门口的。1800公里的水道,聊城段就占到97.5公里。一年四季,运河怎么可能没有变化,可真的就有人明知道运河就在那里,就是看不见它。

     当我在离开它20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人是我。

                    二

       在北京通州的运河公园健步走,我心里很温暖。因为我知道,家乡流过来的水就在身边。这样的遇见,气息都变得通畅了,湿润了感悟中的双眼。

       运河沿岸的人们对大运河的感情,是一种深深的依赖。感恩的话说不出来,但对它的回报已经落实在行动中了。

       自1289年起,京杭大运河全河开通实现南北贯通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了。从北京通州出发,路经天津、河北沧州,再经山东德州、临清、聊城、济宁、台儿庄,过江苏徐州、清江、淮安、扬州、镇江、苏州、终点一站是杭州。

       南起杭州,北到北京,京杭大运河贯穿了中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聊城共有3段河道、6处遗产点被列入大运河遗产名录。

       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我正在三联书店买书。一高兴,回到家就做了一顿美食。是庆祝也是表达对家乡的祝福。

       作为一条人工河,1800公里的河道长度应该是一个奇迹。

       这一长度说出来好像只是一个数据,但怕比较。

       世界上有520多条运河,分布在52个国家,沿线有近3000多座城市。

       1869年修筑通航的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到印度洋、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线。据说,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成为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民间交往的主要通道。自1914年通航的巴拿马运河,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使两洋间的贸易运输不必再绕行麦哲伦海峡,曾经极大地缩短了美国东西海岸间的航程。德国的基尔运河,是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的重要航道,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几周完成河床拓宽和加深工程,大型舰船都能通过。启用于1893年的希腊的科林斯运河为从爱琴海到伊奥尼亚的人们提供了一条捷径。

       中国京杭大运河的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9倍,是巴拿马运河的22倍......承担了南北大量物质的运输和交换以及文化的交流。同时,在航运、灌溉、防洪、排涝等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有专家说,京杭大运河的生命力还在,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也是世界运河史上的里程碑。作为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流淌了千年的运河水,沉淀了丰富而又独具魅力的运河文化,两岸有码头、闸口还有会馆、驿站,虽然。大运河也曾有过河床干了的岁月,但不影响因它而起的、说不完的诸多话题。

       我的启蒙老师李浩,曾经带领小学一年级的我们,在干干的河床上做游戏。河床上,是一块块瓦片般卷起的泥块,远看,像鱼鳞,近观,都是手指一碰就能摧毁的泥板。

       一群天真的孩子,从河床的那边起跑,顺势跑到河床中心,再一鼓作气向河床的对岸冲上去。那是天然的游乐园,捡贝壳,跳房子,老鹰捉小鸡......有最美的游戏和记忆。

       跟着那个在外漂泊多年、回国定居的姐姐,在运河岸边的柳树下休息时,她把英语注上汉字,一遍一遍地教我唱《雪绒花》的场景历历在目。多年后,她还在问:在河边教你的那首歌,还会唱吗?

                    三

       沿着京杭大运河,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走进了聊城。当年,康熙、乾隆下江南都在聊城经过并留下了墨宝,现在依然摆放在光岳楼上。

     说到水,还有东昌湖。1070年,始掘于宋朝筑城取土而成的护城河。城外自然成河,略小于杭州西湖,是济南大明湖的5倍。以前,我给人介绍这片湖水面积时,总说有四个大明湖大。看来我说少了。

       除此之外,还有铃铛湖,还有我作为家乡人都说不全的许多湖:演武湖,明珠湖,望岳湖,荷香湖,琴湖,镜明湖......

      水乡特色,河湖风光。原来,我的家乡这么美。

       认识到家乡的美,也就是最近十年的感悟。

       我想家乡时就会想到运河,想到东昌湖,想到曾经放学走在河堤上差点被狂风吹跑的经历。

       如今,老一辈的人都已离我们远去,他们走过来的路上,没有留下明显的脚印,但是,他们用他们的肩膀和厚实的背,为我们拉了一辈子纤。他们放生到运河里的鱼们游向了哪里?

       想起家乡就想起了你。这个“你”饱含了许多许多暖暖的点点滴滴。

       曾经,我把我的诗句写给母亲。其实,今天才醒悟,远在千里之外,隔着风雨,我写的同时,笔记本上的“想”还有那么深厚的寓意。曾经那个弱弱的小女孩,长大了。

       难怪我每次回家,我都会想要去运河边上走走,在东昌湖边上留个影。在家乡的那片水里,我竟然一直,一直,就没有长大过。

       在一次中外诗人诵读会上,一位年轻的姑娘诵读的竟然是我的诗作《屋檐下的那首歌》:

       12岁的那个夏天/带走了童年的每一天/是谁站在那里/目送我拐过了家的山峦/是妈妈  是我会唱歌的妈妈/她站在屋檐下/给走向远方的我唱起那首我儿时的歌/低沉悠扬的曲调快睡着了/大提琴的叹息也进入了梦乡/屋檐下  那首歌晒着太阳/温暖了妈妈一生的岁月。

       长长的岁月里,我和我想象不到的所有景物都有缘相识。这让我感恩不已。我甚至会想:“如此幸运的我,在未来的日子里,因为山的灵气和水的灵气,将赋予我的灵气。不在多少,在瞬间的启示。”

       “我的水  我在你的岸边/读你  静静地读你/你是纤尘不染的意境/你是细腻感性的温情/你是我放不下的家园/你是我一生眷恋的风。”

       有时,渐行渐远的一种缠绵,却让人的感觉飞了起来。

       亲切的记忆,只是时光的剪影,却令人魂牵梦萦。

       京九铁路开通之后,聊城的变化越来越大。当年,人民日报一篇《天下不敢小聊城》的报告文学,等于给我的家乡做了一个大大的广告。

       从九江驶过来的列车,在聊城停留几分钟,旅客们会认定这里已离黄河不远了,这里有大运河,这里有《聊斋志异》故事中提到的地名,这里是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的故乡,这里有过民族英雄范筑先,有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孔繁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就是这片土地的女儿......

       从一座小城到另一座大城,我并没有准备。确切地说,从没有敢想过离开。从远方来的人,到远方去的人,都喝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饭。相信,那味道至今还会挂在心头,一辈子也不会忘。

       1800公里的运河,串缀起过多少美丽的歌谣啊,怎么能轻易忘记呢?5个大明湖大的东昌湖,跌宕出多少感人肺腑的诗篇啊,怎么能轻易忘记呢?

       寸寸尺尺,浸满家乡人的拼搏与热血;节节段段,记载着家乡人的期盼与坚韧。

       沿着运河走个够,沿着湖边走个够,走成了心中一首最动听的歌。

       一眼又一眼地回眸,凝视的却是家乡水的历史。深情几许,回到家乡,站在湖边以自己的方式亲近心中的蔚蓝:就是在这片湖水中,我学会了游泳。

12

   初小玲  

       资深媒体人。曾主持创办《理论信息报》、《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会刊》、北京日报《文艺周刊》;曾任《国家大剧院》主编;曾参加电视专题片《再度辉煌》、《大潮动》撰稿;出版报告文学集《丽人行》。

       华静的散文《想起家乡就会想起你》,让人感觉家乡聊城,是她生活过的地方中,最静洁的地方。           
      人离开家乡,进入大城市,开始接触各种诱惑,经常或逐渐找不到自我。她的记者经历,使她有更多反思和沉淀的机会。进入一定年龄,她的写作开始了艺术跨越和心灵救赎:艺术跨越是指她写了不少不同于新闻的许多东西;心灵救赎是指她的笔触调转了方向,回到了那片曾经洁净的地方,仿佛又在感知美好和虔诚,或许轮回就是重生的时候,如是。

华静

笔名丹琨、元琪。高级编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第三届中国产业报协会“十佳编辑”。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代表。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出版诗集《有梦在前头》《那只安抚我灵魂的手》《给相遇多一点时间》。出版随笔集《给心找个家》《送给自己的玫瑰花》《旧铁路上的寻觅》。出版报告文学集《梦里梧桐》。
出版《华静文丛》三卷:《挂满情怀的生命树》《那一片诗情牧场》《停不下来的脚步和云朵》。

     阅读别人的故事

     突围只在心里

     现实

     只把手伸给你

     伸给你  

     就代表没有距离

          —华静

       点击下方

       延伸阅读  

周末散文五人行|冻凤秋|温柔的慈悲

周末散文五人行|剑钧|飘在天际间的火烧云

周末散文五人行|沈俊峰|父母是孩子的一座庙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日照遐思

周末散文五人行|华静|厚待每一个 致善的灵魂

周末散文有约

   李培禹|生活诗篇二题 

   蔡秀文|嘉宾有言

2020·10·9(星期五)

“嘉宾有言”名录(以文字发布时间为序)

冯秋子  刘秀娟  梁衡   凸凹    穆涛    

张凡   杜卫东  史建军  王剑冰   乔叶 

 张庆和   施亮    王也丹 刘琼 郝朝帅  

李林栋  罗雪村  尹世霖   李迪  何向阳  

梅洁    古耜   徐忠志   王小朋    彭程    

王谨   陈先义  侯军   高洪波   裘山山  

徐迅  李硕儒  单占生  沉石   林立公    

王彥     刘虔   李静宜   俞胜   马淑琴  

梅小璈  陈喜儒    范昕   简以宁  刘齐   

陈丹玲   何频   宁新路   王道生 宋长征 

任彥芳  颜华    阿紫     陈桥生  纪从周 

刘丙钧   阚则思  刘玉琴 胡健    任蒙

吕高排  祝欣     程步涛  戴荣里  雨瑞 

冯敏飞     周璐  徐庆群   张策   苏北  

何弘  王贤根  朱竞   李迪  鲍尔吉·原野 

 范党辉  赵李红刘湘如  蒋建伟  魏华莹  

胡玥   马誉炜  韦法明 任启亮     冯杰  

毛梦溪  董岩   吴光辉   王彬    孔会侠

艾 英   李青松  张国领   叶竹钧  碎碎

王子君 王克臣  欧阳青  郑润良   章平

林遥   江南    陈戎      张刃  周华诚

江耀进  刘笑伟   周敏  王巨才 高众

杨勤良 孙书柱 卢盘卿  陈先平 孙现富

苏湲   沉石   施亮   刘红  雷健  李明新

孙晓青 董国政 刘永良  廖华歌  王晓霞

金涛  盛慧  黄传会   邱梅  初小玲

鸣谢报刊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自“周末散文五人行”2018年3月问世以来,承蒙诸多报刊杂志厚爱,对五人行公众平台发表的散文加以刊发或转载,特刊登此名录,以鸣深深谢意。

报纸: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学习时报、工人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作家文摘、检察日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建材报、中国测绘报、中国环境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贵州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山西晚报

期刊:

海内与海外、海外文摘、散文选刊、天津文学、中国老年、民主、国酒文萃、厦门文学、红豆  安徽省文联

    每周一书

    西河渡

   李培禹  著

   红旗出版社

      山水游记散文集《西河渡》,是红旗出版社2020年新年伊始推出的“散文名家名作集锦”丛书之一

同步上线  支持媒体

《北京日报·名家夜话》公众平台

《今日头条》媒体平台

《天天快报》媒体平台

《腾讯新闻》媒体平台

制作  剑钧

周末散文五人行信箱

zmswwrx@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聊城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
江北水城的日志 ---家乡
微头条
千年大运河里运河醉美
【西散原创】陈德胜作品 | 故土的情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