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杀人放火、满嘴糙话的和尚,是《水浒传》中的大智者!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此颂何来?所言何者?按下不表,且听一番聪、慧之辨,再见分晓。




聪、慧之辨

这趟自驾途中捡了一只小狗,之前没养过狗,回家后网上找了一些有关狗狗的视频,看过后才知道:我捡的小土狗又叫“中华田园犬”,或者相对于血统纯正的品种狗,又被略怀鄙夷地叫作“串串儿”,意思是不同品种的狗杂交“串”出的“杂种”。

怪不得,当地路边摆摊的大爷大妈,看见我亲近木兰(后来给狗子起的名字), 都怂恿我带走她,从品种和品相上来说,如果拿到市场上,木兰是那种白送都没人看一眼的狗狗。

怪不得,当我把木兰的照片分享在网上后,有网友留言“夸”我是大善人,听到这样的“称赞”我心情是复杂的,我看不到网友打字时的表情,有可能他真心觉得我善良,也有可能他觉得我是个不懂狗的傻白甜、是可怜可笑的愚善,毕竟多数人眼里,土狗就是在农村栓链子上看家护院的工具,鲜少有人当宠物饲养。


说实话,一度有些介怀,当她燃烧颜值长大后变成个“大黑棒槌”,领出门被笑话咋办?但我很快就释怀了,在视频中了解到,品种狗只是外国“田园犬”,所谓的“好看”或“可爱”,很大程度上是媒体的宣传或一时的风尚,一些人工繁育的品种狗甚至只求在外表上满足人的审美而充满遗传缺陷,一旦被主人抛弃,几乎无法生存。狗的“名贵”大多是人的炒作,养狗如果是为了攀比炫耀,岂不成了“人仗狗势”?

我能释怀的原因是:我收留木兰压根不是为了炫耀,当时她被一只稍大的狗咬住脊背,垂头夹尾,瑟瑟颤抖,毫无还口之力,我看她可怜,周围老人都劝我抱走,可见不到两个月的她已经被抛弃了;再者,我想养条狗的念头由来已久,近两个月的相处中发现,木兰性情乖巧,偶尔调皮,能静能动,给我的生活增色不少,且土狗较一般狗更加皮实,不易生病,这些更坚定了我陪她走完一生的信心。

在狗狗视频中还了解到,宠物狗的智商也是各有高低的,比如哈士奇被称为“二傻”(“雪橇三傻”排老二),表情上(憨傻)和行为上(拆家)都名副其实,让人又爱又恨;而边牧则是公认的聪明,学习能力强,易沟通,易训练,甚至到了狡猾的程度,能掏空沙发、把垃圾藏在沙发后面而不被主人发现,或者趁主人不在家时上床,所以养边牧得在家装个监控,否则它会把“犯罪现场”清理得让你抓不住任何蛛丝马迹。

边牧原是苏格兰的一种牧羊犬,极善观言察色,既能读懂主人的指令,也能通过注视驱赶羊群移动或旋转,名冠世界犬种智商排行傍(由心理学家、育犬专家、兽医等深入观察研究多种名犬后得出的排名)。饶是智商如此,我们顶多会说边牧聪明,而不会说边牧智慧。显然,聪明和智慧是两码事,却又似乎若即若离,说不清二者的分野究竟在哪里,下面我们就来辨一辨这对让人向往的溢美之词。 


聪明,顾形思义,耳聪目明之谓,这个词最初是指一个人的感官敏锐。《孟子》中有“离娄之明”和“师旷之聪”的记载,离娄是黄帝时代的人,传说他“能视於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师旷是春秋时期的音乐家,善辨音律,闻弦歌而知雅意,用现代音乐圈“黑话”说,就是有绝对音准且音商不凡。

包括视觉听觉在内,人有五官,能生五感,任何一官一感有过人之处,都可称作“聪明”,比如好的品酒师能分辨一万种以上的味道,好的乐队指挥能分辨常人不易察觉的节奏变化和音色差异,而专业领域之外,最为大众认可的聪明是视,听,味,触,智中的智,即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可分为记忆、推理(归纳和演绎)、计算、联想、审美等等,这每种能力在不同的人身上会表现出速度、精度、广度和深度的区别,所以有的人或反应敏捷,或细致入微,或博闻强记,或常有洞见,即我们常说的聪明人。

所有这些能力又可以被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大类——理性(或科学)的能力和感性(或艺术)的能力。说截然不同,不仅仅是负责它们的大脑区域不同(左脑主要负责理性,右脑主要负责感性),更是这两种能力的标的是互不相关甚或水火不容的。

理性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抽象能力,即透过现象推理出意义或规律的能力,它需要对无关信息的视而不见(这一点很不容易)、精确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感性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感受力和想象力,感受力强(也即敏感)意味着无法快速剥离“无关”信息,却能因“祸”得福——在右脑(也负责记忆)储存大量“乱七八糟”、“杂乱无章”的意象,以备创作之素材,当创新的灵感之星火点燃无边的意象之草原,在想象之风的漫卷下,激情燃烧,漫天花火......尘埃落定后,缪斯光临时。


上一段最后,对运用感性能力搞创作的过程描述,就是典型的感性描述。

逻辑学上有个“奥卡姆剃刀”原理,大意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个原理可以说明为什么有的科学理论(比如日心说)比另一些科学理论(比如地心说)更有竞争性,即在能解释已知现象的前提下,框架越简单,越接近真理。简单有效,是奥卡姆剃刀的所指,也是理性能力的内核,所以上面的过程换成理性描述,就是:灵感激发想象拼凑意象组成艺术品。这样的描述,虽然字少了,却像冷冰冰的机器人说话,美感也荡然无存。

总的来说,理性追求准确和效率,感性追求美感和触动,二者常常矛盾。过于理性的人给人感觉冷,过于感性的人给人感觉痴。

当然,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体,有的偏向于理性,有的偏向于感性,在这种语境下,相对偏向理性的人,给人以更聪明的直观感受和第一印象。这里举两个名人的例子来说明——金庸和梁宏达。

毋庸置疑,金庸和梁宏达都是聪明人,但假设有机会让你和他们分别吃一顿饭,就饭间聊天印象评价一下谁更聪明,抛开二人成就不谈,我想大多数人会认为梁宏达更聪明,而事实上,论名气和影响力,金庸比梁宏达不知高出多少,我的读者中可能就有人没听过梁宏达这个名字。

梁宏达是个媒体评论人,看过他节目的人,常会被他渊博的知识和接地气又分明的表达所折服,历史、体育、经济、科技、旅游、美食、艺术、时事......没有他不能侃的,且非泛泛之侃,常能入木三分。他还作为评委参加过央视和一些地方电视台的表演节目,虽然不是演员,但他对专业演员和其作品的评价往往一针见血。能做到这种程度,在于博闻强记和丰富经历,也在于长年累月的表达训练,他深谙语言之道,和他聊天,你只有听的份儿,但不会感到强势和压迫。


梁宏达曾采访过金庸,一次他在节目中聊起那次采访,说到金庸似乎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强记”,我也略看过金庸的一些访谈,印象中语速缓慢,温润儒雅,话语谦和朴实,在出口成章或口吐莲花方面,的确不如梁宏达。早些年我会觉得不该是这样,金庸的小说那么精彩,他本人怎么如此平实?

现在我就能理解这种反差了:论“博闻”,梁更胜一筹,他涉猎的领域太广了;要论“强记”,我认为梁是比不上金的,之所以梁觉得金稍逊,是因为梁和金对记忆的储存和调动方式不同。

梁的记忆是为了高效传播,这是由他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媒体传播需要他把知识和观点以尽可能容易且乐于为大众所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什么是大众容易且乐于接受的方式?那就是要准确、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能太深)、要清晰、要简洁、要有趣,为了精简表达,梁的记忆是模块化分类存储的,用的时候快速检索、调取;

金是作家,他的阅读量一定是超过梁的,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领域,他的储存广度一定也是超过梁的,之所以他不能像梁一样在口头表达上快速调取,是因为他的记忆是网络化联结存储的,模块之间有盘根错节的联系,当聊到某个话题时,他的脑子里会涌现出无数素材,他没法快速摘选一个表达出来,就造成了类似“纵有千言万语,竟无语凝噎”的印象,这种记忆模式可能不利于口语表达,但于作家创作却大有裨益,如《笑傲江湖》中“祖千秋论酒”一段,金庸把各种酒的产地、质地、诗词、酒器等融融贯通,引经据典,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读来如饮佳酿,实为神来之笔!


在梁的大脑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被分类存储于唐诗—边塞诗—凉州词,在金的大脑中,这句诗和其他写酒的诗词、关于酒的其他模块交织在一起,牵一发时,一身俱动,排山倒海,艺术气息憾人。

这个例子中,梁宏达的聪明偏向于理性,金庸的聪明偏向于感性,有方向之差,亦有高低之别,如果把聪明分为从一到十的十段,梁的理性聪明可能位于六段,是小聪明,而金的感性聪明已达十段,是大聪明。

梁宏达也在自己的节目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真正的精英,都是专耕于某一领域的聪明人,那些生活中看上去能说会道、面面俱到、什么都“懂”的人,其实大概率是一般人。

这与我的观察不谋而合,前一阵因一个短视频火爆全网的北大数学大神韦东奕,不修边幅,语言朴实,他可能不擅撩妹、不擅交际,但在数学的世界里,他能睥睨一方、“称霸”一域,他也是十段的理性大聪明;上个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数学家图灵,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Enigma密码系统,助盟军取得了二战胜利,他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命名于他的“图灵测试”至今及未来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理论,而生活中的他沉默寡言甚至苦闷压抑,他把一生都纯粹地奉献给了好奇和探索,他已经超越了十段理性大聪明而臻智慧之境!

生活中还听闻过这种现象:有的人看上去木讷笨拙,为什么事业还很“成功”。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个人家里很有钱,钱能生钱,他不需要什么能力就能财务自由;另一种情况是,这个人是个大聪明,所谓“大智若愚”,有些大企业家就是这样,看上去很憨厚,是因为他一天到晚脑子里想的都是5年、10年甚或50年后的大战略,鲜少考虑鸡毛蒜皮,有时候常人看来很简单的套路,他们甚至可能反应不过来,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乔布斯就是小聪明和大聪明兼而有之的智慧型企业家。倒是很多职业经理人,给人综合能力非常强的感觉,实际上如上所述,他们顶多是小聪明。

聪明至此,再来聊聊智慧。


相比于某种程度上可以量化的聪明(如智商),智慧是个更加缥缈的概念,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衡量智慧的尺子,却无法定出统一的度量衡。

既然难以定义智慧,我们就从以下几个维度描述一下智慧。 

首先,聪明有感性、理性之分,一般人的感性和理性能力都比较一般,小聪明的感性和理性能力都有一定水准,大聪明则是理性感性择其一并发挥到极致,而智慧,是极致的理性和极致的感性之融合。有这么牛的人吗?有!

我能想到的第一个人是爱因斯坦,作为大科学家,他年轻的时候接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具备科学家所要求的抽象、计算等能力,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具备艺术家一般的想象力,不知道是不是与他常拉小提琴、热爱艺术有关。爱因斯坦的一些发现就源自天马行空的想象——将现有规律推倒极端,会出现什么图像?然后再用推理、计算去验证那些不可思议的图像。爱因斯坦曾解释他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我很少用语言进行思考,只有在想法产生之后,我才可能试着用词语来表达它......我思考的时候, 或多或少总有一些图像或是图形主动浮现在脑子里,可能是视觉化的,又或是更丰满一些的形象......”这不就是艺术家的感性能力嘛!科学贡献之外,爱因斯坦也是一位独具洞察的大思想家。

我能想到的另一个人是特斯拉,就是和那款电动车同名的特斯拉,他是塞尔维亚裔美籍科学家,和爱迪生同时代的发明天才,美国企业家马斯克非常崇拜他,就将自己的公司命名为“特斯拉”。他一生取得了近1000项发明专利(现今家家户户用的交流电就是他发明的),他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无线电遥控船、第一个实现人造闪电、在恐怖的尼亚加拉瀑布上修建尼亚加拉水电站、设计飞碟、因在电磁学上的突出贡献名字被用于磁密度单位......此外,他还是诗人、哲学家、音乐鉴赏家、语言学家,精通塞尔维亚语、英语、捷克语、德语、法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拉丁语等八种语言。据传,少年时的特斯拉中了邪般地沉浸在发明创造的幻想里,脑袋里经常浮现出种种奇异形象,17岁时,他发现自己不需要模型、图纸或实验,仅凭想象力、甚至在梦中就可以把所有工程细节完美地描绘出来而与实际情况毫无差别。他每天只睡两个小时,睡梦中也在收集灵感。他终身未娶,彻底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学。特斯拉的成就让人“不寒而栗”,他在自己广博的研究领域都达到了大师级水准,甚至常人以为的伪科学或玄学领域,也是他的涉足之地,再加上突破人类极限的勤奋,要评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也非他莫属。他曾放言:“我懂的比上帝都多,我甚至可以劈开地球!”

如果智慧也有高低之分,那我想特斯拉的智慧是一种大智慧。蚯蚓只有触觉和感光细胞,假设我们能和蚯蚓交流,我们永无办法跟蚯蚓解释什么是红色,同理,有着五官五感的人类,永远也无法想象超越自身感官的存在,但宇宙中的生物最多只能有五感吗?也许,人类中就有极少数开启第六官的天才,如同柏拉图洞穴寓言中那个看到域外的个体,他很幸运,也很悲哀,没有人能理解他,或者,幸运或悲哀也只是仅有五感的人的看法,天才对幸福的理解也是你我不可想象的。特斯拉可能就是这样的天才,觉知了常人无法觉知的存在,他的智慧,当然也是超越常人理解的大智慧!


其次,聪明是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是权宜之计;智慧是对价值的取舍和践行,是永恒之法。

作为东方文明,中国文化受佛教影响巨大,诞生在中国本土的禅宗好思辨小聪明和大智慧,我在成长过程中常听到长辈说某某很聪明或某某是有智慧的,一度以为智慧(佛教中的“般若”)是东方独有的概念,稍大一些学了英语才发现,东西方都有对聪明和智慧的区解,英语形容聪明,有smart、intelligent、clever、shrewd等词,有的偏向于机灵,有的偏向于才华,有的偏向于推理,有的偏向于精明,而形容智慧的是另一个词——wise。再大一些后,看了不少美剧、电影等西方文艺作品,发现对聪明和智慧的区分,是人类的共识。

我们是农耕文明,西方很多国家是海洋文明,我们的祖先喜欢稳定,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春种秋收,优哉游哉,西方的古人喜欢冒险,组个船队就要去发现新大陆,开疆拓土。追求不同,习惯不同,自然很多观念也会不同,比如中国重宗亲礼法,西方重契约平等,而另有一些价值,是不论东西方、不论佛教基督教,都奉为圭臬的,比如:诚信、利他。

这些看上去朴素的价值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根基,不论时代怎么变,它们都不会变,如果一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远离这些价值,那我们会认为这个时代是黑暗蒙昧、即将颠覆的时代,如果一个时代的主流价值倾向这些价值,那我们会认为这个时代是光明磊落、蓬勃昂扬的时代,历史的无数轮回已经证明了这个规律,如果其他价值有时空局限,那这些价值就是超越时空、不证自明的公理。

一个聪明的人能理解价值,甚或夸夸其谈地宣扬价值,但于他而言,价值只是趋利避害的工具,他能根据不同的情境在不同的价值间游走,以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一个智慧的人,绝无可能在两种相悖的价值之间游移,只要他认可一种价值,就会把它内化为核心追求,外化为衣食起居,他的起心动念皆是该价值的内涵,他的言行举止皆是该价值的外延,如此,他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无妄无惑、意笃行坚的智者。

举个例子,古希腊曾有个叫“犬儒主义”的哲学流派,其创始人安提斯泰尼认为人的痛苦来源于财、权等世俗追求,因而主张抛弃一切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回归自然纯朴。安提斯泰尼有个弟子叫第欧根尼,他把老师的主张推向极致——除德行外,拒绝接受一切习俗,不论是宗教的、风尚的、饮食的、礼仪的......,他像一条狗一样生活在一只桶里,要要饭、晒晒太阳,似此度日。有一天,统一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慕名来访,问他需要什么恩赐,他懒洋洋地把头伸出桶外,惺忪道:你别挡了我的阳光......

假设,第欧根尼有一点点杂念或心机,这种心机是聪明人绝对会有的,即:皇帝来看我了,我要不要给皇帝留下个美好印象以期飞黄腾达,或祸从口出,皇帝会不会因为我的傲慢砍了我的头......,那么,他就不是个智慧的人。事实上,第欧根尼压根没有二心,不论外面站着的是黄帝还是乞丐,都会让他起开。你皇帝想封我作官,对不起,不去!你皇帝想砍我脑袋,没关系,拿去!

当有了这种智慧,一句“你别挡了我的阳光”就疏朗得毫无杂质,精明的亚历山大完全听不出语气中有惧怕、期盼亦或是骄傲、不屑,所以后来黄帝对随从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意做第欧根尼。”

文首提到对木兰是土狗的介怀和对网友赞美的多心,是一种聪明的表现,我清楚有些人对狗狗的看法和可能的阴阳怪气,这是对信息的掌握;而不久后的释怀,则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我想通了养狗的初衷,摈弃了攀比炫耀的价值,选择了生命互相陪伴的价值,并愿意和能够践行,且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有一天和木兰在公园散步,一位大叔可能没见过品种狗以外的狗狗,问我是什么品种,我平和地回答:小土狗......


再次,聪明关乎利益,智慧关乎德性。

鹦鹉学舌,我们夸聪明,乌鸦会制造取食工具,我们夸聪明,小狗听懂命令,我们夸聪明......但再聪明的动物,我们也不会夸智慧,因为动物的聪明,是为了生存进化出来的本能,训过狗的人都知道,让狗听话的,是零食和棍棒。同理,如果一个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源于自身利益考量,那他无论多聪明,都称不上智慧。

为什么关乎德性是智慧的必要条件呢?

“德性”这个概念比较复杂,不同的哲学流派和不同时代的哲学对它的界定都有所不同,这里我们可以用朴素的直觉来粗浅理解它,即高尚的品德,上文提到的诚信和利他,都是德性。

如果说聪明让人从猿中进化脱离,那么德性则让人建立、维护和发展文明,这不难理解,你想想,如果古代西方没有以诚信为底的契约精神,人人尔虞我诈,商业文明怎么建立?哥伦布怎么说服国王支持他去航海进而发现新大陆?

所以德性是人类文明得以迈向未来的必要保障,它是人类远航的灯塔,如果没有德性的指引,人类文明的最终结局一定是自取灭亡,而且文明越发达,离灭亡也就越近。地球上如今有多少枚核弹头?一旦引爆,人类够被抹除几次?宗教、哲学甚或科学,已经无数次深刻启示了这种末日,启示录所呼喊的救赎,就是德性!

从这个维度出发,那些在物欲横流中仍坚持原则的“老实人”,那些被聪明人讥为不知变通甚至不识时务的“老实人”,那些不争不抢不显眼的“老实人”,实在是有智慧的人,在我们所生活的21世纪的中国,这样的智慧尤其难能可贵。

老实人很可能清贫一生,甚至孤独一生,但我还是想努力做个老实人!


最后,聪明难还是智慧难?

从上文论述以及经验推想,显而易见,智慧比聪明更高级。但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聪明的人,总觉得很厉害,而智慧的人一般不显山露水,即便相处久了发现其智慧,似乎也会因平淡而觉无奇,就像刚刚提到的老实人,你会觉得他厉害而羡慕吗?

《天龙八部》里的萧远山和慕容博,到少林寺偷功,都想变得更强大,结果因德性欠缺而反噬己身,在扫地僧的神功加持下,才除了怨毒,王霸雄图、血海深仇,尽归尘土,皈依佛门,不问武林。

金庸作了这样一种设定:在没有修炼佛法的情况下,武功越高,贪念戾气就越重,中毒就越深,离死亡就越近。

虽然这是武侠的虚构,但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一个人德性不好的时候,他越聪明,越害人害己!

萧远山和慕容博在藏经阁偷功时,扫地僧故意放了两部修心的《法华经》和《杂阿含经》,意在化其仇毒,但二人一心只想《易筋经》,哪里会瞅修心经一眼!这种心态,像不像一心只想变聪明赚钱而不愿要智慧的我们?


大多数人眼里,聪明等于精明算计,是本事;智慧等于老实本分,是无能。

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一个人获得智慧要比获得聪明难得多。

绝大多数人所认为的聪明,如反应敏捷、能言善辩、观言察色、博闻强记等等等等,都是可以依一定的法度训练出来的。有人说:我就是笨嘴拙舌、不善社交、记不住东西、情商低,我就是脑子笨。那是因为你由于惧怕而练习的太少,或因为你沉浸在更喜欢的事物(如游戏)中而缺乏经验,只要你不聋不瞎不哑不是弱智(医学鉴定的智力残疾),再加上决心和毅力,按部就班,假以时日,你一定能够获得以上能力,变成个聪明的人。

而要成为一个智慧的人,实在是没有一定之法度训练。读经能让人智慧吗?不智慧的和尚古往今来多了去了。苦修能让人智慧吗?走火入魔甚或丧命的苦行僧也不少。我只能说,经常反省自己,常常冥想,努力做到良知,大概会让我们离智慧更近一点吧。

这就是为什么,古今中外,聪明人多如牛毛, 智者寥若晨星。




《水浒传》中的东方智慧

最近刚刚看完《水浒传》,36天罡,72地煞,108位好汉各怀本事,各有聪明,比如智多星吴用,通晓韬略,知人善用,足智多谋,比如浪子燕青,观形察色,见貌之情,极擅通变,比如入云龙公孙胜,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急流勇退,比如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重情重义,气量宽广......

这里我想聊聊宋江和鲁智深。


论本事,宋江不如大部分好汉,他武功不强,长得不好看(被乡人称为“黑三”),应变能力也差些。宋江于男女之事不甚有心,冷落了老婆阎婆惜,阎婆惜和张文远偷情,他不信也不闻不问,整日忙于公事,回家愈少,丈母阎婆见夫妻二人感情寡淡,设席撮合,席间阎婆惜对宋江百般讥刺嘲讽,宋江不知如何应对,只好沉默,当晚夫妻同床不同心,宋江尴尬,天不亮就上班去了。由此可见,宋江至少在经营感情、异性交流方面,是不聪明的。

后阎婆惜抓住了宋江庇护晁盖劫生辰纲的把柄,欲要挟100两黄金,宋江此刻是隐忍的,想着只要阎婆惜不说出去,可以给她钱,可以休了她任她和张文远颠鸾倒凤,他压根没想到杀人。这种隐忍又显出了宋江的不聪明甚至懦弱,即便暂时息事宁人,薄恩寡义的阎婆惜日后能守住口?杀人不眨眼的李逵遇上这种情况都会做出比宋江更明智的选择。但阎婆惜欺人太甚,也是合当该死,见宋江退让,越发嚣张,扬言要闹到公厅,宋江怒火冲心,一刀割颡,一刀断头......

论智谋,宋江不比吴用,论情商,宋江不比燕青,论道行,宋江不必公孙胜......实际上,论任何一项专业能力,宋江都很一般,绝对说不上聪明,但不甚聪明的宋江最后却坐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凭什么?


凭的,就是宋江的智慧。

上文说到,智慧的一个维度是对价值的取舍和践行,宋江身上,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宋江不贪财不好色,他的追求是建功立业、名留汗青,其实这样的追求在古代社会很普遍,符合儒家对读书人的要求,但宋江厉害在他非常纯粹,大部分古人嘴上说着“齐家治国平天下”,心里却想着“颜如玉和黄金屋”,见财色而起意甚或披着建功的皮赤裸裸追求财色的人太多太多了,而宋江对财色毫无兴趣,取阎婆惜并非本意实属人情,钱对他来说完全就是个工具,渡人苦厄、结交好汉的工具,只这一点,就比古往今来把钱当成目的芸芸众生高出不少。

这不是最厉害的,在世俗功业的表层之下,宋江自始至终坚守着一套在古人心中奉为圭臬的价值体系——忠、孝、义,这种矢志不渝的价值坚守,是宋江能凝聚一帮天罡地煞干事业的核心所在。

宋江重义气,征方腊时不少英雄陨落,宋江垂泪不绝,悒怏染病,伤心欲绝。征田虎时,田虎军师乔道清用幻术活捉了李逵等好汉,宋江和李逵的关系非常铁,生怕李逵被杀,不顾吴用劝阻,马上率军攻打救应,结果大败而归。要知道,宋江绝不是刚愎自用的人,平时虚怀若谷,打仗时更是仰仗吴用的计谋,但得知兄弟危难,哪怕形势不利,拼死也要相救。这和刘备的义如出一辙,刘备得知关羽被杀后,不听诸葛亮劝阻,大军伐吴,胜败不顾。如果坚守价值到生死胜败置之度外的程度,那绝对是有智慧了。

宋江重孝道,甚或在义气之上。宋江好结交江湖好汉,自知迟早会出事,为了不连累父亲,就让父亲去告自己忤逆,按北宋法律,如果父亲告儿子忤逆,父子关系便算断绝,犯法也互不连坐。宋江初上梁山,得知父亲病危,冒着被朝廷抓获的风险,不顾众兄弟苦苦挽留,只身一人,身犯险地,也要回家一趟。虽与“草寇”来往,如果不是在浔阳酒楼上醉后题反诗犯下杀身大罪,宋江是不会背反朝廷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宋江的孝——宋父不希望儿子背上反贼的骂名。

义和孝之上,宋江最看重的是忠。封建社会,帝王家天下,朝廷就是正统,忠于正统,是天经地义的价值取向,所以宋江一直期冀被招安,哪怕初招时公人倨傲无礼,哪怕一帮兄弟中十有八九不满朝廷,哪怕奸臣当道、朝政昏朽......甚至招安后,宋江征辽平蔻为朝廷立下大功,却被奸臣陷害饮鸩而死,死前,宋江还要毒死好兄弟李逵,为啥?当忠义不能两全,只好舍义取忠了——宋江知道,李逵必反。

这可能是宋江身上最具争议的一点,不少人读水浒越读越气,觉得宋江是愚忠,身边聚着一帮能经天纬地、翻江倒海的英雄好汉,在奸臣误国、朝野孱弱的境况下,自立为王,改朝换代,有何不可?宋江之前一千多年的陈胜都能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怎么宋江就这么怂呢?他怂不要紧,害得一帮兄弟死的死,伤的伤,分崩离散,九泉难聚,真是气煞人也!宋江的忠,典型的愚忠!

很多读者气,我也气。但我仍然要说,宋江是智慧的,要知道,价值是会随着时代改变的,在宋江的时代,他的价值选择无可厚非,我们不能用今人的观念去评判,更重要的是,宋江绝不是怂人,他笃定地践行着认定的价值,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与上文让皇帝起开的第欧根尼在精神上是一致的,所以我想再一次强调,一个人对价值的践行有多纯粹,他的智慧就有多高明。且,北宋末年的黑暗蒙昧,正反证了宋江的智慧——智者往往陨落于周遭的无明,宋江如此,苏格拉底亦然。


我心目中,宋江并不是水浒第一大智者,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认为水浒中最有智慧的人,是——鲁智深。

我想施耐庵也许会赞同,因为你看“智深”这个名字,不够直白吗?“智深”是他出家后长老赐的法名,他本名鲁达,“达”,即“了身达命”,这是几千年来东方文化一直向往的智慧之境。施老构思水浒的时候,就是把鲁达往大智者的方向刻画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鲁达是一个粗鲁凶悍的胖大和尚,张口闭口就是“洒家”、“直娘贼”、“兀那撮鸟”、“嘴里淡出个鸟来”......(啥是“直娘贼”,啥是“鸟”,懂的都懂),一言不合就拳脚相加、禅杖乱舞,这样一个粗人,怎么会是智者呢?


没看过水浒,你也听过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

拳打镇关西是鲁达喝酒时无意中听见金翠莲父女被卖肉的郑屠户欺负,起了侠义之心,这事要是搁在李逵身上,他会二话不说抢到摊前一斧将郑屠劈为两段,鲁达是怎么操作的?他最初只是买肉,挑肥拣瘦,惹恼郑屠,让郑屠主动找他麻烦,然后理所当然地还手,打死郑屠后,又指着尸体说“你诈死”,扬长而逃走,可见其粗中有细。

倒拔垂杨柳是鲁智深逃罪到东京大相国寺,长老怕他破坏清规,就打发他去看菜园子,当地几个泼皮无赖想给鲁智深一个下马威,把他骗到粪池边欲推他跌入,谁想鲁智深一搭眼就看出几人坏心,将计就计挨近池边,趁其不备反将几人打入粪池,收拾得他们服服帖帖。后来鲁智深与他们饮酒,被门外绿杨树上传来的鸦叫声搅了兴致,趁酒兴,鲁智深把那株绿杨树连根拔起,众人更是叹服不已。

北宋东京即今开封,大相国寺是开封一景点

以上故事中可以看出,鲁智深粗犷的表象下,蕴含着细腻的内心,他观形察色、审时度势的聪明被很多人低估了。

鲁智深的聪明不是刻意训练的结果,相反,他是个率性而为的人,路见不平,就会把刀相助,“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杀郑屠后把金家父女安排的妥妥帖帖,护林冲也是一路到底,看别人小气心生厌恶而毫不掩饰,入佛门还想喝酒吃肉不惜大闹清净之地......他就是这样,性之所起就会义无反顾,聪明只是天赋的一些加持,他没有心机。

这时的鲁智深还称不上智慧,但他光明磊落、坦荡纯良的慧根已昭然若揭,所以五台山出家时,众多和尚见他形容丑恶、相貌凶顽,劝长老不要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但智真长老却说: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证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后来智真长老还送给他四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预言了他日后活捉夏侯成、生擒方腊、钱塘江坐化的功绩和命运。

征方腊后,梁山好汉十中陨八,幸存的英雄有的为官,有的归田,有的出家,有的流浪......鲁智深的归宿颇耐人寻味。


他本来也在杭州六和寺出家了,一日听到钱塘江潮信,轰鸣响亮,以为战鼓作响,就要执杖出战,寺中和尚告诉他这是钱塘江涨落的声音,唤作“潮信”,鲁智深想起智真长老的偈语,“听潮而圆,见信而寂”,既逢潮信,合当圆寂,鲁智深没念过多少书,不知道什么是“圆寂”,就问众僧,答道:“你是出家人,还不省得佛门中圆寂便是死。”鲁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唤作圆寂,洒家今已必当圆寂。烦与俺烧桶汤来,洒家沐浴。”然后叫部下军校:“去报宋公明哥哥,来看洒家。”又讨纸笔写了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焚起一炉好香,放那张纸在禅床上,自迭起双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及至宋江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坐在禅椅上不动了,只那几句颂子让宋江等嗟叹不已,文首已示: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好一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智深读书不多,言语粗鲁朴拙,鲁智深作孽甚多,一生杀人放火,一朝顿悟时,什么金绳玉锁,什么善报恶果,一切过眼浮云,只因我已成我......

金圣叹赞鲁智深为“上上人物”,

深以为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性的哲学探讨
价值评判源于主观
輕叩智慧之門 WORD
心灵超越与境界
即便是你做到有源源不断的话题可聊了,可为...
感性与理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