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游记 第三十回:弱水三千越祁连出青入陇,骠骑一胜酾酒泉南墩北悬
userphoto

2022.05.06 山东省

关注


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推荐阅读
 
自驾中国序章——相对论

中国旅游地图

西游记 第一回:感玄奘初踏西游路,经木火随思禅哲宗

西游记 第二回:沧海桑田诞天骄,归绥百召筑青城

西游记 第三回:别故土落雁美人化匈奴,会包头赛汗塔拉惊旅人

西游记 第四回:飙空路战神魂冢康巴什,遇风尘大漠长河沙坡头

西游记 第五回:天堂寺南飞车十二盘坡,拉卜楞北探秘甘加古境

西游记 第六回:黄龙池扼腕枯水惊飘雪,九寨沟绝伦天下还有谁

西游记 第七回:风尘泥泞颠簸路,神树金面三星堆

西游记 第八回:鸽飞花启梦川藏线,月如日星夜攀雪山

西游记 第九回:高原高城出高人瑜伽士,五色五智化五毒贪嗔痴

西游记 第十回:雪山圣湖亚丁四十九里路,出川入藏怒江七十二道拐

西游记 第十一回:忧疑惧重拾记忆碎片,断舍离如坠盗梦空间

西游记 第十二回:川藏线落幕飞空路,瞰高原恍然藐乐苦

西游记 第十三回:走旧路会羊湖纳木,经冰川入后藏新途

西游记 第十四回:第三极仰高冷珠峰,届百日辨真假自尊

西游记 第十五回:西藏江南接天上阿里,神湖鬼湖遇夕阳奇云

西游记 第十六回:冈仁波齐天葬迷夜路,古格藏尸阿里观星轨

西游记 第十七回:无人区离藏入南疆,昆仑路迷城遇香妃

西游记 第十八回:丹霞白湖金山帕米尔,过关斩将惊魂塔莎途

西游记 第十九回:色即是空源龟兹鸠摩译典,露电梦影闻烽燧玄奘讲经

西游记 第二十回:夏谷冬原越四季独库公路,蓝波金草醉夕阳赛里木湖

西游记 第二十一回:风月全无览浩瀚星海,紫草古城游五彩伊宁

西游记 第二十二回:小独库花海雪山骑天马,遭隔离顺逆坦然应八卦

西游记 第二十三回:琼库什台哈族隐田园,九阳连珠蒙人归西海

西游记 第二十四回:万里东归血洒征途英雄志,千年佛塔风扬黄沙美人迷

西游记 第二十五回:魔鬼红眼临翡翠绿湖,火星公路通水上雅丹

西游记 第二十六回:德令哈诗人想姐姐忘人类,金银滩歌王唱姑娘永流传

西游记 第二十七回:五行时轮孕藏医藏历,十相自在括佛界佛果

西游记 第二十八回:洋洋大观滔滔不绝展浩浩藏史,煌煌彩绘汩汩文脉诉茫茫高原

西游记 第二十九回:红润皇后岳中不群称卓尔,金秋残雪树海拔萃映祁连



出青海“北大门”祁连县到甘肃,导航显示有两条线路,一条是东行返回峨堡古城再北上张孟线抵达张掖,另一条是西行到八一冰川再北上后东行到达酒泉,怎么着都得绕不近的路。

这不太合理,如果八宝镇的居民想去嘉峪关或酒泉,地图上看明明在北方偏西,却要绕道如此之远,一定有捷径!

果然,询问当地人后,他们一般会西行至野牛沟乡,然后北上经肃南直达酒泉,一点都不绕路,而且沿路的祁连风光不错。不过祁连山路不太好走,大都是颠簸土石路,所以地图没有标出来。

自驾以来,什么样的多舛之途没走过,果断选择捷径!

西行前往野牛沟的路上,风景引人入胜,原来这里是祁连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黑河,前文已作过简单介绍,是仅次于新疆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支脉、野牛沟乡洪水坝的八一冰川,流向东北,与宝瓶河和八宝河汇合,转而向北进入甘肃,经张掖、临泽和高台,过金塔县天仓后被称为“弱水”,后流入内蒙古,在额济纳旗新村以北分为两支,分别流入噶顺诺尔(西居延海)和苏古诺尔,成潜流形成沙漠湖泊——居延海。黑河全长948公里,流域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


湿地公园草原辽阔,牛羊成群,黑河蜿蜒,雪山连绵,还有蔚蓝的天和洁白的云,景色美不胜收。


前行不久,到达北上肃南的岔路口。继续西行可达黑河源头——八一冰川,本来也是青海一大胜景,但如青海湖的断崖等景区一样,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那里已经实行封闭管理,游客进不去。于是北上国道213,准备翻越祁连山。


某美国作家曾总结出一个叫“生活半对半”的理论,意思是生活不会一直一帆风顺,也不会一直糟心,好事和坏事总是轮番出现,概率就是一半一半,告诫大家不必得意忘形或一蹶不振。

这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大部分人都能总结出类似的经验,少部分人能从中培育出平和的心态。奇怪的是,为什么老外喜欢把一些日常经验冠以“理论”、“法则”、“定律”、“主义”等高大上的形式(如“墨菲定律”),似乎是什么了不起的发现,要照这种操作,那我国古代的《菜根谭》、《增广贤文》岂不是可以称之为“做人定律大全”、“行事法则集要”。

大概是欧美“理性主义”过于发达,以至于像生活这样的混沌系统,都要像科学一样用规律框架去界定。殊不知,你能总结出一个规律,我就能找出十个反例,为人处世,哪里像科学那样泾渭分明?

很突兀,写景中忽然插入一段议论,是因为如前文所述,我一路经过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坏事,马上将迎来一件意料之外的好事——

翻越祁连山之路,也就是国道213,没有任何如当地人所说的艰险路段,反而一路顺畅,风光绝美,是自驾以来翻越的最轻松的一座山。有多轻松呢?小越野的油耗直降到了4.5!(当然有重启电瓶消除之前积累数据的因素,但几十公里内的油耗连续下降也说明了路况、天气的优秀)


原来就在一个月以前,国道213的这段祁连之路刚刚通车,是一条崭新的盘山公路,有些路段还在铺设护栏,有的隧道还在进行修整,但干净平整的路面如新生的婴儿和羞涩的处女,毫无险峻陡峭,偶尔的急弯和某段连续的下坡,也只是轻快活泼的善意玩笑,是不带惊险的惊喜。


新路如一条伶俐的小蛇,在沧桑的山体间调皮地藏头露尾,让神圣肃穆的雪山、高远辽阔的蓝天,都多了几分灵动的气质。


整个翻山过程不到一个小时,下山后已进入甘肃地界,来到张掖的肃南。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在新疆时介绍过,这里的裕固族与维吾尔族同源,都来自回鹘灭国后迁往各地的回纥人。除了裕固族,这里还生活着藏族、汉族、蒙古族等16个民族,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文化景观。

(裕固盛世雕塑和裕固女神)


上图中“裕固印记”后的景观叫“裕固女神”,设计灵感来源于裕固族妇女的头面和红缨帽子,展现了裕固族女英雄萨娜玛珂的光辉形象,色彩鲜艳,线条柔和,刚柔并济,也体现了裕固族热情洋溢、顽强奋斗的民族精神。


县城中最亮眼的景观要属肃南大经纶,屹立于县城南侧桦树林中,高大雄伟,金光闪耀。

大经纶藏语称为“香巴拉却科”,直径9米,高24.623米,筒身为黄铜铸造,外镀金箔,重170多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转经轮,比之前介绍的香格里拉大佛寺转经筒还要大!


大经纶筒壁上用紫铜刻有浮雕,图案有莲花瓣、金刚、兽头、梵文六字箴言、八大菩萨、八瑞物、吉祥八宝、藏文祈愿词、祁连山水风光等。经筒内供奉泥塑和纸印各类佛像88万尊,佛塔20万个,各类唐卡50幅等,可谓金玉其外、珍宝其中。


大经纶对面是中华裕固风情苑,利用地势高差,以错落有致的层次布局形成景观长廊,包括裕固族民间乐器天鹅琴景观、裕固文化演艺广场等,展示了裕固族文化民俗,与山水、湿地、林木浑然一体,景致独特。


从肃南向西北约180公里,来到了酒泉。一开始走的是沪霍线,这条路通往新疆的霍尔果斯,我们在口岸处见过了道路终点标志。离酒泉70公里处,道路变窄,大车增多,堵在路上,半个多小时才挪动了几公里,后来在清水收费站上了连霍高速,晚上才抵达酒泉。

某种意义上,这天的行程已经“遍历”了“甘肃”:甘肃得名于境内的甘州和肃州,甘州就是肃南所在的张掖,肃州就是酒泉。


肃州是酒泉古称,为西汉设置的河西四郡之一(另外三个是武威、张掖和敦煌),是丝绸之路重镇,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又得名酒泉,如今的敦煌莫高窟、安西锁阳城等都属于酒泉名景。

酒泉之旅,我们将再临敦煌去看看阳关和玉门关,途径嘉峪关会参观关城和长城第一墩,在那之前,我们先逛逛酒泉市区。

(酒泉城中央的钟鼓楼,始建于东晋)


肃州区城东的西汉酒泉胜迹是不可错过的城区胜景,这是一处源于西汉史实、表现大汉雄风、融合江南灵秀的古典园林。


1879年,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疏浚泉湖,修建亭榭,酒泉园林初具规模,并率先向民众开放,使之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公园。

(左宗棠陈列馆)


公园包括历史文化区、山湖风景区、休憩娱乐区,建有祁连望阙、汉武广场、神明衢桥、盛世丝路、酒泉胜迹等西汉胜迹,还有左宗棠陈列馆、木雕长廊、硅化木园、祁连澄波、芦伴晚舟、烟云深处、花月双清等景点,可在自然胜景中沐浴人文光辉。


公园中了解到:酒泉又名“金泉”,传说有人在此饮水时得到黄金而名。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在河西之战中大获全胜,汉武帝从长安赐御酒一坛犒劳霍去病将军,他认为功劳属于全军将士,就将酒倒入泉中,与将士取而共饮,于是“酒泉”的美名传承至今。古酒泉流淌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它是汉王朝凿空西域、开疆拓土的历史见证,是塞上江南的瀚海明珠。

(“酒泉”本泉,后面是西汉风云雕塑)


(酒泉胜迹碑)


有意思的是,“嗜酒如命”的李白曾作诗《月下独酌》,对酒的赞美中也提到了“酒泉”,诗句如下:“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酒泉肃州区西行约20公里即达嘉峪关。

酒泉市面积很大,包括西部的敦煌、玉门、瓜州和金塔等县市,几乎占了甘肃的半壁江山;而嘉峪关很小,地图上看像包在酒泉版图中的西瓜子,但嘉峪关是和酒泉是平级的地级市。

嘉峪关建市源于1955年的时候在此地发现了大量铁矿石,1958年这里建成了酒泉钢铁公司,几年后酒钢发展成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嘉峪关市便应运而生,被称为“戈壁钢城”。

也许比起“戈壁钢城”,嘉峪关长城更加为人所知。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边陲锁钥”。嘉峪关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与东部的山海关、中部的镇北台并称为“中国长城三大奇观”。

所以,嘉峪关之旅,我们先去参观嘉峪关关城。


祁连山支脉文殊山连绵起伏,马鬃山支脉黑山重峦叠嶂,这两山之间宽约15公里的平坦峡谷,地势险要,是千里河西走廊最狭窄的地段之一,也是东西交通的唯一通道,古称“河西第一隘口”。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关城就修建在这条峡谷的山岗上。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建在嘉峪山西麓而得名,比山海关早建九年。他的建设者为明代征西大将军冯胜,他收复河西后,在此选址始建,经历了168年的时间,建成一座规模宏大的关城,其布局合理,建筑得法,适合战争防御需要。关城有三重城廓,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关城由内城、瓮城、外城、楼阁和附属建筑组成,内城墙高9米,周长640米,面积25000平方米,是长城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进入关城景区后首先看到的是一片湖水——九眼泉湖。

嘉峪关地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600米以上,常年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只维持在80毫米左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十几倍,对军民的驻屯生存构成极大威胁。然而相对于西北高原的大环境,嘉峪关又是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小盆地,来自祁连雪峰和冰川的融水以地表径流和河谷潜流的形式汇聚于低处,使这里形成一个水源较为集中之地,嘉峪关下的水被称为“九眼泉”,泉水汇成的湖就叫“九眼泉湖”。


当年冯胜的大军在此驻扎时,最先吸引他们的正是嘉峪山下的这处泉水。嘉峪关地区几千年以来的人类文明,所仰赖的物质基础也是这些长流不断的清水。《秦边纪略》载:“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

(九眼泉湖旁的冯胜雕塑)


沿湖而行来到关城入口——东闸门。

东闸门门洞高4.2米,宽3.8米,深10.6米,用石条和砖垒砌而成,墙壁上嵌有36根方木支柱,门顶搭有方木棚架,门上建有闸门楼,红漆明柱,顶盖灰瓦,为硬山顶式建筑。此为进出关城的主要通道。


穿过东闸门、历史壁画镶嵌的城墙和厚重古朴的碑廊,重城并峙的壮观城楼呈现眼前,屹立在茫茫戈壁,一股沧桑悠远之感扑面而来。


进关城首先看到的建筑是文昌阁,又名文昌殿,始建于明代,为两层两檐歇山顶式建筑。阁上悬“威宣中外”、“神威远播”匾额,四周装有精雕窗花,楼外有回廊,装饰有古式山水画。


文昌阁不远处是关帝庙,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是明清时期河西地区最大的关帝庙,庙内原有大殿一座,配殿两座,窗庭两座,牌楼一座,殿内各墙壁上绘有三国故事彩绘。如今只保留一座牌楼,主体建筑重建于1998年。


关帝庙对面是戏台,坐南向北,面宽三间,进深两间。上部为木格顶棚,绘有八卦图,中间屏风绘有八仙图,东西侧墙绘有彩色壁画。两侧刻对联一副:“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


沿城墙前行来到朝宗门,此为内城的第一道防线——东瓮城门,门额刻“朝宗”,意为“效忠朝廷,忠于君主”,此门南向,不与临近的光华门直通,使关城道路迂回,利于防守。



朝宗门后是光化门,门洞为五伏五券错层拱券式结构,门道长22.69米,用大小不一的条石铺设。站在门口处可看到“门中楼”的奇观,展现了古代建造者的智慧。

(“门中楼”和光化门)


光化门墙下有一块白石,与嘉峪关“击石燕鸣”的传说有关:相传嘉峪关关城住着一对恩爱的燕子,每日形影不离,一天燕子双双出去觅食,傍晚城门快要关闭时,雌燕先飞入城中,后到的雄燕却被关闭的城门撞死,雌燕非常悲痛,终日悲鸣不已而死,从此这里就发出“啾啾”的燕鸣之声。人们在出关时都会来这里敲击墙壁,要是能听到“啾啾”之声,表示出行能平安回来;将军出征打仗时,家人也会击墙问卦,祈祷将军能平安回来。


进门后可沿马道攀上城墙,绕城一周观览城楼、角楼,俯瞰关城全景。


下图为角楼,又叫戍楼,建在内城四隅的角台上,是守城士卒放哨的地方。角楼为二层单间式,用砖砌成,建有平台,平台上周设有垛口,形如碉堡,可供登临远望。


下图为敌楼,是突出于城墙外侧的建筑,用于士兵在城墙上巡逻时休息和放置兵器,也具有防御和进攻的功能。


城西为柔远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建筑,色彩庄重,美观大方,有雄踞西垂,俯视天下之感。柔远楼为明正德元年由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


下图为会极门楼,门楼的后檐台上有一块砖,据传在修建嘉峪关时,有一名技术高超的工匠,名叫易开占,他经过周密的调查和静心的设计,提出了一个精确的用材方案。嘉峪关全部工程完工时,所有的材料中只剩下一块砖,被放于此处以纪念工匠的杰出智慧,此砖也被称为“定城砖”。


关城内有座游击将军府,始建于明代,是关城武官办公的地方。


游击将军府坐北朝南,为两院三厅建筑。前院有门厅三间,东西厢房各五间,为衙门府;中厅为过厅三间;后院呈四合院,有房屋十一间。


下图为中堂,是游击将军的议事厅,塑有人物6名,分别是35岁的游击将军芮宁和4名文武官员及一名士兵。芮宁身着铠甲,在作战沙盘前拈须思考,神情刚毅凝重。屏风上的下山虎为中国工笔画,气势威猛。


下图为后堂,是游击将军和夫人的会客厅,屋内有山水中堂、观音像、花瓶、茶几等陈设。后堂西侧为卧室,有雕花大床、衣柜、差距、梳妆台、古琴等物。


下图为嘉峪关楼,矗立在罗城正中的楼台上,始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左宗棠题“天下第一雄关”匾悬于楼上,1931年此匾在关楼拆毁时丢失,现楼是1988年根据文献和仿柔远楼样式修建的。


关楼下有“关照”办理处,“关照”即古时出关所需的文牒,办理“关照”是个大胡子大汉,言谈举止透露出丰富的经历,他会各地方言,不论游客来自河南、山东亦或广东、湖南,他都能用你的家乡话进行一番“盘问”,有游客说接下来将去新疆,他还会把“西域古国”作一简单介绍,十分有趣。


拿到“通关文牒”,踏出关门,在明朝时,就相当于出国了。明代朝廷无力经略西域,嘉峪关就是当时的“国门”,古代出国不似如今可以乘坐飞机、火车、轮船,那时基本靠脚力和驼力,所以面对前途茫茫的沙漠戈壁,“春风不度”、“无故人”的心境是今人无法体会的。



嘉峪关关城外有一条白鹿仓峪泉古街,街道两旁塑有以丝路文化和河西走廊文化为题材的雕塑,包括“河西走廊”、“游击将军”、“嘉峪关”和“僧侣”四组群雕,以点带面,虚实结合,可以从中形象地了解河西走廊雄奇壮美的历史文化。


古街尽头是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和秦皇岛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中已经了解过关于长城的历史,接下来我们再了解一些河西长城和河西走廊的历史。


长城是人类有史以来历时最久远、规模最庞大的建筑体系,在漫长的2000多年之中,共有20多个朝代及政权修筑过长城,总长度超过5万公里,分布于今天的15个省、市、自治区。长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关隘、亭障、墩台、城堡等工事,以及完备的军事指挥和防御制度,成为古代军事科学的典范,是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文化与建筑奇迹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楚、燕、赵、秦、中山等诸侯国已开始修筑长城,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原燕、赵、秦北边关口塞防,延袤万余里,屏障华夏。汉武帝经营河西,筑城障列亭,护卫丝路交通,后增筑修葺历代不绝。至明代,河西长城的修建达到最高峰,“峻垣深壕,烽堠相接”,构建起最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历史上除秦、汉、隋、唐、明等汉族王朝修筑过长城外,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高句丽、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也曾修筑过长城。

(魏晋时期河西出土的独角兽)


河西长城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列四郡,据两关,东起自兰州,西至敦煌玉门关,自玉门关往西,过罗布泊直至库车,中间连接内蒙额济纳河的居延塞和白羊河的武威塞,其中甘肃段总长1200多公里。河西长城对于抵御匈奴侵扰、开拓西域疆土、保障丝路畅通、发展长城沿线的经济等产生过巨大的历史作用。

(人面杙:古人认为城垣倒塌为鬼怪作祟,将人面画于小木桩上,插在城垣中,以镇鬼怪)



长城庇佑下的河西走廊地处黄河流域与中亚、西亚之间的结合部,是古代中国走向西方的通道和咽喉。唐朝时,以经营河西与西域为目的,伴随长城的延伸,打通了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经关陇河西到敦煌,入西域,越葱岭即达中亚、西亚,直至地中海。河西走廊为缔造丝绸之路东段的畅通与繁荣,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古代河西走廊是一条世界性的文化走廊,世界三大宗教由此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也由此远播西方。著名的“龟兹乐”、“西凉乐”等,就是西域音乐经过本地吸纳加工而终成大唐正音,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更是集中西文化艺术之大成。


最后,我们去转转嘉峪关关城南北两侧的悬壁长城和长城第一墩。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了加强嘉峪关关城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修筑嘉峪关南、北两翼长城,在黑山石关峡两侧的山脊上,就地取材,夯筑了片石夹土长城,也就是最初的悬壁长城。


现存的悬壁长城为1987年重修,依山势而建,直至黑山山顶,远远望去,墙体如悬挂山间,古称“悬壁长城”。因这段长城的形势与八达岭十分相似,也称为“西部八达岭”。


悬壁长城与峡口南的“暗壁”长城配合,封锁石关峡,上面的烽火台与峡口南的烽火台相互照应联络,传递军情,是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悬壁长城景区内也有反映丝路文化的雕塑,包括马可.波罗、霍去病、班超、玄奘、林则徐、左宗棠等名人和其典故,他们都在河西走廊留下了不朽的足迹。


景区门口有多彩鲜艳的孔雀松,红的、黄的、绿的铺满大地,为戈壁荒山带来一抹明艳。


悬壁长城南下13公里来到长城第一墩。

长城第一墩又称“讨赖河墩”,依然由李涵监筑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墩台位于西长城尽头的讨赖河北岸,耸立在高达56米的悬崖峭壁之上,担负着传递嘉峪关南至祁连山方向敌情的任务。


第一墩东边是群楼林立的嘉峪关市区,西边是浩瀚无际的大漠戈壁,北边与雄伟壮观的嘉峪关相连,南边是连绵起伏的祁连雪山。站在墩旁,长城美景、讨赖河大峡谷、壮丽祁连山尽收眼底,风光无限。

(讨赖河峡谷)


长城第一墩屹立讨赖河畔,以滔滔讨赖河水作为天险,拒敌于长城以外,讨赖河以南又有山险障碍,山口再驻兵把守,形成双重防线,地利人和形成雄险之势,猿臂难攀,何况步骑之兵,可谓“天下第一险墩”。


第一墩景区内还有“醉卧沙场”雕塑群,根据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创作:“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所塑人物和周围环境将将士的豪情与悲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景区还有一座仿建营寨,门外防御的鹿砦、刀车、营内的棋亭、击鼓台、点将台、帅帐等一应俱全,可以略窥古代戍边将士的生活状况。


河西四郡之酒泉郡到此为止,接下来的行程,我们将依次西行敦煌郡,然后东行张掖郡和武威郡,遍览河西走廊风光,期间金秋胡杨大放异彩之际,还会北上额济纳观赏奇美胡杨林。

下一站——敦煌。

莫高窟外,敦煌还有哪些迷人胜景,且待下回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嘉峪关:一座关城,何以成为西域屏藩?
8天河西走廊自驾游详细攻略04
匠师用料精确,建成“天下第一雄关”仅剩一砖,你见过吗?
河西长城
河西走廊行原创组诗:丝路花雨天高云淡,河西走廊大漠长情
情迷丝路<1> 嘉峪关__关城神韵(上) (2009-05-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