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纳尼?WHAT?啤酒原来这么倒!红酒原来这么品! (上篇)

酒带来的欢乐是短暂的,如同一出芭蕾舞或音乐会一样;但酒能鼓舞人生,并给予生活莫大的欢乐。

——拿破仑


 导言

山东半岛上有两个城市都和酒有着很深的渊源,它们一南一北,背靠背,面朝海。三面环海使得气候温和,纬度适宜使得阳光充足,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

它们一个以啤酒闻名,一个以葡萄酒著称,不论你喝不喝酒,这两个世界级的品牌你是一定听过的。

你大概已经知道了我说的是哪两个城市,没错,就是青岛和烟台。在这两个城市诞生了享誉全球的品牌——青岛啤酒和张裕解百纳葡萄酒。

今天这篇文章,我将带小伙伴们逛逛两个城市关于酒的博物馆,除了了解名酒品牌的诞生和发展,也会有许多很有意思的小常识。我敢打赌,虽然我亲爱的读者中肯定有不少爱饮酒的朋友,但是诸如怎么倒酒、怎么品酒等等,你们却不一定有正确的知识。所以,如果读完这篇文章你觉得一无所获——算我输!


青岛和烟台

进博物馆之前,且容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两座城市(主要说说烟台)。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南面濒临黄海;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北面濒临渤海。二者均为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青岛有崂山等,烟台有蓬莱等),均是温带季风气候,面积也差不多大,都是山海相依的城市(烟台有烟台山、昆嵛山等),而且经济水平在山东也是第一第二的“好榜样”(2017年GDP青岛第一:11000亿元,烟台第二:7550亿元,省会济南第三:7000亿元)。

烟台和青岛均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巧合的是,两个开发区都有个沙滩名叫“金沙滩”,都是4A级景区。如果你曾漫步在两个城市的海边,就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样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烟台芝罘区滨海广场

▲海边远眺滨海广场,中央偏左的是山东第一高楼

▲烟台山 近代很多列强的领事馆建在这儿 烟台由此得名

▲滨海广场一景:首批国家沿海开放城市

▲开埠文化旅游街

观感上相似,体感上却不同——烟台比青岛热多了。我去烟台是在7月份,青岛只有二十多度,烟台已经超过了三十度,而且比较干燥,气温像内陆城市。这是地理位置的不同带来的气候差别:烟台北面临海,南面有山,正好和青岛相反,夏季海上刮来东南季风,携带的雨水能惠及青岛,却较少到达烟台,于是青岛湿润多雨,烟台干燥炎热。

而到了冬天,山东半岛易受来自蒙古东部及俄罗斯远东两股冷空气合力的影响,位于北方的烟台首当其冲,加之丘陵地形和海洋的作用,使得烟台(还有东面的威海)成了著名的“雪窝”,而青岛受的影响就小多了。

所以气候上说,青岛比起烟台,冬暖夏凉,更加让人舒服一些。

烟台有山东最高的建筑——323米的烟台世茂海湾壹号楼(今年6月份济南的汉峪金谷大楼完成封顶,高339米,成为新的山东第一高楼 )。

▲高达323米的烟台世茂海湾壹号楼

▲从“第一高楼”俯瞰滨海风情

作为山东第二大经济体,烟台也比较繁华,万达广场、大悦城、振华等大型商城入夜后灯火璀璨,热闹喧哗。

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两个城市的酒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和烟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


青岛啤酒博物馆

青岛啤酒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北区登州路56号,在一个饭馆林立的小街道(啤酒街)上,一个不太起眼的牌匾,如果不仔细,就会错过:

一进门,看到几个石刻大字,其中一个是“BIER”,这是啤酒的德文。

往前走,看到一个开阔的大院子,周围的红色楼房就是要参观的博物馆,中间围着的是一些有标志意义的雕塑。比如下面这个2003年的雕塑,标志着青岛啤酒诞生100周年。

还有一个大酒瓶和几个酒杯雕塑:

整个博物馆属于德式建筑,建立在德国啤酒厂旧址的基础上。分为A馆、B馆和C馆,分别为百年历史文化区、生产工艺流程区和多功能区。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博物馆,阅览一下青岛啤酒的光辉历史。

博物馆都有指示游客的说明性文字,一进入,可以看到“前言”,简要地概括了青岛啤酒和青岛的联系和发展:

“诞生于1903年的青岛啤酒,沥尽沧桑巨变,凝聚了几代青啤人的勤劳与智慧,积淀了精湛的技术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中国啤酒工业的振兴和发展谱写了举世瞩目的辉煌篇章。”

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模型:

这种建筑属于德国青年派风格(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风靡欧洲的新艺术运动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屋顶是坡屋顶形式,外部墙面以清水砖为主,局部略外突,山墙(注:山墙是指古代房屋两段的横向外墙,用于和邻居的住宅隔开和防火)呈曲线状,门窗上部有小拱券装饰(见下图)。


青啤百年

博物馆的第一部分是百年历史文化,介绍了青岛啤酒自1903年诞生到现在成长为世界级大品牌的辉煌历程,其伴随着青岛的起伏发展,也印证着百来年祖国的由弱到强。

百年起点(1903-1916):1897年11月德国军队占领青岛,第二年,德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1903年8月15日英德商人投资40万墨西哥银圆,在青岛建立了“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这是中国建厂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其生产设备、原料全部由德国进口,酿造方式也是按照《德意志啤酒酿造法》酿制比尔森风味的浅色啤酒和慕尼黑风味的黑色啤酒。1906年青岛啤酒在德国慕尼黑博览会获得金奖。

▲1903年-1916年青岛啤酒商标

易主经营(1916-1945):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军队占领青岛。1916年9月16日,日本国东京都的“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以50万银元将青岛啤酒厂购买下来,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

“五四运动”后,中国政府于1922年收回青岛,但啤酒厂仍然由日本人经营。在此期间,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对青岛工场进行了扩建和改造,年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使用的商标有“青岛”、“朝日”、“麒麟”等。

▲旧时代的啤酒广告

▲日本经营期间的广告旗

▲全息影像:民国美女饮酒

艰难岁月(1945-1949):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当年10月工厂被国民党政府军政部查封;旋即由青岛市政府当局派员接管,工厂更名为“青岛啤酒厂”,生产“青岛”牌啤酒,产品销往沿海各城市和新加坡等地,最高产量曾达2800吨。之后由于经济萧条,原料和燃料供应不足,工厂生产每况愈下,1948年啤酒产量降到1200吨。

新的征程(1949-1993):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啤酒厂有青岛市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国营青岛啤酒厂”。建国后,企业生产及产品质量稳步发展,直至1978年啤酒出口量占中国啤酒行业的98%。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给青岛啤酒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86年啤酒年产量突破10万吨,随后逐年攀升,并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荣获国家质量评比金奖且三次在美国国际啤酒博览会上获得冠军,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盛誉。

1993年是青岛啤酒的一个分水岭,经过90年坎坷发展,青岛啤酒终于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请跟随我经过陈设着啤酒桶和栈桥(青岛地标)投影的梦幻走廊,来到新的篇章——新百年的大品牌战略。

新百年、新时代:1993年6月,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率先进入了国际资本市场,青岛啤酒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九五”以来,青岛啤酒实施“大名牌战略”,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实现从“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的战略转变,实质性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新时代,青岛啤酒凭借“品牌驱动的发展战略”,创新的商业模式,发挥自身的品牌、品质、管理、技术等优势,使得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居中国啤酒出口量首位,成为世界第五大啤酒企业。


啤酒文化

看完了辉煌的青啤历史,再来看看啤酒文化,因为啤酒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日常消费品,所以它的包装、瓶盖等等,都承载着一定时期的文化。

各式各样的酒瓶:

充满民国特色的夜景大照片:在这拍照是不错的选择。

作为城市名片的青岛啤酒:助力外交、扬帆丝路。

啤酒瓶上的文化:魔兽、影视剧(深夜食堂)......

青岛啤酒,与世界干杯。

这两天第28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正如火如荼,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以品尝青岛啤酒和其他国家的啤酒,看灯光秀,欣赏郎朗钢琴演奏会,观看马戏团精彩表演,在电音节蹦迪......

青岛国际啤酒节创始于1991年,最初是由青岛啤酒厂主办,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啤酒厂家,八方宾客纷至沓来,五湖四海的朋友聚在一起,畅饮最新鲜的青岛啤酒,是亚洲最大的啤酒盛会。青岛啤酒节,也是青岛人民的节日,万人空巷,满城飘香,节日里的城市,到处弥漫着欢乐的气氛。


设备、工艺和原料

青岛啤酒采用现代一罐法(注:发酵和后熟在一个锥形罐中进行)酿造工艺和独到的低温长时间后熟技术,需要酿制一个月以上。工艺流程包括糖化、过滤、冷却、发酵、包装等工序。

▲科学家在研制酿酒技术(雕塑)

▲30年代地板式发芽场景(雕塑)

糖化设备:(注:糖化是淀粉加水分解成甜味产物的过程,在啤酒酿制中,特指利用麦芽制造麦芽汁的全过程,麦芽汁包含了麦芽溶解于水中的全部营养物质,为酵母所利用,是啤酒发酵的基础)

▲建厂初期的糖化设备

▲早期麦芽汁冷却系统

过滤是将成熟啤酒中的浑浊物质、酵母以及其他悬浮物质除去的过程,使酒变得清澈透亮,富有光泽。(棉饼过滤机的棉饼是过滤介质,为脱脂后的棉饼)

青岛啤酒采用麦芽、酒花和水为主要原料,经过了啤酒酵母的发酵酿制,是一种含有二氧化碳、低酒精度的饮料,素有“液体面包”之称。

大麦麦芽是啤酒的基础原料,它能够提供啤酒最丰实的酒体(注:指酒在舌头上的重量的感觉,取决于酒的酸度,酸度越高,酒体越轻)和最迷人的酒香风味。

啤酒花学名蛇麻花,广泛应用于啤酒酿造,距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它能使啤酒产生特有的酒花香气和苦味,能提高啤酒泡沫的起泡性和泡持性。它还具有防腐作用,影响啤酒的贮存,是影响啤酒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

青啤所用的酒花,又叫“青岛大花”,因为它是青岛啤酒培育出的中国第一支啤酒花。目前国内大部分啤酒生产企业使用的酒花都是青岛大花的“同伴”。

酵母是啤酒的灵魂,是啤酒酿制过程中的“催化与平衡大师”。

啤酒酵母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呈圆形或卵圆形,能够把麦芽汁中的麦芽糖转化为酒精、二氧化碳等物质。

酵母是啤酒酿制不可或缺的原料,不同酵母菌种所发酵的啤酒在风味、口感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青岛啤酒所用的酵母使其具有醇厚、柔和、爽口的特点。

▲酵母绘图

▲酵母实物图(放大)

啤酒的生产过程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废料,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青岛啤酒却始终把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牢记在心,在社会责任厅,展示了一些废物利用、清洁生产的实例。

废酵母可以用来制药:

碎玻璃可以用来做酒瓶:

酒糟可以用来喂猪:

煤渣、非硅藻土可以用来制砖:

清洁生产流程:

设立爱心基金,不忘社会责任:


博物馆趣闻

进入下一个展馆的路上,有一个“天上来酒”的装置。古代西方人认为啤酒是从上帝来的饮料,是天神的赏赐,觉得啤酒有一种超自然的魔力,那种“兴奋、美妙、极乐”的陶醉感被认为是神灵附身,喝啤酒就可以具备魔力。

“天上来酒”的对面,有一个植物雕塑:一只大熊猫抱着一大瓶青岛啤酒,国宝也在享受啤酒带来的陶醉呢!

接下来来到了建厂初期的发酵车间,里面光线微弱,却似乎弥漫着一股酒香。车间中部的影像是一个有趣的德国老头,穿着实验服,正认真地酿制啤酒,突然,他哈哈一笑,可能是酿出了美味的啤酒,然后把啤酒泼向游客,原以为只是虚拟的幻象,谁想到真的有液体撒到了身上,惊得众人一阵尖叫......

这个可爱的老头叫奥古特,就是他在1903年带来了皇室的珍典酵母,在这个发酵池中酿出了第一杯青岛啤酒。

正在发酵车间辛勤工作的工人:(雕塑)

再往前来到了储酒间。储酒可不仅仅是储存酒,还包括一个酿酒的过程——后发酵。前发酵是指在发酵池或者锥形罐中有酵母发酵7天,后发酵则是啤酒的成熟阶段,在贮酒桶中进行,一般经历20天左右,后发酵结束后,啤酒的风味才能纯净爽口。青岛啤酒的后发酵长达45天。

不同时期的贮酒桶:

工人清理贮酒桶:(雕塑)


世界啤酒历史和博览

根据考古发现证明,啤酒是由距今大约6000年前的苏美尔人首先开始酿造的。苏美尔地区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之间(在今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包括南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和乌尔。据说苏美尔人是偶然发现了啤酒的发酵过程,至今也没人知道其真实缘由。据推定,可能是一堆谷物在变湿不久后,开始发酵并逐渐产生了一种含酒精的糊状物。

在一块迄今有4000年历史的印章上刻有对酿酒女神尼卡西的赞美颂歌,歌中同时也记载了制造啤酒的方法。这个古老的印刻用苏美尔语言最早描述了啤酒的制造过程:将大麦制成面包状进行烘烤,再捣碎加入水制成麦芽汁,然后便可制成一种可使人“兴奋、美妙、极乐”的饮料。

公元前2000年,苏美尔王国解体,古巴比伦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统治者,他们继承了苏美尔人的文化,也继承了其酿酒技术并发扬光大,已经可以酿造20中不同类型的啤酒。

啤酒还从古巴比伦传到了埃及。古埃及人用烘烤过的面团来酿酒,并加入枣来改善啤酒的口味。古埃及人还专门为啤酒酿造者制造了一个象形文字。

后来,希腊人和罗马人统治了埃及,学到了啤酒酿造技术,一时间啤酒在地中海地区广受欢迎,知道后来被葡萄酒所取代。在罗马,葡萄酒成为了酒神巴克斯的美味,而啤酒只在罗马帝国难以见到葡萄酒的外围地区酿制,因为罗马人觉得啤酒是一种野蛮人的饮料。

19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对啤酒产生影响,两个非常重要的发明彻底改变了啤酒酿造。第一个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第二个是林德发明的人工冷却。人们早就知道制造啤酒需要特定的温度,有些温度在自然条件下只能出现在冬天。自从发明人工冷却后,啤酒就可以全年进行生产。

酒花的应用,使啤酒显示出“明确的特征”。啤酒开始在口味和外形上逐渐接近现代产品。为确保啤酒的可靠性、质量和一致性,巴伐利亚国王威廉四世与1516年宣布了德国啤酒纯净法,规定只有大麦、酒花和纯净的水可以用来酿制啤酒。啤酒纯净法是世界上最古老、至今仍然有效的食品法。

啤酒酿造另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归功于克里斯蒂安.汉森。这位丹麦科学家成功分离了单个酵母细胞,并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繁殖。这种酵母扩培方法改善了发酵的纯净性和啤酒口味的再现性。


啤酒小常识

1972年7月1日在墨西哥召开的世界第九次营养食品会议上,啤酒被确定为营养食品,因其满足三个条件:

  1.  含有多种和多量的氨基酸;

  2. 发热量高;

  3. 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一瓶青岛啤酒(640ml)可产生热量400-700大卡,相当于4个鸡蛋、一磅牛奶、300克猪肉的热量。

此外,啤酒中的叶酸、泛酸和阿尔法酸对许多病菌都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下面介绍一下啤酒的种类:

按照色泽分类,青岛啤酒分为淡、棕、黑三大系列,以及近几年新开发的冰啤和干啤等新产品,即,青岛啤酒可分为:淡色啤酒、浓色啤酒、黑色啤酒、冰啤、干啤。

啤酒的度数和白酒的度数可不是一回事哦。白酒的度数一般指酒精度,而啤酒的度数指的是麦芽汁浓度,比如,12度的啤酒表示由含糖量为12度的麦芽汁所酿造的啤酒。啤酒的酒精度是用啤酒中所含的酒精的质量比(W/W)或体积比(V/V)来表示,是一个百分数,一般在3.5%-4%,德国啤酒的酒精度较高,一般在5%-9%。

啤酒应该放置于比较凉和暗的地方,理想的贮藏温度是5-10摄氏度,必须竖立存放,不能横放,这是为了把瓶中空气对啤酒的氧化作用降到最低。

倒啤酒也有讲究,不能全是泡沫,也不能一点没有泡沫。因为上层的泡沫是保持啤酒美味的秘诀,理想的状况是杯中泡沫的高度不要超过整个酒杯的三分之一。

饮用啤酒的杯子也不可随意。首先,盛啤酒的杯子不能太浅,其次,饮用速度不能太快,若想保留啤酒的香味,腰鼓型酒杯最为合适。

啤酒对酒杯的干净度也很敏感,饮酒用的玻璃杯应和啤酒一样事先置于冰箱内冰镇,这是啤酒爱好者的共同心得。

下面说说怎么品尝啤酒:

四个步骤:看、摇、闻、尝。(细节见下图,看不清请拉大)

博物馆的一句话一下子让“品酒”变得不那么高深莫测——“品尝啤酒并不需要特殊的味觉天赋,需要的只是乐观的心态,对啤酒的兴趣和追求的口味的恒心”。

回想起以前喝酒的情景,好像从没有“品”过,每次都是豪饮。或许是觉得品酒是高雅的贵族干的事,咱普通老百姓,喝酒就图个爽,有什么好品的!

现在我倒不这么想了,因为首先,品酒并不难,不论白酒、啤酒、红酒,品法都差不多,关键是有耐心,一步一步地来;其次,品酒跟阶层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跟生活态度有关系,给你一瓶82年的拉菲,你一股脑一吞而下,和喝一口几十块钱的红酒也没啥区别,然而你要是用心,哪怕只是一杯普通的三星白兰地,你一样可以品出不同层次的味道来。(当然,同样的心境,越好的酒,自然能给你越丰富的味感)

学习了品酒的小知识,来到了饮酒区,正好趁热打铁,品一品刚酿好的原浆啤酒。

干杯!

炎热的夏天饮上一杯冰爽的啤酒,是非常舒服的,让人心情大好,和我同去的话少的表弟也变的健谈起来。

博物馆也是聪明,在这里设置留言墙,爽快的游客当然不吝溢美之词啦。

其中不乏外国游客,都是赞美有加。


现代制酒设备和各国地标

喝完鲜美的原浆啤酒,穿过一段酿酒大桶一般的过道,来到了现代制酒设备区域。

新过滤装置:

现代的酿酒设备是清一色的银色装置,没有老设备那么平易近人,看上去复杂而专业,高效而精密。

再往前,是一个各国地标建筑和青岛啤酒图片展示长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非常华美的代表性建筑,在这里可以一窥不同文化下各具特色的漂亮景观:

印度泰姬陵:

俄罗斯红场:

哈萨克斯坦巴伊杰列克观景塔(亦称“生命之树”):

希腊伊亚蓝顶教堂:


百年包装

这一部分带大家看看青岛啤酒包装的发展。

德国色彩(1903-1916):1903年“日耳曼尼亚啤酒有限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创世以来,一直使用“Tsingtao Beer”的商标,语意为“绝对纯正”,酒标使用德国元素,殖民色彩浓厚。那时使用褐色的啤酒瓶,工人们还发明了“草把”护瓶,以便于长途运输。

日本表象(1916-1945):近30年的日本经营时期,高卢鸡、鹰、狮子等德国元素换成了麒麟,青岛啤酒的商标先后或同时使用过青岛、朝日、麒麟、札幌、万字等多种商标。

民国包装(1945-1949):1945年,青岛啤酒归国民政府经营,商标有了青岛特色,图案上最显著的特征是采用灯塔为核心的构成要素,其原型就是小青岛灯塔。1948年,接管啤酒厂的齐鲁企业股份公司征集使用新的黑皮商标,团委彩色椭圆形,显得华丽高贵新颖。

新的起点(1949-1993):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青岛啤酒图案仍为灯塔,但色调和风格皆有所更新。1958年,“回澜阁”酒标开始酝酿并逐渐投入使用,标志着世界唯一的青岛啤酒走向真正的文化自觉。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听状易拉罐和形似航空炸弹的炮弹酒。

炮弹生酒桶:

走向辉煌(1993-2003):1993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伊始,开始启动新版LOGO。90年代末,青岛啤酒推出不锈钢中空保温的生酒桶,并催生了青岛人塑料袋打啤酒的特殊风情。

跨越未来:新百年伊始,青岛啤酒从规模、品牌上进行了整合和定位。青岛啤酒的新酒标,特别突出了英文名称“TSINGTAO”,强化了品牌的地域精神、世界视野与经典魅力。销往世界各地的啤酒,其包装也更为多样化、更为精美。

展厅中有个互动项目:可以自己设计一款瓶盖。

建厂初期的包装工艺设备:

新包装生产线:

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以前需要工人们手工完成的工作,都拆分为细小的步骤有机器完成,效率更高,质量也更好。紧紧是包装这一步,就分为很多流程,有拆垛机、解体机、装酒机、封箱机等等。有了新的生产线,过去需要很多工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只要一两个工人盯着机器就可以了,大大减省了人力成本。


醉酒小屋

到这里,啤酒博物馆之旅接近尾声了。

在多功能区,有一些互动的有趣项目,游客可以参与。比如下面这个“骑车游青岛”:

与青啤有关的答题游戏:

还有这个特别值得一提的“醉酒小屋”:

小屋里的地面是倾斜的,掌握不好平衡,一定会东倒西歪,就像喝醉了就一样:


未完待续......

青岛啤酒博物馆到这里就带大家全部参观完了,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收获一些新的见闻和知识。

然而,关于酒的旅程还没有结束。

在下篇中,我们将一起去看看烟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品过啤酒,再去品品葡萄酒。

敬请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个你不知道的啤酒冷知识(青岛版)
啤标收藏与鉴赏
每日一发导游词之青岛啤酒博物馆
自酿啤酒初级教程
谁说啤酒都是小儿科,70度的啤酒你敢吹瓶吗?
比利时六款修道院啤酒Trappist Beer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