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分泌治疗期间血脂异常,我该换药吗?

内分泌治疗期间化验血脂,发现报告单上上上下下的小箭头,有的姐妹开始慌了神,我该换药吗?有的姐妹用的是非甾体类的AI(如阿那曲唑),她们心里开始暗自打鼓,听说甾体类AI对于血脂影响更小,我是否应该换用甾体类AI?今天小爱就带大家分析一下,遇到血脂异常,我们应该怎们做。

了解血脂异常

诱发原因

首先,血脂异常在内分泌辅助治疗期间的发生率约为20-30%,它和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有关。其实不光是接受治疗的患者,健康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也容易出现血脂异常,据资料显示我国50岁以上女性总胆固醇(CT)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男性,国内外的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均将绝经后女性列为重点管理人群,可见血脂管理并不是接受内分泌治疗患者特有的问题,是所有绝经后女性共同面临的话题。

应对措施

血脂管理其实并不困难,即使出现了异常,通过改良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等常规措施,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逆转异常指标,重回健康血脂水平。因此,遇到血脂异常,首先不要自乱阵脚,这是所有女性都要面临的问题,而且咱有办法控制。

管理血脂功在平时

有的患者听闻:甾体类AI对于血脂影响小,遇到报告单上的异常想着自己是不是需要换药。我们来靠数据说话。

血脂主要指标—LDL-C

血脂报告单中的各项指标,最值得咱们关注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它的数值反应了患者的危险程度,本身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更需要将LDL-C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根据恶性肿瘤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肿瘤患者血脂异常的主要控制靶标为LDL-C

 关于甾体类AI(如依西美坦)与非甾体类AI(如阿那曲唑)对于血脂的影响,主要参考数据是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非甾体AI,甾体类AI降低了36%的血脂事件发生的风险。

6个月后不同AI对LDL-C影响无差异

 如果我们细看研究,把目光放在重点指标LDL-C上,我们会发现:依西美坦与阿那曲唑/来曲唑相比,对于LDL-C影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治疗前6个月上,从第9个月开始,甾体类AI与非甾体AI对于LDL-C的影响的差异已经无显著性意义(ns)。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AI治疗在前6个月也许会出现对于血脂影响的差异,坚持6个月后,依西美坦与阿那曲唑相比,对于关键指标LDL-C的影响的差异开始消失。所以,换药并不见得可以一劳永逸,控制血脂关键还是“功在平时”。

用药需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

另外一项对比依西美坦和阿那曲唑的国外权威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对于两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两者疗效相当;关于安全性,研究考察了2者带来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比例,结果如下:

依西美坦的表现略优于阿那曲唑,但就总体安全性而言,依西美坦组的药物治疗中断率达33.8%,而阿那曲唑组为29.4%。药物中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良反应过大患者难以忍受,或者伴发其他疾病等。相比于肌肉疼痛、关节炎、房颤等不良反应,血脂异常症状表现轻、对于患者生活影响不大,且易于管理。而研究显示,阿那曲唑较依西美坦,总体心血管和严重心血管风险等级均更低,给患者带来更多心血管获益

另外,约70%以上的血脂不良反应都为1、2级(即不需要特别治疗,靠调整生活方式即可逆转),另外的较为严重的血脂不良反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阿那曲唑可以与他汀类药物联用,而不被影响疗效。

总结一下:

1

是否换药需要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结合医生建议综合决策

2

关注血脂安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他安全性,如心血管安全等

3

不同AI血脂安全性差别不大,不要试图通过换药解决所有问题,管理血脂功在平时

4

阿那曲唑给患者带来更多心血管获益、且可与他汀类降脂药联用,服药期间出现血脂异常不必过于担心,科学应对是关键

如何正确应对血脂异常?

因此,内分泌治疗是个系统的工程,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很正常,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生活管理,来控制症状,从而在尽可能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下达到治疗效果。动辄一心挂两头,遇到一点问题就想着换药,显然不利于长期的治疗效果。

最后,小爱给大家总结了一些血脂异常的干预措施:

非药物手段

01

戒烟

不吸烟、避免二手烟;

02

保持理想的体重

通过运动、控制饮食保持BMI(体质指数)在20-24kg/m2之间,腰围<80cm;

03

运动

每周至少坚持150min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走路、慢跑、骑车、游泳、舞蹈等;

04

调整饮食结构

许多膳食方法可影响血脂变化、增加多种水果、蔬菜的摄入。

药物手段

如果生活方式调节仍未能使血脂达标,则需要启动调脂药物治疗。调脂药物只要包括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苯氧芳酸类(贝特类)、烟酸类、胆酸螯合剂(树脂类)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0%以上乳腺癌患者都会遇到的并发症,重点关注这四项指标!
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如何处理?丨主任查房
关注乳腺癌患者血脂异常的诊断与防治(上)
除了血糖,这个指标控制好了才能远离心梗、中风
乳腺癌第三代AI药物怎么选 哪个心血管毒性低?
原来这才是是血管健康的天敌!还有防心梗脑梗最权威的六大建议,错过可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