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洛阳典故——程门立雪

 

         成语"程门立雪"今用来比喻学生尊师重道的执着与专一,其典源出于宋代杨时的一段轶闻。
        《杨时传》记载,杨时自幼聪敏好学,善文词,稍长则潜心于经学研究。宋熙宁九年中进士,适逢当时宋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兄弟在洛阳设馆讲学,杨时就谢官不去赴任而到洛阳拜程颢为师。师徒相见恨晚,配合默契,情谊弥笃,相处得十分快乐。几年后,杨时告别老师回家乡剑南将乐。程颢送至门外,语重心长地说:"看来我所尊崇的道学继传弘扬的希望在剑南啊!"公元1085年,程颢去世,杨时在家中设下灵位,昼夜哀悼。此后几年,他更专心致志钻研程氏经说的研究,甚至于在不惑之年二次赴洛阳,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于是便有了程门立雪的故事。
        史载,一天杨时与一个叫游酢的人去拜访程颐,程颐正在小睡。杨时和游酢不愿惊扰老师的午睡,二人便冒着严冬的风雪站在门外等候。几个时辰后,程颐醒来出门一看,雪下了一尺多厚,杨、游二人早已成了两尊雪人。后人被杨时尊师重道的精神深深感动,这段趣闻于是不胫而走,久之也就约定成俗,作为典故流传至今,文人们在诗文中常常引用。如:赵翼有梅花诗日:"单身立雪程门第,素面朝天虢国姨";金植《不下带编》文中有"独惭三十无能立,难向程门度雪中"句;谢应芳《杨龟山祠》诗曰:"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载道归东南,统绪赖不绝。"杨亿巧对楹联。
        宋代翰林学士杨亿聪颖机敏,才华横溢。时官场中常以互对楹联来考察同僚们的才思与智慧,每次杨亿都能在这种文字游戏中拔取头筹,人称奇才。
        欧阳修《归田录》一书记载,宰相寇准于中书省出一上联"水底日为天上日"要百官应对。时久,文职官员你瞅我,我瞅你,元人能应。寇准正要发脾气,碰巧杨亿来中书省出公差,看到此联,稍加思索,随口吟到"眼中人是面前人",对得工稳而又巧妙,令抓耳挠腮的文官们瞠目结舌。
     史书记述,当时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在学士院的院墙上题了一联"李伯阳指李木为姓,生而知之"以嘲弄学士院中以饱学自足的院士。此联用了老子李耳出生时指李树为姓氏的典故,颇具匠心,很难应对,致使院士们自惭形秽,很长时间不敢从墙下走过。一天杨亿从墙下走时看到此联,立即令人拿出笔墨,不假思索,迅笔疾书:"马文渊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对得十分工整恰当,院士们无不拍手叫绝。
    杨亿以自己的勤奋和才华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曾与刘筠、钱惟演等诗歌唱和,编成《西岜酬唱集》,后人称为西岜体。他还擅长骈文,可惜著作多失,现仅有《武夷新集》存世。
                       本栏目下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程门立雪的典故
    关于程门立雪的典故
    成语典故‖杨时游酢·程门立雪 极限片
    新学期伊始,且看古人如何求学.....
    程门立雪的典故,程门立雪的故事
    成语故事——程门立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