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诗比人出名。常建的这首诗,独具一格,是盛唐山水诗中的名篇

盛唐时期的山水诗,风格以悠闲、惬意为主,加之飘逸闲适。人称诗佛的王维,其山水诗妙趣横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高远,富含深意。

一生未曾做官的孟浩然,淳朴自然。他的山水诗,平淡中有真情,犹如山间泉水,自然灵动。

唐代诗人常建,据说与王昌龄是同榜进士。仕途失意的他,寄情山水。他的诗词,娴静淡雅,古朴深邃,自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他游览过各地的名胜古迹,也看过无数的山水。深山古刹,留下过他的足迹;泉边溪畔,有他的身影。

常建的诗,取材于真实的田园、山水,其风格虽与王维、孟浩然相似,但又以凝练、淡泊见长。他的诗词,常加以铺陈,给人意料之外的结果。

山中的行路人,在荒草中跋涉,沿着似有似无的野径,缓缓而行,走到百里之外,一条大路惊现于眼前,让人意外时,又感觉惊喜万分。

读常建的诗词,常有这种感触。你看,他笔下的诗词,看似写钓鱼的渔翁,却又笔锋一转,余韵悠长: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才华横溢的常建,在现实生活中,沦于一尉,可悲可叹!他的诗词意境清新,与别家诗风迥然不同。他诗中的语言,看似平淡,却异常洗练、浑然天成。他笔下的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信手拈来,令人叹服。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常建的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体会诗人脱俗的意境。诗人在清晨进入古寺,见到阳光照射的山林,看到山路曲折弯曲,寺院的禅房掩映在花木丛中。山中春色明媚,空中小鸟飞翔。又见潭水清澈,映照景物影像,心中感慨,写了这首诗。

诗中的破山寺,即兴福寺,位于如今的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 ,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了独特的意境之美。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唐代〕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诗的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人开门见山,写明进入兴福寺的时间。清晨,虞山的小路上,诗人独自前行,不远处就是有名的兴福寺。

诗中的初日,指早上的太阳。早晨的阳光照在林间,树林染上金色的光芒。高林说明古木参天,林深树高。此处也可以引申为对佛门重地的敬重,渲染了佛性禅心独特的意境。

诗的颔联,“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堪称经典。寺内竹林青翠,花木扶疏。一条幽静的小路,蜿蜒曲折,指向远处的禅房。掩映在花木丛中的禅房,增添了几分庄严、神圣的感觉。

诗中的曲径,还有一种说法为“竹径”。其实,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对仗更为工整。欧阳修非常喜欢竹径的意境。

诗的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联蕴含哲理,非常独特。诗中的悦和空,是动词的用法。意为山中秀丽的景色让鸟儿都开心喜悦;幽深澄澈的潭水让人的心灵都变得单纯宁静,所有的杂念也瞬间消除,不见了痕迹。

诗人以含蓄的文字表达隽永的意境,读来口齿噙香,韵味寻常。兴福寺后面的虞山,春光明媚,鸟语花香。阳光增添了一丝温暖,更带来无限生机。

诗人抬头看到空中飞翔的鸟儿,无拘无束,无忧无虑,那种自由的感觉,也是天下人都向往的生活。

诗人看到清澈的潭水,水中的花影、人影随风荡漾。此情此景,抚慰了诗人的心灵,心中的烦恼也烟消云散。

诗的尾联,“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诗人意犹未尽,用禅院的钟声表达了自己想要归隐山林的心愿。

心静则万物宁静,诗人之前描述的阳光、山林、曲径、花木,还有象征自由的小鸟,消除人烦恼的潭水,动静相宜,让人沉醉。人世间的一切,纷纷扰扰,有悦人心的自然风光,也有扰人心的烦恼忧愁、失意惆怅。

当寺里的僧人们敲起钟磬,悦耳的声音让诗人忘记一切,感觉周围空无一物,寂静无声。佛音袅袅,纯净怡心。这声音,来自佛门圣地,远离尘世的喧嚣,让人忘却俗世的烦恼。天籁般的佛音,悠扬深邃,超然物外。

诗人的内心,也想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归隐自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古典名篇鉴赏朗读:题破山寺后禅院
寂处有音 静趣浓郁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领略空门寂静,寄托遁世情怀——读唐诗《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诗人常建及其《题破山后禅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