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到网走去》 志贺直哉 === “心境小说”的范作——志贺直哉的《到网走去》
《到网走去》 志贺直哉
 野姜之晨 2019-10-03 18:34:15
楼适夷译
我给宇都宫的朋友去了一封信:“等我去日光回来,一定顺道来府上打扰。”回信说:“请你来约我吧,我也想去呢。”这是八月里天气很热的时候,我特地拣了下午四点二十分的火车,决定上朋友那儿去。这是去青森的火车,我到上野车站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围在剪票处的门口,我也就挤进他们的队里。铃响了,剪票处的门打开来,大伙儿一下子哄起来。轧钳声接连地响着。有的手提行李给检票门的木栅扣住了,咧着嘴使劲扯,有的从行列里挤了出来,还使劲想挤进去,别人却不让他进来,照例是乱做一团。警察用厌恶的眼光在剪票员身后对一个一个的旅客瞅看。好容易过了这道关口的人,就在月台上急步地跑,也不管站务员连连叫喊:“前边空着,前边空着”,还是争先恐后地想上最近的车厢。我准备上最前边的车厢,便急着往前跑。前边的车厢照例是空的。我走进最前面一节车厢的后边的一个车座里。那些挤不上后面车厢的人,紧跟着也赶到这里来了,但也只坐满了七成的样子。快到开车的时刻,只听见远近关闭车门和挂上铁钩的声音,我坐的一节车厢边,一个帽子上钉着红条的站务员正打算关上车门,忽然举起了胳臂叫道:"请到这边来,请到这边来,”他开着车门等候着。这其间,一个二十六七岁脸色白净头发稀薄的女人,背上背着一个,手里挽着一个走上车来,火车便立刻开动了。女人在我对面当西晒的窗边坐下了,除了那里也没有别的座位了。“妈,让我坐!”七岁模样的男孩子皱着眉头说。“这里太热呢,"母亲一边将背上的婴儿放下来,一边低低地说。“热也不要紧!” “坐在太阳底下,你的头又要痛啦。”“不要紧就不要紧……”孩子脸色阴沉地盯着母亲。“泷呀,”母亲把脸凑近他轻轻地说。“这回咱们上好远好远的地方去,半路里你的头再痛起来妈妈就要急得哭了。乖孩子,听妈的话,等会儿没有太阳的窗边空出来,你就可以移到那里去,懂么? ”“头不会痛的,”孩子还是在那儿闹别扭。母亲脸上现出悲伤的神气说:“真别扭呀!”我突然插进去说:“请到这边来吧,”在窗边让出一尺来空位,“这儿太阳晒不着。”孩子用嫌厌的眼色望了望我,我看到这是一个脸色很不好看,头顶角向两边张开的怪孩子,觉得不大愉快,孩子的耳朵和鼻孔里都塞着药棉。“啊,真对不起,”女人悲伤的脸上现出笑影。“泷呀,谢谢这位伯伯,就坐在那地方吧。”她用手推着孩子的背脊,叫他到我这边来。“请过来吧!”我挽起男孩的手,让他坐在我的身边。男孩不断的用奇怪的眼色望着我的脸,过了一会,便渐渐专心去看窗外的景色了。“你光往那一边看,要不,煤灰会吹进你的眼睛里来的。”我这样对他说的时候,孩子也没有答理我。一会儿,火车到了浦和,坐在我对面的两位客人在这里下车了,女人便带着行李搬到这边来。说是行李,也不过是女人使的布手袋和一个包袱罢了。“泷呀,到这边来吧,谢谢您。”女的说着,向我行了一个礼。 她身子一动,背上睡着的婴儿醒了,便啼哭起来。“不哭,不哭,”母亲把婴儿放在膝上摇着,哄弄着说。“吃奶吧,吃奶吧?”婴儿却倔着身子哭得更厉害了。“好宝宝,不哭,不哭,”母亲还只是这样说着,后来又说:“吃吃吧,给你!”一只手从布手袋里掏出一块饽饽给了婴儿,婴儿还尽是哭个不停。“妈,我呐!”旁边那男孩很不满意地说了。“你自己拿着吃吧。”母亲说着,解开胸怀给婴儿吃奶,又从腰带中掏出一块不很干净的绸帕,围在自己颔下,拉下边儿盖住了解开的胸脯。男孩伸手在布袋里摸了一会,摇摇头说:“不,不是这个!”“不是这个,是什么呢?”“圆球儿的。”“没有圆球儿的,没有带那样的来。”“不!不是圆球儿的不行!”孩子使着鼻音说。“下面还有水果糖,你吃水果糖吧,乖孩子,水果糖多甜呀。”男孩不大愿意地点点头,母亲又用一只手拿出糖来,放了四颗在孩子的手里。“还要!”男孩说,母亲又给添了两颗。婴儿吃饱了奶,便拿起从母亲头上落下来的蜜蜡梳子玩儿。玩了一会,便送进嘴里去。“不行不行,”母亲按住她的小手,婴儿张大了嘴,将脸凑过去,下颌的牙床上,露出两颗小小的白牙。“吃吃,吃吃,”母亲拣起落在膝上的饽饽,送到她的面前。她正在呀呀地叫着,这才不作声了,瞪着小眼珠瞅了 一会,便把梳子扔了,拿起饽饽,连小拳头一起往嘴里送去,口角上接连地流出了口涎。女人將婴儿横倒了,用手摸一摸填在屁股上的尿布,尿布似乎已经湿了。“换一块结子吧。”她自言自语地说着,又对男孩子说:“泷呀,你让一让,我给宝宝换结子。” “真麻烦……妈妈,”男孩不大高兴地站起来。“到这儿来坐吧!”我把他以前坐过的地方让出来。“对不起,性子就那么别扭,真要命。”女人寂寞地笑了一笑。“大概是耳朵、鼻子有病的缘故吧。”“真对不起,”女人转过身去,从包袱里拿出干尿布和包湿尿布的油纸,一边说:“也许是这个缘故。”“是什么时候得的毛病呢?”“出生就是这样的,大夫说是因为他爸爸酒喝得太多的缘故。 鼻子耳朵倒还罢了,可是头脑也不大好,我想也是这个缘故吧。”在座席上仰躺着的婴儿,毫无目的地注视着什么,摇动着两手,呀呀的叫唤。一会儿,换好了尿布,把湿的收拾好,母亲抱起婴儿说:“谢谢您……泷呀,上这边来。” “没有关系,就坐在这边吧。”我说。男孩却默默地站起来,坐到对面去,立刻靠着窗子往外边望。“啊,对不起……”女人抱歉的道谢。过了一会,我问:“上哪里去呀?” “北海道,叫网走的,是一个很远很不便的地方。”“网走的什么地方?”“听说是叫做北见的。”“可不得了呀,至少也得走五天吧。”“听说路上一点不耽搁,也得走七天呢 。”火车刚过了间间田车站,从路边的森林里发出来的蝉声,仿佛追着火车叫喊。太阳下去了,坐在西边窗下的乘客都打开了遮阳窗,凉风便吹进来了。刚才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的婴儿,头上 寸把长的胎发,在风中轻轻颤动。婴儿喂喂张开的口边,有两个苍蝇很惹厌地来回飞舞。母亲一边凝然地想着什么,一边用手里的绸帕赶着苍蝇。过了一会,女人收拾了一下行李,放下婴儿,从布手袋里拿出几张明信片和一枝铅笔,写起信来,但是她的笔很迟钝。“妈,”小孩看厌了外景,眼睛想打瞌睡似的说。“什么?”“还很远么?” “还很远呀,你困了么,就靠着妈妈睡吧。”“不困。”“那你拿些画本瞅瞅吧。”孩子默默地点点头,母亲从包袱里拿出四五册画本子给他,里面也有旧的什么“泼克”(东京出版的一种帮画报)之类。孩子很安静地把画一册一册翻看起来。这时候,我忽然注意到身子向后靠着,俯视着看画的孩子的眼睛,和同样俯视着写信片的母亲的眼睛完全一样。我每次瞅见被父母携带着的孩子——譬如在电车上坐在对面一一的时候,常常觉得惊异,往往两个全不相像的男女,在外貌上所显出的个性,会在一个小孩的脸上,身上,非常自然地调和起来,变成一个。先把母亲和孩子来对比,觉得很像,再把父亲和孩子来比较,还是觉得很像,最后把父亲跟母亲来比较,就没有一点相像的地方,这真是叫人很难理解的事。现在想起,我不禁想像这位母亲所生的孩子,他的父亲会是怎样的人呢?而且也不由地想像这个人现在的命运。从这奇怪的联想,我立刻能够想象出这位女人的丈夫的容貌和神情。在我从前住过的一所学校里,有一个姓曲木的公卿贵族,年级跟我相去不远,年纪比我大概大五、六岁。那时我便想起了这个人。他也是一个爱喝酒的,喝醉了酒便吹牛,老鹰鼻子的脸发着青色,大个子,一点也不用功,接连留了三次级,终于自己退学走了。日俄战争之后,我偶然在什么报纸上看见他的名字,上边署着的头衔是上州制麻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以后怎样,就不知道了。我忽然想起这个人,就想到她的丈夫可不就是这样的人么。可是那人虽然爱吹牛,性子却不十分别扭,有一点快活而轻浮的地方。当然那种性格的人,常常是没有准的,无论多快活,要是接连碰上坏运气,也会变成别扭和阴沉,住在肮脏不堪的家里,老跟懦弱的妻子发脾气,借此发散自己的郁闷。这孩子的父亲,可不就是这样的人么。这女人穿一件旧的绉绸的单袍,系着茄花色的带子,使我能够想像在她结婚以前,和刚结婚时的那种娇贵的气派,甚至也能够想像她后来的辛苦的情景。 火车过了小山,过了小金井和石桥,往前开去,窗外渐渐暗下来了。女人把两张信片写完的时候,孩子忽然叫道:“妈,撒尿!”这客车上是没有厕所的。“一会儿也憋不住了么?”母亲很为难地问。孩子紧皱着眉头点了一点头。女人想把孩子抱起来,向周围扫了一眼,却没有想出什么办法。“再憋一会儿吧。”母亲不断地哄着他,孩子摇晃着身体,说是要尿出来了。火车不久到了雀之宫,去问乘务员,说这里停车的时间很短,请等到下一站吧。下一站是宇都宫,有八分钟的停车时间。到宇都宫以前的时间,母亲被孩子逼得毫无办法。这时候,睡着的婴儿也醒了。母亲一边给婴儿喂奶,一边不断地说 :“马上就到了。”我觉得这个母亲会被她的丈夫逼死的,即使从丈夫手里留下一条命,也有一天一定会被这孩子折磨死。过了一会,火车嘟的叫了一声,沿着月台,进了车站。车子还没有停下:“快呀,快呀!”孩子便偻着身体,按着小肚子直嚷。“好,走吧。”母亲把婴儿放在座位上,凑过脸去说:“好好儿枕着呀。”又对我说:“对不起,请您照顾一下。” “可以,”我很爽快地回答了。火车停下,我马上把门打开,孩子下去了。“君呀,好好儿枕着呀!”正要从这儿离开,婴儿从后面伸出手来,像火烫了似地哭了起来。“真没有办法。”母亲踌躇了一下,从包袱里拿出一条捆小孩用的狭狭的博多带,络在婴儿的两腋下,就想背上去了,却从袖底里拿出棉布的手帕来,围在自己的后领上,赶快将带子捆好,背上婴儿,走上月台去。我也跟着走了下去,说: “那么,我在这里下车了。”女人吃惊的说:“啊,您要下车么?……”随后便行了一个礼说:“麻烦您啦,谢谢。”在人堆里一起走着的时候,女人说:“很对不起,请您把这明信片……"她想从怀里拿出明信片来,可是博多带紧紧地捆在胸前,很不容易抽出来,女人停住脚步。“妈,你怎么啦!”孩子回过头来,责备似地说。“等一等……”女入缩着下颌,使劲想把胸前解开,因为使劲,耳根都红了。我瞅见她后领上的手帕,当背起婴孩的时候,已经夹在一边的肩头上去了,我没有作声,想帮她拉一拉正,我的手 便碰上了她的肩头,女人吃惊地抬起脸来。 “手帕歪了。”我这样说着,脸上有点红了。“对不起,”女人静静地站着,等我替她拉好手帕,一直到我的两手离开她的肩头,女人又再一次说:“对不起。”我们在月台上,连姓名也没通一个,就这样分开了。我拿着明信片走到车站门口,那儿挂着一只邮政信箱。我想把这明信片翻过来看一看,觉得看一看也没有什么关系。 我迟疑了一下,走到信箱跟前,将信面朝上,一张一张投了进去,投进之后,又想再拿出来看一看。只是在投去的时候,偶然瞅见两张信片都是寄到东京的,受信人的名字,一个是女人 的,一个是男子的。                                             ----1908年2月。
“心境小说”的范作——志贺直哉的《到网走去》---- 文/马家骏
日本现代文学中有一种“心境小说”,这个械概念是作家久米正雄(1891—1952)在1925年的《文艺讲座》上提出来的。他说:
所谓“心境小说”,事实上是我暂时这样给它定的名称.……作家写对象时,与其把对象如实地浮现出来,不,即使如实地浮现出来也没关系,但同时更主要的,却是要把自己那种说得筒单一些是“心情”,说得罗苏一些就是观察对象时从作者本人的人生现而来的感情也表现出来,这就是心境小说。所谓”心境”……意思是指在创作当时的内心境界。
广告
三更学长《公考状元笔记》2023国考省考适用,赠送备考指导,笔记答疑
¥168.00
已失效
一方面要如实地、直观地描写对象,一方面又要在现实主义原则下表现心境,更得将这两方面高度融合起来。这就是“心境小说”所要求的,这种纯熟的技巧,在志贺直哉的小说《到网走去》中有充分的表现。
志贺宜哉(1883—1971),是日本近现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和武者小路实笃等一起,是“白桦派”(1910一1923)的创始人之一。
人们谈论起外国近现代短篇小说大师来,总是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这些西方作家,其实东方的志贺直哉并不逊色,而且是别具风格的。吉田精一的《现代日本文学史》中说
“志贺直哉,他被人称为短篇小说之神”,可见志贺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志贺创作态度严谨,特别精致地锤炼他的小说。在70年文学生涯中,他只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暗夜行路》(1921)和为数不多协中短篇小说。其中不少已成为名著,像《到网走去》
就为许多世界小说选本所纳入。
宁文英
1104 次赞同
去咨询
短篇小说《到网走去》,从表面看极简单,它甚至只像一篇速写或素描。小说通过“我”在火车上看到母子三人到网走这个地方去旅行,描写了女主人公悲惨的境遇。这样一个人们在生活中会经常遇见的平凡的生活片断,经过志贺的生花妙笔抒写,却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这篇名作的写作的艺术特色究竟何在?
首先,“心境小说”常常是“私小说”,即小说主体的“自我”被艺术地表现出来的小说。在形式上,它是第一人称的。内容上,“我”进入了小说的情节。然而,写“我”的“心
境”又非“自传”的再现,不是自我“告白”式地向读者宣示自己的思想感情,那样将会馅入主观主义。志贸的“心境小说”是彻底现实主义的。如《到网走去》,就不虚构生活,而
是从亲身经历的实见确闻去提炼生活。因此,在概括生活时,则表现为对生活的关心,以及由此而必然产生的细致观察与体会式的考察。这样,在描绘上就表现为细腻的、客观的细节真实,和潜在的主观的心情表露和谐统—在一起。
广告
经验超市考研专业课1V1辅导开放试听啦,直系学长学姐实时互动试讲,满意再报名
已失效
《到网走去》几乎没有故事情节,它有的却是一系列被精细选择、组织的细节,以及由这样有内在联系的细节所构成的场面。
“铃声响起,进站口被打开。人们一下子哄动起来。剪钳声频频响起,有的人包袱被进站口的扶手挂住,咧着嘴使劲拉扯,有的被队伍拥了出来,硬往回挤,有的却不让挤进去:照例是一片混乱。警察投出厌恶的眼光,从剪票员身后挨个瞅着旅客。……我想上第一节车厢,快步向前去。”这种拥挤着进火车站的情况,是司空见惯的景象。一般地说,“我”是急于进站者,常无暇去留意周围。就是有各种现象掠过服帘,也瞬间即逝。而身处其中又有“心境”的作者,他便留意那扶手挂包袱、扯包袱咧嘴、警察如何瞅旅客,如果忽略了这一系列细节,则构不成形象的、客观的拥挤场面。单从表面上写“我”如何发急,抽象地用现成字句形容拥挤,那就谈不上细书真实的现实主义艺术。
整篇小说都是这样。它写那女人,则集纳表情上、妆扮上的细节(“面孔白晰,头发稀薄”、“把脸凑过去轻声说”、“悲伤的脸上浮起笑容”、“绉绸长衫系着青灰色的饰带”)。从而,显出一位受酒鬼丈夫虐待、两个孩子拖累,未老先衰的妇女远行的艰难。写大孩子阿陇,则突出他“皱着眉头”、“恶狠狠地盯着母亲”、“蛮横地坚持”、“脸色不佳”、“颅骨扩张”、“耳鼻都塞着棉团”,明晰地呈现出从他父亲那里遗传得来的执拗、粗暴、无礼貌、折磨人的特点。写婴儿,更是出奇的细致、如实地真切:小脸蛋、瞪眼睛、洁白小牙齿,“抓住糕
饼,就连拳头一道往嘴里送,嘴角涔涔地流着涎水。”换尿布时仰天凝视、摇动双手,发出“哦哦”声。睡熟了,“寸把长的胎毛迎风抖动,两三只苍蝇在婴儿微张着的嘴边频频飞舞。”
就连极平常的年轻母亲给婴儿喂奶(“抽出一块不大干净的绸手帕,用下颊夹着垂下来覆盖了敞开的胸脯”)、换尿布(先把婴儿横放下来,伸手摸胯,再自言自语说该换褯子,叫大男
孩让座位——由于是在火车上——,然后边说话,边转身取于尿布和裹湿尿布的油纸)、男孩撒尿(母亲为难地让再憋一会儿,扫视周遭而设法子——火车上没厕所——,男孩憋急了,“猫着腰,捂着小肚子直嚷”)也是如此。对这些日常琐事,写得纤毫毕现、点滴不露。似乎“我”是一位生活研究家,考察了每个细微之处,择出这些,组成了艺术。“私小说”有对日常生活的自然主义描写,这是它的偏颇之处。但使“自我”融入生活,在同别的人发生关系中,通过接触与关心去考察人们的真正姿态,在生活全部复杂性中去把握人生的真实,则会跳出这种偏颇,以高度的真实感、真切而细腻的生活本身,感染读者。
然而,“心境小说”毕竟不是自然主义的领地。“白桦派”是理想主义者,志贺是有道德观念、人道精神和正义感的作家,他认为“善”就是美。因此,“心境小说”中的自我感并非对纯客观的观照,它表现为以“善”为眼光的出发点。这不是以激情冲动的主观感受去笼罩生活,而是以平静心理的状态,在视野内找寻生活的“诗”和由此引起的精神的涟漪与心
境的起伏。于是,我们看到小说中的“我”既是冷静的观察者,又是感情丰富的生活介入者;他不但在考察,而且在思索、感受、想象,在微微动情。
《到网走去》剖示作者创作时心境的办法有二:一是把“自我感”明显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在观察怪男孩子,感到“令人不快”:同时又从母子二人眼睛的相似,“感到惊异”,联想到过去在电车上的所见所感。“我”还想象出这女人的丈夫的乖戾、女人婚前的华丽风姿和今后的命运。同情与善心,使“我”发现女人领口手帕皱缩,“无意”去拉正而触到女人的肩头。女人诧异而后平静,“我”却脸红而默然抽回手。“我“替那女人投邮明信片时想了解又不偷看的心情,也活灵活现展示了出来。二是渗透在观察与细腻描写中让人体会到的“我”的心境。这种没有说出的思想感情,就隐藏在一系列细节构成的画页的字里行间。如火车到达宇都宫车站,年轻母亲要领大男孩下车小便,背后婴儿却“挓挲着胳膊火烫了似地哭起来”;背起了婴儿,又出乎意料地同“我”分手,并停步请代邮明信片;要小便的男孩却回头来责备。这一连串的描写,就显示着女人应接不暇的繁忙与劳累。而显示出的,也正
是“我”的同情与怜悯的心情。倾向不要特别说出,而要自然流露在艺术地描绘的生活图景之中——这是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手法。《到网走去》就如此达到它的含蓄的美。
志贺直哉在他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中,写主人公以高洁的道德感在生活斗争中寻找正确的路,他投入东洋美术与大自然的美,在恍惚中去探求和谐通畅的大道。这一点很似志贺在短笛小说中的艺术风格。《到网走去》就如一幅诗情画意的东洋面,简洁、单纯、清爽之中包含着无穷的韵味、心境的光芒和淡淡的悯张与哀惋。结尾处“彼此都没有问过姓名”’似乎是终生的遗憾;到网走还有六天火车要坐,那女人的劳顿和今后的命运,永远使人牵挂。用作者的心境之石,投入读者心境之池。那感情的波纹,就是传到辽远岸边,也会激起回波。
刊于《名作欣赏》[晋]1982年第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娃后变年轻的宝妈,大多在这几件事上“舍得”,不服不行
看婴儿尿布,就知道孩子身体咋样健不健康了,千万别直接扔了尿布
花钱买不到的婴幼儿喂养知识
故园往事:原始尿不湿——婴儿土裤子(许广洲)
张学勇:年届不惑又当奶爸007——洗尿布
婴儿哭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