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代际冲突导致家庭不合?和老人产生分歧时我们该怎么办

网友留言:

我觉得我和父母的矛盾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在我结婚生子之后,我们在第三代的教育上很多事情根本就没有道理可讲。

老的还是想不开,喜欢事事都要干预,活得不潇洒该放手时候就放手过自己的日子,很多矛盾就是老的管得太多了。

以我亲身经历,子女成家之后是绝对不能和老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但是双方又都需要相互照顾,因此要有一定的相隔,所谓一碗汤的距离是非常合适和明智的,有事还能随叫随到,这种距离特别好。

为什么家庭中,老人的观念总是和我们有差?

在过去社会,中国家庭文化是个家族主义的文化,家庭基本上以家庭利益为主;直到30年前依旧是这样,家庭的利益高于个体利益。

我们会为了家庭利益、家族荣誉,牺牲一些个人的选择,包括很多的女性会为了家庭做出很大的牺牲。

然而当今的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更新的很快,别人用400年的时间发展了一个现代化进程,咱们用40年就完成了,这是中国巨大的进步,由此我们的物质生活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但文化的变迁并不会像物质变化的那样快,所以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虽然改变了,他文化的转变总是很难马上跟进。

并且按照社会学研究结论来说,常人的价值观在30岁左右就定型了。

例如,美国人在做选举时发现,30岁投票选民主党和共和党,不管后面怎样发展,他的基本立场是不会变的,即不论他人再做多大的影响和努力,他的价值观其实一直是稳定的。

如此,老人30岁的时候已经认定了人生的价值是要为家庭做贡献,一家人在一起才是重要的,天伦之乐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我们现在突然进到了另一个价值观里告诉他“你要搞好自己的生活,不要总想着天伦之乐” “要搞好自己的生活,你让自过得快乐就可以了”,“我的事你就不要管了,不要多操心。”

他固然接受不了。

所以,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与其说是让它发生渐变,倒不如让它转为两代人共存。

至于像很多人认为的“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就太平了”,其实不然,很多时候你依旧避免不了这些问题,比如说你妈催婚,你妈希望你早点生孩子,你爸妈觉得你照顾孩子的方式不对,他还是会发表意见的,你总会得面对它们。

《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

沈奕斐 著

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6月

(可点击图片购买,

文末留言前三可得亲笔签名版)

老人总喜欢过度干预,把孩辈生活作为主导,不会规划自己的生活?

虽然我们社会学不做价值判断,但是对于老人没有规划好自己的生活这个观点,我个人不太同意。

事实上,老人有他的逻辑体系,他并没有主观恶意的要来干涉你的生活。

反而现在大部分的老人其实非常可怜,因为如果在传统的家庭主义上,老人到了这个年纪应该非常有权威性,家庭是以老人生活为中心的。

24孝里面有个名为《郭巨埋儿》的故事(虽然从鲁迅时代就开始被批判了)即为如此,它讲述了一个很贫穷的家庭为了老人能生活的好,打算把孩子给埋了,最后孝心感动上天挖到了桶金钱。

你会看出孝顺在传统家庭主义中的重要性,老人是家庭中的核心力量;同时,你也会发现老人年轻的时候,其实也是仰仗他的“老人”的。

以我婆婆为例,她年轻的时候真的是要听她婆婆的,可是到了我这,这个“婆婆”却挺惨的。

一是我完全不听她的,二是我学历比她高,说比她会说,三是我老公也不像当年她老公那样维护妈妈的权威,所以站在我婆婆的立场会发现她很可怜,她不得不做很多的事情到我们这边来寻求价值感,可是往往她做的事情你又觉得不符合要求。

比如,我习惯把酱油瓶放右手边,她每次习惯放到左手边,我就觉得不习惯,但我们家是我说了算,虽然活还是她干的,可是她还是得把它放回去。

可见从婆婆角度讲,从老一代角度讲,他们其实挺悲催的。年轻的时候没有享受过“我就是老大”的感觉,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了,结果这辈子再也没机会做老大了。

所以我觉得我们当然可以批评老人,说他管的太多,说他落伍了,但我们得站在老人的立场上讲,你要他改变他容易吗?

就像现在我们年轻人自己带孩子,我也经常跟他们讲,你们是错的,你们是out的,你改变他容易吗?他也不愿意,你也很难改变他,所以改变其实件特别艰难的事情。

尤其是像五六十岁的老年人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价值观比较稳定,你再把他的价值观破掉,说天伦之乐不是他的乐趣,你应该寻找别的乐趣,那么他的价值观里定然是没有别的乐趣的。

老一辈初衷目的正确,80后90后一定要听吗?

我并不觉得老一辈是正确的,这和正确是两回事,但我觉得他们是可以被理解的。我特别希望80、90后能理解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会这么想,他的逻辑体系是什么。

因为过去他所有的人生都是扑在你身上的,你就是他的生活重心,我们不能要求他在某时某刻突然不要这重心了,然后还告诉他这是错的,这其实意味着在否定他过去所有的付出,这对许多父母来讲很大程度是非常委屈的。

所以我说要去理解他们,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未来的方向,要按照他们的指示做,而是应该是找到自己独立的方式。

至于对年轻人自己来说,倘若你能独立生活,你能离开,那很好。

我特别不能接受的一种现象是,很多的90后80后依赖父母生活,无论从经济条件还是其它方面全部依赖家庭;孩子需要老人来带,遇到问题需要向老人求助,经济上面自己独立不了还要向老人伸手,既依赖他又不让他管你,不让他做主,这是件非常不公平的事情。

所以如果80 90后用自己的钱说要创立个人消费观,那自然可以理所当然。但是用父母的钱还说要有自己的消费观,对父母就太不公平了。

当然,这些背后的判断并不存在谁对谁错,我更多的是希望老年人也能理解年轻一代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悉知他跟你不一样。其实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做的更多的也是后面的一件事情,告诉父母们得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公平性在哪里,从公平性角度去考虑问题。

解决家庭矛盾,权责利要一致

权责利一致,是《谁在你家》最后提出来的方案。

今天中国家庭里大量的问题都是因为权责利不明确,谁的责任、谁的权利、谁的利益,大家互相捆绑在一起不梳理清楚就开始抱怨:“你看我这么发展的不好吧,是因为原生家庭有问题,对我怎么怎么不好...”

可关键问题是,你为这个发展做了什么?你承担了什么责任?你做了什么样的努力?我们首先得问问自己。

如果你想让老人来帮你带孩子(因为现在我们绝大多数的代际问题都是第三代问题),你必须给到老人足够的、他能做主的空间,你要尊重他的方式;

你不能让他把活都干了,回过头来什么都还得听你的,这样老人心里会憋屈,而当他憋屈到某个时间节点一定会爆发出来,他会反过来破坏你的权威。

因此,当我们要讲求共存的时候,先得区分好怎么共存法,双方不理解就会导致很难相处。并且如果我们多问问为什么,你就会从无法理解“他怎么可以这样子”变成好奇“他为什么这样子”,然后你才会理解原来他是这么想的,才会这么做。

婚姻中矛盾差异大,年轻人还要结婚吗

虽然我一直在讲家庭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差异,但其实我特别鼓励年轻人走进亲密关系,去处理亲密关系。

首先是因为亲密关系对差异的容忍度最低,在婚姻的平台上,他可以真正学到什么叫共存,什么叫共赢,什么叫美美与共,什么叫各美其美。

它是亲密关系里最好的平台,并且代价相对来讲比较低,互相能有妥协的境界。

同时,这个是人生里面一个必经的阶段,你想比别人发展的好,亲密关系也一定处理得比别人好,因为你处理差异的能力提高,对你的工作,你的生活其它部分都是大有好处的。

其次我之所以鼓励大家走进亲密关系,倒不是说婚姻是必须品,而是说这个社会的未来会愈来愈多元,处理差异本身就是我们未来生存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如果你永远独身自好,那么你的生活就圈子只会越来越小,你的发展空间也会越来越小。

好比现在的年轻人,很多时候不想选择亲密关系,这种偷懒的方式潜意识的就是在逃避成长,逃避压力,他会缩回到自己舒服的领域。这就会使得他的世界会变得会越来越小。

如果说现在他跟世界的链接还有父母在,那么等再过四十年、五十年,一旦父母离开了,他就不得不面对这个世界,等到那时拿什么和世界链接便会成了问题。


最后,婚姻其实它不是个好的制度,但它是个解决人类孤独和链接最简单的方式。

身为年轻人你要想好如果没有这个链接,未来几十年后的你,准备用什么方式去链接社会;

是成为大企业家、大慈善家、特蕾莎修女,还是你准备做些别的什么事情,这个是每个年轻人在预见自己未来的时候都必须要考虑的。

互动话题

今日的互动话题是:

“你最近有和家里老人发生分歧吗?

和家里老人发生的啼笑皆非的事儿是什么呢~”

快来写下你们的留言吧~

这次留言前三名我们会送出沈老师《谁在你家》亲笔签名版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出头,一事无成”,95后、00后正在经历最黑暗的人生阶段?
年轻人为什么冷漠?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一场关于亲子互动的代际对话
“我是为你好”、“我是我自己”但我还是要啃老——中国式代际冲突
隔代教育让家庭成员矛盾多?父母做到5点,教育方式和谐关系融洽
隔代育儿出现分歧时,如何与老人好好沟通?
育儿模式的碰撞 “黄金圈沟通法”化解分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