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到底是“东化城寺塔”还是“东化成寺塔”?

枫桥小天竺所在的紫薇山上有座古塔,枫桥民众俗称“雷峰塔”。其实它正规的名称叫“元祐塔”。又因为此塔的下方曾建有寺院,即“化城寺”,故塔又名“东化城寺塔”。这是枫桥宋韵文化遗存,是枫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一个见证。
这个名字读起来有点拗口。它应该读作“东——化城寺”,而不读“东化城——寺”。东,相对于“西”而言。据传,安徽九华山也有化城寺,为示区别,便将此寺更名为“东化城寺”,那么山巅的那座塔也理所当然称之为“东化城寺塔”了。
东化城寺,始建于梁大同二年(536年),至唐会昌间废。宋开宝四年(971年)重建,初名紫岩院,后改名化城寺。东化城寺殿宇雄伟,相传其全盛时期,有和尚千余。宋室南迁,赵构南渡,金兵追至,寺僧悉助康王杀敌,寺为金兵所焚。明、清两朝,虽屡经修建,就规模已非昔比。后几经沧桑,寺院俱废,遗址上一度成为茶园。今枫桥乡贤宣建根出资,正在其址上复建“紫岩院”。
东化城寺塔,在东化城寺后山之巅,建于北宋元祐壬申(1092)年。原高七级(即“七级浮屠”),现残存四级。因经年累月,风化雨蚀,长期失修,塔身残损严重。19815月,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1212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化城寺”是一个历史久远且约定俗成的名词,但近来年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说寺院时,用的是“化城”,而在说佛塔时,用的却是“化成”。
譬如最近,诸暨博物馆正在筹办“探源——枫桥历史文化展”,我也忝列工作组成员。改稿时我将所有“化成”改成了“化城”,但定稿时我发现所有“化城”又变回了“化成”。我再次提出修改意见,得到的回复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上是写作“东化成寺塔”的。查百度,果真如此。我心想,那肯定是文化部门在申报时弄错了。“东化城寺”与“东化城寺塔”,好比一对夫妻,好比一对兄弟,“化城”必须是统一的。这好比我们当着“某人”的面,称呼他的老婆为“某人老婆”,称呼他的兄长为“某人阿哥”,称呼他的父亲为“某人阿爹”,这个“某人”是个定语,固定不变。
那么,到底是“化城”还是“化成”呢?我说了不算,还得以史料说了算。
《光绪诸暨县志》(原名《国朝三修诸暨县志》),在《山水志》中有这样的记载:
紫薇山山产白石英。阳滨枫溪,阴为骆氏义冢。迤东为东化城寺,梁大同二年建,唐会昌间废,宋开宝四年重建,名紫岩院,后改今额。康熙年间诗僧元璟拄锡于此。寺后山巅有东化成寺塔,宋元佑壬申建,名元祐塔……

这是旧县志的记载,前面写作“东化城寺”,后面写作“东化成寺塔”。凡是有点读书头脑的人一看就知道,后面的“成”显然是“城”之误。(点校本《光绪诸暨县志》也将错就错,未作订正。)大约当初在申报国家文保护单位时,参照的正是县志的这个错误记录。殊不知,当你写作“东化成寺塔”时,这座塔便与“化城寺”分道扬镳了。这其实涉及到如何读书的问题,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真是说到了点子上。县志也是人编的,当年县志编纂者的水平并不比我们高出多少,但前人的疏忽被后人奉作圭臬,这是死读书导致的后果。
既然承认了“东化城寺”,你就必须同时承认“东化城寺塔”的准确性。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即“东化城寺”也可以写作“东化成寺”?答案是:绝对没有!
“化城”是个佛教概念,是“法华七喻”之一,名曰“化城喻”。化城,即一时化作之城郭。佛欲使一切众生都到达大乘至极的佛果,然而路途遥远,众生难以到达,所以先跟他们说小乘的涅槃,以让他们先得到这种涅槃,暂时休息,然后继续前行。有了这个概念,我们便知道,东化城寺归属于小乘佛教。(小乘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成为阿罗汉,即达到个人解脱的境地。大乘佛教强调谱度众生和利益他人,目标是成为菩萨。)“化城”是供众生修行时中途休息的城池,断然不可以用“化成”替代。
果然,枫桥的祖祖辈辈始终准确地书写着“东化城寺”这几个字。我系统地读过《宅埠陈氏宗谱》和《枫桥骆氏宗谱》,这两大家族的宗谱,无数次提到了东化城寺,没有一次是写作“东化成寺”的。由此可知“化城”已渗入到我们枫桥先民的血液里。不要小看宗谱,它是代代传承的结果,它对地名的记录比县志更具权威。
历代到过枫桥的名人,以及枫桥土生土长的先辈风流,他们为东化城寺留下了众多不朽的诗篇。现存诗歌中,最早写东化城寺的是宋代陆游的《赠化城寺院僧》。而现存枫桥本土写化城寺最早的一首诗,则是元末明初周文焕的《咏化城寺》。周文焕是枫桥洄村的先祖,黄溍的弟子,官至广东布政使司左参政,也是明代枫桥的第一位高官,他的诗这样写道:“化城台殿郁岧峣,林径萦纡锁寂寥。人说大同开古刹,塔书元祐表前朝。紫瑛毓秀苍崖近,乌带分辉翠蔼飘。岩窦飞泉宜静听,虚堂定出篆烟销。”可惜这么好的一首诗,竟一直湮没在古纸堆里不被人发现。
现在写文章提到化城寺,很多人喜欢传抄引用的是另一首诗,这首诗这样写道:殿虚孤磬发,松暖四山明。塔影峰头落,泉声谷底清。祓余春暮屐,饭后午时经。听罢蛩然去,谁还识此情。此诗没有诗题,而作者则冠以“乡人骆琏”。读到这首诗时我总是纳闷,此“乡人骆琏”到底是谁?后来终于搞清楚,这也属于传抄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失误。枫桥根本没有“乡人骆琏”这位诗人,这首诗的真正作者是骆问曾祖骆琎(1449—1484。骆琎,字石卿,儒学生伟貌雄文,累科不第,号其读书之亭曰自有,故人称自有先生骆琎的诗,题目叫《过东化城寺》。这个谜团的解开,靠的是《诸暨诗英》。
而为化城寺留下诗篇最多的诗人,则是畸园老人陈遹声。一百多年前,这位退休在家的官员,一度在他家附近的化城寺流连忘返。他的多篇诗作,也是还原化城寺历史的一个见证。限于篇幅,这里不赘引其诗作。不过,《国朝三修诸暨县志》正是陈遹声主修的,当看到后人将元祐塔申报成“东化成寺塔”时,他一定也会后悔当年的一个小小疏忽竟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因为他没有校对出“东化成寺塔”的文字之误。
历史的模糊,真相的颠倒,有许多都是人为造成的。“东化城寺塔”之名如此,小天竺的传说更是如此。民间一直盛传小天竺是骆问礼后代骆小红所建,这显然严重违背了历史,但传说又不是空穴来风。小天竺出现于清代,建造者不详。民间传说中的骆小红,其实是骆象贤第五子、骆问礼五世从祖骆科(号筑亭),因骆科在枫桥骆氏“登”字第排行第五,故人称“骆小五”。骆小五与见大亭、小天竺没有关系,但后人误将“见大亭”与“筑亭公”联系在一起,便有了张冠李戴之说。骆小五是枫桥仗义疏财的义士典范,其“败家”之称其实是“舍己为人”的别称。骆小五墓在紫薇山金博坞(小天竺围墙外),其坟为挂坟(悬棺),其山称挂坟山……这就是县志在东化城寺之后所记载的相关内容。这个话题此前说过,这里也不赘述了。(详见《挂坟?挂坟山?枫桥小天竺的悬棺之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访浙东古镇枫桥
寻镇绍兴诸暨|枫桥古镇,三贤遗风古韵悠悠
胡备战律诗枫桥感吟(外四首)
赴一场“枫桥夜泊”的约定
千里赖通波,论功不教多----京杭大运河上的文化遗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