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证!茅山自古就是金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金坛句容共享茅山”本就是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见诸于史,流传于口。


茅山归属的考证,本质上是舆地学类的考证。历来以正史记载优先,国家地理志次之,府州县地方志又次之。【史记】,【唐书】,【宋史】等二十五部正史虽然权威,但因为是以帝王本纪为纲,多关注于朝廷政事,其对于舆地记载往往是一笔带过语焉不详,客观上对于考据并没有多少作用。比如句容人认为茅山始终属于句容,但在当事人之一的金坛立县出现后的正史中少有记载。比如【新唐书】的地理志中根本没有句容茅山,只写了“西南三十里有绛岩湖”,“绛岩故赤山”等句。但在延陵县的记载中倒有“有茅山”之句。同样【宋史】,【元史】的地理志中也没有句容茅山之说。只是到了【明史】和【清史稿】这两部正史中才有“句容府东,南有茅山”,“金坛府东南,西有茅山”的描述。所以依据正史来考证茅山不现实

把府志从方志中脱离出来非常可笑,因为府志和县志一样也属于方志。公允的说方志中的舆地内容最为详细,但因为有各自的利益,所以无论是金坛县还是句容县,还是上一级别的镇江府江宁府,都是手臂往里拐,只说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客观上造成了相互不承认。文献互记就是一大表现。

最终,专业的地理志尤其是官修的国家地理志成为了研究舆地学的最重要依据。唐朝有【十道志】,【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宋朝有【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方舆胜览】,【舆地广记】,等五大书,元明清三朝有【一统志】。因为一方面这些古籍主要内容是舆地记载,另一方面因为官修,权威性也高,而且不和当事双方比如金坛句容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所以说服力也最大。

如果说宋朝【舆地广记】中提到金坛有茅山不权威,我不想辩解,干脆直接换本北宋国家地理总志——【元丰九域志】。上面依然有“金坛有茅山”的记载。权威不权威?还有明朝官修的【大明一统志】,清朝官修的【大清一统志】仍然都有金坛茅山的记载。这些当时中央政府层面的官方文献价值你怀疑不怀疑?

因为金坛是唐县,句容是汉县,而且句容属于都城南京,金坛只属于普通府城镇江,这两个客观原因造成了金坛文献记载偏少,但再少,金坛有茅山的记载文献依然足矣。

一个真正的地方史爱好者,从来都是客观的对待事实与史实。不以自身利益为左右。金坛茅山早就广为人知,不是跳梁小丑所能歪曲与否认。常州人不需要句容茅山的领土,但也决不允许龌蹉小人打金坛茅山的主意。

常州很大,金坛很大,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尔等可以死心了。

正史——【明史】中金坛有茅山

如果说宋朝的【舆地广记】不权威,我干脆重新发个北宋国家地理总志——【元丰九域志】上面依然有金坛茅山。

大明朝官修的【大明一统志】上面金坛有茅山。

清朝官修的国家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上面有金坛茅山。

要我贴府志,可以,我就贴个【乾隆镇江府志】,上面依然有金坛茅山的记载。



加入江苏城市论坛微信交流群

扫二维码加群主,邀您加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教名山---茅山
江苏省道教宫观
PP.271【句容茅山】普通邮资明信片
江南道教名山
临安知府王佐之江苏镇江府碑帖考
前汉书 卷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