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昆明真庆观

真庆观始建于元代,由元代宋披云祖师创建,原名“真武祠”。明代著名道士长春真人刘渊然祖师曾经居住在此奉迎朝廷使节。洪熙初年刘渊然祖师被召还京,奉请仁宗皇帝后,将“真武词”更名为“真庆观”。刘渊然返京后,其弟子蒋日和做了真庆观的住持,并主持了真庆观的重修及扩建。

时至今日,昆明真庆观在城市中心繁华路段,主体建筑由前殿、紫微殿、老君殿、火神殿等建筑物构成,于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昆明市区现存的保存明清两代建筑较多、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对云南的建筑史、艺术史、宗教史及云南与中原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山门:四象在中国早期文化中指《易传》中的老阴,少阴,少阳,老阳,又指四季天然气象,在秦汉以后逐渐指代源于远古星宿信仰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的群星,也称四神、四灵。而您现在所处的殿堂,东边供奉的是青龙神君;西边供奉的是白虎神君;真庆观牌匾下方悬挂着朱雀;向北方的玄武位置看去,院落中还专门建有真武殿。 

镇天宝符 /刘渊然祖师:

刘渊然祖师为明代的著名道士,他在昆明居住期间,广收门徒,悬壶济世,创立长春派(昆明人称其为“真人派”)。明洪武二十六年,刘渊然祖师承蒙圣恩诏征回京。仁宗洪熙改元,被赐封为“长春真人”,并“兼领天下道教”。刘渊然祖师受封道教大统帅之后,立即奉请仁宗皇帝将昆明龙泉道院更名为“龙泉观”,真武祠更名为“真庆观”。取“真”者,真武所居,万人瞻仰;“庆”者,则“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之意。准奏之后,真庆观奉旨大兴扩建,可谓香火绵延、教法兴隆。刘渊然祖师的弟子蒋日和也被朝廷加封为“明显道弘教法师”,做了真庆观的住持,主持了真庆观的重修及扩建。同时,真庆观也成为明朝在滇的皇家道院,以奉迎朝廷使节。

真武殿:真武殿供奉的神仙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玉虚师相、九天荡魔祖师、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中国民间称披发祖师。

据道经记载,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长百尺,披散头发,金锁甲胄(zhou),脚下踏着五色灵龟,按剑而立,眼如电光,身边侍立着龟蛇二将及记录着三界功过善恶的金童玉女。

道经如是说: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托生于大(dai)罗境上无欲天宫之净乐国净乐宫,乃国王之子。国王和王后喜爱至极,并将他命名为“太玄”。太玄很小就显露出聪颖的天资,国王和王后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然而,太玄只想修行,且一心向道,这位王太子长大后异常勇猛,修炼42年后功成,白日飞升。

真庆观祖堂:在中国人的文化中,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道,祭拜先祖和圣贤的文化才一代代传承下来。在真庆观的祖堂,供奉着历代羽化祖师的牌位,以供后辈朝拜瞻仰。在祖师牌位的上方,供奉的三尊神则是:城隍爷、甶孑(fu jie)大帝、十不全。 

城隍爷: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有城隍庙,城隍作为中华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的神仙,亦是冥界的地方官。 

十不全:“十不全”究竟有哪十不全呢?按民间的说法是,目盲、耳聋、手残、腿拐、口偏、齿缺、发秃、面麻、鸡胸、锅背。其实,“十不全”的十种残缺是泛指人身体的各种疾病与痛苦,也象征着这位神仙替世间众生去承受一切苦难和疾病,体现了神仙慈悲救世、普救众生的广博境界。

甶孑大帝:甶孑大帝也称面燃鬼王、焦面大士、焰口鬼王,俗称大士爷,在道教中的神职为“幽冥教主冥司面燃鬼王监斋使者羽林大神”或者“幽冥教主冥司面然鬼王甶孑大帝”,简称羽林大神,尊称为普渡公。不少地方中元节祭拜亡灵之前,会先祭拜大士爷,信众认为,农历七月,所有在阳世的亡灵,都归“大士爷”管理。

救苦殿:救苦殿墙上所镶嵌的三幅大型铜制浮雕,其人物是:太乙救苦天尊、东岳大帝、酆都大帝,以及十殿阎王。

太乙救苦天尊也称为东极青华大帝,另有“寻声救苦天尊”、”青玄九阳上帝“等号,简称救苦天尊。太乙救苦天尊与南极玉清真王同为玉皇上帝的左右侍者。经中有称之为:“玉清应化身”即是云其乃玉清元始天尊以九阳之精秘密所化的应化身。很多宗教中认为业果是最难消除与阻断的,但太乙救苦天尊却可以将象征业果与地狱业力的血湖化为莲池,座下九头狮子一声吼,能够打开九幽地狱的大门,也就是地狱的最深层。

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另外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东岳大帝统辖了五岳及天下名山,并且掌管十殿阎罗王,是道教地府的最高神明,主宰人间、阴间的祸福,是统辖阴阳界的大神。

酆都大帝又称酆都北阴大帝,地府冥界的最高神灵,主管冥司。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地狱之神。酆都大帝信仰起源较早,《山海经》中记载,称度朔山上有大桃木,出蟠(pan)三千里,其枝问东门叫鬼门,为万鬼出入的地方,门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郁垒,主领万鬼。

许多民众认为,东岳大帝与酆都大帝神职几乎重叠,酆都大帝专门分掌东岳大帝主宰冥界的职能,或两者为同一神,只是分身不同。

元辰殿:元辰殿正中供奉的是斗姆元君神像,在道教中是一位具有崇高地位的女神。道经云,“斗”指北斗众星,“姆”指母亲,斗姆“为北斗众星之母”。道观中供奉的斗姥多是三目、四首、八臂,表情生动丰富。

斗姆元君的两侧,分别供奉的是六十甲子值年太岁像。六十甲子原本是中国古代纪年的方法。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一共六十,用来纪年,六十年为一甲子,也就是每六十年一循环,每年有一位太岁值年。每位太岁皆有名次,多为战国之前的名将宿儒,皆有史可证。虔诚礼拜本命元辰之神,可以保佑一年顺遂,运气亨通。所以中国民间又说,礼拜本命神为“求顺星”或“求保护神”。

元辰殿整体设计匠心独具,殿顶与神像均为手工彩绘,融合了雕塑、建筑、绘画诸多美学为一体,具有浓厚的艺术价值和宗教文化气息。

紫微殿:紫微殿占地面积320平方米,大殿面阔三间,土木结构建筑,殿内的木质雕刻工艺精细,形象生动,特别是中顶的细木雕花藻井,美伦美奂的配色中还绘入了道教八卦太极图,象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并且整个藻井还具有较好的扩音吸尘效果,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

殿内正中供奉的是紫微大帝,紫微大帝执掌天经地纬,以率普天星斗,节制鬼神与雷霆,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属于道教四御之一,位居玉皇大帝之下。全称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紫微又称紫微星,位处三垣(yuan)之中的中垣,是星座上属帝王之所居,北京故宫又叫紫禁城即是这一来历。紫微星也是位于天上最中间、位置最高的星,故最为尊贵,是“众星之主,万象宗师”,因此对他极为尊崇。

老君殿:老君殿是道教宫观内陆位最高的殿宇,老君殿供奉的道教教主太上老君被尊称为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为道祖老君的圣诞日,为国际道教节。

太上为道之祖,体於自然,在乎三清之前,象帝之先。道教认为是三清创造了宇宙万物,开启了人类智慧。这三清则是指--玉清、上清、和太清,玉清为原始天尊、上清为灵宝天尊、太清为太上老君。

说起太上老君,常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老子,在中华文明浩如烟海的经典中,老子《道德经》可谓极其出名,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济世灵文包容甚广,是修道者追求理想与现实、灵魂与肉体统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老子《道德经》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影响巨大,也是翻译成外文语种最多的我国古代著作,对西方文化产生不小影响。有道是,老君八十一化,老子只是太上老君的一个化身,并非是太上老君的全部。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

财神殿:真庆观财神殿恢复重建于2013年,由广州道门弟子发起,各企业家和十方善信捐资二百余万元,邀请西安手工艺能将,采用泥塑、浮雕等工艺,历时一年时间,于2014年12月完工;殿堂的供桌采用缅甸花梨木,由福建木雕大师使用传统工艺耗时半年完工。

走进财神殿,信众们可以看到群仙聚集、一片祥瑞和谐、其乐融融的景象。在真庆观财神殿里,主奉的是玄坛赵元帅,及五路财神。同时,还供奉有文昌帝君,药王孙思邈,福德财神土地公,慈航道人,天真无邪的送财童子,文财神范蠡(li)、比干,武财神关羽,福禄寿三星,妈祖,送子娘娘等神仙,赐福增财的天官们和送财童子们齐聚一堂,送财送福至人间。

特别介绍财神殿的五位主奉神仙——赵公明(赵元帅),其为专司人间财富之神;其余四路为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可能是受到了五行观念的影响,认为天地广阔,财宝当然也要按五行方位分区处理。拜五路财神,就是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的意思。

都雷府:紫微殿东侧的都雷府,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都雷府大门,单檐斗拱承载,四角翘起。都雷府对联“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反映了道家思想劝人行善以及当时黎民百姓的良好愿望。相传,真庆观原址为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时屯兵居所,观内现存的三眼古井,为诸葛亮安营扎寨时所挖凿。

都雷府古井:真庆观都雷府内的雷神殿左前方,有一口井叫香油井(又名铁财井)。香油井的传说是这样的,很久以前,真庆观都雷府,香火旺盛,昆明远近的善信,前来都雷府拜神敬香,每人都倒一小桶香油入此井中,天长日久,真庆观的道士们用一根很粗的灯芯放入此井燃灯祭祀天地神灵,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富足,幸福安康。而称为“铁财井”的故事是,明朝中期徐道广当了真庆观道长,他发誓要为道教的护法神王灵官塑一尊像,可是塑像的钱从哪里来呢?只有募化,徐道广把募化得来的铜钱全部投入在雷神殿的古井里。如此过去数年,井里的铜钱逐渐堆积到了井口,他便请人把井里的钱全部取出一称,足有三千斤之多,之后把铜钱熔化铸入了泥模,王灵官塑像便完成了。

还有一则传说是,用过都雷府古井水的人,一辈子都不愁衣禄吃穿(民间说法叫“吃油”),一生才气鸿盛,兴旺发达;若是用都雷府的水遍洒新房,新宅可以财源广进,家门富足得可以冒油,一辈子不用为衣禄发愁;而生了怪病的人用古井水清洗病处可以消灾除病;达官显贵、士农商贾及生意人饮用,可以打开智慧,事业顺利;读书人用此井水后,可以吉星照临,独占鳌头,前程似锦;家运不顺的人用此井水扫洒庭院,可以清洁平安,灾障不侵,福寿安宁。

清风亭:都雷府大门内有一小巧玲珑的清风亭,清风亭为方形歇息亭,亭内上方有雕龙藻井,雕工精致,极为珍贵。清风所到之处,只有那高高挂在亭子四周的风铃似动非动、似响非响,好似感受到了拂面的清风。

在道教文化中,相传清风亭是羽化升仙后的祖师会道观歇息落脚的地方,所以在清风亭过往的阳上道众们要极为注意言行举止,切不可放肆。

清风亭还暗含“雷劈张继宝”的故事,与都雷府大门“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相呼应,反映了中国传统道德中观孝悌(ti)为本,济世度人的道家思想。

另外,清风亭内的转运石球,则象征着“时来运转”的美好寓意。转动它的同时,提醒着人们要想转好运的话,不能忘记行孝道!

雷神殿:真庆观都雷府雷神殿,雷神殿占地230平方米,面阔三间,气势威肃。大殿内供奉有王灵官、雷神、武财神关羽、慈航真人等神仙。而雷神殿壁画上的神仙人物绘画的是:雷声普化天尊、雨神、电母、风伯、水雷、天雷、社雷、地雷、神雷。

雷神——俗称雷公,是古代中国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道经中说。雷神执掌五雷,是众生之父,万灵之师,掌握生杀大权,专门惩处恶人,被称为“雷声普化天尊”。

王灵官的传说——相传,雷神殿在塑像时,塑像师在井中取水看到了王灵官现圣,正好王灵官也属于雷部神仙,于是就将王灵官塑于雷神殿。王灵官也称“玉枢(shu)火府天将”,赤面,三眼、皮甲执鞭,为道教镇守山门的护法神。

七星道:走进别有洞天的院门,“七星道”便在各位的脚下铺展开来。“七星道”模拟了北斗七星的星脉轨迹,由八卦太极图演化的大星盘,每七个为一组,贯穿于整个火神殿院落。在七星道周围,还可以隐隐约约的看见一些方形的小八卦太极图,以及细条状的地板线,这既代表了宇宙苍穹的无数星斗,又象征着人体的七经八络,整体传达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

梅映古井:相传,真庆观原址,在三国时期为诸葛亮南征时的屯兵之所,驻扎期间所挖的三口古井,现存于真庆观的老君殿、都雷府、火神殿。元代时期,真庆观开山鼻祖刘渊然祖师抵滇后,曾将一枝千年唐梅插于都雷府古井旁,不料唐梅竟然成活,年年梅花盛开,奇香袭人。梅影倒垂于古井水光之中,相映成趣,有时微风袭来,花瓣纷纷落于井内,时间一长,竟馨得井水梅香扑鼻。取以煮茗,其味甘冽清爽,沁人心脾。一时间游人居士莫不以能饮一杯真庆观住持招待的梅茶为幸。可惜古梅日后毁于兵灾,仅剩古井长存。时至今日,考虑到古井水为城市地表水,不适宜饮用,因此用雕塑艺术,创做了栩栩如生的贝壳手工艺雕塑龙身,将古井遮盖。虽然梅映古井的景象难以再现,但是顺着贝壳手工艺雕塑龙的龙身,往火神殿院落的假山望去,从石龙嘴里喷出的水正是这口梅映古井的井水,古井与雕塑艺术结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存在的意义。

火神殿与过堂斋:在古代,因为家家户户都是用蜡烛照明、用木柴生火做饭,到了近代也只是使用煤油、焦炭等,但这些东西易燃、不安全,所以在古代,供奉火神来保护家宅平安就很重要。时至今日,科技发达,人们照明有电灯,做饭有煤气、天然气,安全性大大提高,火神的时代意义则越来越少。但有幸的是,真庆观仍然保留了火神殿,每逢重大节庆与活动时,火神殿就作为接待信众与贵宾的大型用斋地点,这种用斋的方式,在道教仪范中称为“过堂斋”。至此,火神殿则在新的时代中,以过堂斋的形式焕发生机。

环顾火神殿,两侧墙壁上还装饰有“供养咒、结斋咒、无上玉皇心印妙经、弥罗宝诰”,这些经咒在过堂斋时必须念诵,通过念咒、供养诸神,以及吃素的功德积累,让自己在修行的路上更加勇猛精进。(李凤森报道真庆观供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翠云寺:雷祖大帝安身之地
仙山宫观 之 九宫山钦天瑞庆宫
道教常识一百八十问 (2)
一口气读懂中国道教的宫观和神仙!
众神庇佑 香火永昌:扶海宫一览
济南道教宫观之清虚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