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瓦房,乡愁的归宿

  前几天,写完一篇有关齐长城的回忆文章,匆匆发到360图书馆。

  几天后,再次百度齐长城,了解齐长城的历史渊源,竟然搜出一篇名为《齐长城之五莲前长城岭村》的博文,文中的作者笔名是“风中的水”老师。

  他图文并茂地上传了那天的所见所闻。里面有大量的图片:齐长城、村庄。我们一带的民房,建筑结构基本类似,白墙红瓦,同是丘陵地区,村庄的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坐落在四面环山的宝盆里。房屋基本是五家东西一小巷、南北一大巷,横着从北往南、自西向东,整齐有序排开。高处俯瞰,村庄犹如块块长方格。一条重修的柏油马路,宛如一条黑色的飘带,自北穿越村庄,绕过郑家林,通往松柏镇。一片片的红瓦,铺开一行行几何图形,房屋上的一根根烟筒,仿佛缭绕农家饭的香蹁跹我的思绪,遗憾的是作者没有上传村庄的全貌,我找过好几遍,也没有找到老家的房子。

  其实,老家的房子早就不属于我家的,可是,看不到原来的房子,心中蓦然填满万分的无奈。

  有句话说:“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家就不在”,但是,在我心里是“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家还在”。尽管我只有一姐、两妹,尽管老家的房子早转让给远方的堂哥,可是,那房屋盘踞在心里的姿态,依然不变。

  是家的牵念,我再次打开那篇文章,那些沉睡在镜头里的红瓦房,以朴素自然的姿势瞬间定格永恒。不能风化的往事啃噬心海,寻着浸染二千多年烟云的街巷,温婉的情愫不禁潮湿了记忆,仿佛相逢无数乡亲的目光,再次揭开童年斑驳的印记。清晨,鸡鸣犬吠声开启村人一天的忙碌;夜晚,在夜色下沉默久年的沧桑。

  童年的村庄,红瓦房极少见,草房为主,不过,房脊大多数扣盖灰色的V形瓦。很少的人家,房屋的前面扣四到五行红瓦或者青瓦,我家的当年正是这样的房屋。那老屋,至今仍然温暖在我的梦里。记得,院子很大,有棵桃树、梧桐、榆树,有木槿、月季、开小花的山茶,还有一个方便母亲作饭的小菜园。那些树上,时常飞来飞去叽叽喳喳的麻雀,习惯了与燕子作伴,屋檐下的燕子也是家人每年期盼的“吉祥”鸟。

  当年,酷暑来临,父亲会把一口大锅的灶台垒到院子东南角露天的位置,靠墙搭个简易的麦秆棚,挡风遮雨。母亲做饭,我时常在一边瞅着,偶尔,母亲也让我替她搭把手,比如烧火、舀水。吃饭时,坐在明亮的月光下,乘着习习凉风,开吃农家人简单而温馨的晚餐。

  饭后,有时我跟随母亲到大街上。那里,聚集好多前来乘凉的人们,伴随蛐蛐吟唱,蛙鼓喧响,听时明时暗的老烟袋讲故事。街上喧嚷一群伙伴,不知道叠合过多少脚印,一起望月亮,看流星,数星星,捉迷藏。远处,忽低忽高的萤火虫,飞出一道道忽明忽暗的弧线,牵引我们东追西跑。谁要是逮到一只萤火虫,瞬间,呼啦啦围过去一小群崇拜的对象。记忆中,我从来没捉到过一只,或许自己身体太瘦小了,跑不过那些身体强壮的伙伴,我玩过的萤火虫不是大姐捉的,就是伙伴给的。那种温暖的呵护,一直储存心底,热呼呼过一次又一次。

  月圆月缺,时节如流。我进入初中学堂,时常步行在村庄第一批规划房屋间的街道上,自此,也离开了街巷那熟悉的玩乐场所。外出求学,村庄的模样便烙印在心头,老屋,是归心舟的停泊港。

  等我工作,那个全镇人口最多、村庄最大、历史最长的村庄,家里那盏点亮的灯光,更是我魂牵梦萦的念想。光阴,无声流淌,缕缕炊烟袅绕了漫长岁月。村庄,慢慢地,终于变了模样,一排排老屋蜕变成一排排红瓦房。

  幽幽原野故乡梦,那一排排红瓦房撩拨成魂牵梦萦的归宿,乡土的气息弥漫心头。红瓦房,没有家,也永远是我出生的地方,父母那声乳名的呼唤,依旧在耳旁萦响,清亮,清亮。(1433字)2019.10.26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屋记
除夕:遥祝远方的你,新年快乐
村庄正在消失,灵魂往哪里安放?
夕阳、炊烟、村庄、瓦房
夕阳 炊烟 村庄 瓦房
本周之星 | 陈伟芳:青瓦的村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