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基本写作规范-教育研究技术-中国教育人博客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基本写作规范 
  邓猛、赵振州
 

 ■研究的方法是研究的首要问题
    对任何一个从事某项研究的研究者而言,至少有两个要素是必须考虑的:其一为研究的方法。研究者在整个研究过程当中需要经常反思自己采用的方法是否能够较好地回答研究的问题?使用的研究工具是否具备足够的信度与效度?收集的数据(亦或证据)是否支持获得的结论?别人为什么要相信自己的研究结果?如果研究者有意识地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了适当的、有效的方法,那么结论可能正确(即效度增加);如果研究者采用了不适当的研究方法或者根本就没有使用系统化的研究方法,那么结论正确的可能性必然很低(即效度低)。因此,研究的方法是研究的首要问题,它贯穿研究的始终;方法的取舍取决于它能否实现研究的目的及其在实际研究情景中的可行性。
    西方的学位论文以及多数的即论文稿件需经过专家评审决定是否接受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一般都有“方法论”或者“方法”的章节,对研究者研究或探究的方法与程序进行描述;许多博士论文还需要对研究方法背后的范式与哲学问题进行思考,对研究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探究方式、逻辑、所持特定学科的基础理论视角、以及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反思。
    如果一个研究者在研究报告中不能以正确地方法使用文献或者错误地使用文献,不仅会面临抄袭的指控,还会降低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影响研究的质量。
    ■什么是研究
    Hopkins认为,研究是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的结构化的活动。
    研究至少应包含三个要素:科学的方法、问题的解决以及新知识的产生。(知识在希腊文里与科学的含义相同,即科学的理论。)
    ■什么是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
    西方主要存在两大类研究范式:实证主义(亦或经验主义)与建构主义(亦或解释主义)。
    实证主义主张研究者应采取价值中立的态度观察、测量研究对象,最大限度地追求“客观”的研究结果。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主要采用实验、问卷调查、测验等演绎性质的量化方法来描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验证某个假设,确定一个变量是否或多大程度上引起另一变量的变化,从而获得可以推而广之的解释与预测,以期影响客观现实。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六十代的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人类学人种志的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建构解释主义逐渐取代实证的方法成为解释社会现象、人类经验和客观事实的主要范式。建构主义的范式、方法是指对不同的主观意义的重构,意味着对“人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中建构的意义以及这些意义如何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解读与理解”。与之相对应的质的研究方法则是归纳性质的,一般采用观察、访谈、文本分析等具体方法进行,通过描述特定的现象、场景或过程,解释甲蕴含其中的意义,探索现象中不同要素之间的一般性联系并形成基本的概念系统或理论模式,并据此对人们的认识与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实证研究包括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
    无论量还是质的研究,一般都被统称为实证或经验研究,其研究结论总是要诉诸经验方可获得与验证。人们显然对实证研究解决实践层面研究问题的作用没有疑虑。问题的关键在于,实证研究能否有效地产生理论,尤其是抽象程度较高的理论。
    我国的研究者倾向于认为研究应分为实证与理论两大研究类型(这一看法是笔者与多位教育领域研究的专家谈话中得到的印象)。
    与归纳相对应的是质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方法则与演绎逻辑相对应。
    一个理论或者假设总是要在特定的事实(存在于现象之中)获得或者印证。一个具体的质或者量的研究论文经常会在其讨论部分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推理和引申来获得有意义的理论联系。
    ■引用文献的研究是质的研究
    多数将现有文献或者他人实证研究的结果作为原始资料数据进行理论思考的研究从本质上讲是运用了间接他人的经验,没有超出文本分析法的范畴,而文本分析法属于质的研究方法。
    少数的完全或者极少依赖现有成果与文献、主要通过逻辑推理或者内省的方式进行的理论型“研究”变得越来越少了。
    实证研究与所谓的理论研究是交叉的、融合的,它关注现象与事实的描述,从中获得知识与理论,并为他人进一步的理论反思提供原始资料。
    ■量的研究步骤:
    研究者注重根据现有文献、理论或经验提出研究问题或假设,然后采用量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等)来检验假设而质的研究中,研究者更注重直接进人研究情境(研究者在此之前可能也有一些预先的假定或理论),提炼、发展研究的问题,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对研究情境中的意义与关系进行描述与解释,并从中归纳、建构理论。
    ■研究的一般步骤
    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一般步骤:按照选择研究课题、设计方法、收集收据、获得结论等程序有辑地进行。
    Meumam指出研究包括选题、提炼研究问题、研究设计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收据、解释数据、发表成果等步骤。
    ■选题的基本原则与表达形式
    选题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它必须具备“研究性”,即研究问题是否独特?是否能够通过特定的方法解决?是否能够导致有意义的结论?
    质的研究选题:应该清楚地传递研究者试图描述、理解、发展、或探索某特定现象或事情的信息。
    理想的表达形式:本(探究的策略:人种志、个案研究、或其他)研究的目的是(理解、描述、发展、索)(研究地点)(对象:个人、团体、或某个组织的某个特定的现象或事情)。
    量的研究选题:应该清楚地传递研究者试图检测、解释、验证、预测某特定现象或事情、关注其中不同变量关系的信息。
    理想的表达形式:本(实验、问卷调查?)的目的是对(研究地点)(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控制变量),(比较、检验相关?)(自变量)与(因变量)来测试(某个理论、假设)。
    ■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一步获得数据
    证据、事实、数据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都是同一层面的概念,指既定的、独立于个体、不依赖于种解释而存在的客观存在或者是包含客观现实信息的、真实的事情。
    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一步就是观察现象,获得数据,并利用数据进行归纳或演绎的逻辑推理。数据或者经验性证据构成了科学推理与评估的基础,并使科学与非科学得以区分。因此,一个研究的结论的获得或者假设的验证都需要利用数据,即经验性的证据或信息来证明,它不能单纯建立在个人的意见、权威的信念或者主观判断之上。换言之,一个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如果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或想法,在它被自己有效地证明或者别人论证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之前,不能作为下一步推论的有力证据,除非是一些众所周知的公理或者常识性的知识。这就意味着你研究者提出一个观点,你就得论证它。
    ■三类研究报告论文形式
    从研究结果的呈现形式论文来看,论文可以有实证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理论性论文三大基本类型。
    文献综述论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批判性的回顾与总结,从中发现存在的联系、矛盾、或者缺陷,并对如何解决提出建议,此类论文内容根据文献的内部联系组织、呈现。
    理论性论文则通过跟踪某个理论的发展对该理论的结构进行扩展或者进一步提炼作者可以提出新的理论或者对现存的理论进行分析,指出其优劣,决定其内部以及外部的一致性。
    理论与文献综述型论文分野并不非常明确,理论性论文也是据其内部联系、逻辑进行组织的。
    实证研究报告是最基本的学术研究出版物,经常是原创性的研究。
    在实证研究报告里面,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无疑最具有代表性。
    ■研究报告论文的基本构成
    1、前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等部分。主要解决研究者“做什么”研究和“为什么”作某个研究的问题。
    2、文献回顾:是建立在“知识是在他人研究基础之上积累的”判断之上的,任何研究都需要研究者对前人的文献进行回顾与评估,判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有新意、有意义,并告知读者自己对于本研究领域的熟悉程度,从而增加该研究的信度。
    文献的回顾并不是要提供某方面研究摘要的“编年史”,
    而是要对以前的研究方法、结论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与隔阂,从而明确本研究的必要性与要解决的具体研究问题。
    有效的文献回顾可以使研究者在现有的研究与前人的研究之间建立起内在的逻辑联系,帮助研究者进一步提炼、集中研究问题、确定基本的概念与变量、寻找适当的研究方法、并发展适合该研究的分析框架。
    文献回顾分为背景回顾、历史回顾、理论回顾、综合性回顾、方法回顾(着重于他人研究使用的方法)、元分析(对他人的量化研究中的抽样、变量等特点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六种。
    3、方法论:包括收集数据的方法与分析收据的方法。前者主要包括抽样、工具(如访谈、问卷的设计)、研究程序等,后者包括对量的数据的统计分析、文字材料的内容分析、归类等。
    对方法的详细描述有助于读者判断该研究的方法适当与否,并对研究结果的信度与效度进行判
    定。“由于一个研究的发现几乎等于它采用的工具与方法,学者们对于一个研究报告方法的检验
    极其严格”。
    4、结果:通过特定收集数据的方法获得的原始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后以较条理化的形式在研
    究报告里出现。在这一部分只报告数据以及数据分析的结果,而对于这些结果的讨论应该在讨论
    部分进行。数据可以是文字的、图片的、或者数字的形式,它构成科学推理的“证据”或者“事实’,事实/证据的陈述于对事实/证据的分析在研究报告里应该分开。
    5、讨论:即联系研究的目的或者假设对数据进行解释、评价、推理通过与已有的文献进行比较,
    获得理论发现或者印证研究假设。研究者在此不必要重复详细的数据,而是要揭示数据的含义从数据中抽取“意义”、概念之间的联系或者解释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印证或排斥某个假设。
    这被认为是一个研究中最困难也是最有趣的部分。研究者在这一部分应该反复问是否将事实
    与意见、推理混淆了?是否从没有代表性的数据中获得结论?是否因为某数据与假设不符而将它省略掉了?无关因素对于结论影响的程度如何?等问题。
    6、结论:研究者对研究的问题、程序、发现等进行概要的总结。
    一般而言,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构成与学位论文没有本质的不同。只不过学位论文需要比较全面、完整的文献回顾,并从方法论的角度考虑整个研究设计:而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的文献回顾一般比较简明扼要,经常被包含在前言部分;方法部分则偏重于具体方法的介绍,较少对方法进行哲学层面的分析,因此较多使用“方法”而非“方法论”的名称。
    ■关于文献引用
    对他人文献进行适当的引用,不仅体现一个研究者的学术责任感,也是他/她学术能力的体现
    研究者在论文中引用别人的研究结论、观点的时候有义务将荣誉归功于别人。
    在论文正文中对文献的引用有两种形式直接引用与释义引用。
    直接引用是对别人或自己以前的文献、材料进行逐字逐句的、原封不动的引用。
    如果引用少于40字,应该在文中显示作者的姓、发表年代以及引用的页码。
    如果直接引用超过40字,应该另起一段并从左向右缩进一个键表述,但不需要引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引用别人著作中的图表、图片,或者直接引用的文字超过500个字,必须获得版权拥有者(一般在出版单位)的书面同意,否则,出版单位不会出版相关的著作。
    释义引用是将别人或自己以前的文献、材料中某个观点、结论加以概括,以自己的语言表述。虽然如此,研究者仍然有责任将其归功于该观点的作者,在文中指出提出该观点的作者的姓与发表的年代。
    无论直接引用还是释义引用,在参考文献部分须清楚列明引用的出处。这是研究的基本常识。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文经︱计量经济学实证论文写作全解析
实证性研究论文的评价标准
两个有趣的研究:你要怎样解读研究结果?
谈国际关系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
何永军:法律实证研究的目的、要素与类型 ||《地方立法研究》
扎根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与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