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式转换:课程开发走向课程理解的实质与关系辨析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年第01期  作者:刘欣;
  •  

一、“范式”实质与课程研究范式“范式”(Paradigm)概念由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在《必要的张力》(1959)一文中首次提出;后来,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中,库恩明确将“范式”作为解释科学动态发展的核心概念,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结构和深层机理。库恩把科学发展分为动态联系的两个阶段———常规科学阶段和科学革命阶段,认为科学发展并非原有范式的渐进累积或修改过程,而是突破常规科学的原有范式或理论框架,实现“范式转换”的科学革命过程。因此,科学发展的实质是新旧“范式”的根本性转换;“范式”被视为科学达到成熟和新旧科学更替的重要标志,决定着科学发展的未来走向。“范式”对于科学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但究竟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库恩并没给出严格的规范性定义,以致后来学者对“范式”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太多歧义。库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1]但库恩同时认为,“范式”具有两个基本特点或标准:“一方面,范式代表着某一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同分享的信念、价值、技术以及诸如此类东西的集合;另一方面,范式又是指集合中的一种特殊要素———作(本文共计6页)......[继续阅读本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学革命的结构》为何再度引发关注?江晓原、李辉解读“范式转换”
范式[科学学概念]
范式转换视域中国家理论的知识变革 ——兼评国家中心范式的理论创新
范式转换与油画中国化
什么是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
为库恩的“范式”申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