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9年卫立煌致信朱德,恳求保护85岁老母,毛主席得知后如何处理
userphoto

2023.11.17 安徽

关注

前言

1942年2月,蒋介石手下“五虎上将”之一,卫立煌给朱德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代替自己照顾85岁高龄的老母亲。

这段时间,正是北平和平解放不久。卫立煌与朱德两人虽是好友,但卫立煌的名字还被作为头号“战犯”列在《人民日报》上。

卫立煌

朱德看着手中的信眉头紧锁,思考良久后,他将此事上报给了毛主席。对于这件事情,毛主席又会做出怎样的批示呢?

成为“五虎上将”

卫立煌是位猛将,他打仗总能出其不意的反败为胜。对于其他将领非常讨厌的“逆风仗”,卫立煌极其擅长,他替蒋介石立下无数战功,打了无数胜仗。但蒋介石对他始终心有芥蒂。

卫立煌1897年出生于安徽合肥。满腔热血的他,15岁就投身于军旅,之后便是一路辉煌。

年仅20岁,就加入到孙中山的卫队中,并且很快就被提拔为营长,他颇得孙中山赏识。他在孙中山的身边,耳濡目染了许多的新思想、新知识,这段时光让他对民主革命有着很大的感悟,并且对于革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孙中山

之后陈炯明反叛,卫立煌因护卫孙中山先生有功,又被提拔为团长。再加上他在北伐战争中贡献卓越,屡立战功,便顺利的坐到了师长的位置上。也同样是这段时间,卫立煌与蒋介石相遇,开始了“相知相杀”的一生。

二人刚刚结交时,他们互相对对方十分欣赏。卫立煌认为:蒋介石手握军政大权,未来前途一片光明。而蒋介石认为:卫立煌才能卓越,可以成为自己手下的一员大将。

蒋介石与卫立煌

最终事实证明两人的眼光都不差,判断都没出错。卫立煌凭借着攻占鄂豫皖苏区的军政中心、忻口打败日军等战果,顺利的成为蒋介石麾下的“五虎上将”之一。

心生间隙被撤职

蒋介石本身就疑心很重,而且非常喜欢搞派系。在他眼中,真正值得信任的只有三类人:“姓将的家人”、“黄埔军校自己培养的学生”以及“浙江来的老乡”,然而卫立煌不属于这三类人。

虽然说卫立煌战功赫赫、名声显著,但是蒋介石并没有给过他多少好处。随着卫立煌的“功成名就”,手中权势增大,他与蒋介石的矛盾也逐渐增大,并且逐渐爆发。

尤其是在,国军与八路军联合抗战的时候。本身蒋介石对于卫立煌就有顾忌,又知道卫立煌经常与共产党人来往,心中十分忌惮。

1941年蒋介石找了个理由,免除了卫立煌第一战区司令官的职位。直到1943年远征缅甸时,无人可用,蒋介石才恢复了卫立煌的职位,不过在1946年抗战胜利结束后,蒋介石立马又将他扔在一边。

而卫立煌这边,为人坦诚,从不搞背后那套。自从他1927年,跟着蒋介石那会儿,因为缺乏对共产党的了解,他对待蒋介石那是忠心耿耿。

对共产党产生兴趣

不过随着“西安事件”爆发后,共产党不计前嫌促进全国人民统一战线。在八路军与国民党军共同抗日时,他的心中产生了动摇。那时,卫立煌认识了许多我党革命将领,比如彭德怀元帅、朱德元帅等等,并且几人成为了好友。

彭德怀

卫立煌与彭德怀相处久了,不自觉的被吸引,想要多多了解共产党。卫立煌私下经常找朱德喝酒聊天。那时,彭德怀所率领八路军被编为卫立煌所带领的部队。

按正常来说,彭德怀要听命于卫立煌,可是卫立煌始终没有强行命令过他们,双方始终保持着平等、友好的姿态进行合作。

彭德怀元帅在后来回忆道:“我们归他指挥,但从来都是他来找我们,共同商议对策。就这样两支队伍同心合力,在忻口坚守了一个多月,并且剿灭了2万多日军,取得了大规模的胜利!”

卫立煌对共产党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钦佩。后来,在山西抗战的途中,卫立煌还去了延安。看望彭德怀,并且毛主席与周总理亲自接见他,几人相谈甚欢。

卫立煌得知八路军缺乏装备时,他在西安专门配备了100万发子弹、26万枚手榴弹、5万多枚迫击炮弹以及180箱牛肉罐头。这原本是国共合作的一段佳话,但这些举动让蒋介石认为他身怀异心,过度袒护共产党。

在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议”的时候,卫立煌甚至公开多次对蒋介石发文谴责,使得两人矛盾再一步激化。蒋介石将他撤销了军职,并且夺了他的军权,更是派人24小时监视他。

常胜将军不打内战

后来在1943年,缅甸远征之时。蒋介石手下实在无人可用,只好不情愿的将卫立煌官复原职,让他带着远征军去缅甸作战。打日本鬼子,卫立煌兴致极高。在云缅边境,他认真研究战术,决定强渡怒江,给日军来个出其不意。

果然他的战术奏效了,还没等日军反应过来,就被远征军给围剿。卫立煌屡战屡胜,收复了云南失地,还保护了后勤补给线,为抗日战争做出巨大贡献。不过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很快又将他扔到一旁。美国中缅战区司令曾说过:“卫立煌真是常胜将军!”

就是这样一位常胜将军,在东北“辽沈战役”中,被打的狼狈不堪。

1947年,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在东北接连失利,蒋介石不得已只能频繁换帅,像范汉杰、熊世辉、陈诚等人,根本撑不起“台面”。无奈之下,蒋介石再度寻求卫立煌,希望他能担任东北剿匪总司令,可是卫立煌不愿将枪口对准中国同胞,于是一拖再拖。

1948年,蒋介石又拉着顾祝同与张群等军中要员一同劝说,卫立煌无奈之下,只能被迫领兵,总揽东北军政大权。

不过在此之前,卫立煌向中共发来一封绝密电报:为能尽快结束内战,我愿在能力范围之内,力求合作,因立场原因,还请绝对保守秘密。

当战斗打响,解放军将锦州分割,打算一举歼灭的时候,蒋介石下令让卫立煌死守锦州。可卫立煌不听,反而令军队固收沈阳,长春一带。

锦州战役爆发后,蒋介石下令,让卫立煌从沈阳调兵解救锦州困境。可卫立煌却说沈阳军,只能够自保,要想解救锦州,只能从关内调兵。

卫立煌似乎总是与蒋介石对着干,气的蒋介石,两度飞往沈阳亲自指挥。可就算亲自指挥,也错过了最佳时机,解放军仅仅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歼灭了国军。

蒋介石看大势已去,令卫立煌前往北平。可卫立煌早已有前往香港的打算,可惜计划还未实行,便被蒋介石以“剿匪司令卫立煌迟疑不决,错失良机,立即撤职查办”为由,押往南京,成为阶下囚。甚至下令:“如发现他有异常,立即处死。”

蒋介石对卫立煌的怀疑达到了顶峰,好在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及时发布了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而卫立煌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蒋介石才相信他没有叛变。直到李宗仁担任总统,卫立煌才恢复了自由,乘船前往香港。

特殊的一封信

卫立煌抵达香港后,他在报纸上看到了战犯名单,他不但不生气,反而十分开心。因为他明白“他与共产党的秘密合作,共产党没有忘记他。”

卫立煌在香港并没有什么麻烦,可是自己的老母亲还在大陆,他担心会有特务因为自己的原因,从而加害老母亲。于是,向好友朱德元帅寄出了那封信,朱德将这封信汇报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看到信后高兴极了,因为他明白卫立煌的用意:母亲在内陆,我会回来的,不过现在被国民党监视,身不由己,担心母亲被害,希望能保护老母亲。

于是,毛主席专门写信寄到安徽合肥,并要求立即派人保护好卫立煌之母。

结语

1955年,在组织的保护下,卫立煌带着妻子,回到了大陆。倘若用一句话来形容卫立煌与我党之间的关系那一定是“身在国民党,心在共产党”最为恰当。

1960年1月17日,卫立煌因病去世,骨灰被安葬在八宝山公墓,享年63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卫立煌
卫立煌被列为战犯后,写信请求朱德照看母亲,毛主席下令予以保护
1949年卫立煌致信朱德元帅:请代为照顾85岁母亲,毛主席作何批示
国军名将回国后职位是副国级,曾为我军立下大功,被老蒋怀恨在心
1955年卫立煌回国,主席不仅设宴招待,为何还让他任副国级职务?
1947年,一位国军司令来到陕北,毛主席说:你给彭德怀当副司令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