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杭埠河的岁月情缘
杭埠河大桥
这条河,就是杭埠河。
杭埠河发源于大别山区,其源头出自舒城县的万佛山和岳西县的主簿园。然后,自西南流向东北,蜿蜒曲折斜穿舒城县境中部,总长290余华里,最后汇入巢湖。
我的故乡三河镇就座落在杭埠河岸边。1939年冬天,我出生在这里。这是杭埠河下游最后一座古镇,据史料记载,已有2000多年历史。因此,可以说,是杭埠河水最先润湿我的嘴唇,是杭埠河水以母亲的乳汁给了我最初的滋养,也是故乡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给了我心灵上最初的抚慰和文学上初始的启蒙。
“三河”之名,初见于《大明一统志》:“三河在(庐州)府城南九十里,其源有三,合而为一,入巢湖。”这里清清楚楚表明古镇得名的由来,是三条河汇流的地方。哪三条河呢?清嘉庆《合肥县志》云:“三河为三邑(即合肥、舒城、庐江三县)犬牙之地,米谷廪聚,汇舒、庐、六诸水为河者三,河流宽阔,枝津回护,万艘可藏。”《方舆纪要》又云:“舒城县城下河、桃城河(又名丰乐河),与航埠河(即今杭埠河)汇流于此故名三河。”如今,到底是哪三条河?已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记得我上小学时曾听老师说过,三条河就是丰乐河,杭埠河,以及这两条河最后在三河镇西头汇合而成的新河。当然,这也只能作为一家之言,故妄存之。
在以往的沧桑岁月中,不论是丰乐河还是新河,都只是在古镇外围绕过。真正浩浩荡荡一路奔来,直插古镇中心而过的唯有杭埠河。是她将古镇自东至西一分为二,成了河南河北两大块。于是,杭埠河也就成了我们家乡门前屋后的“街心河”、“吃水河”、“风景河”。在我童年的记忆中,那时候的河面要比现在宽阔,常年可通舟楫、竹筏。河之两岸都是荫翳匝地的垂柳。河上的舟船、渔艇、竹筏,河边的石埠,以及河埠上下挑箩、担水、淘米、洗菜、捣衣之人,或掩映于柳荫之下,或藏之于河边吊脚楼底,自清晨至暮晚,人来人往,谈笑之声,不绝于耳。人们坐在自家门前、楼头,常能见到白帆恍如粉蝶轻轻滑过;而从山里捎货下来的竹簰,通体墨黑,轻贴水面徐行,仿佛如片片谢落的山花箬叶,逗人无限遐想。
当然,这都是杭埠河最文静最驯善的时候。遇上汛期,一天风狂雨骤过后,就可以看见一川湍急的浊流,推拥着满河浑浊的泡沫,向下游漩卷而去。人们称之为“花水”,大约就是桃花汛的水吧。这时候,如果你坐在临水的房子里,不仅可以听见满河震耳的涛声,甚至连河岸的震动都可感知。但是,杭埠河毕竟温顺文静的时候居多。因此,在我离开古镇50多年后,我仍时时怀想她那久久缱绻于我心头挥之不去的绰约风姿。
我小的时候,是个耽于幻想的人。大河边,柳荫下,是我最爱游玩的地方。我曾问过我的父母:“这大河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那边到底有多少水?为什么总流淌不尽呢?”父母亲告诉我:“大河里的水,都是从舒城大山里流过来的。”“山是什么?舒城远吗?”这些,自然是孩提时的我一下想不清楚的。但却从此在我心底埋下了对家乡大河的好奇与探寻的向往。
我想我终会有一天,走到杭埠河上游去,看看她最初的风貌。
如今,我终于走到家乡大河的最上游来了。在这一年里最美好的阳春时节,我不但看到了她秀美爽朗的面容,闻到了她特有的大别山兰花芳馨,还听到她涓涓溪流的轻轻细语与林中山风的声息。
杭埠河在这里已经不再是一条河,而是一大片晴光潋滟、波澜浩淼的湖泊:万佛湖!
尽管我与这条河流曾睽违很久,而我又来得太晚,早已是两鬓苍苍的老人,但我还是无比的开心与激动。因为,我少年时代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这次应该说是我第二次来万佛湖。就在去年冬天,我因编辑一本书的需要,曾来这里住过三天。不巧的是那几天天气全阴晦着,湖上刮着大风,雾濛濛,冷嗖嗖,既看不见舟艇来去,也未看到常来这里越冬的候鸟。只看见一阵又一阵的波涛,自湖的远处不断向我面前滚来,哗哗地拍打着脚下的大坝。不过,那雾中更显渺茫的湖上景色,倒使我突然想起曹孟德的《观沧海》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万佛湖,早先称“龙河口水库”。就是在龙河口这个地方,建起水坝,将奔腾而下的杭埠河水拦腰截断,储蓄起来,以达为社会所用的目的。因此,这是一项集蓄水、防洪、灌溉、发电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1958年动工兴建,1960年建成受益,以后陆续完成各项配套设施,最后竣工于1969年,历时11个春秋。
如果说,去年第一次来,我只能徘徊于大坝之上“望湖兴叹”的话,这次我却要作一回真正的“寻根求源”之旅。
时间十分紧凑,第二天上午我们便去了湖上。游船沿着湖的西南岸线一直航行到晓天河口。我知道从这白亮亮的河口进去,溯向河的更高更深处,便是独具山区特色的晓天镇。那里曾是安徽“小三线”所在,也是舒城名茶“小兰花”和“舒茶早”的产地,离岳西高山避暑胜地石关,近在咫尺。
下午,我们又沿着万佛湖东南岸线一直航行到龙潭河口。我知道这里离西汤池镇不远了。那里是万佛湖风景区又一个入口,有上好的温泉,水温65°C,含有十多种矿物元素,是典型的氡矿温泉,对人体有极好的理疗作用。当年桐城派文士戴南山来过这里,留下一篇短文《温泉记》。可惜的是这位名士拘于礼数,竟不好意思和山民一起“皆裸而立池中”,最后只好“濯足而归”。
西汤池镇还是安徽的板栗之乡。每年经这里销往全国的板栗有3万多吨。这里历来作兴种植栗树。家家户户,庄前村后,路边山场,更是栗树的海洋。5月栗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银条似的栗花缀满绿树枝头,在初夏的微风中轻拂着,甚是好看。如果谁有心组织一次栗花观光之旅,或许是不赖的选择。
回程途中,我们参观了“在水一方”民俗度假村。这里的微型农具展令我很感兴趣。上百种中国自古以来耕田耙地、砻稻舂米器具的精微模型,油光水亮,纤尘不染,一格一格地安置在玻璃橱窗里。我想,这大约也是它们祖祖辈辈以来最有尊严的展览了。
船快到水库大坝时,我远远地看见了水库闸门的背面。万佛湖这一泓清碧,或许就是通过这道闸口流向我故乡的。我应该感谢这条泥沙含量很大的河流。如果没有她几千年来飞流直下的冲刷,就没有巢湖西南岸大片大片的冲积平原,也没有肥沃膏腴的田野,或许三河“故地”至今还是一片苇草丛生、渔人出没的泽国。此之谓造化之功,是自然与人类的缘分,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今杭埠河下游已经改道,她已不再穿镇而过,而是从镇的东部边缘行走,直下巢湖。于是,故乡的水患从此消弭。
这当多亏万佛湖这道600米长,海拔高度75.4米,巍然矗立在龙河寨与栲栳山之间的水库大坝。这是一座道道地地的中夯粘土,外砌石块护坡,未用一袋水泥、一根钢筋,全靠人工肩挑手推平地筑起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土坝。试想一想,就凭着这一堵160万方泥土垒起的巨大土墙,50年来拦蓄着库区流域面积1111平方公里的来水,怀抱着库容9.03亿方的浩瀚水流,在时而如猛狮时而如驯羊的波涛冲撞之下,为人民为国家作出那么大的奉献,这不能不说是安徽人民艰苦卓绝的非凡创造!难怪联合国大坝委员会主席兰希先生在看过大坝后,盛赞她是“非常了不起的工程”。
现在,随着旅游兴起,水库的功能有了很大拓展,除了水利和发电等作用外,又增加了旅游、休闲、度假等需求。于是,遂依风景区内海拔1539米最高峰万佛山的存在,而重新赋于她“万佛湖”这个美丽的名字。
来过这里的人们都说,万佛湖这个名字起得好。50平方公里的湖面,一碧万顷,状如翡翠,岛似鬟髻,星罗棋布;而四周群山环抱,绿树萧森,港汊曲折,舟艇往还。试问天下匆匆过客,谁敢说这深山大泽江湖之上,就没有修炼得道的高人与隐逸之士呢,能不访乎?呵呵一笑。
还有人说,自从起了这个名字后,舒城全境风调雨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来此旅游的客人日渐增多。299平方公里的万佛湖风景区,早已建成国家AAAA级风景区。这里充满奇趣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发人遐想,令人流连忘返。湖上66个绿色岛屿,更是让人憧憬。目前开发的金海岸、桃花岛、万佛岛、风情岛、燕子岛、芙蓉岛、逍遥岛……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这些岛屿,有的可留人住宿,有的能容人烧烤,有的可供客垂钓,有的能让人策马。小小的木屋,简洁的楼台,会让你和你的朋友、亲人,在湖光山色的陪伴下,在涛声如语的抚慰中,度过一个快乐而健康的假日。
龙舒大地,自古以来,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所在。这里既有2300年前由刘邦侄儿羹颉侯刘信修建的水利灌溉工程“七门三堰”,也有中国历史上最早公办学校的创始人蜀郡守文翁故里,还有当年周公瑾雄姿英发演练兵马的“周瑜城”,以及北宋时代大画家龙眠居士李公麟的归隐地“龙眠山庄”,等等。这些文化含量非常丰富的人文景观都在杭埠河上下,都在万佛湖周边,都是值得我们去探寻、参观,遥念先人,发一发思古幽情的。
据了解,为维护生态可持续发展,龙河口水库管理处计划每年通过专线输水管道,向合肥供水。看来我这个老者与杭埠河的一世情缘是结定了。
是啊,壮丽秀美的佳山胜水,是不应该辜负的。还是让我们相约来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永兵:醉美万佛湖
水库大坝建设者群雕
舒城万佛湖部分湖床干涸开裂,汽车在上面驰骋(图)
安徽一座人工湖,因改名升5A,名气直逼千岛湖
【关注】六安的8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舒城的排第一个!
舒城旅游景点大全 (安徽 > 六安 > 舒城旅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