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紫砂:明代就已闻名世界的“红色陶器”

早在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阿拉伯地理学家爱垂西氏就撰文介绍质地极佳的宜兴陶器。至明崇祯三年(1630年),紫砂壶开始销往欧洲和暹罗(泰国),被称为“红色瓷器”或“朱泥器”;均陶缸盆产品销往日本,被称为“海参器”。

美国著名茶学专家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就明确记载了这段历史事实,他在第四十九章《茶具的发展》中说:“早在16世纪,江苏宜兴的茶壶就已声名显赫。欧洲人用葡萄牙字Boccarro (大口)称谓它( Boccarro Teapots )。这种壶与茶叶同时传入欧洲,成为欧洲最初茶壶的样板。”从他的这段话里可以明确两点∶一是根据欧洲人对紫砂壶的葡萄牙语称谓可以确定紫砂壶是葡萄牙人早在16世纪前后随茶叶一起带去欧洲的。《茶叶全书》中附有欧洲紫砂壶海报一张,可以清晰地辨识出图上所呈现的是紫砂壶中筋囊器和花器。二是,紫砂壶传入欧洲后成为欧洲茶壶的样板,对欧洲茶具的设计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 陈和之制紫砂锦囊壶

至清代,紫砂壶对外贸易情况增多,紫砂壶在世界的知名度进一步发展。

清代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起,宜兴陶器被东印度公司订购,运往泰国、绚甸和印度等国。康熙四十八年,德国人包特格尔在德累斯顿城仿制紫砂壶,并撰有《朱砂瓷》的论文。

乾隆四十五年西班牙国王查理士三世在布恩来提罗设立瓷厂仿制宜兴陶器。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宜兴鹊葛明祥、葛源祥两兄弟烧造的均釉陶和其他窑户烧造的紫涛陶等产品,通过宜兴窑户开设在国内大中城市的陶器行、店,源源不断地销往日本、东南亚以及美洲、欧洲等地的国际际市场。

  清 外销铜提梁紫砂壶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鼎山鲍氏、陈氏两家大窑户合资在新加坡开办了“鼎生福”陶器店,直接经销大龙缸、洋坛、紫砂壶等产品,先后达10年之久。

宣统二年(1910年)鼎山大窑户鲍明亮在上海开设了“鲍信源”陶器行,专营外销业务。当时,紫砂壶除远销日本、欧洲、墨西哥、秘鲁、智利外,还畅销南洋群岛,南洋华桥特别喜爱紫砂壶,暹罗华侨还为紫砂壶镶金嵌银。嗣后,宜兴窑户又在上海、杭州、天津等大城市开设“铁画轩”,“吴德盛”、“豫丰”、“福康”、“葛德和”等陶器行、店,定制紫砂壶,上刻各店商号,销往国外。“铁画轩”是设在上海的一家公司,主要业务是出口欧洲、日本和东南亚。产品以优美的书法著名。创办人为戴国宝。公司印记是“铁画轩制”,阳文篆书,外围以圆框或方框。“戴氏”方印是店东的名字,他也自署“玉屏”及“玉道人”。铁画轩的出品上可能有陶工、刻工、公司或是东主等多个印章和签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砂壶的对外贸易历史
紫砂壶的款识—“铁画轩制”款
宜兴陶器对外贸易史初论 作者:贺东强 贺盘发
欧洲收藏的最早宜兴紫砂壶
紫砂史记外销壶——“墙内开花墙外香”
海上丝路上的紫砂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