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卢安武:打开能源革命的新思路|领航名人馆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最为重大的挑战之一。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过去十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之前水平高出约1.2摄氏度。比尔·盖茨推算,如果全球保持现在的排放方式,到2060年,气候变化可能会像新冠肺炎一样致命,在未来一二十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每十年爆发一次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当的大流行疾病。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但人类不能没有地球。
 

世界著名能源专家卢安武 (Amory Lovins)教授是美国洛基山研究所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他是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顶级专家,在电力,建筑,交通和工业四大领域切实推动能源变革。他曾入选《时代》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百人之一,也被评为“世界100位”思想家。而落基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是一家市场导向的独立智库,自1982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能源革命,以能源创新思想所著称。究竟这些年来卢安武在助力世界提升能效和走上新能源之路的过程中有什么新思路,以创造清洁、安全、繁荣的低碳未来?
领航名人馆 
卢安武
世界著名能专家
落基山研究所联合创始人


自1973年起,
为包括中国在内超70个国家担任能源顾问
2009年,
入选《时代》杂志“世界最具影响力100人”
入选《外交政策》杂志“世界100位思想家”
曾在牛津大学,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等10所高校任教
至今出版书籍31本, 发表论文超过600篇
 
好设计能够创造巨大能效奇迹
 
卢安武的住所兼办公室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海拔2200米的高山上,这里冬天的温度会低达零下44摄氏度。出乎意料的是,这所采用现代技术改造的具有6000年历史的中国北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没有供暖系统。它用高密封窗户锁住热量、墙体超级隔热、通风系统回收热量,在无需加热系统的同时,节省了大约90%的家庭用电、一半的水和99%的热能。这所用1983年(房子落成当年)的技术建造的房子,十个月内节省的资源足以收回建筑成本。


这就是卢安武引以为傲并致力于推崇的“一体化全方位节能设计”——将不仅仅是建筑,还有交通工具和工厂等看作一个整体系统来设计,而不看作单一孤立的部分,以达到最高效的节能。用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超能效建筑在全球已经完成了1000多个,并在持续不断地增加。


转变思维方式才能推动能源变革
 
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这些年越来越被受到重视。早在1976年,卢安武撰写过一篇极具前瞻性的著名论文《能源战略:未走的路?》轰动一时。许多年过去了,卢安武认为那篇文章中的想法现在已经完全流行起来,人类在这几十年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例如在美国,为创造每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使用的能源,相比1975年减少了60%。而在世界范围内,大约90%到95%新产生或购买的能源现在是可再生的。效率以每年约2%的速度递增,这个速度也仍然有翻倍的空间。


卢安武认为我们如今已经有很多很棒的技术,并且在不断更新迭代,但我们现在就要采取行动。就像电脑一样,我们知道未来会有更多便宜好用的版本面世,但我们不会空等最好的版本出现而不使用现在的,否则就要永远等下去,因为技术在未来只会变得更加先进,在能源领域也是如此。

90年代,大量私家车刚刚开始涌入中国市场。而在1991年,卢安武已经提出了Hypercar的概念——一种高度集成的超轻混合动力汽车他和落基山研究所帮助了丰田、福特等汽车厂商用超轻、超坚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取代钢铁,制造出更安全、轻便和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汽车。
 

当前世界上1500个汽车型号中,已有100个型号在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这种材料曾被公认为非常昂贵,但这种车在电池上省下来的钱足以支付材料费用。卢安武表示,如今正在研发的太阳能新车的效率大概是传统汽车的近10倍,仅靠车顶收集的太阳能就可以运行。就像我们把车停在阳光下,相当于每天在油箱里自动存放八升的燃料。

 
工业消耗全世界一半的能源和电力
 
如今世界一半的电力被用于运行电机,这些电机的一半功率被用于运行泵和风扇。但是在现有的设计中,泵和管道,风扇和管道的连接处充满了摩擦。卢安武认为,有很多损耗是不该存在的。只要转变设计思维,使管道变得粗、短、直,而不是细、长、弯曲,这将减少80%或90%的摩擦,节省世界约五分之一的电力或一半的燃煤电力,我们最终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回收投资。


不要假设有关气候的解决方案都是昂贵的

事实上,要推广能源革命并不如想象中的容易。对于新事物的出现,人们总是有许多认知上的门槛需要突破。卢安武表示,大多数人听到“节能”这个词都会想到缺乏舒适感,或者需要付出很多代价也不一定能达到好的效果。就像有些人认为轻型汽车可能不安全,但实际上在碰撞中保护司机乘客的并不是汽车的重量,而是尺寸。通过使用轻质但非常坚固的材料,对比起每公斤钢,在碰撞中能吸收六到十二倍的碰撞能量。“重量能杀人,而尺寸能救人。因此,通过使用轻质、坚固的材料将两者脱钩,你可以同时拯救生命、石油、气候和金钱。”

卢安武认为,如今人们在气候政策中犯的最大错误,是我们总假设有关的解决方案将是昂贵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节约能源比购买能源要便宜得多,而使用可再生能源也比使用化石燃料更便宜。只要我们转变思维方式,规划好能源战略,环境问题便不再是一个难以解决、代价高昂的问题。
 
设计最重要的是摒弃旧思想

卢安武曾经为发明了宝丽来相机的Edwin Land工作,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曾说:那些似乎拥有新想法的人,往往只是停止了旧的想法,而一旦我们“准确地陈述了设计问题,解决方案是不言而喻的。提出正确的问题才是最难的部分,而不是找到答案。”卢安武对此十分认同,只有不被既定思维束缚,放弃假设和先入之见,才能不断地以新鲜的眼光看待问题和产出创新想法。
在过去半个世纪,卢安武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超过70个国家担任政府和大型企业的能源顾问,他带领落基山研究所在2011年针对美国出版了题为《重塑能源》(“Reinventing Fire”)的能源路径报告,报告展示了美国可以如何将能效提高三倍,将可再生能源提高五倍,到2050年,不使用煤、石油、核能、并大量减少使用天然气,也可以支撑比当时大158%的经济体,节省5万亿美元,减少约84%的碳排放。而这一切不需要任何新的国家法律或发明,只需要省市级层面的政策,由市场行为来主导。

2013年6月,中国国家发改委下属的能源研究所 (ERI) 与其他3家机构共同研究的 “重塑能源:中国”项目开启。包括卢安武在内的顶尖专家们齐聚一堂,研究如何在2050年使用当今能源,运行一个比现在大7倍的中国经济体,以达到7倍的能效提升,减少80%的煤炭燃烧和42%的碳排放,并节省11万亿元人民币。


对于如今中国制造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太阳能和风能并购买了其中的近一半,卢安武表示不可思议。中国在2013年增加的太阳能发电量超过了美国过去59年的总和,中国在2020年增加的风力发电量甚至超过2019年全球增加的风力发电量。他赞叹“中国领导人非常务实,很多都是工程师,数学很好,他们清楚什么是最划算的交易,并且购买更多。”卢安武认为,只要能源改革推进得越快,可再生能源越多,能源就会变得更便宜,而这正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引擎。


但是绿色经济转型同样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例如就业。什么才是公平的过渡方案呢?卢安武曾去过山西,他深知如同美国德国一样,中国也有非常依赖煤矿的地区。他举例,在美国公平公正的过渡方案使原来的煤矿工人在转型后仍然能从事有良好报酬、也有尊严的工作。过渡成本并不如想象中难以支付,相反,这将节省大量资金。
 
作为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近两年多次提到要采取更有力的政策,使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卢安武认为中国拥有无与伦比的技术和组织能力,也有有十四亿人口(十四亿个大脑),在能源革命上中国势必为世界作出巨大的贡献。


卢安武的经历堪称传奇,拥有12个荣誉博士学位,曾荣获多项世界大奖,出版书籍31本,发表论文超过800篇。但他走的并非是传统学术道路,毅然从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两所顶尖院校退学,选择自行研究深造,投身于当时还没有成立正式学科研究的能源行业,比大多数专业教授早了几十年开始研究能源。

 
这些年来,他在包括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等10所大学教授建筑、工程、经济学、医学、道教、巨猿语言以及能源等20个不同学科,以保有自己的初学者心态。他表示自己没有接受过任何这些学科的专业培训。他谦虚表示自己知道的并不多,但对一切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很感兴趣。他还引用孔子的话:你应该像追赶一个永远追不上的人一样学习。

“一个聪明、有内驱力的人在六个月内,可以自学几乎任何学科,也能够达到在该领域工作的大多数人掌握知识的同等水平,我不敢说所有人,但一定能超过大多数人。” 一旦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完全解放,去自学任何东西。

 
卢安武认为自己的思考不设边界、没有框框,这源于他从小到大不受干涉的成长经历。他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一名社会服务管理员和编辑,他们没有 “受过教育的失能”,不会因为学到了太多东西而无法产生新的想法。养育孩子的理念也特别简单:爱你的孩子,支持他们的梦想,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当卢安武决定辞去牛津大学的教职、加入环保组织从事能源工作时,即使父母暗自担心他放弃颇有前途的学术生涯,不知道未来的道路会走向何方,但也从来没有在儿子面前表示过担忧,而是让儿子自己做出选择放手尝试。直到几十年后卢安武才意识到原来他们一直在担心。


在2019年欧林工学院的毕业演讲中,卢安武借用弗朗西斯·摩尔的一句话“希望不是一种看法,而是一种态度”表达了他实践主义的价值观。他认为,乐观主义者把未来看作是命运而不是选择,因此他们无法承担起改变世界的责任。创造希望则不仅仅靠单纯的乐观,而是心灵和头脑深思熟虑的选择。“信奉自己能创造希望的人们,是那些卷起袖子努力改变现状或战胜困难的人们。”


74岁的卢安武脚步不停,他认为自己的父母都活到了97岁,而自己还年轻,还能做出更多贡献。而他在未来致力于推动的,就是在所有行业和国家传播“一体化全方位节能设计”,并使其成为标准做法,希望能够借此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许多智者说过,如果你放弃所有的功劳,就没有什么是你做不到的。最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如果现在还不好,那还没有结束,不要让它打扰你,只需要放松继续前进。”


卢安武教授非常有活力,一大早六点起床准备接受我们的採访,访问完以后,还拿着手机带我看了一圈他的房子和各种各样有意思的东西!和他对话不仅收获了很多新思路、新知识,我还深深被他的热情、乐观主义、实践主义所感染!近年来我感受到气候变化的议题和我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出一份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编辑 | Queenie


2021年9月19日起
全新系列:创·见教育
每周日晚18:15
凤凰卫视中文台



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扫描以下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讯】《世界能源展望2014》
金砖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较
可再生能源破纪录:花更少的钱 买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国家能源局:去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约8.4%
2015年德国风力发电量比去年增加50%
20200103:英国2019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化石燃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