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演义》中,胡车儿偷盗典韦的双铁戟时,为何不直接将熟睡中的典韦刺死?
userphoto

2023.10.08 辽宁

关注

胡车儿盗戟在《三国演义》里是非常有名的一段,因为他盗走了典韦的戟,导致典韦战死,曹操狼狈而逃,还痛失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这场战役可以说是曹操一生中最痛心疾首一次败仗。




演义作品描述的宛城之战非常精彩,但有人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胡车儿盗戟的时候,典韦已经醉卧在床,为什么不直接将典韦刺死呢?有人说当时典韦并未睡熟,胡车儿下不了手;也有人说典韦不是张绣的目标人物,这次计划主要是奔曹操去的,所以为了不打草惊蛇,此时还不能杀典韦。


其实我们所看到胡车儿盗戟的情节,大多是影视作品,当时营帐之中只有胡车儿与典韦两人,如果此时要杀典韦,绝对是最佳时机!但如果我们看《三国演义》的原著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那胡车儿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亦异人也。当下献计于绣曰:'典韦之可畏者,双铁戟耳。主公明日可请他来吃酒,使尽醉而归。 那时某便混入他跟来军士数内,偷入帐房,先盗其戟,此人不足畏矣。’”



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胡车儿有特异功能,背着五百斤的东西还能日行七百里,比梁山好汉里的神行太保戴宗还要厉害。再看胡车儿说的话,他要在张绣灌醉典韦后跟着军士混入帐房,这样就清楚了,典韦来喝张绣的酒不可能一个人来,肯定会有陪同人员。典韦喝醉后,这些随从也必定会护送他回去,直到送进帐房安置好,甚至还会留下几个陪同在身边,根本不可能出现电视剧中那样,只有胡车儿与典韦两人在帐中。




因此,胡车儿的计划就是跟着典韦的随从混入帐户内,趁着他们安置典韦休息的这个空隙时间,把典韦那双重达八十斤的戟给偷出来,这项工作对于胡车儿来说轻而易举,因为他的最高纪录能背五百斤。不过,历史上真实的“宛城之战”却并非如此,胡车儿没有盗戟,张绣也是被迫反曹。


真实的宛城之战

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宛城,守城的张绣并没有抵抗,而是直接开门投降。曹操进城后纳张济的妻子,也就是张绣的婶婶为妻,这让张绣对曹操起了恨意。但也只是恨,并没有做出任何举动,反而是曹操对张绣的恨非常不满意,密谋要杀张绣。


结果曹操要杀张绣的事泄漏了,张绣为了自保只能先下手为强,偷袭了曹操,因此爆发宛城之战。


《三国志·卷八·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



宛城之战发生的时候,典韦并没有丢失双戟,他先是用长戟与张绣军交战,一戟击出,张绣军十几支矛被摧断!后来典韦身负十几处伤,估计是舞不动八十多斤的戟,便改用短兵器进行迎战,也杀死不少张绣军。最终,典韦寡不敌众而战死。


“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馀矛摧……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

以上就是《三国志》里记载“宛城之战”的前因后果,与演义内容有所不同,但对于曹操为何要杀张绣,《三国志》中并没有说明,于是宛城之战爆发的原因就成了一个谜。




曹操因为纳了张绣的婶而引来怨恨,但张绣并没有做出威胁曹操的事出来,只是一个恨字就引来杀身之祸,有点说不过去,而且对方是曹操,一位有着雄心壮志的英雄,为何会做出如此鲁莽之事?关于这一点,如果我们再往后分析会觉得更让人难以理解。


曹操在宛城之战中失去了大将典韦,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此时的张绣无疑就成为曹操的杀子仇人。但是到了建安四年,张绣再次投降曹操时,曹操竟然拉着张绣的手一同出席宴会,并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彼此结为儿女亲家!对于这样的曹操,我只想说:“我真的猜不透你啊!”




强占一个女人而招人恨,就要把恨自己的人杀掉;为了顾全大局,又可以与杀子仇人冰释前嫌,挽手共宴。《三国志》里的曹操要么就是有多重人格,要么就是在宛城之战这段记载中,少了某些非常重要的细节,曹操要杀张绣的理由绝对不会如此简单!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坂坡赵云枪挑曹营名将,曹操竟然偷着乐,虽是戏说却也有理
三国第一保镖之死:领导偷情,下属放哨
魏武第一忠烈士:短刀死拼万马,身中数箭屹立不倒,威名炸裂云霄
如果在宛城曹操身边是赵云而不是典韦护卫,胡车儿还能得手吗?
三国最被忽视的猛将,力大无穷,却惨死曹丕剑下
张济叔侄:流窜中土(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