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50包邮的IBM 701C蝴蝶机(486)开箱

额……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老五。最近呢,咱回城了,然后就想买电脑,买点啥电脑好呢?我看了下游戏本,没要,看了下超极本,也没要,看了一眼台式机,点了一个,花了400,然后看了个触屏本,发现还没我原来的好,也没要,最后看到了一个蝴蝶机,才卖750,我当时直呼i了i了,然后就上车了:

编辑

虽然过去买不起,但是现在我看到这个信息我啪就站起来了很快啊,我上来就是一个松果谈逗闪电鞭

编辑

我发现咱当UP出身的这个身份不仅仅可以享受限流或者挣一两个破钱,也可以作为和卖家谈判的资本搞点特权,现在虽然在张大妈干,但是我还是以拍开箱为由要到了品相略好的机器(系统无法启动,所以开箱没有进系统测评了今天)

顺带说下,之前商品页说是有电池的这家实际上并没有电池,所以电池……自己想办法修吧,反正那年头的电池应该也买不到了,但是也不会像后来一样需要解锁,换一套镍氢电池应该不会太贵,看你心情了

编辑

没有你xjb发什么信息,浪费lz时间

所以这期先简单做个开箱,升级和做系统以后再说

开箱视频:750包邮的 IBM 701C蝴蝶机开箱

ac19193285

编辑

首先卖家人还是不错的,包邮给包了顺丰

编辑

包装也相当不错,带了一个IBM的原装电源(2001年的16v 5.5*2.1电源,看得出来不是很稀有,我还以为是700C那种非常老的好几针的电源呢,没想到这么普通,就这电源我手里还有几个IBM原装的,也都快二十年了,还能用)

编辑
编辑
编辑

很普通的样子

编辑

不过这个机器怎么说呢,我一开始还以为体积能挺大,实际上开箱的过程中就惊艳到我了,号称小尺寸超薄的X系列笔记本到了十几年后比老700C还大了不少,真是时代变了,不过08-10年的X200/201T还维持了老IBM的风格,到了X220T乃至X230T就完全没有IBM辨识度的设计感了,泯然众人矣。

编辑

这个机器的外观其实看上去作为IBM玩家来说咱还是感觉比较熟悉的

编辑

只不过和X200T不太想的是它的底部完全没有任何散热的进气孔,这个设计更像是T21和T23,或者后来松下的TOUGHBOOK或者N3450上网本,这个机器可以坐在任何平面上不用担心散热器会吸进灰尘,因为它实际上压根也没有散热器,80486其实还没需要安装散热器,甚至单散热片那种被动散热器都不需要,所以即使是2000年就用上热管的IBM也没有给701C安装散热风扇

编辑

原装电池,已经有漏液的迹象了,镍镉电池,属实让我有点失望,毕竟T21那年头IBM就用了锂电(很多老电脑收回来发现电池居然还能充电),但是更早的701C就没有,导致很多机器主板都因为电池漏液最后白给掉了,真可惜啊

编辑

不过这个机器也有不变的地方,比如双卡扣的屏钩设计,一直坚持到了X32的年代还有,但是到了T40就全简化了,X60的时候单卡扣还在屏幕上,到了X200/X201就下放到底下了

编辑

左边的接口分别是在后面的电源,滑动开关,还有一个口长的有点像SCSI接口,这个可厉害了,当年我记得IBM T23的底座上也就有一个,本机能有这个很不容易,支持磁盘阵列的(不过这个好像不是,这个就是普通的并口……),还有一个有线网口,我看了一眼发现不对,怎么是六线制的网口,那这个现在还能不能用不好说啊……然后就是老3.5mm的音频口,耳机,话筒,音频输入之类的,第三孔不知道支不支持输入输出双用,T23的好像是不能双用来着……想不起来了,T23那年头的笔记本喇叭都很大,平时不需要外接也能嗨翻全场

编辑

前面和没什么接口,这个机器A面怎么说呢,难得的没有溶胶氧化,所以品相还算不错,就是灰大了点。我自己现在用的X201T可能是A面有划痕或者氧化溶胶了,现在贴了贴纸不过也有点脱落的迹象,我后来给我爸换的X201T单电磁屏的A面不错保养得挺好。

编辑

后面有红外和扩展坞接口

编辑

右侧有两个PCMCIA接口

编辑

一个硬盘(IDE)和电池

编辑

这个本子最出名的元素也是最经典的设计就是这个折叠键盘的设计,直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个笔记本有这种同样的设计,包括联想之后的THINKPAD,这种设计有效的外扩了笔记本键盘,增大了有效面积,同时利用机械结构自动折叠展开笔记本的键盘这种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小尺寸笔记本无法搭载全尺寸键盘的问题,我也是经常在过去使用IBM X60的时候怨念为什么没有一种设计能扩大小尺寸笔记本的键盘面积(其实IBM早就有过,这也是当时听说701c的契机),要是X60能搭载蝴蝶机键盘和高分屏,我还真不用这么坚定的转向X200系本子

编辑

至于这个键盘我看了一眼,发现诶,不对,怎么是薄膜键盘的感觉,这个键盘没有T23那会儿的轴,更像是早年的普通薄膜键盘

编辑

这个老毛刺头的指点杆帽好像和现在的新式指点杆尺寸不太一样,现在的指点杆橡胶模具开方孔好像尺寸更大,无法互换,这个和T21的指点杆不一样

编辑

扒开笔记本左侧的开关之后,机器启动了,开机居然在自检内存,这个可不多见了,虽然我知道老IBM的机器可以设定开机自检内存,但是每次开机都这样那是只有咱之前RFID报错的X32才会有这种现象

编辑

开局4个报错,不过我还是选择按ESC进系统

结果就看硬盘灯闪了闪,硬盘叮叮当当响了一阵子,过了五分钟之后不再有动静了之后,我决定放弃进系统的打算了,还是扒机器左侧的开关关掉了机器(这种开机开关被后来的松下TOUGHBOOK继承了下来,顺带说下,我那台TOUGHBOOK用的电源也和IBM的16V电源通用,当时我同学一分钟之内根本不知道怎么开机)

编辑

虽然这个本子看上去很厚,但是和有底座的X200/X201T比那就显得不那么厚了,X200还好一些,X200/201T的屏因为内置了WACOM电磁屏有的还是双触屏所以屏幕很厚,加上本来就不薄的本子底和底座,看起来并不比25年前的机器薄多少,虽然自己也十多年了

编辑

701C的厚度是4CM,怎么都比一元硬币厚了,不过X200T加底座也有6CM厚,不加底座装加厚电池最厚处也有4CM了,701C不厚

编辑
编辑

X200T原装8芯电池可不好弄,现在市面上全是这种装不了底座的加厚电池,我在TB死乞白赖求一个158包邮的卖家结果好不容易说服他卖我128结果这会儿还没发货,我现在是歇比了,这点好在手上还有一块原装电池,要么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X200T不像X200,装了9芯扩容电池也不耽误装底座,这个加厚电池从下面出来真的耽误装底座,要不是看在我有两台X201T的份上才舍不得买原装电池呢

现在看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还真不算问题了,这个701C的电池我都不知道哪能买到,这个买了也就纯收藏了,说实在的镍氢电池现代工艺的也只能保证自放电率和锂电差不多,不是完全不漏电,也需要经常充电,所以维护不当也有漏液的风险,我倒是宁可这玩意看看能不能改锂电,要是不能改就算了

编辑

这个键盘,折叠的设计倒是真的不错,不过个人认为这个手感其实和T21比略差,和T43比键程长了一些手感差不太多,比X60以后的X200什么的感觉要好一些,但是习惯了X200的话也不会觉得X200有多难用,毕竟有人巧克力键盘也能凑合用呢,701C这种东西谈键盘手感只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真正应该注意的还是这种绝无仅有的折叠蝴蝶键盘的设计,这个是前无古人的,至今也没有后继,买来收藏也是不错的

编辑

这个机器和T21/T23一样也是墨西哥生产的,所以感觉还不错,进口洋文物,博物馆同款

编辑

这个是电池卡扣和扩展内存 总之这个本子就算装系统,也不能装XP运行现代软件了,不过可以装PCMCIA的802.11B无线网卡,WIN95有驱动,可以用CF卡转IDE,组成一个1-4G的电子盘(准固态,FLASH闪存,CF卡本身和PCMCIA-ATA兼容,在连接到IDE接口时,CF卡工作在IDE模式),不过这个机器原装的IDE硬盘也就500多M,最大支持2G的IDE,现在25块钱的133X的CF卡就可以给这个机器跑满速,回头有空做系统时再更一期吧

附:IBM 701C/701C 蝴蝶机 拆解说明

编辑

ThinkPad历史上使用过很多独特新奇的设计。从1992年的第一台平板电脑700T,到1993年内置打印机的550BJ,再到2001年如今看来仍然充满科技范的TransNote,ThinkPad一直在笔记本电脑领域为提升工作效率而创新。今天要介绍的就是ThinkPad历史上最经典的机型之一——ThinkPad 701C/CS(蝴蝶机)。

1995年,为了在10.4英寸的机身中放置标准尺寸的键盘,IBM旗下的实验室创新性地将键盘制作成可以一分为二的两部分。在掀起电脑屏幕时,相应的机械结构会让键盘的两部分移动并拼合在一起。这种电子产品与机械结构相结合的创意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蝴蝶机也因此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值得一提的是,蝴蝶机并不是由鼎鼎大名的ThinkPad大和实验室研发的。严格地说,IBM的机型工程师John Karidis构思设计了蝴蝶键盘,在美国罗利实验室,库克(即现任苹果CEO)和Mike Malpass的研发团队具体负责蝴蝶机的研发工作。1994年初,库克离开了IBM,他于1998年加盟苹果公司。由于工作进度问题,蝴蝶机并没能按计划在1994年上市,它直到1995年才正式进入市场。

由于延期发布,使用486芯片的蝴蝶机在上市时不得不与很多使用奔腾处理器的产品竞争。并且随着屏幕尺寸的扩大,笔记本电脑可以直接配备标准尺寸的键盘了。并且由于延期发布,IBM管理层对罗利实验室的团队失去了信任,最终,IBM没有再发布蝴蝶机后续机型。尽管如此,蝴蝶机依然拿下了年度笔记本电脑销量桂冠。

距离蝴蝶机发布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五年,蝴蝶机在国内外ThinkPad粉丝的圈子中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经典收藏型号之一,能够正常开机的蝴蝶机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同时,因为时间久远,目前互联网上除了官方的HMM手册以外再无关于701C如何拆机的资料。恰逢笔者机缘巧合收到一台不能开机但部件齐全的蝴蝶机,遂拆解之并制作了本篇教程。

外观

编辑

正面

编辑

正面划痕特写

编辑

背面

蝴蝶机的表面覆盖了黑色的类肤质图层。这种图层可以提供不错的手感,不过随着时间的退役,如果保存不当极易乳化变得黏手。目前,市面上外壳没有乳化的701C/CS已经非常少见。这台也不例外,可以看出由于涂层老化,电脑外壳上有很多划痕,并且沾了很多灰尘。

编辑

右侧:电池,硬盘,两个PCMCIA卡槽,安全锁孔

编辑

左侧:电源接口,电源键,并行/软盘驱动器接口(带挡板),网络接口,话筒接口,输入插孔耳机接口

编辑

前面:左右屏勾

编辑

后面:红外线,扩展坞接口(带挡板)

拆机准备

编辑

塑料手套、六角形螺丝刀(两种规格)、镊子。

移除外设

编辑

取下电池、硬盘驱动器和PCMCIA卡(如果有)。其中取下电池时需要推动D壳的滑块。

编辑

电池:由于老化,电池接口已经被腐蚀

编辑
编辑
编辑

应该是IDE接口的硬盘,硬盘容量高达720MB,使用专用转接线。

编辑
编辑
编辑

移除D面挡板,取下扩展内存和小电池

编辑

移除扩展内存后,可以看到板载内存。

编辑
编辑

注意,接口的胶塞因为老化已经断掉,因此无法推测如何开启。所幸背面内存和电池的盖板塑料并没有老化,因此还能观察到其结构。如图所示,在开启盖板时需要用镊子将卡口向后拨。

编辑

拆下挡板后的D面

拆解开始

编辑

卸下红圈中的螺丝,注意不同位置的螺丝长短可能不同,建议记好每一个螺丝的位置

编辑

拧下右侧的一颗螺丝

编辑
编辑

拆下键盘盖板(键盘盖板此时使用卡扣固定,这台机器运气比较好,卡扣没有太老化,还有一定的弹性)

编辑
编辑
编辑

键盘盖板正反面

在拆下键盘盖板后,就可以看到键盘机构的运作方式了

编辑

卸下键盘右上部的一颗螺丝(这颗螺丝会被屏幕挡住一小部分,螺丝刀需要斜着一些才能拧到)

编辑

拧下正面的四颗小螺丝。

编辑

轻轻抬起键盘,注意不要扯断键盘下方连接的三根排线

编辑
编辑

键盘模块。从键盘背面可以看到在键盘机构移动时下方几个滑块在轨道中滑动。这里笔者的这台蝴蝶机一根固定在背面的金属条脱落(见键盘背面下方的胶水痕迹位置)。这直接导致正面的四颗小螺丝几乎不能起到作用,找准位置,使用502胶水进行粘合。之后在背面几个运动轴下方用针管涂抹润滑油,减小键盘移动的阻力。

编辑
编辑

取下连接在主板上的屏线、话筒线、喇叭线。拔下屏幕高压条的连线。

编辑
编辑

拧下背面固定屏轴的四颗螺丝就可以取下屏幕了。

编辑

701C/CS使用了双层主板,轻抬主板的右下角取出第一层主板。

编辑
编辑

第一层主板。上面连接着屏幕高压条。

编辑

第一层主板上的电池接口,可以看到因为电池漏液腐蚀,已经有一个触点铜片完全损坏。

编辑

第一层主板和高压条使用插针连接。

编辑
编辑

高压条特写

编辑

第二层主板这个位置隐藏着一颗螺丝

编辑

拧下扩展坞接口的两颗螺丝。轻抬第二层主板的右下角,可以取出第二层主板。

编辑

如果在取主板时感觉到有一股软软的阻力可能是因为底部的屏蔽层粘在了主板底部,用镊子小心撕下屏蔽层即可(注意红圈内的屏蔽层)。

编辑
编辑

第二层主板特写。有些没有配置网口的机型是没有下方的网络版卡的。网络版卡和主板之间使用插针连接。

编辑
编辑

网卡模块

编辑

全家福

参考文献:内藤在正. ThinkPad之道:无可替代的思考

其实IBM PC那个时代微软和英特尔都是打工的,只不过微软最近看起来成精了做了点平板电脑之类的微小工作看上去也像是高端牌子了,但是实际上做工品质工业设计比IBM差远了,所以咱现在就是有钱也不买SURFACEBOOK而宁可买IBM的老机,平时笔记本还用X201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系统能启动的故障提示
计算机主板的组成详解
图解电脑主板
下一个爆款应该是它
我想问一下树莓派到底有什么用
史上最全的组装电脑教程:图解组装电脑步骤全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