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完胜只有相互弥补 2012显卡回忆录

2012-07-04 05:00:00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林光楠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1两个"人"的江湖 浅析显卡2012发展

● 两个"人"的江湖 浅析显卡2012发展

        2012年已经悄悄的走过一半,对于上班一族来说是否感觉时间过的好快。弹指一挥间,回首这半年显卡领域,说变化的是架构/性能提升很多,说没变的是A/N格局如同2011年上半年的复刻版。显卡行业上游之争、品牌之战、渠道之殇,2012不是世界末日,它正处于一个纷争的江湖……

        《各路门派显神通 2012上半年显卡江湖录》,细看品牌之争、渠道之殇,让我们看到显卡这条产品线中各家在2012年的变化和动向,高端、个性化、多功能化成为今年的主题,华硕的DirectCU、微星的Lightning、技嘉的风之力、索泰至尊版系列、七彩虹的Fanless GeForce GTX 680、影驰的HOF名人堂,无不让我们为之惊叹,高端、非公版高端,这个具有高性能、强功能且昂贵的“奢侈品”会被厂商不约而同的推到了今年显卡市场主T台,反观中端市场的平淡、入门市场的杀价,“高端打形象、低端走货量”在今年尤为突出。

        品牌亦是如此,作为视觉领域的寡头AMD和NVIDIA更是如此,他们即需要在图形核心性能之战中大打出手,还要维护品牌商与其合作从而维持市占。

        俗话说“存在必有道理”,也许站在半年后的今年你会较为清晰的看清楚市场格局,但当笔者回想AMD和NVIDIA每款新品首发时都会给整个显卡行业带来不小的震荡。当然,这其中有让用户津津乐道的产品,也有让用户嗤之以鼻的产品,还是本段开头那句话“存在必有道理”……

        2012年上半年AMD发布7款产品,NVIDIA发布8款产品。

        之所以笔者在开篇描述2012年没有变的是A/N格局,因为在2011年上半年这样的A卡先发制人、N卡的后来居上在2012年再次重演。不过变化的是,从原来的接近势均力敌,到现在的一边倒是笔者意料之外。不过商人毕竟是商人,在意料之外的格局下,通过供求关系、市场盈利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给出了一个看似均衡的产品布局。

2先发制人:AMD首推28nm 全新GCN架构

● 先发制人:AMD首推28nm 全新GCN架构

        2011年12月22日,AMD率先全球发布28nm首款GPU,即GCN架构的Tahiti核心,这款核心使用在Radeon HD 7900产品中。它的出现在此维系了AMD自进入DirectX 11以后的连续率先发布新品记录,仅从性能、成绩及改革后的架构来看,GCN架构不得不说是自进入统一架构设计后A卡的一次大刀阔斧之作。

        GCN架构总结特点如下来说(其中第三点Compute Unit数量仅适用于Tahiti架构):

①基于HKMG的TSMC全新28nm工艺。
②包含了几何引擎、光栅化引擎以及一级线程管理机制的前端ACE( Asynchronous Compute Engine)。
③负责处理运算任务及Pixel Shader的32个CU(Compute Unit)集群,包含在CU内部负责处理材质以及特种运算任务如卷积、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的Texture Array,二级线程管理机制以及与它们对应的shared+unified cache等缓冲体系。
④负责完成fillrate过程以及输出最终画面的ROP阵列,显存控制器MC(Memory Controller)以及PCI-Express3.0总线传输控制端。
⑤负责视频回放及处理的UVD3.0单元,以及全新的负责视频编码部分的VCE。
⑥Eyefinity(宽域)2.0引擎。
⑦支持DirectX 11.1 API。

● Radeon HD 7970

        不过Radeon HD 7970系列在中国大陆的首发时间确定为2012年01月09日,这也是为什么将其纳入本文半年度回顾的原因。

首发测试:《DirectX11性能大跃进 HD7970首发评测
发布指数:★★★★★
目前指数:★★

● Radeon HD 7950

        2012年02月07日Radeon HD 7950应运而生,它的核心同样基于Tahiti,仅是频率、核心硬件规格上做了缩减。在发布之初,NVIDIA仅有上一代GeForce GTX 580苦苦支撑,而Radeon HD 7950平均性能高于GeForce GTX 580,同时相比Radeon HD 7970又有较大价差,成为当时性价比较高的旗舰产品。

首发测试:《AMD的DX11战列巡洋舰 HD7950首发测试
发布指数:★★★★★
目前指数:★★★

● Radeon HD 7700系列

        2012年02月16日Radeon HD 7700系列发布,不过无奈的是这次AMD还是做了海外发布,中国大陆正式发布时间为02月28日。该系列产品主攻千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场,现在Radeon HD 7770官方建议零售价格为999元,Radeon HD 7750建议零售价为799元。

        但由于其价格、定位于Radeon HD 6000系列产品中的Radeon HD 6850、Radeon HD 6700过分重合,至今在零售市场混搭销售,只能期待Radeon HD 6000完全消化后,才能扶上正规。

首发测试:《南岛第二弹 千元HD7700迟到的首测报告
发布指数:★★★
目前指数:★★★

● Radeon HD 7800系列

        从显卡近几年发展来看,次顶级核心向来都是性价比突出的产品,无论AMD还是NVIDIA都是如此。自然,基于Pitcairn核心的Radeon HD 7800的迟迟到来并没有影响它的关注度。

        2012年03月05日,Radeon HD 7870和Radeon HD 7850一同发布,由于同样基于GCN架构所以在产品特色上不再赘述。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Radeon HD 7850用户点名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在2000元价位上新品、强性能唯有Radeon HD 7850(PS:NVIDIA目前2000元市场无Kepler架构产品)。

首发测试:《2999夸张定价 HD7800系列全球首发测试
发布指数:★★★★★
目前指数:★★★★

● Radeon HD 7970 GHz Edition

        2012年06月25日,AMD发布了基于Radeon HD 7970衍生而来的Radeon HD 7970 GHz Edition,顾名思义GHz是AMD近年来主打的官方高频系列产品,即核心默认频率1GHz起步产品。当然,如果仅是简单的超频版产品非公版厂商亦可制造,何必劳师动众的官方发布呢?

       这是因为其还融入了Boost功能。Boost功能?我们会在后面做简单介绍……

首发测试:《不计代价的“胜利” HD7970 GHz性能评测
发布指数:★★★★
目前指数:未知

3后者居上:看似高端的GK104 笔者解读

● 后者居上:看似高端的GK104 笔者解读

        NVIDIA在今年新品发布上又一次落后了,不过在年初NVIDIA并没有因为AMD发布了性能强劲的Radeon HD 7970感到慌张,而且在年初的CES上NVIDIA以为发言人称Radeon HD 7970性能尽在掌握,甚至NVIDIA老大黄仁勋先生对Radeon HD 7970的性能感到失望。

        这在Radeon HD 7970发布之处,NVIDIA的此番言语确实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以意味。但是这一切在2012年03月22日随着GeForce GTX 680的发布,完全改变……

        其实早在2012年03月08,NVIDIA在美国旧金山邀请了全球核心媒体参加了NVIDIA媒体日活动,其实这次的媒体日主要内容就是全新一代的Kepler架构产品详解。

        GeForce GTX 680的特色由六个主要的部分组成,其实这也是Kepler架构其他产品的特性,除了具体硬件规格的差异,在技术上是相同的。具体如下:

①基于HKMG的TSMC全新28nm工艺以及由此带来的高性能功耗比。
②与Fermi完全相同的4XGPC宏观并行设计。
③8个包含了几何引擎、光栅化引擎以及线程仲裁管理机制的SMX单元。每个SMX单元包含一组改进型的负责出力几何任务需求的PolyMorph Engine,192个负责处理运算任务及Pixel Shader的ALU,16个负责处理材质以及特种运算任务如卷积、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的Texture Array,二级线程管理机制以及与它们对应的shared+unified cache等缓冲体系。
④负责完成fillrate过程以及输出最终画面的32个ROP单元阵列,以及对应L2 cache的4个64bit显存控制器MC(Memory Controller),负责视频回放及处理的PureVideo HD单元,以及全新的负责视频编码部分的NVENC。
⑤根据功耗以及用户自定义负载需求实时调节GPU的GPU Boost功能,全新的TXAA以及抑制画面撕裂和顿挫的Adaptive VSync主动垂直同步技术。
⑥单卡4屏输出以及单卡3屏3D Vision输出。

        基于Kepler架构的GK104核心,成功衍生出GeForce GTX 690、GeForce GTX 680和GeForce GTX 670三款产品,这些产品有效的狙击了早于自己率先发布的Radeon HD 7000产品,也验证了当初黄仁勋先生看似“狂妄”的言语……

        但是细心的用户一定会发现,NVIDIA的6系顶级产品使用的是GK104核心,这有悖于我们队NVIDIA核心型号命名的规则理解,起码在4系、5系产品核心型号末位为“4”的产品均为次顶级核心,同时在GeForce GTX 670产品PCB设计上,进一步验证了AMD产品性能过分低于NVIDIA预期而造就的产物。也许有GK100核心、也许有GK110核心,也许他们才是真正的GeForce GTX 680……,但是它们在哪?雪藏的杀手锏?

        ● GeForce GTX 680

        2012年3月22日,GeForce GTX 680的发布成功夺回单芯之皇的地位。尤其是Kepler核心带来的GPU Boost功能、自适应垂直同步、单卡多屏拼接等,是这款皇者的夺胜法宝。但是,GPU Boost功能也有弊端,因为NVIDIA在Bios预设了Base频率和Boost频率,所以一些高端玩家、超频爱好者如果想要进行极限超频就遇到了硬件限制,而且这种限制目前NVIDIA没有打算开放的意愿。当然,如果你是职业玩家,自然可以通过MOD电路破解GPU Boost的频率上线设定,但毕竟这是为数不多的职业玩家才能搞掂……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核心供货量,不仅让所有核心品牌头疼,也让很多消费者持币观望这个僧多粥少的卖场。


图片说明

首发测试:《逼A卡价格现原形 GTX680性能全面测试
首发指数:★★★★★
目前指数:★★★★

        ● GeForce GTX 560SE

        作为目前最晚发布的Fermi架构产品——GeForce GTX 560SE,其基于性价比较高的GF114核心。顾名思义,由于28nm的Kepler核心量产较难,同时GF114核心良率高、性价高、用户点名率高,所以不妨继续炒冷饭,899元的价格在现阶段性价比确实不错,同时弥补了千元档次无新品的局面。

        但,说好的GeForce GTX 660系列何时出现呢?

首发测试:《40nm最后的绝唱 GTX560SE性能测试报告
首发指数:★★★★
目前指数:★★★★

        ● GeForce GTX 690

        2012年05月03日真正的卡皇降临,基于双GK104满规格核心的产品GeForce GTX 690诞生,而反观友商虽然权限出击整条Radeon HD 7000布局,但唯独这个双芯产品没有出现,是雪藏,还是没必要?也许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原因,GeForce GTX 690上市价7999元,相比GeForce GTX 680单卡的3999而言似乎做了简单乘法。但是,由于芯片的紧俏市场中8888元、9299元的炒货价比比皆是。不过必须承认,GeForce GTX 690是目前当时无愧的单卡卡皇。

首测链接:《成功突袭性能王座 GTX690全球首发测试
首发指数:★★★★★
目前指数:★★

        ● GeForce GTX 670

        就在双芯卡皇GeForce GTX 690发布一周后,2012年05月10日GeForce GTX 670发布,3199元的定价、给力的Kepler架构,令其至今仍是旗舰级市场的高性价比产品。但笔者不得不说的是看似大尺寸显卡的背后,仅有一个入门显卡的PCB尺寸,这是笔者认为GK104最可怕的地方,GK104核心现在诚然产量不足单芯片成本较高,不过一但良率提升并量产,它对于NVIDIA的利润来说不容小觑。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由于PCB设计的相对简单,只要NVIDIA放开PCB非公设计,自然各类超频版、豪华版、低价版会蜂拥而至,届时消费者可选余地会大大增加。

首发测试:《四两拨千斤的精彩 NV次旗舰GTX670评测
首发指数:★★★★★
目前指数:★★★★★

4多屏/3D应用:你有我有大家有

● 多屏/3D应用:你有我有大家有

        无论是AMD还是NVIDIA总是在互相切磋、互相学习中进步,例如在多屏拼接领域、3D视觉领域二者可以说是互相弥补并互相学习。

        ● 3D视界并不遥远 A/N均可实现

        在2009年,NVIDIA率先推出了3D Vision立体幻境技术,可以实现快门式、红蓝式等民用3D视觉体验,尤其是快门式3D眼镜效果最佳并且在2011年推出了第二代立体幻境软硬件,但是初期3D Vision技术仅限于单卡对单屏的基础上。


NVIDIA 3D Vision


AMD HD3D

        HD3D技术是AMD主推的一个3D技术,虽然从Radeon HD 6000时代开始宣传,但是目前还没有见到成型的产品。不过值得一提的是,AMD HD3D技术主要还是依靠显示器厂商技术实现,所以只要显示器厂商未来主推3D视效,自然HD3D的普及顺理成章。

        ● 多屏拼接 小成本大面子

        也许在3D立体视觉技术上NVIDIA走在了AMD前面,那么在多屏拼接技术上不得不说AMD要做的更好。首先在Radeon HD 5000系列中AMD引入了Eyefinity宽域技术,率先实现单卡3屏拼接,在6DP产品或者有多路视频Hub前提下还可以实现单卡6屏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AMD在Radeon HD 7000中引入了Eyefinity 2.0技术,可以实现多路视频、音源同时输出这是目前AMD产品在多屏领域的绝招。


AMD Eyefinity


NVIDIA 3D Surround

        反观NVIDIA方面,在看到用户确实对多屏拼接有需求后,也引入了多屏拼接技术,不过第一代NVIDIA 3D Surround技术必须使用双卡或者单卡双芯产品才能实现,成本较高。毕竟这种后知后觉的引入一项技术,确实只能做到实现而已,这个实现有些不计成本。

        不过,NVIDIA在Kepler这一代产品中真正的引入了单卡多屏拼接技术,根据目前的技术单芯GeForce GTX 600系列可以做到3+1屏组合,即三屏拼接一屏拓展。

        ● 多屏与3D有机结合

        通过上面的讲述,AMD和NVIDIA现在已经都能够理论上实现多屏拼接和3D立体技术,这两种技术的再有机结合就是现在相对全面、功能强大的视觉技术。

        如果你真的不差钱,不妨购买设备体验,毕竟相对于4K甚至更好分辨率单屏显示器来说,拼接的成本其实是小巫见大巫。

5Boost变频:不是只有CPU才变频 GPU也有

● Boost变频:不是只有CPU才变频 GPU也有

        定频、变频?笔者想讨论的可不是空调,而是电脑配件中处理器的频率自我调节技术。CPU和GPU早就有了这样的技术,例如Intel CPU的Turbo Boost技术、AMD CPU的Turbo Core技术,智能的、自动的调节频率和功耗平衡点从而让用户更方便的使用产品。

        GPU的变频以前主要是在2D、3D频率下的变化,当然也可以设置多个档位频率细化应用范畴,从而更好的贴合实际应用情况。不过,这种应变机制还是略显僵硬的技术,在NVIDIA的Kepler产品中得以有了质的的变化。


NVIDIA GPU Boost

        NVIDIA GPU Boost技术的核心内容,在于通过遍布全卡的数十个传感器实时收集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及时掌握整卡的即时功耗状况,接下来根据当前功耗与设计TDP之前的差距,动态的调节GPU的运行频率,使其能够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之上,以达到随时随地自动获取最大性能的目的。

        实际上这是建立在性能与功耗平衡的基础之上的。当前频率下单元复用率不足会带来实际功耗与设计功耗之间的差异,可以被等效成频率的提升额度。所以GPU Boost可以以TDP为终点,根据游戏中瞬时单元复用率决定的欠载情况决定GPU的实时运行频率,让GPU能够在功耗一直维持在设计水平的前提下,实时的获得最强的游戏性能。


AMD Boost

  AMD Boost功能基于改进型的Power Tuner,AMD在HD 7970的BIOS中加入了新的一档P-State(运行频率段位通称,并非官方命名),该档P-State对应HD 7970 GHz Edition的默认运行频率1050MHz以及默认运行电压1.256V,在此基础上还细分了1000MHz及以下频率的P-State段位,加入了更为丰富和细腻的电压设置。在正常状态下,运行大多数游戏应用以及测试程序所产生的负载允许该卡维持这一档P-State。当某些特定的游戏以及测试程序,比如Furmark导致HD 7970 GHz Edition的运行功耗超过设计安全上限时,Boost功能会通过Power Tuner实时的将显卡的默认运行频率从最高的1050MHz直接拉回1000MHz,同时将电压拉回至1.1V附近的范围动态调节。

*备注:本章节参考本站GeForce GTX 680和Radeon HD 7970 GHz Edition首测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显卡排名 附:CPU性能天梯图
Adobe Premiere Pro 系统要求
激情与梦想!2009显卡界终极碰撞回顾—小熊在线—显卡频道
AIDA64软件
台式电脑显卡
笔记本电脑显卡性能排行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