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到了30歲還不成功 就沒戲唱了?

人到了30歲還不成功 就沒戲唱了?

收藏 發給朋友 來源:網易   發布者:zxy
瀏覽1148次 時間:2012年6月17日 21:26

如今在年輕人中,流行一種「29歲說法」,認為「到了30歲還不成功,你就沒希望了」。簡言之,就是要「發財趁早」和「出名趁早」。他們說,「人成長有效期,至29歲為止,29歲以後就過期了。」

如今在年輕人中,流行一種「29歲說法」,認為「到了30歲還不成功,你就沒希望了」。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新浪網,對 2075人進行調查顯示,93.3%的受訪者覺得當下青年急於成功的心理較為普遍,主張「成功趁早」。他們所指的成功,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賺錢」和 「出名」。簡言之,就是要「發財趁早」和「出名趁早」。他們說,「人的成長有效期,至29歲為止,29歲以後就time out (過期)了。」 也就是說,人如果「到了30歲還不成功」,就沒戲唱了。

對一個人來說,能夠在30歲前取得成功,自然很好。在歷史上,外國的普希金、萊蒙托夫、雪萊以及我國的李賀、王勃等名人,是年少時就寫下了不朽作品,名揚千古。不過,更有不少人是在30歲後才「成功」的。「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諸葛亮26歲才出山,其成功揚名是在30歲以後。姜太公更是八十歲才遇文王。大畫齊白石的藝術輝煌是55歲後顯現的。賺錢致富的成功者,固然有年輕時就發跡的,同時也有到了中老年才創業成功的。有統計說,中國前100位的富豪平均年齡為45歲。人的成功,由於主客觀條件的不同,既有「少年得志」者,也有「大器晚成」者。過了29歲,只要仍在繼續不懈地追求成功,成功總是會向你招手的,大可不必把長長的生命活力壓縮到短短的30年之內。

「成功趁早」的焦慮式的期盼,源於急功近利的浮躁,在爭取成功的路上,往往會違背走向成功的規律,或拔苗助長,或滑向邪途,反而會影響真正的成功。何況,「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早年的成功,並不能保證今後繼續成功。近代宣揚「成名要早」特有影響的人,恐怕要算張愛玲了。她24歲寫出《傳奇》,聲名鵲起,一時紅得發紫,但隨後則顯出「江郎才盡」,即使她個人生活也並沒有因有名帶來幸福,最後窮死他鄉。至於有些不是靠實力和努力,而是靠「走捷徑」 甚至是歪門邪道而早早獲得的「成功」,則只能是曇花一現,像肥皂沫一樣迅速消失掉。

由此可見,成功早點還是晚點,並非問題的關鍵,關鍵是要努力於真正的成功。如今「29歲說法」所企盼的「成功」,混雜著不少虛名惡利,對其需有清醒的認識。魯迅寫過一篇 「逃名」的文章,就是諷刺熱衷於出虛名、浮名和污名現象的。他說,「搗一場小亂子,就是偉人,編一本教科書,就是學者,幾條文壇消息,就是作家。於是比較自愛的人,一聽到這些冠冕堂皇的名目就駭怕了,竭力逃避。逃名,其實是愛名的,逃的是這一團糟的名,不願意醬在那裡面。」這就是說,成功不能「醬」在虛名惡利中,而是要具有正確的成功觀。不論什麼人,只要在學習和工作中,努力發揮自己的光與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表現出高度的責任心和旺盛的創造精神,做出驕人的成績,就是獲得成功。成功者不限於名人和富人,成功的標準應當是多元的。不論從事什麼行當什麼工作,或早或晚都可以獲得成功,但都必須踏踏實實地做長期的奮鬥,擁有一柄堅毅的精神之劍,不可浮躁急躁。孔子說:「欲速則不達。」在走向成功之路上,要耐下心來不斷前行,不可急吼吼。只要保持好的心態,到了30歲,也還是有戲唱的,遠遠沒有time out (過期)。

「29歲說法」是拿年齡說事。年齡對人生的成敗得失,在某些時候和某些方面,不能說不會發生一點影響,但從根本上說是沒有什麼關聯的。29歲以前,固然有不少年輕的英傑,但29歲以後,也仍然有成功人士不斷湧現。「風物長宜放眼量」,重要的是要透過年齡的表象重視內在的人生追求價值和精神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當你舉棋不定時,看看這100句話
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易經給我們的64個人生智慧!
幫助你改變命運的56個智慧
修道如逆水行舟
修煉自己的氣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