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吃剩飯的六大危害!

揭秘:吃剩飯的六大危害!

收藏 發給朋友 來源:新浪   發佈者:vincy2024
瀏覽526次 時間:2012年11月14日 19:53

人以為,為了避免浪費,剩飯可以加熱後再吃。但研究發現,剩飯重新加熱以後再吃難以消化,時間長了還可能引起胃病。下面吃剩飯的5大危害。

 

 

 

食物中毒

  剩飯菜在冰箱中較長時間存放,被沙門菌、嗜鹽菌、致病性大腸桿菌等常見致病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等污染。如從冰箱中取出後直接食用,或食用前未充分加熱,則可導致食物中毒,患者有發熱、噁心嘔吐、腹瀉症狀,嚴重者可脫水、酸中毒或休克。

  營養不良

  剩飯菜經反覆加熱或用開水反覆沖泡後,維生素C、B族維生素等水溶性維生素幾乎消失殆盡,大部分礦物質也隨之流失,如經常食用此類食品,極易體質下降、發生營養不良性疾病。老人、幼兒或病患者,吃剩飯猶如雪上加霜,對身體有害無益。

  食慾下降

  剩飯菜經過一段時間放置,色香味無法保持原有水平,再加上高溫回鍋,就可能面目全非,成了一堆軟爛暗淡、口味欠佳的大雜燴,常吃這樣的飯菜會使人食慾下降,失掉飲食的樂趣。

  增加癌變

  剩飯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會隨存放日期逐漸增加,而亞硝酸鹽為強致癌物,經常食用剩飯剩菜,會增加患胃癌、食管癌、肝癌等消化系統腫瘤的危險性。

導致肥胖

  庭中每日備餐量經常超過實際需要,怕浪費勉強吞下,導致進食過量。如能量攝入長期超過人體實際需要,久而久之則導致肥胖。肥胖者極易患高血壓、高脂蛋白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膽石症、癌症等富貴病,影響人的生活質量,減短壽命。

  容易得胃病

  我們常吃的米飯中所含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經口腔內的唾液澱粉酶水解成糊精及麥芽糖。經胃進入小腸後,被分解為葡萄糖,再由腸黏膜吸收。澱粉在加熱到60℃以上時會逐漸膨脹,最終變成糊狀,這個過程稱為「糊化」。人體內的消化酶比較容易將這種糊化的澱粉分子水解。而糊化的澱粉冷卻後,會產生「老化」現象。老化的澱粉分子若重新加熱,即使溫度很高,也不可能恢復到糊化時的分子結構。人體對這種老化澱粉的水解和消化能力大大降低。所以,長期食用這種重新加熱的剩飯,容易發生消化不良甚至導致胃病。

  另外,含澱粉的食品最容易被葡萄球菌污染,這類食品又最適合葡萄球菌生長、繁殖,因此,吃剩飯易引起食物中毒。輕者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會劇烈腹瀉、脫水,因此休克的現象也曾發生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為何「網購冷滷味」比其他食物更危險?認清3大食安風險,才能避免細菌吃下肚!
絕密高湯技法,不轉可惜
长期失眠的六大危害
喝蘋果醋的六大功效 給你的身體大掃除
别再乱吃了,公认的第一类致癌物竟然是它,打死都猜不到!
戒菸菜單 點心幫你抗菸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