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鹰视天下傲群芳——著名画家孙鲁一

孙鲁一祖籍山东招远张星镇石对头村,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中国北方画院名誉院长,清华民族画院副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大型美术博览,被许多国家级殿堂收藏,多家报刊媒体刊登发表。出版有《孙鲁一画集》、《孙鲁一大画册》等,北京电视台曾拍摄专题片《笑傲山林》、山东教育电视台和泰安电视台拍专访片《艺海神鹰》分别介绍其艺术成就。

笔墨丹青艺过人 

鹰视天下傲群芳

——著名画家孙鲁一

写孙老的念头始于2016年冬,但由于自己手头工作一直很忙,更重要的是老于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唯恐反映不出孙老雍容大度的气质和老辣深厚的笔墨精神,所以一直迟迟没能动笔。而今时光已近年末,想写孙老的念头更加强烈,尽管年末手头工作更忙,但夜深人静的时候,孙老那笔墨神韵下的幅幅精品之作时常浮现在老于眼前,尤其是他那平易近人、处事大度的宽阔胸怀,更是让老于难以忘怀。

孙老赠老于《净土》并一起合影留念

           我与孙老可谓忘年之交,记得2016年10月15日老于的《寻古探幽——石对头》发表,远在北京的孙老看到后,与他夫人胡老师(画家)多方打听我的消息,回招远后胡老师电话联系上我,孙老执意驱车来张星看我,作为晚辈实在让我过意不去,我问孙老招远住处,得知其竟也与老于招远市内住处一样同处金都国际大厦,于是我回招远住处后,特意拜访了孙老夫妇。虽然初次见面,但却一见如故。80多岁的孙老,比我想象的年轻许多,其身材高挑清瘦,腰直背挺,满面红光,耳聪目明,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如二十几岁的小伙。话语虽不多,但句句中肯,颇富哲理,让老于受益匪浅。临别时,他把事先画好的一幅《净土》国画赠予我,并与我合影留念,同时还现场题字盖章赠送《孙鲁一画集》一册。自此以后,我们多次来往聚会,无话不谈,孙老的为人为画,可谓文人楷模,令晚辈敬佩不已。

孙老及其夫人胡老师与老于小聚合影

孙老早年师从其堂兄著名艺术大师孙其峰先生和中央美术学院黄均教授习画,潜心研习,毕其一生。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的生命,都倾注在笔墨丹青里。孙老的绘画,具象甜美,色彩亮丽,春意盎然,昂扬着奔腾激越的情感,具有视觉冲击力。他的画有意境,所谓缘物寄情,一花一鸟,一草一木,寄托着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有着浓郁的人情味,使观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其章法气势雄远,别开生面,往往构图饱满,但满而不塞,灵空透气。强调骨法用笔,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充满力的美,而无斧凿之痕;水墨淋漓洒脱,浓淡得宜,虚实相生,自然天成。色彩或艳,艳而不俗;或淡,淡中有味。他注重画外功夫,即文艺修养,对绘画史论颇有研究,故作品具有文气。他的作品,笔法清丽疏朗、意动韵飞;或苍遒刚劲、或婉转轻柔;用色浓烈而不失清雅,华丽而不落妖媚。尤其是他那一幅幅栩栩如生、飘逸灵动的花鸟画,格调清新、精巧别致、独具一格。繁花百鸟,千姿百态,极具神韵。在笔墨韵味和意境营造中,宛如苦练数十年的武林高手出招不凡,令人叫绝。

          孙老认为:一个有成就的画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头脑清醒的思想家。立意时要融入思想,作品才会有灵魂。风格的形成离不开传统学习,但也不能一味地模仿。清代画家邹一桂说过:一摹两摹,瘦者渐肥,曲者已直;摹至数十遍,全非本来面目。此皆不求生理,于画未明之故也。现代画界泰斗齐白石曾说:似我者生,像我者死。由此看出,画家只是表面的学习,不从内心真正地领会,是不可能创造出自己的新画风的。

如今,在经过几十年的笔墨耕耘后,孙老的花鸟画艺术已跳出前人窠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作品面貌清秀、立意新颖、内涵深厚。在众多题材中,其尤喜画鹰。他认为,鹰是强者的形象,有顽强的斗志和英雄气概。它能激发人们奋发拼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鹰有一种不凡的气概,它象征英雄、大丈夫的豪气,它寓意着人的一种理想、一种抱负、一种勇气,也体现了民族的气节。另外,鹰鄙夷天下的气势非常吸引我。他画的鹰姿态多变、形神兼备,被现代著名画家黄均教授誉为画出了大家的风范,并亲笔题写“中国第一鹰”相赠,以示褒奖。对此,孙老说:“这是老师的鼓励,也是我奋斗的目标”。

研读欣赏孙老的绘画作品,老于认为概括起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大气雄强。如他最擅长“鹰画”,尺幅大,笔力雄浑,大气磅礴;二是自然天真。如他看似很随意而为,实则精心经营的扇面小品花鸟画,自然天成,童趣横生,给人无限美感。其大多画作风骨强健,率意落成,均显出用笔的力度,经营的气势。然而画家并不以雄强为唯一的目标,即使强健风骨、雄浑气魄也经常以湿润华滋的笔墨抒写。尤其画娇嫩之花草,滴翠雨露,更显淋漓尽致。强劲风骨,为体于内,华滋笔墨,为用于外,集苍润、雅丽于笔下,可谓刚柔相济也。

中国写意画,恪守儒家哲理, “发乎情而止乎理义” 、“随心所欲不逾矩”,故强而不悍,急而不厉,枯而不燥,或者,秀儿不薄,润而不肥,华而不俗,是为中国写意画之妙理。孙老深悟此中三味,金针自藏,将此理贯穿于作画过程之中,既恪守儒家的哲理,又巧妙地融入道家率真自然,用传统的艺术方式,表现自己的现实感受。

从风格谈,孙老花鸟作品风格是“虚静超逸”,他的花卉山水扇面小品画,是文人精神的表现,是艺术境界的虚静,更是气韵的超逸。观孙老花鸟作品,看不到半点烟火气,只有浓得化不开的文人气。

从意念谈,孙老的绘画一方面是在这个纷繁复杂世界里对质朴天真心灵境界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是对北京人闲适平静生活和山东人豪放率真性格的一种反映,有时候我们于这种平淡中还能体会到一丝幽默和怡然自得。笼统来看这些花鸟画元素仿佛是一种很个人的创作追求,实际上它们包含了艺术家对社会,尤其是具有各种文化交错混杂北京文化的思考,光怪陆离变化下对人性、社会文化、传统的反思。关于笔与墨之关系,用清人笪重光之所言“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英“。

从构图上讲,孙老的画丰满而有序,在大与小、明与暗、冷与暖、动与静的对比中构成了花鸟画独特的艺术品味。在满构图的画面上,他以不疲的精力和深厚的兴趣,把点、线、面的组合,特别是在实写之间用了不少虚拟的笔墨,以虚代实,变画面精妙之极,使整个画面的笔墨情趣发挥到极致,创造了一个令人陶醉的艺术境界。

从综合面谈,孙老的花鸟画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强烈的个人风格。如果要概括的话,就是清心明丽、自然天成、淳朴自然,不事雕琢,他的画自始自终都贯穿这一格调。正是以这种独特的图式语言和叙述方式,抒发了自己对故乡以及对自然、对生活、对生命的诠释和感悟。

孙老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他的画用笔沉稳、细致而怡然自得,不愠不火,极具典雅之气,又洋溢出浓郁的文化气息。不似时下那种缺乏沉静之气,甚至燥动不安的画风,使人观后流连忘返,难以忘怀。细观孙老的作品,一方面是笔墨的自由与老道,如不是对传统写意花鸟诸大师的技法有良好继承而不能为。另一方面,如果他对中国传统文人画写意精神未能深入体会,也决不能在笔墨上有如此的潇洒自由。

生活中,近几年北京和山东招远老家轮换居住的他,十分注重对自然的观察和把握,他深受京韵京味的熏陶,但更爱老家招远的山山水水。面对大自然,他的方法是自取所需,他追求“坐观”这一方式来撷取他心中的意象“元素”。从他的花鸟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取舍意趣的意味。既不是生搬自然的摹写,也不是脱离自然的凭空臆造,感觉是真花、真草,但又离现实很远。所以,我们从中感受到画家是通过笔墨显现心迹,追求意味。同时,他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去发现花鸟画的新语境。因此,他的画整体气息始终荡漾着一个现代花鸟画家所独有的审美观和生活情怀,使作品达到了远观可以神游,近看可以细细品味的境界。

中国画的创作需要一个心静、虔诚的心态。心静和虔诚表达着一个画家对艺术的执着,孙老的每一幅作品都记录着在京(北京)、鲁(山东)生活的冷暖自知,对艺术的探索历程。我们相信,随着他的不懈努力,其艺术定会焕发出更加美好灿烂的光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呼之欲出的孙奇峰花鸟画,太神奇了!
当代画家孙其峰的花鸟画简约又不失意境
孙文科花鸟画欣赏及简评
造化为师 生机为运-著名画家陈增胜作品赏析
老师孙其峰
【视频】中国画大师孙其峰、著名画家王其华合作《葡萄松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