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养孩子的领导力,而不是培养孩子做“领导”
储念遥  今天

​ 


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小视频。



一位幼儿园的老师做了个小测试,在进教室门口的地面上放了一包抽纸。


当小朋友们吃完饭,从门外三五成群的进教室时,大部分都无视了地上的纸巾,有几个小朋友很认真地低头看了看,一副“咦!地上怎么有包纸”的不解表情,然后一脸疑惑又不加任何犹豫地继续向前走去。


直到最后一个小姑娘出现,她先是看所有的小朋友进教室后,轻轻的把门关上,关好门后发现地上的纸巾,又返回一步,主动弯腰捡起,放在一边的消毒柜上,才向教室里走去。


网友纷纷评论道:


“所以管理者属于少数人。”

“这个小姑娘,……反正就是优秀。”

“班长的料哇!”



不是最后一个进教室,却在看到所有的小朋友都进去后,才拉着比她头还高的门把手,轻轻地关上了门,进门后看到地上的纸巾,迈步,下蹲,捡起,放好,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不带一丝犹豫。


以小见大,这就是这个小姑娘所表现出来的非凡领导力。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说过:“领导力和学习能力对每个人都是必不可缺的。”


领导力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质,它能够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自我个性,让孩子实现自我成长的飞跃,也让孩子在未来的路上变得更加自信,优秀。


什么是领导力


西方国家的教育非常注重领导力的培养。


而在中国,很多家长对“领导力”的理解都比较片面,狭隘,以为“领导力”就是单纯的当领导的能力,是成人的特权。


其实并非如此,领导力不等同于官衔地位。


那什么是领导力呢?


《领导力的早期发展》一书中诠释道:


“它是一系列综合的能力及特质,主要包括智力、人格、价值观以及与领导情境相关的一系列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


领导力的培养不是为了让他以后能够当领导,而是通过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拓展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强他的组织管理能力等,让他们拥有个性、自律、独立的特性,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很多家长误以为领导力是天生注定的,性格外向,个性强势的孩子就具备领导力的潜质。


其实这是个理解上的误区,领导力是一种行为能力,需要家长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就像视频里的小姑娘,她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在父母和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自然而然的形成的。


我曾参加过儿子幼儿园里的半日开放活动,全程观看了他们“制作手工皂”的主题活动。



5人为一小组,大家协作完成。


当老师说完要求以后,儿子小组的4个小朋友都乱哄哄地上了手,抓自己感兴趣的物料,嘴里还叽叽喳喳地念叨着:


“你看这个是什么?”


“这是干什么的?”……


只有一个看起来比较安静的小男孩,他站起来对其他的4个小伙伴说:


“谢一诺,你去接点水。”


“安浩然,你负责搅拌。”


……


沉着冷静,条理清楚,当他安排完每个人的工作以后,大家竟然神奇地安静了下来,并且照做,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这种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大家对他人际关系的认可,都是具备领导力的孩子所展现出来的过人能力。


领导力的影响


哈佛商学院弗朗西斯·福雷教授曾说:“领导力表现在,因为你的存在,能使他人变得更好,而且当你不在的时候,你的影响力还能一直持续。”


换言之,领导力实际上是一种影响力,它能够让你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同时,让你散发出来的光芒和热量,吸引并且影响别人,让他人和这个世界也变得更加美好。


领导力,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良好的人际关系


之前看到一则微博。



内蒙12岁的“小胖”同学因为要转学,宴请全班同学吃“散伙饭”。


席间,“小胖”同学充分发挥了他的语言天赋,金句频出,连说带比划,惹得在场的小伙伴们捧腹不已。


他的同学更是表示,平日里的“小胖”人缘非常好,全班同学都非常喜欢他,愿意和他一起玩。


正如“小胖”同学,具备领导力的人拥有凝聚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


2.具备较强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爸爸去哪儿》里的多多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7岁的她带着一群弟弟妹妹去完成任务。整个过程中,她会小心地扶着Grace下车,会查看地图辨别方向,然后带着小朋友们去村民家里沟通借菜,找爸爸,完成最终任务。


在Grace不停哭闹,要找爸爸的时候,她还耐心地帮她擦眼泪,安慰,开导Grace,像个贴心的大姐姐一样照顾她。


在她的带领下,大家最终顺利地完成了所有任务。


这就是具备领导力的孩子,不仅能够把控全局,还能够凭借自身的突出能力去影响和组织其他人共同完成目标。


3.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英国著名纪录片《人生七年》,记录了14个不同性格孩子的成长历程。


查尔斯三兄弟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明确的规划。



他们14岁就具备了讨论有关社会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除此以外,他们还拥有挖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并因此最终成为了社会精英。


而出生教师家庭的尼尔,则因为被父母规划人生,过度保护,无法与人交际,不能适应社会而成为一名流浪汉。


一个具备领导力的人,不仅是别人的领导者,更是他自己人生路上的领导者,领导着他控制情绪,与人沟通交流,有效解决问题,进行团队协作等,让他更加轻松的融入社会。


如何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2000年,Kellogg基金对北美各所高校学生是否具备领导力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发现:


每个孩子都有潜力成为领导者;领导能力是能够被教育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培养领导能力。


正如《培养孩子的领导力》一书中说道:“不是所有的人会成为总统、商业巨子,或像特雷莎修女一样的伟人,但每个孩子都蕴藏有影响世界的潜能,他的未来影响力取决于父母如何挖掘!”


所以,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领导力至关重要。


1.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领导力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自信的孩子,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体现自我价值,从而展现出他的人格魅力,并以此影响别人。


就像阿诺德所说:“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个别人信心;已经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


所以,父母要懂得尊重和信任孩子,要学会肯定和夸奖孩子,让孩子在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中树立自信心,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他人充满热心。


2.鼓励孩子多尝试


当孩子对事物怀有好奇心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时,父母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全力支持他们,让他们在实践中摸索经验,获取能力。


比如可以让他当监督员,监督家庭成员的不良习惯;遇到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可以让他去跟别人沟通交流,获取帮助;也可以给他一定金额的生活费,让他体验“当家作主”的不易……



父母可以为孩子多创造机会和选择,但切忌大包大揽,凡事都替孩子做好规划。


这样就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完成的自理能力,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性格,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只会一味求助父母。


3.培养孩子的组织和协作能力


《儿童领导力》作者艾伦·尼尔森说:“领导力是一个过程,是帮助人们团结在一起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而领导者就是让这个过程发生的人。”


对于领导力而言,组织和协作能力非常重要。它是集逻辑思维、整体规划、学识修养、责任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表现。


只有具备了这一系列的综合实力,才能让影响和带领别人共同完成目标。


要做领导100只羊的头狮,而不做领导100只狮子的头羊。



每对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之心,学习成绩是通往高校的通行证,而领导力则是一个孩子走向社会,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能否成为佼佼者的钥匙。


因为领导力不仅是领导他人,更是一种关键能力,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让他们意识到领导自己才能影响他人,他们会更懂得调整自我,提升自己,成为更优秀的榜样。


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为人父母,与其为孩子撑起一把密不透风的保护伞,不如给他一根鱼竿,让他自由发挥,去拥抱丰富多彩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所谓领导魅力,实指这些能力(非常实用)
培养孩子人际能力五种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领导力,让孩子成为更有力的竞争者
教育中的领导力
你是在培养领导者,还是打工者?真正拉开人生距离的是领导力!
致家长:决定男孩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这1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