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辨识古玉该从哪里入手《二》
userphoto

2022.09.19 内蒙古

关注

如果您认可我的观点内容:

一.请您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朋友

二.如您想接收我的资讯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本公众号,一起传承华夏博大精深的古玉文化

在人类发展史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等级森严,玉文化也如此。再者我国的玉文化延绵传承了八千年。其器型工法不是我们现代人所看到的区区一部分馆藏品。要了解一件玉器的真伪,因从整体综合分析,找出历史沧桑赋予其特有的自然变化(往后会详解与大家探讨)。

万不可瞎子摸象。

不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以偏概全是大忌,以偏概全难窥全豹!

下图为汉代几根老玉髓管,重复说明我们中国玉文化工艺的精湛

下图管长18.1cm,直径1.1cm,壁厚0.25cm,孔直径0.1cm


下图长9cm,直径0.55cm,孔直径0.1cm


下图长5.8cm,直径0.5cm,孔直径0.1cm

下图为此批玉管的材质鉴定证书

别小看这几根器型简单的玉管,其打孔工艺现代也难以逾越。就其打孔工艺在下请教过现代对程控机床熟悉之士,要以现代设备打其孔:

用金刚钻复制其螺旋纹也要慢工细作,因金刚钻高速旋转,不是管裂,就是钻头断,必须遇热既停,还要备齐不同大小的钻头才能完成。

但无法复制孔内由大至小,层层推进圆润光滑有包浆的螺旋纹(因现代工艺快速旋转螺旋纹有崩口和不光滑,而老工艺慢慢磨制等于钻孔同时也在抛光,这也是辨伪方法之一)。

试想此类玉管在当时平民百姓能够拥有吗?!它是否颠覆您对工的认识,这孔当时是怎么钻的?!它用于何用???

还有国家组织挖掘五千年前的凌家滩文化遗址中一件玉器的孔只有0.15毫米,还是管钻的。此孔的制作方法就现代科学也无法解释。

所以如果我们还停留在以什么工,这.那器型不对,来鉴识我们几千年的玉文化那就只能玩玩普品和地摊货了......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玉璧这么多年的你,会区分玉璧的具体年代以及特征?值得收藏
浅谈如何观察馆藏古玉微观细节(三)
古珠文化收藏交流平台
古玉学步(51):刮削钻磨巧打孔 一孔多艺察古工
战汉代浅浮雕兽面纹文官玉韘(玉板指)高3CM-直径4.5CM-孔直径2.5CM
古玉学步(61):红山镂空砣切磨 桯孔薄刃似旋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